在隴西郡之廣袤之地,大族董氏初乃默默無聞之小吏家族,世世代代於狄道縣擔任捕快之職。其中,董君雅宛如人中龍鳳,才華出眾,聲名遠揚,終引朝廷注意,得以調任潁川郡之綸氏縣,任縣尉之職。


    董君雅之妻張氏,身染疾病,難以承受長途跋涉之苦,無奈隻得留其與子董卓於狄道,自己獨赴綸氏縣赴任。


    董君雅至綸氏縣後,憑借自身卓越之才與不懈努力,猶如璀璨星辰,迅速嶄露頭角。其為官清正廉潔,執法公正嚴明,深受綸氏縣百姓愛戴與敬重。後又娶當地商人之女為妾,過上逍遙自在之生活。


    董卓自幼於狄道縣長大,年紀輕輕,卻已展現出強壯體魄與無窮力量,身上透露出桀驁不馴之氣。其酷愛勇鬥狠之事,結識眾多遊俠之士。董卓為人熱情好客,凡認可之人,便邀其外出吃酒,久而久之,結識大量遊俠。平日無事便前往羌族地盤遊曆、射獵,憑借自身勇武,不僅贏得羌人愛慕,與之交好,且聲名遠揚。


    有書生李儒,博學多才,聰慧過人。董卓與李儒相識後,意氣相投,很快成為好友。李儒洞察董卓身上蘊含之雄主之氣,毅然投效董卓,自此,在李儒謀劃與輔佐下,董卓開啟如開掛般之輝煌人生。


    起初,縣令杜迪獨具慧眼,招募年僅弱冠之董卓為捕快。董卓上任後,在李儒及好友默契配合下,宛如凶猛獵豹,大力抓捕賊人,凡遇通緝犯,毫不留情斬殺,同時嚴管遊俠,不讓其滋生事端。在其治理下,狄道境內兩年間實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之太平景象。


    董卓這般才華橫溢之人,自然引起杜迪愛才之心。杜迪將董卓事跡上報太守楊桐,隴西郡緊鄰羌族,羌人素來恃強淩弱,時常侵犯邊境,製造事端,郡內山賊亦橫行無忌。楊桐本對這些問題深感頭疼,如今聽聞董卓事跡,毅然決定升任董卓為縣尉。遊俠們見董卓升官,紛紛投其門下,董卓來者不拒,待聚集起五百人馬後,便開始著手尋找山賊麻煩。


    董卓與李儒率領這五百遊俠浩浩蕩蕩前去剿滅附近山上之山賊,一路上煙塵滾滾,氣勢磅礴。那五百遊俠個個身披堅固甲胄,宛如身披戰甲之勇士,手持鋒利利刃,眼神中閃爍狠厲之氣,仿佛能瞬間撕裂眼前一切障礙。


    董卓騎高頭大馬,身披黑色披風,威風凜凜,宛如戰神降臨。他微微眯眼,眺望著前方連綿起伏之山脈,心中湧起難以抑製之興奮之情。他深知這些山賊平日為禍一方,搶奪百姓財物,殺害無辜之人,今日定要讓他們付出慘重代價,為狄道百姓討回公道。


    李儒跟在董卓身後,手持羽扇,神情鎮定自若。他深知董卓性格,明白此次前來剿滅山賊,不僅為維護狄道威嚴,更是為彰顯自身實力與威望。他輕輕搖羽扇,輕聲對董卓說道:“主公,這些山賊雖為烏合之眾,但不可掉以輕心。需製定周密計劃,方能一舉剿滅,絕不能給他們留喘息之機。”


    董卓點頭,嚴肅說道:“李先生所言極是。這些山賊常年在山中活動,對地形十分熟悉,必須小心謹慎,不可貿然行事,以免遭受不必要損失。”


    說罷,董卓下令隊伍停下,開始精心布置作戰計劃。他將五百遊俠分成五隊,每隊一百人,宛如訓練有素之士兵,分別從不同方向對山賊山寨發動進攻。他自己則率領一隊精銳遊俠,擔任先鋒,宛如鋒利寶劍,率先衝入山寨,打開局麵。


    一切準備就緒,董卓一聲令下,五百遊俠如猛虎般向山賊山寨衝去。山賊們顯然未料到朝廷軍隊會突然來襲,頓時亂作一團,驚慌失措。他們紛紛拿起武器,試圖抵抗朝廷軍隊進攻,但顯得力不從心,根本無法抵擋董卓軍隊淩厲攻勢。


    董卓率領之先鋒部隊如同一把鋒利寶劍,瞬間撕開山賊防線,如入無人之境。他們一路橫衝直撞,宛如狂暴猛獸,斬殺無數山賊,很快逼近山寨核心地帶。


    在山寨核心地帶,山賊們聚集在一起,試圖進行最後抵抗。他們看著朝廷軍隊如潮水般湧來,心中充滿恐懼,但深知此時已無退路,隻能拚死一戰,以保衛自己家園和親人。


    董卓騎著馬,手持寶劍,在山寨中縱橫馳騁,宛如一座不可撼動之山峰。他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瘋狂氣息,仿佛要將眼前一切都毀滅殆盡。他揮舞寶劍,宛如揮舞死神鐮刀,斬殺一個又一個山賊,身上鮮血不斷滴落,但他絲毫沒有退縮,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將這些山賊徹底剿滅,讓狄道恢複往日安寧。


    李儒跟在董卓身後,不斷指揮隊伍前進,調整作戰策略。他深知董卓此時已陷入瘋狂狀態,需要有人提醒他保持冷靜,以免做出錯誤決策。他輕輕拉了拉董卓韁繩,輕聲說道:“主公,不可過於衝動。需留些餘力,以備不時之需。如今雖占據上風,但山賊或許會狗急跳牆,必須做好應對突發情況準備。”


    董卓這才逐漸清醒過來,他看了看身邊李儒,心中湧起一股感激之情。他知道,若沒有李儒提醒,他可能會在衝動之下做出錯誤決策,給軍隊帶來不必要損失。


    在董卓和李儒精心指揮下,五百遊俠逐漸占據上風,山賊們開始紛紛逃竄,但卻被遊俠緊緊追趕,無處可逃。最終,大部分山賊被斬殺,剩下少數山賊四散逃去,再也不敢在狄道境內為非作歹。


    董卓站在山寨山頂上,望著山下一片狼藉景象,心中湧起強烈成就感。他深知此次剿滅山賊行動,不僅為狄道除去一大禍患,也為自己贏得不少聲望,成為狄道百姓心目中英雄。


    他轉過頭,看著身邊李儒,感慨說道:“李先生,此次多虧你提醒。否則,我可能會在衝動之下做出錯誤決策,給軍隊帶來不可挽回損失。”


    李儒微微一笑,說道:“主公,您乃當世英雄,自然不會被一時衝動所左右。此次剿滅山賊,乃是您功績,也是狄道榮耀。您英勇和智慧,必將為您贏得更多尊重和支持。”


    董卓點頭,說道:“李先生說得對。此次行動,不僅為狄道除去一大禍患,也為百姓們出了一口惡氣。應當將這些山賊首級懸掛在刀劍上,以警示那些不法之徒,讓他們知道違抗朝廷後果。”


    說著,董卓下令將山賊首級懸掛在刀劍上,然後率領隊伍浩浩蕩蕩返回狄道。一路上,百姓紛紛出來迎接,他們看著董卓軍隊威風凜凜樣子,心中充滿感激之情,紛紛稱讚董卓是狄道守護神。


    就這樣,董卓靠著剿滅全郡山賊,獲得大量錢財和物資。他利用這些錢財,將五百遊俠武裝成一支精銳騎兵部隊,戰鬥力大幅提升。董卓每逢戰事,必先衝鋒在前,在李儒協助下,戰無不勝,漸漸在隴西郡聲名大噪。太守袁桐見狀,欣然升任董卓為郡尉,給予他更高職位和權力。


    郡營中原本有兵卒一千五百人,加上董卓擴充之五百騎兵,董卓兵馬達到兩千人,有足夠實力去尋找羌族麻煩。這兩千人馬如同一股黑色洪流,在狄道邊境緩緩停下,揚起漫天煙塵,氣勢磅礴。董卓身披黑色戰甲,頭戴紫金冠,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凶狠與傲慢,仿佛要向整個世界展示他強大。休息片刻後,便下令繼續朝羌族地盤進發,準備展現自己軍威。


    羌族境內小部落眾多,董卓時常出入其間,對羌族情況了如指掌,因此也不怕打錯人。大軍遠遠便看到那一片低矮帳篷和在風中飄揚旗幟,知道已到達羌族部落。羌族戰士們早已得到消息,紛紛手持兵器,站在聚居地外圍,眼中充滿警惕與憤怒,仿佛隨時準備與董卓軍隊展開一場激烈戰鬥。


    董卓勒住馬韁,居高臨下地望著羌族戰士們,大聲喝道:“爾等羌族蠻夷,不知天高地厚,竟敢侵犯我大漢邊境,今日便是你們末日!你們行為已經觸犯大漢威嚴,必將受到嚴厲懲罰!”


    羌族首領站在人群中,身材高大,滿臉絡腮胡子,眼中閃爍著不屈光芒。他大聲回應道:“董卓,你擅自率軍前來,難道不怕受到上天懲罰嗎?我們羌族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守護著自己家園,你們漢朝為何要不斷侵犯我們權益?”


    董卓冷笑一聲,說道:“上天?在我董卓麵前,上天也得低頭!今日我就要讓你們知道,我大漢威嚴不可侵犯,任何敢於侵犯我大漢邊境之勢力都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說罷,董卓一揮手,身後兩千兵馬便如潮水般向羌族聚居地衝去。羌族戰士們也不甘示弱,紛紛舉起兵器,迎接著東漢朝廷進攻。一時間,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戰場上彌漫著濃濃血腥味。東漢兵馬憑借人數和武器優勢,逐漸占據上風,不斷向羌族聚居地深處推進。羌族戰士們雖然勇猛,但麵對東漢朝廷精銳部隊,還是漸漸有些抵擋不住,開始節節敗退。


    在激烈戰鬥中,董卓看到羌族首領身影,眼中閃過一絲狠辣,催馬衝向對方。羌族首領見董卓衝來,心中一驚,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舉起兵器,迎向董卓。兩人在戰場上相遇,刀劍相交,發出陣陣刺耳聲響,仿佛要將整個天空都震碎。董卓憑借自身武藝和力量,逐漸占據上風,他不斷向羌族首領發動猛烈攻擊,想要將對方一舉擊敗,以震懾整個羌族。


    羌族首領雖然處境艱難,但依然堅守陣地,毫不畏懼與董卓周旋。在他身後,羌族戰士們也在頑強抵抗東漢朝廷進攻,他們眼神中充滿對家園熱愛和對敵人仇恨,仿佛要與敵人拚個你死我活。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急促號角聲,董卓意識到可能有變故發生。他連忙下令部隊停止進攻,準備應對可能出現情況。果然,不久後,羌族援軍趕到戰場,從側翼發起猛烈攻擊,給董卓軍隊帶來巨大壓力。


    董卓見此情形,心中不禁有些焦急。他深知此時如果不能迅速做出決策,將會陷入被動局麵。他冷靜思考片刻,然後下令部隊撤退。羌族首領見董卓撤退,心中大喜,以為對方已被自己嚇退,於是率族人奮起追擊。


    就在羌族首領率族人追擊之際,李儒率領騎兵從側翼殺出,對羌族部隊發動突然襲擊。羌族部隊頓時陷入混亂,他們未料到董卓軍隊會突然發起反擊,紛紛陷入恐慌之中。董卓趁機率領部隊調轉馬頭,與李儒騎兵一起對羌族部隊展開猛烈攻擊。羌族部隊抵擋不住,紛紛潰敗,四處逃竄。


    董卓帶領部隊趁機搶奪得大量錢財、牲畜以及年輕女子。他將這些錢財和女子分發給眾兵卒,將領賞賜更是翻倍,一時間軍中士氣高昂,人人奮勇向前,氣勢如虹。他將良馬留下,其餘牲畜發賣,換取大量資金,用於購買更多良馬。經過一番整頓,兩千騎兵隊終於成軍,在羌中草原上橫行無忌,無人敢擋。


    一次,董卓救了燒當羌首領北宮盡情,北宮盡情為報答董卓救命之恩,將自己獨女北宮玉嫁給董卓為正妻。北宮玉嫁入董家後,展現出非凡氣度和智慧。她深知父親與董卓之間關係意義重大,便時常在兩人之間周旋調和,使得兩家雖有著不同文化和習俗,卻能保持微妙平衡與和諧。她知書達理,溫婉賢淑,深得董卓喜愛與敬重。董卓對她更是嗬護備至,家中大小事務,亦會與她商議一二,對她言聽計從。


    燒當羌是一個人口上十萬之大部落,北宮玉自幼便英勇無畏,她帶領著兩千勇猛善戰之羌族勇士加入董卓軍隊,為董卓勢力增添強大力量。


    就這樣,董卓勢力逐漸壯大,在隴西郡擁有漢兵卒兩千騎兵,以及兩千羌族騎兵作為漢軍輔兵。他還得到燒當羌大力支持,在郡內成為風雲人物,郡中但凡有大事,必定找董卓商議商量。在此期間,董卓和北宮玉生下一男兩女,小妾也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家庭生活美滿幸福。


    等到董卓至而立之年,機會終於降臨。東羌叛亂,朝廷派張奐為中郎將主持平叛之事。張奐早就聽聞董卓名聲,於是將他招至麾下,任命為騎兵司馬。董卓趁機將自己人馬擴充到五千,羌族輔兵也擴充到五千。在這場平叛之戰中,董卓表現出色,立下赫赫戰功,朝廷對他封賞甚厚,任命他為西域都護府校尉。然而,這看似是升遷,實則是明升暗降,董卓和李儒卻對此一無所知,他們滿心歡喜以為得到朝廷重用,留下李儒輔助北宮玉管理大軍,自己則開開心心去上任了。


    然而,當董卓到達西域後,才發現自己手中沒有兵卒,沒有百姓,僅僅是在一個府邸掛上西域都護府校尉牌子而已,所謂封賞不過是一紙空文。董卓大怒,當即決定回狄道去。當時正值桓帝駕崩,靈帝上位,朝局混亂不堪,也無人再關注這個小小的董卓了。


    建平元年,董卓心中不服,認為自己立下如此大功,卻無人理會自己,於是帶著大量錢財和李儒前往洛陽,以證明自己價值。


    然而,到處碰壁,隻能去買官,誰知董卓受不了宦官冷嘲熱諷,買官之事最終不了了之。無奈之下,他隻好去找何進,意欲與這位手握重權大將軍商議一番,尋求出路。董卓騎著那高頭大馬,在洛陽街道上招搖而過,引得路人紛紛側目。他那一身華麗服飾,配上滿臉橫肉,盡顯跋扈之氣,仿佛整個洛陽都在他掌控之下。


    董卓滿心歡喜來到何進府前,那府門高大巍峨,朱漆大門緊閉著,門前石獅威嚴佇立,仿佛在審視著他這外來之人。董卓在府外焦急等待著,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自己這一番投效能否得到何進認可。過了許久,府門緩緩打開,一名管家模樣人走了出來,上下打量董卓一番,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董卓連忙拱手行禮,滿臉堆笑說道:“在下董卓,久聞何進大將軍威名,特來投效,願為大將軍效犬馬之勞,希望能夠得到大將軍賞識和重用。”


    那管家微微皺眉,冷淡說道:“大將軍事務繁忙,你且在此等候,待有消息再告知你。”說罷,便轉身回府,留下董卓在門外發呆。


    董卓心中暗自懊惱,他深知投效之路並非易事,但他也不願就此放棄。他在府外徘徊許久,脾氣上來想一走了之,但李儒拉住他,勸說道:“主公,成大事者當能屈能伸,如今朝廷想要削弱主公軍權,宦官更是不足為謀,隻有大將軍這一條路可走,主公不可意氣用事,一定要沉得住氣。”董卓無奈,隻好聽從李儒勸告,繼續在府外等待。


    終於,在他耐心等待下,管家再次出現,領著他進入府內。穿過曲折回廊,董卓來到一個寬敞大廳,何進正坐在大廳之上,麵容威嚴。


    “董司馬此來,所為何事啊?”何進滿臉疑惑問道。


    董卓快步走上前,再次行禮道:“大將軍,董卓願為您效力,定當肝腦塗地,不負您信任。我深知如今局勢動蕩,奸佞當道,唯有您能力挽狂瀾,匡扶社稷。我願帶領西涼鐵騎,為您掃除一切障礙,讓天下重回太平。”


    何進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喜悅。他深知如今朝廷內部矛盾重重,各方勢力爭鬥不休,有了董卓這樣手握五千騎兵幫手,絕對是大好事,管他平日裏跋扈不跋扈。


    董卓見何進沉吟不語,心中不免有些著急,他繼續說道:“大將軍,如今朝局不穩,奸佞橫行,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董卓願為您披荊斬棘,為您開辟一條通往太平道路。隻要您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何進聽了董卓話,心中不禁一動。他深知如今朝廷需要有實力人來穩定局勢,董卓話讓他看到希望。於是說道:“有董司馬加入,真乃如虎添翼。來人,備宴。”


    於是,在何進運作下,董卓終於成為並州太守。建寧二年,董卓帶著妻子北宮玉、兒女、兵卒,風光上任去了。而在狄道,隻留下他父親董君雅、弟弟董旻在家,維持家族基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造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躺平的四葉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躺平的四葉草並收藏在造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