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劉邦是道家之徒嗎?


    那個車夫,似有意又似無意地看了劉信一眼。劉信上車之後,坐在了他的身後,看到了車夫的背影,突然恍然大悟,想起來了。


    那天晚上,他和劉邦、夏侯嬰遇到刺殺項燕的刺客,分散後,他和劉邦兩人趕路,跌進河裏,從河裏爬出來之後,上了一個山坡,在山坡上,遇到了楊朱學派的傳人。


    那些人都戴著巫師麵具,因此,劉信見麵也認不出他們。但是,其中有些人的背影,卻是劉信一見就有印象的。


    這個車夫,似乎就是那晚的楊朱學派的傳人之一。


    當然,劉信也不能確定,此時也不方便貿然詢問,心中隻是存疑。


    劉信外表年紀雖小,但一表人才,言談舉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呂文看了,精光四射的眼睛裏,又閃過一絲欣賞的神色。


    待劉信坐定,車夫打馬再次啟程。呂文放眼望著曠野風光,但見這沛縣一帶的土地,坦蕩平整,隻有偶爾幾座非常低矮的小山丘,其餘全是平原,水泊交錯,沃野千裏,忍不住對劉信感歎道:“你們這沛縣,可真是個好地方啊!”


    劉信謙遜地道:“承蒙老先生過獎!”


    呂文若有所思地道:“我可不是過獎。依我看,這沛縣是真的了不起,那是真正的地靈人傑,肯定會有很多了不起的大人物的!”


    劉信暗想:曆史上記載的呂文,本身就是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人,非常善於相麵,第一次看到劉邦就認定劉邦將來必定不凡。莫非,他真有這種未卜先知的特殊本事?


    見劉信沒有接話,呂文道:“小夥子,你別以為老朽這些話是隨意胡說。我說這沛縣必定會出大人物,可是有所本的。這裏到處都是河流水澤,正合了那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說法,是積善積德之福地,難怪幾百年前,老子會選擇到這裏來隱居!”


    劉信倒是還不知道這個典故,脫口問道:“老子曾經在沛縣隱居?您說的是那個道家的祖師爺麽?”


    呂文道:“自然是他!人們往往都隻以為老子是苦縣人,其實當年老子離開周室,想要擇一寶地悟道,就是來到了沛縣,在這裏隱居下來。我今天到了這裏才知道,老子那麽喜歡水,把至高無上的道也比作水,說‘上善若水’,恐怕就是因為你們這沛縣一帶,水流豐富,讓他有所感悟吧!依我看,他後來西出函穀關送人的那五千言道德經,應該就是在這沛縣撰述而成的。沛縣實乃道家發祥之地啊!”


    對於這些,劉信過去卻是聞所未聞。聽呂文這麽一說,腦海中頓時思緒聯翩,明悟了更多。


    難怪,張良學了道家的兵法謀略,其他人都很難賞識,劉邦卻能夠立即理解,讓張良感覺到劉邦是天下唯一的知己,從此心甘情願跟隨劉邦!


    難怪,漢朝建立後,會把“黃老之治”作為治國安邦的基本國策,也就是推崇黃帝和老子的思想,試圖“無為而治”!


    難怪,劉邦會那麽善於招攬人才、贏得人心,把道家所說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等智慧發揮到了極致,讓各種人才都能為他所用!


    可以說,劉邦這樣一個曾經不學無術的人,卻深刻地懂得道家思想,嫻熟地運用著道家智慧。其原因,恐怕就是由於沛縣這個地方,本來就與道家有著特別深刻的淵源,居然曾經是老子隱居的所在!劉邦從小在這裏長大,很難不受道家思想的影響!


    作為一個業餘的曆史愛好者,劉信頓時意識到,自己又破解了一個曆史真相。


    卻聽呂文還在侃侃而談:“其實,沛縣又何止是道家發祥之地。就是儒家,也與沛縣有著莫大的幹係。當年孔丘已經年過五十,知天命之年,而不聞道,很是困惑,聽說老子隱居在沛縣,就專程趕來沛縣,拜見老子,向老子求教,這才大徹大悟。可惜後世的儒生,隻知泥古不化,儒家的沒落,那也是必然的了!”


    現在,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確實正麵臨著巨大危機。也難怪,後來的劉邦,會那麽鄙夷儒生,一見到動不動就罵,甚至還會把人家的帽子摘下來做尿壺!


    見劉信表情平靜,認真傾聽,呂文更覺欣賞,眼睛似有意若無意地看了一下趕車的車夫,突然問劉信道:“小夥子,你可知道,除了孔丘曾經來沛縣向老子拜師,還有一個比孔丘更厲害的大人物,也曾經來過沛縣,在這裏向老子請教,因而得道呢?”


    劉信心中有所猜測,卻很謙遜地道:“老先生如此見多識廣,令我茅塞頓開,很受教益,還請繼續賜教!”


    呂文的表情,變得有些嚴肅起來,一雙精光閃閃的眼睛,直視劉信,認真地看了片刻,才道:“你可聽聞過楊子尊名?”


    劉信雖然一貫冷靜,此時也不由得心中一震。


    他當然是聽說過“楊子”的,楊子就是楊朱,正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而楊朱學派,在戰國時代曾經與墨家並稱為兩個最大的學派,所謂“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人們不是墨家的信徒就是楊朱的信徒,可見楊朱學派當時的顯赫程度,可以說絕對地碾壓儒家、法家!


    劉信剛剛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晚,和劉邦趕路去魏國,由於遇到刺殺項燕的刺客,引起楚軍誤會,為躲避楚軍追捕,連夜趕路,曾經誤上河邊一座沛縣一帶十分少見的山丘,在那山丘上,遇到許多帶著麵具的巫師,他們,就是楊朱學派的傳人!


    當時,他們還曾經盤問過劉邦、劉信叔侄許多問題,什麽“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等等。劉信隻不過是憑借現代青年的本能去回答,卻得到了他們的認可,使得他們把劉邦、劉信當做是上天送來拯救和傳承楊朱學派的人。


    隻不過,當時的劉邦和劉信,根本沒有把這當回事,連夜就卷著人家的財寶趕路了!


    現在,再一看那個車夫的背影,劉信確認,他就是當晚所見到的巫師、也就是楊朱學派傳人中的一員。由此,劉信也恍然大悟,意識到劉邦的嶽父呂公呂文,其實也很可能是楊朱學派的傳人!


    既然這個車夫就是那晚的巫師之一,那他必然認識劉邦和劉信。那麽,他這次充當車夫,和呂公一起來到沛縣,很有可能,就是衝著劉邦和劉信而來的。


    他是要來追討當日被劉邦和劉信悄悄帶走的金銀財寶嗎?劉信很快否決了這個想法。從這個車夫見到劉信時的反應來看,他對劉信顯然毫無惡意,甚至似乎反而有幾分敬畏。畢竟,那天晚上,那些巫師們都是把劉邦和劉信當成是上天送來的楊朱學派的傳承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叔是劉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掌清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掌清波並收藏三叔是劉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