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趙高用不得啊
趙高弓著腰,頭低垂得幾乎觸及地麵,就要退出大殿門口。
“趙高!”
秦始皇的聲音,突然又從高高在上的地方傳來。
趙高忙聽下來,再次迅速地匍匐在地,道:“小人在!”
隻聽秦始皇道:“胡亥,繼續以你為師,由你傳授他律法!”
趙高再也難以抑製激動,居然渾身顫動,忘記了答話。
秦始皇的聲音頓時冷下來:“怎麽?你不願意?”
趙高忙道:“小人豈會不願意!陛下寬宏似海,對小人恩情似海,小人粉身碎骨,萬死難報!定當竭盡所能,對胡亥公子盡心輔導!”
王綰的身子也顫抖起來,再也忍不住了。
他知道,這次的刺客事件,正在導致朝廷的格局,迅速發生巨大的改變。
最初看起來,這些改變是有利於王綰他們這一邊的。如日中天、權勢熏人、作為法家在朝中的領軍人物的李斯,因為刺客事件,突然被禁錮起來,這意味著法家的陡然失勢,自然也是儒教勢力進一步興起的大好良機。
然而,王綰很快察覺到,事情並不像想象中的樂觀。
盡管儒教的博士們群起而攻之,質疑李斯在此次刺客事件中存在著重大的失職瀆職,依律當斬,但秦始皇還是不置可否,始終沒有給李斯定罪。
不止如此。刺客事件,危及秦始皇的生命,也就觸及了秦始皇最敏感的那根神經。因為,一統天下、成為古往今來第一人的秦始皇,現在最渴望的,就是長生不老,能夠活得更久一些,乃至永遠掌握著天下大柄。對於任何危及他生命得事件,都會導致他最強烈的反應。
在消滅六國、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本身也以自己能夠結束周室衰微以來長達五百多年的戰亂而得意,因此願意接受儒家的那套仁政愛民的說法,試圖以仁義治國,關愛天下百姓,以此贏得長期苦於戰亂的天下百姓、尤其是原來的六國百姓之心。
為此,秦始皇甚至讓長子扶蘇,學習了儒家之術。
這,也是儒教開始前所未有的興盛的原因。看到了這個趨勢的王綰,在王翦、王賁父子交出兵權,王氏家族麵臨巨大危機的關頭,果斷地立即與朝廷上的儒教博士們結成了同盟,成為儒教目前最有力的代言人。
可是,刺客事件,卻再次強烈的刺激了秦始皇,再次激活了他內心的那種狂暴、獨霸的情緒。
為了抓捕刺客,秦始皇再次變得暴虐無情起來,采取了一係列法家主張的高壓政策,不僅對鹹陽宮裏所有可能泄露他當日行蹤的人殺無赦,而且對天下百姓嚴加防範、視如寇仇,也就與他本來想要推行的儒家那一套仁政愛民的治理之術,開始又背道而馳!
這也還罷了,王綰以為,刺客事件畢竟隻是偶發事件,隻要刺客事件過去,秦始皇還是會恢複理智,繼續推行仁政的。
卻不料,在沒有嚴懲李斯的情況下,秦始皇居然又突然赦免了原本犯罪入獄的趙高!
之前,趙高因為書法非常好,又熟悉法律,擔任了尚書卒史,很得秦始皇賞識,秦始皇讓他教導自己最寵愛的第十八個兒子胡亥,學習律法和判案。
卻不料,趙高一次徇私枉法,被上卿蒙毅、也就是大將蒙恬的弟弟,依法判處了死刑。
可現在,秦始皇不僅赦免了趙高的死刑,還要重用他。正如秦始皇所說,論對律法的熟悉程度,趙高幾乎是李斯之下第一人!趙高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家人物,但卻無疑是站在朝廷中代表法家的那股勢力那邊的!
大體上說,法家的這股勢力,是代表著出身寒微的新興政治力量;而儒家的這股勢力,則天然地選擇了與秦國、乃至六國舊有的權貴結盟。
秦始皇突然重用趙高,無疑是發出了一個鮮明的政治信號。
以王綰在大秦官場幾十年的經曆,以及在嬴政身邊長期的觀察,對於秦始皇嬴政的一些用意,自然也是能夠看明白的。
因為刺客事件,秦始皇要進一步對自己平日的行蹤嚴格保密,所以要專門設立中車府令,來掌管皇帝的車駕出行等機密事宜,這,王綰可以理解。
選擇赦免原本被判了死刑的趙高來擔任中車府令這麽要害的職務,除了是賞識趙高的才幹,也是因為趙高死而複生,定會對秦始皇更加感恩戴德、忠心不二,這是帝皇的權術,王綰也並非不能洞察。
這種人事布局,雖然於王綰和儒教這一邊明顯的不利,但王綰暫時也隻能忍耐,畢竟沒有明顯可以反對的理由。
可是,當聽到秦始皇又發布旨意,進一步讓趙高繼續擔任公子胡亥的老師,負責教導胡亥律法和判案,這件事就很嚴重了!
王綰沒有辦法再忍耐了!
因為,現在朝廷上都知道,秦始皇眾多的皇子當中,最受其器重、經常被委以重任的,無疑是大兒子扶蘇;但最被他喜歡、經常帶在身邊的,卻是最小的兒子胡亥。
將來,秦始皇一旦油盡燈枯,究竟是最受器重的公子扶蘇能夠繼位,還是最受寵愛的公子胡亥能得江山,還不好說!
趙高起死回生,擔任中車府令,能夠掌握皇帝車駕行蹤這種最機密的信息,充分被秦始皇所信任,這固然是有利於法家一派,不利於儒家一派,但問題還不至於太嚴重。
但,如果趙高還繼續擔任胡亥的老師,那麽,這就給了胡亥更大的助力。胡亥將有比公子扶蘇更多的機會,親近秦始皇,了解有關秦始皇的最高機密。
而已經加入儒教、篤信仁政的公子扶蘇,才是王綰最大的希望所在。他就是希望,將來扶蘇繼位,才能保障王氏家族繼續得到信任和重用,屹立不倒!
想到這裏,王綰終於忍耐不住,對秦始皇連拜幾拜,大聲道:“陛下,萬萬不可!趙高乃身犯死罪之罪人,豈能再做我大秦皇子的老師!臣懇請陛下收回旨意!”
趙高弓著腰,頭低垂得幾乎觸及地麵,就要退出大殿門口。
“趙高!”
秦始皇的聲音,突然又從高高在上的地方傳來。
趙高忙聽下來,再次迅速地匍匐在地,道:“小人在!”
隻聽秦始皇道:“胡亥,繼續以你為師,由你傳授他律法!”
趙高再也難以抑製激動,居然渾身顫動,忘記了答話。
秦始皇的聲音頓時冷下來:“怎麽?你不願意?”
趙高忙道:“小人豈會不願意!陛下寬宏似海,對小人恩情似海,小人粉身碎骨,萬死難報!定當竭盡所能,對胡亥公子盡心輔導!”
王綰的身子也顫抖起來,再也忍不住了。
他知道,這次的刺客事件,正在導致朝廷的格局,迅速發生巨大的改變。
最初看起來,這些改變是有利於王綰他們這一邊的。如日中天、權勢熏人、作為法家在朝中的領軍人物的李斯,因為刺客事件,突然被禁錮起來,這意味著法家的陡然失勢,自然也是儒教勢力進一步興起的大好良機。
然而,王綰很快察覺到,事情並不像想象中的樂觀。
盡管儒教的博士們群起而攻之,質疑李斯在此次刺客事件中存在著重大的失職瀆職,依律當斬,但秦始皇還是不置可否,始終沒有給李斯定罪。
不止如此。刺客事件,危及秦始皇的生命,也就觸及了秦始皇最敏感的那根神經。因為,一統天下、成為古往今來第一人的秦始皇,現在最渴望的,就是長生不老,能夠活得更久一些,乃至永遠掌握著天下大柄。對於任何危及他生命得事件,都會導致他最強烈的反應。
在消滅六國、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本身也以自己能夠結束周室衰微以來長達五百多年的戰亂而得意,因此願意接受儒家的那套仁政愛民的說法,試圖以仁義治國,關愛天下百姓,以此贏得長期苦於戰亂的天下百姓、尤其是原來的六國百姓之心。
為此,秦始皇甚至讓長子扶蘇,學習了儒家之術。
這,也是儒教開始前所未有的興盛的原因。看到了這個趨勢的王綰,在王翦、王賁父子交出兵權,王氏家族麵臨巨大危機的關頭,果斷地立即與朝廷上的儒教博士們結成了同盟,成為儒教目前最有力的代言人。
可是,刺客事件,卻再次強烈的刺激了秦始皇,再次激活了他內心的那種狂暴、獨霸的情緒。
為了抓捕刺客,秦始皇再次變得暴虐無情起來,采取了一係列法家主張的高壓政策,不僅對鹹陽宮裏所有可能泄露他當日行蹤的人殺無赦,而且對天下百姓嚴加防範、視如寇仇,也就與他本來想要推行的儒家那一套仁政愛民的治理之術,開始又背道而馳!
這也還罷了,王綰以為,刺客事件畢竟隻是偶發事件,隻要刺客事件過去,秦始皇還是會恢複理智,繼續推行仁政的。
卻不料,在沒有嚴懲李斯的情況下,秦始皇居然又突然赦免了原本犯罪入獄的趙高!
之前,趙高因為書法非常好,又熟悉法律,擔任了尚書卒史,很得秦始皇賞識,秦始皇讓他教導自己最寵愛的第十八個兒子胡亥,學習律法和判案。
卻不料,趙高一次徇私枉法,被上卿蒙毅、也就是大將蒙恬的弟弟,依法判處了死刑。
可現在,秦始皇不僅赦免了趙高的死刑,還要重用他。正如秦始皇所說,論對律法的熟悉程度,趙高幾乎是李斯之下第一人!趙高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家人物,但卻無疑是站在朝廷中代表法家的那股勢力那邊的!
大體上說,法家的這股勢力,是代表著出身寒微的新興政治力量;而儒家的這股勢力,則天然地選擇了與秦國、乃至六國舊有的權貴結盟。
秦始皇突然重用趙高,無疑是發出了一個鮮明的政治信號。
以王綰在大秦官場幾十年的經曆,以及在嬴政身邊長期的觀察,對於秦始皇嬴政的一些用意,自然也是能夠看明白的。
因為刺客事件,秦始皇要進一步對自己平日的行蹤嚴格保密,所以要專門設立中車府令,來掌管皇帝的車駕出行等機密事宜,這,王綰可以理解。
選擇赦免原本被判了死刑的趙高來擔任中車府令這麽要害的職務,除了是賞識趙高的才幹,也是因為趙高死而複生,定會對秦始皇更加感恩戴德、忠心不二,這是帝皇的權術,王綰也並非不能洞察。
這種人事布局,雖然於王綰和儒教這一邊明顯的不利,但王綰暫時也隻能忍耐,畢竟沒有明顯可以反對的理由。
可是,當聽到秦始皇又發布旨意,進一步讓趙高繼續擔任公子胡亥的老師,負責教導胡亥律法和判案,這件事就很嚴重了!
王綰沒有辦法再忍耐了!
因為,現在朝廷上都知道,秦始皇眾多的皇子當中,最受其器重、經常被委以重任的,無疑是大兒子扶蘇;但最被他喜歡、經常帶在身邊的,卻是最小的兒子胡亥。
將來,秦始皇一旦油盡燈枯,究竟是最受器重的公子扶蘇能夠繼位,還是最受寵愛的公子胡亥能得江山,還不好說!
趙高起死回生,擔任中車府令,能夠掌握皇帝車駕行蹤這種最機密的信息,充分被秦始皇所信任,這固然是有利於法家一派,不利於儒家一派,但問題還不至於太嚴重。
但,如果趙高還繼續擔任胡亥的老師,那麽,這就給了胡亥更大的助力。胡亥將有比公子扶蘇更多的機會,親近秦始皇,了解有關秦始皇的最高機密。
而已經加入儒教、篤信仁政的公子扶蘇,才是王綰最大的希望所在。他就是希望,將來扶蘇繼位,才能保障王氏家族繼續得到信任和重用,屹立不倒!
想到這裏,王綰終於忍耐不住,對秦始皇連拜幾拜,大聲道:“陛下,萬萬不可!趙高乃身犯死罪之罪人,豈能再做我大秦皇子的老師!臣懇請陛下收回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