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裏常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犬不八年,雞不六載。
意思是說再溺愛的狗,也不要養過八年,再玩賞的雞,養的時間也不能超過六年。因為它們每天和人接觸,人說話它們就在旁邊聽著,一舉一動也都看在眼裏。六年八載之後,人性漸通,沒準兒會變成妖怪,鬧出禍害人間之事。
在早期社會人們的眼裏,狗一直是天上的星鬥降世,可驅邪避禍,《春秋考異集》裏就說過“狗,鬥精之所生也”。
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就把秦始皇殺狗課四門以禦凶災的事堂而皇之地記錄下來。至於民間,狗血破妖法鎮邪魍的說法似乎早就根植在了國人的心裏。像後世攝製的異類影視中,持著桃木劍的道長總會備一盆狗血,然後百邪不侵。
如果非要將曆史上的狗進行分類的話,應當以六朝以後的義犬、異犬、妖狗三種形態為據,而且,妖狗的形態在民間的記憶裏更為強盛。
當然,這也與人們所熟知的“好奇害死貓”的獵奇心態有關。
東籬先生就講過一個老狗化形為禍的故事。
說是會稽郡有一戶姓王的人家,家主叫王太叔,在會稽郡的衙門裏當著差。
東籬先生所處的時期,遠不是後世流行的“學而優則仕”,即便三國時弄出了個九品中正製,但實際上能夠參與社會治理的還是士族。
所以,從東籬先生講到的王太叔在衙門裏當差這件事情來推斷,王家在會稽郡的底蘊還是有一定位置的,即便不是頂級的門閥士族,但也“往來無白丁”。像仆人成群,田產廣布這些詞用在王家身上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王太叔六十歲的時候,他續弦娶了一個姓庾的女人,庾氏年輕又漂亮,兩人配在一起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套用詩人的一句話說是“一樹梨花壓海棠”。
而且在那個年代,士族的生活是很瘋狂的。經常置酒高會,將聚會和遊山玩水相結合,與尋仙問道相結合,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即便是後人熟知的“竹林七賢”,其中的嵇康和向秀也是兩個另類。野史說嵇康在樹下打鐵,向秀給他拉風箱,兩人合作默契,本來也算是件雅事。 可嵇康打著打著居然全裸出鏡了,這就很難讓人理解了。
雖說當時王太叔已經六十歲了,在娶得年輕貌美膚白大長腿的庾氏以後,呆在家裏的日子並不多,經常性在外麵過夜不回來,常常丟下庾氏一個人在家裏,弄得庾氏是滿腹的埋怨。
某天晚上,獨守空房的庾氏忽然見王太叔推門回房了,還來不及等庾氏多說什麽,便被王太叔一把推上了床榻。.夫婦倆恩愛歡好遠勝往日,王太叔也像變了一個人一般,喜得庾氏是樂不至勝。
第二天早上,樂滋滋的庾氏招呼下人把飯菜端到後院,和晚間回來的王太叔還坐在一起,一同對飲小酌,琴瑟是相當的和諧。
可巧,平日裏跟隨著王太叔的一個長隨回來了,正要向庾氏稟告家主安排的什麽事情,到後院裏撞見這一幕十分的吃驚,因為自己的家主的車駕還在後麵,自己是先行一路小跑回來的。
長隨來不及和庾氏說什麽,扭頭就往外跑。和王太叔匯合之後,急急忙忙地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和王太叔說了一通。
王太叔聽了也是很吃驚,自己不過是在外麵溜達溜達,居然被人抄了老窩,這還得了,也就急匆匆的往家裏奔。就像二郎神大戰孫悟空的時候,大聖在灌江口溜達了一圈,對二郎神說,廟宇已姓孫。
等這邊領著長隨的王太叔進了門,那邊與庾氏吃飯的王太叔也剛好從後院出來,兩人在前廳院子裏弄了個大碰頭,兩人都戴著個白色的紗帽,所穿的衣服和相貌包括手持的拐杖都是一模一樣的。
眼見家裏大白天的突然出現兩個家主,王家的兒孫和下人都驚呆了。哪個是自己的父親和祖父,哪個又是自己的家主呢?
不等家人子弟們有反應,從屋外進來的王太叔舉起拐杖就朝從後院出來的王太叔打去。後院出來的那個王太叔也不甘示弱,提起拐杖迎麵擊去。
兩個王太叔打成一團,但終究是上了一點年紀,中間分開的那會兒相互氣籲籲的一邊責罵著對方,一邊責令家人子弟上前把對方往死裏打。
但圍著的家人子弟們哪個敢上前呢?萬一不小心將真的王太叔打傷了,那罪過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所幸,還是王太叔的兒子瞧出了究竟。一來也是自己跟著父親經常跑來跑去,對父親的形態細節熟悉的很,二來開始和父親的長隨一起去接父親的時候,自己眼睛尖瞧見了父親的袍子腳邊有一丁點胭脂。
瞅著兩個王太叔分開喘著粗氣的功夫,王太叔的兒子提起棍子就衝著袍子腳邊沒有胭脂的王太叔打去。雖說那個王太叔見有人衝上來,也提起拐杖還擊,但終究比不過年輕人的氣力,沒幾下就被打掉了手裏的拐杖,還被打中了鼻子。
隻聽到嗷嗚一聲,被打中鼻子的王太叔一下子萎倒在地,居然變成了一隻黃狗。
家人子弟們頓時都衝了上來,不用分說,幾下便將這隻黃狗捶死在院子裏。王太叔的兒子也是暗叫僥幸。
這時,早在後院聽到動靜的庾氏也出來了,見前院裏的眾人打死了一條老黃狗,不由得臉色發白。昨夜歸家的王太叔居然是一條老黃狗化形而來的,一夕歡好居然是違悖人倫,真是羞煞人也,躲在後院不肯見人。
王太叔的兒子領著下人把挑著死狗往城外去的時候,守門的兵卒見到了大奇,驚問道,我常常看到這條老黃狗從東邊進城,搖著尾巴,很通人性,怎麽今天突然變成死狗了呢?
王太叔的兒子說,這條狗在家裏偷食,被打死了,遮擋住了兵卒的發問。
後來,老黃狗化形為王太叔的事還是傳了出去。而在老黃狗被打死過後不久,庾氏便得了病,發病死了。可能是因為與狗共食,染上了狂犬病吧。
吳承恩在創作《西遊記》的時候,寫了一段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很有可能就借鑒了東籬先生筆下的這個故事,因為“王遽入,偽者亦出,二人交會中庭,俱著白帢,衣服形貌如一”這一段,在老吳的筆下,兩個大聖從地府鬧到天宮,即便是照妖鏡,照出的也是兩個大聖,金箍棒和隨意兵也毫無差別,最後還是佛祖點出了假大聖是六耳,才了結了真假一案。
意思是說再溺愛的狗,也不要養過八年,再玩賞的雞,養的時間也不能超過六年。因為它們每天和人接觸,人說話它們就在旁邊聽著,一舉一動也都看在眼裏。六年八載之後,人性漸通,沒準兒會變成妖怪,鬧出禍害人間之事。
在早期社會人們的眼裏,狗一直是天上的星鬥降世,可驅邪避禍,《春秋考異集》裏就說過“狗,鬥精之所生也”。
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就把秦始皇殺狗課四門以禦凶災的事堂而皇之地記錄下來。至於民間,狗血破妖法鎮邪魍的說法似乎早就根植在了國人的心裏。像後世攝製的異類影視中,持著桃木劍的道長總會備一盆狗血,然後百邪不侵。
如果非要將曆史上的狗進行分類的話,應當以六朝以後的義犬、異犬、妖狗三種形態為據,而且,妖狗的形態在民間的記憶裏更為強盛。
當然,這也與人們所熟知的“好奇害死貓”的獵奇心態有關。
東籬先生就講過一個老狗化形為禍的故事。
說是會稽郡有一戶姓王的人家,家主叫王太叔,在會稽郡的衙門裏當著差。
東籬先生所處的時期,遠不是後世流行的“學而優則仕”,即便三國時弄出了個九品中正製,但實際上能夠參與社會治理的還是士族。
所以,從東籬先生講到的王太叔在衙門裏當差這件事情來推斷,王家在會稽郡的底蘊還是有一定位置的,即便不是頂級的門閥士族,但也“往來無白丁”。像仆人成群,田產廣布這些詞用在王家身上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王太叔六十歲的時候,他續弦娶了一個姓庾的女人,庾氏年輕又漂亮,兩人配在一起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套用詩人的一句話說是“一樹梨花壓海棠”。
而且在那個年代,士族的生活是很瘋狂的。經常置酒高會,將聚會和遊山玩水相結合,與尋仙問道相結合,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即便是後人熟知的“竹林七賢”,其中的嵇康和向秀也是兩個另類。野史說嵇康在樹下打鐵,向秀給他拉風箱,兩人合作默契,本來也算是件雅事。 可嵇康打著打著居然全裸出鏡了,這就很難讓人理解了。
雖說當時王太叔已經六十歲了,在娶得年輕貌美膚白大長腿的庾氏以後,呆在家裏的日子並不多,經常性在外麵過夜不回來,常常丟下庾氏一個人在家裏,弄得庾氏是滿腹的埋怨。
某天晚上,獨守空房的庾氏忽然見王太叔推門回房了,還來不及等庾氏多說什麽,便被王太叔一把推上了床榻。.夫婦倆恩愛歡好遠勝往日,王太叔也像變了一個人一般,喜得庾氏是樂不至勝。
第二天早上,樂滋滋的庾氏招呼下人把飯菜端到後院,和晚間回來的王太叔還坐在一起,一同對飲小酌,琴瑟是相當的和諧。
可巧,平日裏跟隨著王太叔的一個長隨回來了,正要向庾氏稟告家主安排的什麽事情,到後院裏撞見這一幕十分的吃驚,因為自己的家主的車駕還在後麵,自己是先行一路小跑回來的。
長隨來不及和庾氏說什麽,扭頭就往外跑。和王太叔匯合之後,急急忙忙地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和王太叔說了一通。
王太叔聽了也是很吃驚,自己不過是在外麵溜達溜達,居然被人抄了老窩,這還得了,也就急匆匆的往家裏奔。就像二郎神大戰孫悟空的時候,大聖在灌江口溜達了一圈,對二郎神說,廟宇已姓孫。
等這邊領著長隨的王太叔進了門,那邊與庾氏吃飯的王太叔也剛好從後院出來,兩人在前廳院子裏弄了個大碰頭,兩人都戴著個白色的紗帽,所穿的衣服和相貌包括手持的拐杖都是一模一樣的。
眼見家裏大白天的突然出現兩個家主,王家的兒孫和下人都驚呆了。哪個是自己的父親和祖父,哪個又是自己的家主呢?
不等家人子弟們有反應,從屋外進來的王太叔舉起拐杖就朝從後院出來的王太叔打去。後院出來的那個王太叔也不甘示弱,提起拐杖迎麵擊去。
兩個王太叔打成一團,但終究是上了一點年紀,中間分開的那會兒相互氣籲籲的一邊責罵著對方,一邊責令家人子弟上前把對方往死裏打。
但圍著的家人子弟們哪個敢上前呢?萬一不小心將真的王太叔打傷了,那罪過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所幸,還是王太叔的兒子瞧出了究竟。一來也是自己跟著父親經常跑來跑去,對父親的形態細節熟悉的很,二來開始和父親的長隨一起去接父親的時候,自己眼睛尖瞧見了父親的袍子腳邊有一丁點胭脂。
瞅著兩個王太叔分開喘著粗氣的功夫,王太叔的兒子提起棍子就衝著袍子腳邊沒有胭脂的王太叔打去。雖說那個王太叔見有人衝上來,也提起拐杖還擊,但終究比不過年輕人的氣力,沒幾下就被打掉了手裏的拐杖,還被打中了鼻子。
隻聽到嗷嗚一聲,被打中鼻子的王太叔一下子萎倒在地,居然變成了一隻黃狗。
家人子弟們頓時都衝了上來,不用分說,幾下便將這隻黃狗捶死在院子裏。王太叔的兒子也是暗叫僥幸。
這時,早在後院聽到動靜的庾氏也出來了,見前院裏的眾人打死了一條老黃狗,不由得臉色發白。昨夜歸家的王太叔居然是一條老黃狗化形而來的,一夕歡好居然是違悖人倫,真是羞煞人也,躲在後院不肯見人。
王太叔的兒子領著下人把挑著死狗往城外去的時候,守門的兵卒見到了大奇,驚問道,我常常看到這條老黃狗從東邊進城,搖著尾巴,很通人性,怎麽今天突然變成死狗了呢?
王太叔的兒子說,這條狗在家裏偷食,被打死了,遮擋住了兵卒的發問。
後來,老黃狗化形為王太叔的事還是傳了出去。而在老黃狗被打死過後不久,庾氏便得了病,發病死了。可能是因為與狗共食,染上了狂犬病吧。
吳承恩在創作《西遊記》的時候,寫了一段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很有可能就借鑒了東籬先生筆下的這個故事,因為“王遽入,偽者亦出,二人交會中庭,俱著白帢,衣服形貌如一”這一段,在老吳的筆下,兩個大聖從地府鬧到天宮,即便是照妖鏡,照出的也是兩個大聖,金箍棒和隨意兵也毫無差別,最後還是佛祖點出了假大聖是六耳,才了結了真假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