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盡心便是!”明瑾曦看著汪睦淵說道,落在夏震耳朵裏卻是另一番滋味,明瑾曦總算是將他與她合稱我們了,至少在她心目中是將夏遙當晚輩來看待的。
長公主聽到韓靖瑤的下落之後,默然半響道,“下回進宮,我想辦法去見她,皇帝也沒幾天日子了,無論如何也要讓她忍耐這一年半載。”
汪奇澤提前給汪睦淵的兩車禮物經變賣後,加上那匣子銀票,竟然有七萬兩之巨,如果全部用作軍響,忠國公的人馬至少可以花兩年。
明瑾曦不放心別人,便讓易容高手念玉去山西送銀票,順便也帶上思夫心切的蘭心一起去山西與烏先生團聚。待念玉將銀票平安送到山西,再回到京都時,汪睦淵已經滿周歲。
縱然再多的不舍,明瑾曦也不好意思再將念玉留在身邊了,畢竟她早已是汪奇正的王妃。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念玉,這麽多年來你幫我們這麽多大忙,縱然從前我家對你有再多的恩情也還完了,記住,從此後你不再是忠國公府的侍女念玉,而是東越國的惠王妃及我明瑾曦的生死姐妹,這是我和母親為你備的嫁妝,從前沒來得及給你,這回好好補上。”
念玉打開盒子一看,竟然是當初明瑾曦在福州那半年多置辦下的五個田莊,十多家鋪子,另外還有京都最知名的銀樓打製的十二套不同材質和款式的頭麵。
念玉含淚推辭,“郡主將這些地契房契給念玉已經是天大的恩賜,這些頭麵首飾是長公主殿下為郡主準備的,郡主怎能將它給了我?”
長公主在一旁笑道:“傻孩子,你仔細看首飾上麵的刻的小字,那是專門為你打製的,一共三套一模一樣的,還有一套我給了你們的青姑姑。”
念玉含淚想給長公主與明瑾曦頭,明瑾曦連忙將她拉住。“記住,以後這世上能讓你下跪的不過廖廖幾人,你可得珍惜你的膝蓋。”
念玉鄭重點頭,“郡主。以後我可以叫你姐姐麽?”
“當然,你不但可以當我是你的姐姐,還可以叫我母親為姨母!”
念玉一聽,竟然掙脫明瑾曦的手臂,含淚給長公主與明瑾曦磕了三個響頭,“念玉見過姨母,姐姐!”
這回長公主親自將念玉拉了起來,“這孩子還是這樣實誠,你不給我們磕頭,難道我們就不是一家人了?”
念玉離開京都那天。明瑾曦親自送她到城門口,將所有囑咐的話都說完之後,念玉仍然欲言又止。
“妹妹到底想說什麽?”明瑾曦垂下眼簾問道。
“他,他很可憐!”念玉喃喃低語,“他說你不喜歡他。他不能出現在你周圍,但是他又很想姐姐和鴻兒,所以……。”
念玉抬頭看看明瑾曦沒有不悅的表情,繼續說道:“宮裏的幾位主子聽說都是處子,後來李貴妃自請求去,皇上便認李貴妃為義妹,親自賜婚。還風光發嫁。皇上和惠王爺說,姐姐不是皇上唯一的妻子,但是卻是皇上唯一的女人,鴻兒也是他唯一的兒子。”
“姐姐,我一直不敢和你說這些,但是想到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說了。所以……,姐姐你別生我的氣,我知道姐姐是有主意的,可是鴻兒長大了真的去尋他父親去了,姐姐不會傷心麽?”
念玉最後是怎麽上的車。明瑾曦已經沒有多大印象,念玉最後一句話卻在她腦子裏響個不停,是啊,鴻兒漸漸長大,一定會問起關於他父親的問題,她該怎麽給他解釋他不是私生子這個問題?
夏震想為長女擇婿的消息很快便傳開了,想與夏家結親的不在少數,夏震直接將那些有意向的人家丟給明瑾曦去處理,而夏遙兩姐妹也幾乎長住忠國公府中,跟著長公主母女學習各種管家持家之道。
稚王的次子名叫韓壽,三皇子取名韓寧,一個七歲,一個三歲,常常出入勤政殿,因此夏後與孟貴妃也常常在禦書房碰頭。而此時的孟妃早已經不是從前那個為了保護幼子而小心翼翼依附在皇後身邊的小宮妃,如今她身後的孟家擁有大周六成兵馬,掌握著京都一半的禁軍,說孟家手中掌握著大周的半壁河山也不為過,因此神態氣勢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
韓元亨要的是他的江山永遠姓韓,至於那龍椅上的人是不是韓家血脈並不重要,當初他打長公主肚子裏的孩子主意便由此而來。可是明白他這番心思的不僅僅是夏後,還有善解人意,聰明擅謀的孟妃心裏,外甥與侄兒都有韓家血脈,在宗法禮教上侄兒卻比外甥更近一層。
當孟妃提出過繼韓壽時,韓元亨也是猶豫的,後來架不孟妃的溫香軟語以及眼淚,便同意了,但在心裏還是喜歡自己從小養到大的韓寧一些。
這一日,韓元亨吃了太醫院開的提神藥後,打起精神來問已經啟蒙的韓壽在太師處都學了些什麽。
韓壽進宮之時早已曉事,知道麵前這個被自己稱作父皇的人實際上是掌握著他還有他的父王,母妃等親人的生殺大權的,因此在韓元亨麵前總是戰戰兢兢的,韓元亨聲音稍微大一點便會嚇得瑟瑟發抖。此時聽到韓元亨發問,忙結結巴巴地將《三字經》前半段背了一遍。
韓元亨看了一眼趴在他腿上玩九連環的韓寧,心中對這個侄子越來越不喜,到底不是從小養在身邊的,始終隔著一層。
“壽兒退下,寧兒餓了沒有?想不想吃甜粥?”韓元亨拍拍韓寧的小屁股問道。
“皇兒不吃,母後說父皇兩天沒正經吃東西,要皇兒看著父皇將甜粥喝了,父皇要乖乖的吃東西身體才能好,將來才能教皇兒讀書騎馬,皇兒才能做一個與父皇一樣的好皇帝!”韓寧抬起黑葡萄般的眼眸認真地說道。
韓元亨的一顆心頓時柔軟不堪,這孩子從懂事起便十分願意與他親近,完全沒有天家父子之間的那種疏離感。
“好,父皇聽皇兒的,不過這粥父皇一人或吃不了,皇兒也與父皇一起吃如何?”
韓寧立刻高興起來,“好,皇兒喂父皇吃粥!”
當然,最後的場麵是韓元亨抱了韓寧,一勺一勺地往韓寧嘴裏塞粥。
勤政殿裏的風聲不可能一點都不傳到孟妃耳中,盡管韓元亨答應了給她一個繼子,但是卻更寵三皇子,便讓這場過繼的設計意義不是很大。
孟妃坐在福臨宮的正殿之上,環視著左右的陳設與布局,與鳳棲殿不惶多讓,由於夏後專注於三皇子身上,後宮的權力已經有一部分轉到了她的手上。她心裏也很清楚,這不是夏後真的願意與她共享,而是那老奸巨滑的婦人的故意為之。她要讓皇帝和百官看到她的賢惠與忍讓,當初沈妃之所以被她壓得死死的,便是因為這一招以退為進,讓皇帝的心始終留下幾分在她身上。
可惜,她孟氏女不是沈相家的驕縱掌上明珠,對這些彎彎繞早就心知肚明,她從前可以隱忍,如今為了孟氏一族的榮辱興衰以及自己不被人當廢棋放棄掉,她必須得站出來,而且要站到最高處。
夏家是風光了幾十年,就算沒有她孟家,早晚也得被別人扳倒,隻是與明家對上卻是她的一個遺憾,那個狡黠聰慧的女子雖然毀在了韓元亨手上,但她卻出人意料地活著從東越回來,低調從容,卻又步步為營,如今忠國公在山西風生水起,更沒有人敢隨意對付忠國公府了。
如果明瑾曦成了她家的人呢?從前她也這樣想過,可惜她還沒來得及籌謀,她便嫁去了東越,如今她已產子,孟豐臣仍然無妻,若這二人能成就夫妻,那麽一切問題都將不再是問題,孟家取代夏家那是分分鍾的事。
孟妃的這個有關明瑾曦的念頭一起,便再也抑製不住,立即讓人召兄長孟豐臣進宮。
“實際上我也一直在考慮這件事,想不到妹妹也與我有一樣的想法!”孟豐臣滿臉興奮地看著孟妃說道,哪裏還有冷麵神的影子?
“隻是若直接去提親恐怕會適得其反,聽說夏震正在選女婿,你可以在皇上跟前提一提,說你想娶夏家女!”孟妃也笑道,她這個兄弟什麽都好,就是眼光太早,一般女子入不了他的眼,好在這回終於看到他表現出對某個女人感興趣了。
“娶夏家女?”孟豐臣不解,又恢複了冰塊臉。
“兄長沒有聽錯,兄長隻管提出願娶夏家女,到時妹妹再在皇上旁邊說兩句夏孟兩家結親的好處,不怕皇上不動心,到那時就該咱們的皇後與夏伯爺著急了,人之常情,夏家決不會將女兒嫁到敵對的孟家,可咱們的孟大將軍好不容易想成親了,皇上怎麽也得替咱們孟家考慮一二,尋一名合適的女子,到時從東越回來的清河郡主不正好也是適配對象麽?”
孟豐臣麵露喜色,“到時本大將軍再懇求皇上要麽將夏家女配給我,要麽讓清河郡主下嫁,其他的本將軍都不願娶!成了最好,成不了也讓他們著急上火一下。”
“正是這話,自從她從東越回來後,隻來看過本宮一次,這回她就是想不來看本宮都不行了!”孟妃冷笑一聲,將目光低垂,看著塗了蔻丹的指甲,仿佛回到從前長公主帶著女兒來福臨宮中看她,二皇子在她們身邊跑來跑去時的時光。
長公主聽到韓靖瑤的下落之後,默然半響道,“下回進宮,我想辦法去見她,皇帝也沒幾天日子了,無論如何也要讓她忍耐這一年半載。”
汪奇澤提前給汪睦淵的兩車禮物經變賣後,加上那匣子銀票,竟然有七萬兩之巨,如果全部用作軍響,忠國公的人馬至少可以花兩年。
明瑾曦不放心別人,便讓易容高手念玉去山西送銀票,順便也帶上思夫心切的蘭心一起去山西與烏先生團聚。待念玉將銀票平安送到山西,再回到京都時,汪睦淵已經滿周歲。
縱然再多的不舍,明瑾曦也不好意思再將念玉留在身邊了,畢竟她早已是汪奇正的王妃。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念玉,這麽多年來你幫我們這麽多大忙,縱然從前我家對你有再多的恩情也還完了,記住,從此後你不再是忠國公府的侍女念玉,而是東越國的惠王妃及我明瑾曦的生死姐妹,這是我和母親為你備的嫁妝,從前沒來得及給你,這回好好補上。”
念玉打開盒子一看,竟然是當初明瑾曦在福州那半年多置辦下的五個田莊,十多家鋪子,另外還有京都最知名的銀樓打製的十二套不同材質和款式的頭麵。
念玉含淚推辭,“郡主將這些地契房契給念玉已經是天大的恩賜,這些頭麵首飾是長公主殿下為郡主準備的,郡主怎能將它給了我?”
長公主在一旁笑道:“傻孩子,你仔細看首飾上麵的刻的小字,那是專門為你打製的,一共三套一模一樣的,還有一套我給了你們的青姑姑。”
念玉含淚想給長公主與明瑾曦頭,明瑾曦連忙將她拉住。“記住,以後這世上能讓你下跪的不過廖廖幾人,你可得珍惜你的膝蓋。”
念玉鄭重點頭,“郡主。以後我可以叫你姐姐麽?”
“當然,你不但可以當我是你的姐姐,還可以叫我母親為姨母!”
念玉一聽,竟然掙脫明瑾曦的手臂,含淚給長公主與明瑾曦磕了三個響頭,“念玉見過姨母,姐姐!”
這回長公主親自將念玉拉了起來,“這孩子還是這樣實誠,你不給我們磕頭,難道我們就不是一家人了?”
念玉離開京都那天。明瑾曦親自送她到城門口,將所有囑咐的話都說完之後,念玉仍然欲言又止。
“妹妹到底想說什麽?”明瑾曦垂下眼簾問道。
“他,他很可憐!”念玉喃喃低語,“他說你不喜歡他。他不能出現在你周圍,但是他又很想姐姐和鴻兒,所以……。”
念玉抬頭看看明瑾曦沒有不悅的表情,繼續說道:“宮裏的幾位主子聽說都是處子,後來李貴妃自請求去,皇上便認李貴妃為義妹,親自賜婚。還風光發嫁。皇上和惠王爺說,姐姐不是皇上唯一的妻子,但是卻是皇上唯一的女人,鴻兒也是他唯一的兒子。”
“姐姐,我一直不敢和你說這些,但是想到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說了。所以……,姐姐你別生我的氣,我知道姐姐是有主意的,可是鴻兒長大了真的去尋他父親去了,姐姐不會傷心麽?”
念玉最後是怎麽上的車。明瑾曦已經沒有多大印象,念玉最後一句話卻在她腦子裏響個不停,是啊,鴻兒漸漸長大,一定會問起關於他父親的問題,她該怎麽給他解釋他不是私生子這個問題?
夏震想為長女擇婿的消息很快便傳開了,想與夏家結親的不在少數,夏震直接將那些有意向的人家丟給明瑾曦去處理,而夏遙兩姐妹也幾乎長住忠國公府中,跟著長公主母女學習各種管家持家之道。
稚王的次子名叫韓壽,三皇子取名韓寧,一個七歲,一個三歲,常常出入勤政殿,因此夏後與孟貴妃也常常在禦書房碰頭。而此時的孟妃早已經不是從前那個為了保護幼子而小心翼翼依附在皇後身邊的小宮妃,如今她身後的孟家擁有大周六成兵馬,掌握著京都一半的禁軍,說孟家手中掌握著大周的半壁河山也不為過,因此神態氣勢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
韓元亨要的是他的江山永遠姓韓,至於那龍椅上的人是不是韓家血脈並不重要,當初他打長公主肚子裏的孩子主意便由此而來。可是明白他這番心思的不僅僅是夏後,還有善解人意,聰明擅謀的孟妃心裏,外甥與侄兒都有韓家血脈,在宗法禮教上侄兒卻比外甥更近一層。
當孟妃提出過繼韓壽時,韓元亨也是猶豫的,後來架不孟妃的溫香軟語以及眼淚,便同意了,但在心裏還是喜歡自己從小養到大的韓寧一些。
這一日,韓元亨吃了太醫院開的提神藥後,打起精神來問已經啟蒙的韓壽在太師處都學了些什麽。
韓壽進宮之時早已曉事,知道麵前這個被自己稱作父皇的人實際上是掌握著他還有他的父王,母妃等親人的生殺大權的,因此在韓元亨麵前總是戰戰兢兢的,韓元亨聲音稍微大一點便會嚇得瑟瑟發抖。此時聽到韓元亨發問,忙結結巴巴地將《三字經》前半段背了一遍。
韓元亨看了一眼趴在他腿上玩九連環的韓寧,心中對這個侄子越來越不喜,到底不是從小養在身邊的,始終隔著一層。
“壽兒退下,寧兒餓了沒有?想不想吃甜粥?”韓元亨拍拍韓寧的小屁股問道。
“皇兒不吃,母後說父皇兩天沒正經吃東西,要皇兒看著父皇將甜粥喝了,父皇要乖乖的吃東西身體才能好,將來才能教皇兒讀書騎馬,皇兒才能做一個與父皇一樣的好皇帝!”韓寧抬起黑葡萄般的眼眸認真地說道。
韓元亨的一顆心頓時柔軟不堪,這孩子從懂事起便十分願意與他親近,完全沒有天家父子之間的那種疏離感。
“好,父皇聽皇兒的,不過這粥父皇一人或吃不了,皇兒也與父皇一起吃如何?”
韓寧立刻高興起來,“好,皇兒喂父皇吃粥!”
當然,最後的場麵是韓元亨抱了韓寧,一勺一勺地往韓寧嘴裏塞粥。
勤政殿裏的風聲不可能一點都不傳到孟妃耳中,盡管韓元亨答應了給她一個繼子,但是卻更寵三皇子,便讓這場過繼的設計意義不是很大。
孟妃坐在福臨宮的正殿之上,環視著左右的陳設與布局,與鳳棲殿不惶多讓,由於夏後專注於三皇子身上,後宮的權力已經有一部分轉到了她的手上。她心裏也很清楚,這不是夏後真的願意與她共享,而是那老奸巨滑的婦人的故意為之。她要讓皇帝和百官看到她的賢惠與忍讓,當初沈妃之所以被她壓得死死的,便是因為這一招以退為進,讓皇帝的心始終留下幾分在她身上。
可惜,她孟氏女不是沈相家的驕縱掌上明珠,對這些彎彎繞早就心知肚明,她從前可以隱忍,如今為了孟氏一族的榮辱興衰以及自己不被人當廢棋放棄掉,她必須得站出來,而且要站到最高處。
夏家是風光了幾十年,就算沒有她孟家,早晚也得被別人扳倒,隻是與明家對上卻是她的一個遺憾,那個狡黠聰慧的女子雖然毀在了韓元亨手上,但她卻出人意料地活著從東越回來,低調從容,卻又步步為營,如今忠國公在山西風生水起,更沒有人敢隨意對付忠國公府了。
如果明瑾曦成了她家的人呢?從前她也這樣想過,可惜她還沒來得及籌謀,她便嫁去了東越,如今她已產子,孟豐臣仍然無妻,若這二人能成就夫妻,那麽一切問題都將不再是問題,孟家取代夏家那是分分鍾的事。
孟妃的這個有關明瑾曦的念頭一起,便再也抑製不住,立即讓人召兄長孟豐臣進宮。
“實際上我也一直在考慮這件事,想不到妹妹也與我有一樣的想法!”孟豐臣滿臉興奮地看著孟妃說道,哪裏還有冷麵神的影子?
“隻是若直接去提親恐怕會適得其反,聽說夏震正在選女婿,你可以在皇上跟前提一提,說你想娶夏家女!”孟妃也笑道,她這個兄弟什麽都好,就是眼光太早,一般女子入不了他的眼,好在這回終於看到他表現出對某個女人感興趣了。
“娶夏家女?”孟豐臣不解,又恢複了冰塊臉。
“兄長沒有聽錯,兄長隻管提出願娶夏家女,到時妹妹再在皇上旁邊說兩句夏孟兩家結親的好處,不怕皇上不動心,到那時就該咱們的皇後與夏伯爺著急了,人之常情,夏家決不會將女兒嫁到敵對的孟家,可咱們的孟大將軍好不容易想成親了,皇上怎麽也得替咱們孟家考慮一二,尋一名合適的女子,到時從東越回來的清河郡主不正好也是適配對象麽?”
孟豐臣麵露喜色,“到時本大將軍再懇求皇上要麽將夏家女配給我,要麽讓清河郡主下嫁,其他的本將軍都不願娶!成了最好,成不了也讓他們著急上火一下。”
“正是這話,自從她從東越回來後,隻來看過本宮一次,這回她就是想不來看本宮都不行了!”孟妃冷笑一聲,將目光低垂,看著塗了蔻丹的指甲,仿佛回到從前長公主帶著女兒來福臨宮中看她,二皇子在她們身邊跑來跑去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