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龍和兩個妻子帶著孩子回到了家鄉。


    他自從十八歲離開家鄉,這幾年沒有回來過。


    張文龍去看了他的表哥,買了很多禮物。


    他的嫂子看見那個孤兒成了富人,錦衣烈馬,還帶了兩個貌美如花的老婆,有些吃驚。


    又看見張文龍買了很多貴重禮物,臉上笑開了花……


    “小時候,我就看你有出息,真沒想到出去兩年就發達了!”


    張文龍嫂子諂媚的逢迎著……


    張文龍雖然不是小心眼的人,但是也記仇。


    他表麵一笑而過,心裏還是憤恨不已。


    張文龍看不慣嫂子的嘴臉,也忘不掉童年的很多不美好回憶。


    他八歲沒了父母,他爹臨死前把他托付給表哥撫養,也把家裏的錢財都給了他表哥。


    張文龍小時候寄居在表哥家,這個嫂子對他非打即罵很刻薄。


    張文龍推開了自己家的老宅房門。


    幾年沒有回來了,老屋非常破敗,茅草搭建的房屋已經很多地方漏水,院子裏荒草萋萋……


    張文龍站在院子裏很久,沒有走進屋裏,院子裏放著一個石頭磨盤和一個曲轅犁。


    這個犁杖是他一家子田園為生的工具。


    此時,是秋天。


    北方的秋天來的快,蕭瑟又淒涼,這個三省交界的地方有很多大山,氣候十年九旱,人們過的很貧困,土匪也很多。


    青黛和蘭惠都無法想象張文龍的故鄉居然這麽貧窮。


    其實張文龍的父母活著時候,他家並不貧困,生活在村子裏也算中上等。隻是那個時候北方民居基本都是這樣簡陋。


    可是石塊砌成的院牆,茅草覆蓋的屋頂沒人修整,如今殘垣斷壁,很是淒涼……


    青黛在金陵富豪之家長大,蘭惠也是從小錦衣玉食,她倆沒想到張文龍的故鄉這麽貧瘠。


    青黛的兒子小蟒五歲了,他看著父親站在院子裏發呆,又看了看荒涼的院子,好奇的問道:“爹,這是你小時候長大的地方嗎?怎麽這麽破?”


    張文龍看著兒子,苦笑道:“傻孩子,也不破,爹童年所有的快樂都是在這個院子……


    這麽多年沒有人住,肯定殘破了……”


    蘭惠生的兒子也四歲了,他倒是很好奇那個磨盤,和那個從唐朝發明就沒改變樣式的曲轅犁,不停的用手摸著觀看。


    張文龍進了屋裏,土炕早已冰冷,一張畫著鯉魚躍龍門的宣紙畫掛在牆上已經發黃,滿是灰塵……


    這個屋子沒有人居住,非常清冷。窗戶上糊的紙早已破破爛爛……


    張文龍觸摸著熟悉的一景一物,感慨萬千,不勝唏噓。


    “我要去給我父母燒紙祭奠一下……”


    張文龍帶著妻兒離開屋子,買了紙錢去他父母的墳前拜祭。


    那座曾經笑了的墳依然陰氣森森,青黛和蘭惠想起張文龍講的故事,都覺得背脊發寒。


    秋天荒涼的田野裏,一座孤墳矗立,遠處蒼山鬆林茂盛,一陣秋風吹過,寒意襲來……


    張文龍也覺得父母這墳墓嚇人,他祭奠完,帶著妻兒離開了墓地。


    張文龍的表哥是個老實人,隻是怕老婆,當不起家。但是對張文龍還算很好,請張文龍家人吃了豐盛的酒宴。席間,他的嫂子大獻殷勤。


    現在張文龍衣錦還鄉,風光無限。鄉鄰都湊過來問候,紛紛露出羨慕的神情,誇獎張文龍有出息。


    鄉人這些眼光和態度很複雜,張文龍不喜歡,隻是客氣的禮貌回應,也給一些年長者買了很多禮物。


    張文龍喜歡扮豬吃虎,喜歡蘭陵王那樣自黑自汙,他並不高調。


    而且,他對故鄉有著深深的恨意……


    八歲之前,他是幸福的。


    八歲之後,他是不幸的……


    張文龍沒有像幹爹老李和四哥一樣回到故鄉那麽大擺宴席,招呼親友。


    故鄉沒了親人,心裏隻有所有不美好回憶。


    他懶得搭理村人,就帶著妻兒騎馬去附近遊玩。


    張文龍帶著妻兒到了一條十幾米寬,膝蓋深的河流前……


    “這條河叫大淩河,很有名的大淩河之戰,明朝祖大壽抗擊清軍你們知道吧?


    往北走二十裏就是這條河的源頭,這條河源頭這麽淺,可是過了錦州,河水已經很深很寬了。


    最後這條河流入了大海……


    我小時候常常來這河裏捉魚摸蝦,因為下河怕出危險,常常被母親責打。


    如今,我的母親已經不在了……


    幾千年前,這裏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我小時候還撿到過古老玉器和石器。


    我很好奇這麽荒涼的地方,古老的先民如何生存下來。


    這裏往東走幾十裏就是白狼山,三國曹操和張遼在白狼山殺了二十萬烏桓士兵,張遼在那裏殺了單於,我帶你們去看看。


    雖然我的家鄉很窮困,可是這裏三省交界,豪傑輩出!


    可惜,我這輩子沒有成為豪傑……”


    張文龍和青黛、蘭惠她們帶著孩子騎馬去了白狼山。青黛和蘭惠的騎術已經非常不錯,她倆看著沿途北方山水,驚歎山勢雄渾。


    張文龍好幾年沒來了,秋天的白狼山很荒蕪,山並不算太高,長著很多鬆樹。不過這裏地形複雜,易守難攻,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


    張文龍有些感慨,他骨子裏才不想開什麽金礦,搞什麽拍賣公司,那根本不是他的理想。


    他小時候一心想做解救蒼生的豪傑,那是他爹每天給他講曆史故事時候,刻在腦子裏的烙印。


    一統六合的秦始皇,抗擊匈奴的漢武帝,開創大唐盛世的李世民,把元人逐回漠北的朱元璋,都是他的偶像。


    張文龍對晚清腐朽的統治也早已恨之入骨,他想天下為公,讓蒼生自由和平等,脫離苦難和枷鎖。


    他的心早已蠢蠢欲動。


    青黛說道:“曹操是個英雄,真沒想到他會來到這裏,在這山溝裏幾十萬人廝殺。”


    張文龍笑了一笑,說道:


    “當然了,想不到吧?李世民和薛仁貴去征戰高麗,就在我的家鄉路過,留下很多傳說。


    李世民率領軍隊征戰高麗時候,在我家鄉差點渴死,一眼泉水救了他。於是,留下一口古井,叫扳倒井。


    那口井水一年四季泉水不停的流出,冬天也不凍,很神奇。古井邊上還有一個小廟,廟門口一副對聯,寫著什麽人心唯微道心微……


    很向往那些爭雄年代,我這輩子是不會寫入曆史了……


    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化土泥。


    我死了,我孫子會記得我名字,百年之後,那時候我的後代沒人記住我的名字……


    我們下山吧!”


    蘭惠說道:“你才二十多歲,誰知道明天發生什麽呢……


    隻要你想幹的,我都支持……”


    青黛聽完沉默了一會兒,跟著說道:


    “死了?你感覺來人間一次值就行!你怎麽做,我都跟著。也許百年之後你還被人記住名字呢?或者被寫入史冊。”


    青黛的發梢被秋風吹起,她仰著頭看著丈夫。她心中的丈夫不僅勇猛,而且有雄心。


    張文龍不再說話,心中很欣慰,抱起兩個兒子騎上馬背,和兩個妻子策馬下了白狼山。


    一路上,張文龍看著路旁山水風景,勾起了很多幼年回憶。可是,如今感覺一切都很模糊……


    舊遊無處不堪尋。


    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回家的路上,他們又看見了那條大淩河。


    秋天的河水靜靜流著,岸邊茂密的白楊樹颯颯作響,葉子已經黃了……


    張文龍不知道幾十年後,一個赫赫有名的紅山文化學說就是在這裏誕生。


    幾千年前,這條河孕育了紅山文明。


    紅山文化係新石器時代西遼河流域一支重要的考古學文化,也是迄今所見中國東北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最發達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年代距今約有6500年-5000年,延續時間與仰韶文化大致相當,遺存廣布在內蒙古東南部的西拉木倫河流域和遼西、冀東北地區,是中國古人類文化的重要直係源頭之一。


    商朝帝王皇族據說都是紅山人的後裔,這麽看,寵溺妲己的暴君商紂王還是東北人。


    那個餓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齊也曾生活於此地。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國君的兩位王子。相傳孤竹君遺命立三子叔齊為君。


    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尊天倫,不願打亂社會規則,也未繼位,哥倆先後出國前往周國考察。


    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


    孤竹國早期的國都位於現今河北省盧龍縣一帶。


    1973年,在遼寧省喀左縣發現了一件鑄有銘文的商代青銅罍,被稱作亞微罍。


    經與同時期的甲骨文結合起來比照研究,學者們認為在商朝末期,也就是伯夷叔齊那個時期,孤竹國政治中心已經向北遷移到了遼寧省朝陽市。


    之前的國都盧龍一帶區域,後來被周武王分給了燕國。所以說,無論是從民族組成上說,還是從國土所在位置上說,伯夷叔齊都是實實在在的東北人。


    商朝皇族是東北紅山人的後裔,商朝以鳥為圖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很多商代玉鴞和紅山文明時期玉鴞神韻極為相似。


    如今隨便一個紅山玉器拍賣動輒幾十萬、幾百萬……


    張文龍不想在村裏久留,他帶著妻兒祭奠完父母,就離開了家鄉。


    那座荒蕪的老宅,他送給了表哥。


    張文龍悄悄的走了,村裏議論紛紛。


    幾天之後,張文龍也不過成了一時的飯後談資,曇花一現。他對這個古老村莊並沒有留下什麽痕跡……


    據說,張文龍從此再也沒有回家鄉,那個大山裏的家鄉,成了他的故鄉……


    那個故鄉留在他的心裏,留在夢裏。


    後來,那個故鄉留下很多關於他的傳說和風雲故事……


    張文龍心中對家鄉所有的美好留在了八歲之前。


    因為那時候,他父母還在,還有家……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站在街角的小巷回頭望,再也不見那個快樂的少年郎!


    他早已沒了父母,他要去叱吒風雲,縱橫四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古董之墓靴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曦蓬堂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曦蓬堂主並收藏晚清古董之墓靴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