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安看見無法攻破這個荷蘭士兵陣地,他下令義軍暫時停止攻擊,讓戰士們找好掩體躲避炮彈。
他要想辦法靠近荷蘭陣地近身肉搏。
剛才這幾次衝鋒,義軍戰士死傷慘重,軍中有軍醫趕緊包紮救護傷員,張興業也懂些醫術,也忙著救死扶傷。
十幾個義軍首領和民兵頭目聚集一起,商議進攻辦法。
陳二爺和老李他們也跟著想破敵之策,張文龍一直沉默不語。他年紀小,也插不上話,而且他也沒有在戰場上打過仗領過兵,對這些征戰之術並不精通。雖然他聰明絕頂,也想不出好的辦法。
在世界幾千年的戰爭史上,攻城拔寨都是異常艱難的,不像是電影裏的那麽容易,幾下子就勢如破竹。因為戰鬥中變數眾多,而在有優勢武器防守的麵前,攻堅之戰更加困難重重……
陳二爺和羅興安他們在研究對策,羅老五也插不上話,他退到了一旁。
他看見張文龍年紀輕輕,穿著利索,腰挎左輪手槍,氣度不凡,正在一邊自己發呆沉思,他就走過去搭話。
“這位小兄弟是義軍戰士?我沒有見過你。附近的義軍我都很熟悉,你的手槍不錯!”
張文龍和陳二爺在羅家大院住了半個多月,可是羅老五出去訪友並未在家,他沒有見過張文龍和陳二爺他們。
張文龍知道這個人是羅老爺子的五兒子,他在洄唐鎮有所耳聞。
自己在他家居住了十多天,老爺子又被害身亡,他看見羅老五有些歉疚。
“我叫張文龍,從大清朝來南洋不久,這次是和嶽父他們來蘭芳共和國看望故人,碰到了義軍和荷蘭軍隊的戰鬥,就參與了鹿回頭之戰。
為了掩護傷員,我們住在了你家半個多月。
唉,羅老爺子是個義士,好人,可惜遇難了……”
羅老五聽見張文龍的話,微微詫異,他還不知道這半個月發生了什麽事,具體父親為何而死也不知情。
張文龍就把鹿回頭伏擊軍火的那場戰鬥講了一下,還有傷員躲在地下工事,老爺子被漢奸殺害,荷蘭軍隊包圍洄唐鎮,梁風夜潛洄河,冒死求援飲馬鎮的事大致講了一下。
羅老五越聽越心驚,他沒有見過戰爭的殘酷,現在自己父親慘死,鄉親們被殺,鎮子街道上血流成河,心下悲憤。
可是,他隻是個愛玩的公子哥,對於戰鬥一竅不通。
張文龍歎了口氣說道:“這些荷蘭人的武器裝備太先進了,我們無法靠近工事就被射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後的戰爭拚的就是誰的武器精良……
這要是有一挺馬克沁機關槍,就能瞬間攻下這個荷蘭陣地。”
張文龍想起了黃宇棟的馬克沁機關槍,可惜槍在雅加達,離這裏千裏之遙。
“馬克沁機關槍?這是什麽槍?”
羅老五好奇的問道。
“這槍剛剛問世不久,歐洲生產,威力巨大,可以連發速射,子彈穿透性強,能打爛這些亂石堆成的掩體,能成片的射殺敵人,比步槍威力大的多。”
羅老五聽的神往,不禁有些出神……
張文龍看著遠方的荷蘭陣地,他看見天空的幾隻飛鳥,說道:“我們要是有翅膀,像鳥一樣,就可以從天上攻擊敵人掩體,這陣地就破了……”
羅老五聽見張文龍的自言自語,又抬頭看了看飛鳥和遠方荷蘭陣地,他靈機一動,有了大膽的想法,隻是這個想法他沒有把握能肯定成功 。
“你剛才說我們有翅膀,從天上進攻敵人陣地就可以打敗荷蘭佬?”
“嗯,不錯!這樣出其不意從天而降,敵人必敗,隻是這是做夢。”
張文龍沮喪的說道。
羅老五沉思片刻,他對張文龍說道:“我能製造從天上進攻的武器,你知道紙鳶風箏吧?一個原理,可是要加以改良才能成為攻擊武器。
還有你說的馬克沁機關槍我沒有見過,可是我知道古代連弩的做法。
我們可以做幾個連弩和投石車,這並不麻煩,就可以遠距離攻擊敵人陣地。”
張文龍一聽大喜。
“哦,你有這能力?那不早說!如果你能造出投石車,就可以拋擲火球,燒了這些荷蘭人,也可以拋擊石塊把陣地打開口子。
要是能從天上攻擊,那就更好了,我想想……
對了!從天上也可以用火攻擊地麵,這個我有辦法。你隻要能造出可以控製高度和距離,調整方向的紙鳶就可以成為殺人武器,我倆研究一下。”
張文龍很興奮,來了精神 。
本來張文龍也是個很善於思考的人,他有著異於常人的思維和膽量,而且敢冒險和打破常規。
羅老五聽見張文龍這麽說,也來了精神,他倆蹲在地上,用樹枝勾勾畫畫的設計武器圖紙,居然很是默契投機。
不一會兒,一個張文龍認為比較成熟的進攻方案和武器樣式已經成型。
他倆興衝衝的找到羅興安和魏宏泰,張文龍說道:“剛才羅五哥我倆想出一個破敵之策,不知道是否可行?”
“哦,請講!”
羅興安大喜的問道。
他知道張文龍是陳二爺的女婿,陳二爺幫著鹿回頭伏擊軍火取得勝利,這女婿想必也有非凡才能。
張文龍看了一眼羅老五,對著大家說道:“羅五哥能製造投射幾百米之外的投石車,和製造類似諸葛亮的連弩車,這些工具和器材鎮子裏都有,羅五哥說他製造起來並不麻煩。
我們鎮子裏有生產火藥鞭炮的作坊,把這些煙花鞭炮投擲到敵人陣地,雖然不會炸死這些荷蘭佬,可是確會造成大亂。
陣地煙火亂炸煙霧繚繞,敵人視線也不清楚無法準確射擊,我們就可以快速的攻進敵人工事,貼身肉搏。”
羅興安聽完大喜,他伸出大手,重重的拍了一下張文龍和羅老五肩膀。
“好樣的,真不錯!這是好辦法!我五侄子有才能,你家老爺子在天之靈保佑我們全殲荷蘭佬,給你爹報仇!
你說需要什麽幫手,義軍裏能工巧匠不少,馬上就開始製作!”
羅老五說道:“剛才我和張文龍商議,還可以從天上攻擊,我設計一種類似紙鳶的飛行裝置,下麵垂釣著煤油桶,煤油桶有引線,可以明火定時點燃。
當紙鳶飛行到這一百米陣地上空時候,敵人肯定開槍射擊,他們會打漏煤油桶,煤油就會從天澆落。
煤油遇到投石車投擲的鞭炮煙火就能點燃陣地,就可以燒死荷蘭佬。
即使敵人不開槍射擊紙鳶,我也有辦法讓煤油桶自動定點掉落陣地,引燃火災。
這些紙鳶竹子做成,並不怕子彈射擊,我可以製造一種紙鳶後背上背負連弩箭,靠風力調整方向角度。
我們遠處一拉牽線,這些弩箭就會從天射落,也能成片射死敵人。
這樣地上和天上同時進攻,荷蘭軍隊必然大亂。等把敵人燒的半死時候,我們再進攻肉搏,就可以減少傷亡,那時候也許就贏了。”
這個羅老五不善言辭,可是說起發明,他興致勃勃,而且很自信技術能成功。
羅興安和魏宏泰、陳二爺對視一眼,都覺得不可思議,有點難以置信。
可是他們知道這個羅老五對這些玩意有過人之處,方案也許真的能行,都不免增加了信心。
老李哈哈一笑,說道:“你這招從天上進攻可比我這挖地道進攻高明的多。
不錯!我們老祖宗就曾經用風箏紙鳶當做戰爭武器攻擊敵人,這風箏說來還是淮陰侯韓信發明的呢!
他用風箏用來測試敵人陣地距離,才有了風箏傳下來。”
老李領兵打仗多年,對這些兵法戰策都有研究,也喜歡讀書。他並不是大老粗,懂得很多知識,不過風箏卻不是韓信最早發明,老李說的有誤。
楚漢相爭時期,漢朝大將韓信領兵攻打未央宮,因為不知道地道距離,無法選擇合適的攻打路徑。
這時,他就想出利用風箏去丈量未央宮下麵地道的距離,如此一來便計算了精確的有效距離。
除此外,在攻打楚國時,韓信還將牛皮、竹子、麻繩等材料利用起來,風箏上麵再架上竹笛,做成了有聲音的風箏。
在楚霸王被困垓下之時,將有聲的風箏放於空中,竹笛隨著空氣流通發出笛音,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
一時間楚軍士氣渙散,這也是成語“四麵楚歌”的由來,眾多風箏空中鳴嘯能夠達到千軍萬馬的氣勢,利用風箏來擾亂軍心,也凸顯了韓信的智慧。
韓信隻是利用了風箏作為工具。
史書記載最早發明風箏的應該是墨子。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墨子·魯問》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春秋戰國時期墨子製作風箏,可惜他用時三年才製作完成,飛了一天就墜落了。
墨子把製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就是魯班。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稱為“木鵲”,可以在天上飛三天不掉落。
魯班曾經負責為國家製造攻城武器,他發明了雲梯,曾經用風箏測量城樓高度。
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記載有奇士利用風箏在空中飛翔,這位奇士被譽為近代滑翔機的創始者。
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
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這些都有曆史記錄。
到了唐代中期,社會進入了繁榮穩定的發展階段,風箏的功用開始從軍事用途轉向娛樂。
同時由於紙業的發展,製作材料也由絲絹轉而開始使用紙張,也開始有人把風箏叫做紙鳶。
明朝時期有一種叫做“神火飛鴉”的風箏,其實就是裝著炸藥的風箏,利用風箏的輕盈飛向敵軍的上空然後鬆掉箏線,炸藥就會爆炸,風箏已經成了武器。
這些說明風箏在我國有悠久的曆史。
關於風箏的起源,還有另一種說法,它誕生於3500年前的印度尼西亞境內,也就是現在蘭芳共和國所在的婆羅洲和雅加達一帶南洋地域。
當時的航海家習慣於觀察風向,這一係列島嶼的居民都可能是第一個放風箏的人。
然後,該工具傳播到太平洋和亞洲大陸,風箏直到西方後期才出現。
1241 年,韃靼人在戰場上使用它來嚇唬他們的敵人,該工具高空噴出火焰和煙霧,曾經嚇壞了波蘭士兵。
總之,風箏不是一個國家的產物,應該是人類在生活生產過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時期陸續獨立發明出現的,而且最早是用於軍事目的和氣象觀察,後來成為娛樂工具。
不過,我們的祖先把風箏利用的應該是最完美,和有悠久曆史記錄的。
美國宇航博物館的大廳裏,掛著一隻中國風箏,在它的邊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今天,在婆羅洲的洄唐鎮,羅老五要設計一種能空中用弩箭攻擊地麵,還能投擲煤油桶的風箏紙鳶來攻擊荷蘭陣地……
這是現代轟炸機的原型。
自古以來,民間就隱藏著許多奇人異士,他們或許出身平凡,但卻有著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這些人往往不願意卷入世俗紛爭之中,而是選擇隱居山林或市井之間,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然而,每當國家和人民陷入危機或者社會需要變革的時候,這些隱士們便會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改變曆史的進程。
曆史總是充滿了無數的未知與傳奇色彩。那些曾經在鄉野間閃耀光芒的異人,或許隻留下了寥寥幾筆的記載,但他們的故事卻是如此引人入勝。
每一個異人都有著獨特的人生經曆和性格特點,他們的存在使得曆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然而,由於時代的變遷和資料的缺失,我們對這些異人知之甚少。
曆史長河中的這些異人,有的以醫術濟世救人,有的以兵法謀略輔佐帝王,還有的以文學才華傳頌千古,也有魯班一樣的發明創造改變人民生活。
盡管他們的事跡可能被時間所掩蓋,但他們的精神和貢獻永遠值得後人銘記。
無論是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還是默默無聞的異人,他們都是構成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羅老五從小喜歡研究創造發明,所謂的不務正業,因此常遭周圍百姓和親屬的唾棄與歧視,大家都輕蔑地稱呼他為“羅老五”。
鄉親們認為他不過是個匠人,沒有出息。就連羅老爺子生前對這個五兒子也經常搖頭歎氣。
然而,在洄唐鎮之戰結束後,在婆羅洲,人們開始尊稱他的字:羅慕班。
這個名字,今天之後,將成為一個響亮而令人敬畏的稱號。
甚至一代宗師般的存在……
他要想辦法靠近荷蘭陣地近身肉搏。
剛才這幾次衝鋒,義軍戰士死傷慘重,軍中有軍醫趕緊包紮救護傷員,張興業也懂些醫術,也忙著救死扶傷。
十幾個義軍首領和民兵頭目聚集一起,商議進攻辦法。
陳二爺和老李他們也跟著想破敵之策,張文龍一直沉默不語。他年紀小,也插不上話,而且他也沒有在戰場上打過仗領過兵,對這些征戰之術並不精通。雖然他聰明絕頂,也想不出好的辦法。
在世界幾千年的戰爭史上,攻城拔寨都是異常艱難的,不像是電影裏的那麽容易,幾下子就勢如破竹。因為戰鬥中變數眾多,而在有優勢武器防守的麵前,攻堅之戰更加困難重重……
陳二爺和羅興安他們在研究對策,羅老五也插不上話,他退到了一旁。
他看見張文龍年紀輕輕,穿著利索,腰挎左輪手槍,氣度不凡,正在一邊自己發呆沉思,他就走過去搭話。
“這位小兄弟是義軍戰士?我沒有見過你。附近的義軍我都很熟悉,你的手槍不錯!”
張文龍和陳二爺在羅家大院住了半個多月,可是羅老五出去訪友並未在家,他沒有見過張文龍和陳二爺他們。
張文龍知道這個人是羅老爺子的五兒子,他在洄唐鎮有所耳聞。
自己在他家居住了十多天,老爺子又被害身亡,他看見羅老五有些歉疚。
“我叫張文龍,從大清朝來南洋不久,這次是和嶽父他們來蘭芳共和國看望故人,碰到了義軍和荷蘭軍隊的戰鬥,就參與了鹿回頭之戰。
為了掩護傷員,我們住在了你家半個多月。
唉,羅老爺子是個義士,好人,可惜遇難了……”
羅老五聽見張文龍的話,微微詫異,他還不知道這半個月發生了什麽事,具體父親為何而死也不知情。
張文龍就把鹿回頭伏擊軍火的那場戰鬥講了一下,還有傷員躲在地下工事,老爺子被漢奸殺害,荷蘭軍隊包圍洄唐鎮,梁風夜潛洄河,冒死求援飲馬鎮的事大致講了一下。
羅老五越聽越心驚,他沒有見過戰爭的殘酷,現在自己父親慘死,鄉親們被殺,鎮子街道上血流成河,心下悲憤。
可是,他隻是個愛玩的公子哥,對於戰鬥一竅不通。
張文龍歎了口氣說道:“這些荷蘭人的武器裝備太先進了,我們無法靠近工事就被射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後的戰爭拚的就是誰的武器精良……
這要是有一挺馬克沁機關槍,就能瞬間攻下這個荷蘭陣地。”
張文龍想起了黃宇棟的馬克沁機關槍,可惜槍在雅加達,離這裏千裏之遙。
“馬克沁機關槍?這是什麽槍?”
羅老五好奇的問道。
“這槍剛剛問世不久,歐洲生產,威力巨大,可以連發速射,子彈穿透性強,能打爛這些亂石堆成的掩體,能成片的射殺敵人,比步槍威力大的多。”
羅老五聽的神往,不禁有些出神……
張文龍看著遠方的荷蘭陣地,他看見天空的幾隻飛鳥,說道:“我們要是有翅膀,像鳥一樣,就可以從天上攻擊敵人掩體,這陣地就破了……”
羅老五聽見張文龍的自言自語,又抬頭看了看飛鳥和遠方荷蘭陣地,他靈機一動,有了大膽的想法,隻是這個想法他沒有把握能肯定成功 。
“你剛才說我們有翅膀,從天上進攻敵人陣地就可以打敗荷蘭佬?”
“嗯,不錯!這樣出其不意從天而降,敵人必敗,隻是這是做夢。”
張文龍沮喪的說道。
羅老五沉思片刻,他對張文龍說道:“我能製造從天上進攻的武器,你知道紙鳶風箏吧?一個原理,可是要加以改良才能成為攻擊武器。
還有你說的馬克沁機關槍我沒有見過,可是我知道古代連弩的做法。
我們可以做幾個連弩和投石車,這並不麻煩,就可以遠距離攻擊敵人陣地。”
張文龍一聽大喜。
“哦,你有這能力?那不早說!如果你能造出投石車,就可以拋擲火球,燒了這些荷蘭人,也可以拋擊石塊把陣地打開口子。
要是能從天上攻擊,那就更好了,我想想……
對了!從天上也可以用火攻擊地麵,這個我有辦法。你隻要能造出可以控製高度和距離,調整方向的紙鳶就可以成為殺人武器,我倆研究一下。”
張文龍很興奮,來了精神 。
本來張文龍也是個很善於思考的人,他有著異於常人的思維和膽量,而且敢冒險和打破常規。
羅老五聽見張文龍這麽說,也來了精神,他倆蹲在地上,用樹枝勾勾畫畫的設計武器圖紙,居然很是默契投機。
不一會兒,一個張文龍認為比較成熟的進攻方案和武器樣式已經成型。
他倆興衝衝的找到羅興安和魏宏泰,張文龍說道:“剛才羅五哥我倆想出一個破敵之策,不知道是否可行?”
“哦,請講!”
羅興安大喜的問道。
他知道張文龍是陳二爺的女婿,陳二爺幫著鹿回頭伏擊軍火取得勝利,這女婿想必也有非凡才能。
張文龍看了一眼羅老五,對著大家說道:“羅五哥能製造投射幾百米之外的投石車,和製造類似諸葛亮的連弩車,這些工具和器材鎮子裏都有,羅五哥說他製造起來並不麻煩。
我們鎮子裏有生產火藥鞭炮的作坊,把這些煙花鞭炮投擲到敵人陣地,雖然不會炸死這些荷蘭佬,可是確會造成大亂。
陣地煙火亂炸煙霧繚繞,敵人視線也不清楚無法準確射擊,我們就可以快速的攻進敵人工事,貼身肉搏。”
羅興安聽完大喜,他伸出大手,重重的拍了一下張文龍和羅老五肩膀。
“好樣的,真不錯!這是好辦法!我五侄子有才能,你家老爺子在天之靈保佑我們全殲荷蘭佬,給你爹報仇!
你說需要什麽幫手,義軍裏能工巧匠不少,馬上就開始製作!”
羅老五說道:“剛才我和張文龍商議,還可以從天上攻擊,我設計一種類似紙鳶的飛行裝置,下麵垂釣著煤油桶,煤油桶有引線,可以明火定時點燃。
當紙鳶飛行到這一百米陣地上空時候,敵人肯定開槍射擊,他們會打漏煤油桶,煤油就會從天澆落。
煤油遇到投石車投擲的鞭炮煙火就能點燃陣地,就可以燒死荷蘭佬。
即使敵人不開槍射擊紙鳶,我也有辦法讓煤油桶自動定點掉落陣地,引燃火災。
這些紙鳶竹子做成,並不怕子彈射擊,我可以製造一種紙鳶後背上背負連弩箭,靠風力調整方向角度。
我們遠處一拉牽線,這些弩箭就會從天射落,也能成片射死敵人。
這樣地上和天上同時進攻,荷蘭軍隊必然大亂。等把敵人燒的半死時候,我們再進攻肉搏,就可以減少傷亡,那時候也許就贏了。”
這個羅老五不善言辭,可是說起發明,他興致勃勃,而且很自信技術能成功。
羅興安和魏宏泰、陳二爺對視一眼,都覺得不可思議,有點難以置信。
可是他們知道這個羅老五對這些玩意有過人之處,方案也許真的能行,都不免增加了信心。
老李哈哈一笑,說道:“你這招從天上進攻可比我這挖地道進攻高明的多。
不錯!我們老祖宗就曾經用風箏紙鳶當做戰爭武器攻擊敵人,這風箏說來還是淮陰侯韓信發明的呢!
他用風箏用來測試敵人陣地距離,才有了風箏傳下來。”
老李領兵打仗多年,對這些兵法戰策都有研究,也喜歡讀書。他並不是大老粗,懂得很多知識,不過風箏卻不是韓信最早發明,老李說的有誤。
楚漢相爭時期,漢朝大將韓信領兵攻打未央宮,因為不知道地道距離,無法選擇合適的攻打路徑。
這時,他就想出利用風箏去丈量未央宮下麵地道的距離,如此一來便計算了精確的有效距離。
除此外,在攻打楚國時,韓信還將牛皮、竹子、麻繩等材料利用起來,風箏上麵再架上竹笛,做成了有聲音的風箏。
在楚霸王被困垓下之時,將有聲的風箏放於空中,竹笛隨著空氣流通發出笛音,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
一時間楚軍士氣渙散,這也是成語“四麵楚歌”的由來,眾多風箏空中鳴嘯能夠達到千軍萬馬的氣勢,利用風箏來擾亂軍心,也凸顯了韓信的智慧。
韓信隻是利用了風箏作為工具。
史書記載最早發明風箏的應該是墨子。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墨子·魯問》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春秋戰國時期墨子製作風箏,可惜他用時三年才製作完成,飛了一天就墜落了。
墨子把製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就是魯班。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稱為“木鵲”,可以在天上飛三天不掉落。
魯班曾經負責為國家製造攻城武器,他發明了雲梯,曾經用風箏測量城樓高度。
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記載有奇士利用風箏在空中飛翔,這位奇士被譽為近代滑翔機的創始者。
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
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這些都有曆史記錄。
到了唐代中期,社會進入了繁榮穩定的發展階段,風箏的功用開始從軍事用途轉向娛樂。
同時由於紙業的發展,製作材料也由絲絹轉而開始使用紙張,也開始有人把風箏叫做紙鳶。
明朝時期有一種叫做“神火飛鴉”的風箏,其實就是裝著炸藥的風箏,利用風箏的輕盈飛向敵軍的上空然後鬆掉箏線,炸藥就會爆炸,風箏已經成了武器。
這些說明風箏在我國有悠久的曆史。
關於風箏的起源,還有另一種說法,它誕生於3500年前的印度尼西亞境內,也就是現在蘭芳共和國所在的婆羅洲和雅加達一帶南洋地域。
當時的航海家習慣於觀察風向,這一係列島嶼的居民都可能是第一個放風箏的人。
然後,該工具傳播到太平洋和亞洲大陸,風箏直到西方後期才出現。
1241 年,韃靼人在戰場上使用它來嚇唬他們的敵人,該工具高空噴出火焰和煙霧,曾經嚇壞了波蘭士兵。
總之,風箏不是一個國家的產物,應該是人類在生活生產過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時期陸續獨立發明出現的,而且最早是用於軍事目的和氣象觀察,後來成為娛樂工具。
不過,我們的祖先把風箏利用的應該是最完美,和有悠久曆史記錄的。
美國宇航博物館的大廳裏,掛著一隻中國風箏,在它的邊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今天,在婆羅洲的洄唐鎮,羅老五要設計一種能空中用弩箭攻擊地麵,還能投擲煤油桶的風箏紙鳶來攻擊荷蘭陣地……
這是現代轟炸機的原型。
自古以來,民間就隱藏著許多奇人異士,他們或許出身平凡,但卻有著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這些人往往不願意卷入世俗紛爭之中,而是選擇隱居山林或市井之間,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然而,每當國家和人民陷入危機或者社會需要變革的時候,這些隱士們便會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改變曆史的進程。
曆史總是充滿了無數的未知與傳奇色彩。那些曾經在鄉野間閃耀光芒的異人,或許隻留下了寥寥幾筆的記載,但他們的故事卻是如此引人入勝。
每一個異人都有著獨特的人生經曆和性格特點,他們的存在使得曆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然而,由於時代的變遷和資料的缺失,我們對這些異人知之甚少。
曆史長河中的這些異人,有的以醫術濟世救人,有的以兵法謀略輔佐帝王,還有的以文學才華傳頌千古,也有魯班一樣的發明創造改變人民生活。
盡管他們的事跡可能被時間所掩蓋,但他們的精神和貢獻永遠值得後人銘記。
無論是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還是默默無聞的異人,他們都是構成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羅老五從小喜歡研究創造發明,所謂的不務正業,因此常遭周圍百姓和親屬的唾棄與歧視,大家都輕蔑地稱呼他為“羅老五”。
鄉親們認為他不過是個匠人,沒有出息。就連羅老爺子生前對這個五兒子也經常搖頭歎氣。
然而,在洄唐鎮之戰結束後,在婆羅洲,人們開始尊稱他的字:羅慕班。
這個名字,今天之後,將成為一個響亮而令人敬畏的稱號。
甚至一代宗師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