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幹囑咐幾句那三個蒙古手下,三個蒙古人手扶彎刀躬身答應,發誓一定保護好陳府安全。


    大家都是幹脆利索的人,也不婆婆媽媽,大致商議一下路程,還有路上可能突發事件,以及如何照應。


    然後陳二爺找到大哥和三弟,囑咐了一些陳府安全事情,他沒有去和妻子和女兒告別,他不想搞得太沉重。


    又去看了看餘猛和梁風,告訴安心養傷,然後把洋槍和子彈都放在他倆身邊。


    大家收拾行裝和兵器,準備出發。


    陳二爺和六爺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四哥趕著馬車走在後麵,馬車速度慢,因為救出孩子後,孩子太小也要坐馬車回來。


    而且這馬車突發事件的時候能派上用場,還能放置武器和亂七八糟的東西,比較隱蔽,車廂裏還可以藏人,鬧市裏馬車也不太被人注意。


    大家把兩支德國步槍和六爺的抬槍都放在了馬車夾層裏,車廂裏還帶了六套弓箭,帶夠了箭支,這馬車相當一個移動堡壘和作戰基地。


    這次六爺沒有帶八哥,八哥留給了梁風,紫金山回來後梁風很喜歡這個八哥。


    沒事就喂八哥食物,他沙啞的嗓子沒事就逗八哥說話,很是親近。


    開始幾個蒙古人剛到陳府的時候,從沒聽見梁風說話,都以為他是啞巴。


    原來,他會說話,隻是喜歡對著鳥說。梁風養傷無聊,就把鳥留給他做伴,梁風也能把鳥照顧的很好……


    四哥也帶著短槍,馬車上拉著兩支長槍和一捆弓箭趕著馬車先出發了。


    陳二爺背著寶劍,六爺,老李,張文龍,查幹,拔都幾人騎著馬都斜挎長刀,帶著短槍,直奔春江府……


    陳龍沒有出來相送,他早上修剪完薔薇,就回屋靜靜的睡覺去了……


    春江府,衙門。


    經過一夜的思想鬥爭,何知府已經決定魚死網破,先勒索陳家財寶,如果勒索不到或者陳家發覺自己是主謀,那就徹底撕破臉皮不擇手段。


    他打定主意,心裏也不慌了,這些年,何乾元處理春江府各類複雜事件無數,也是見過無數風浪,平息過無數事端的人。


    官,無論清官,還是貪官,都不好當,也都要有點本事,隻不過看這本事用到哪裏?


    有時候老百姓要求不高,你當官不怕你貪,就怕貪官不幹實事。如果你貪了錢,也給百姓辦了實事,也比清官光拿錢不幹事強;


    清官確實不貪,可是錢也沒到老百姓手裏,老百姓的生活依舊沒有改善。


    而何乾元,不僅是個清官,還給老百姓辦實事,他秉公執法,處理事情思路清晰,轄內州縣興修水利,未雨綢繆,鼓勵農耕,扶持桑麻,發展經濟,為百姓稱道。


    隻是這次受點約翰蠱惑,對嶽父財寶下了歪心思,又一心想往上爬,道台那麽一說,他行賄無錢,才綁架了陳龍孫子文照,去勒索價值連城的國寶。


    也許不能說僅僅因為約翰的蠱惑,隻是約翰和那個道台說的話,用欲望喚醒了藏在何知府心中深處的魔鬼。


    這個魔鬼就是金錢和權力,他心中一直隱藏著的魔鬼,他自己甚至都不知道。


    他可能認為自己是一個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是個一心為百姓為國家做貢獻的棟梁之材。


    可是現在,一個年輕有為的朝廷命官成了綁匪……


    一切變化的太快,有點措手不及,現在騎虎難下,他隻能這條路走下去。


    何知府是個讀書人出身,多年仕途為官,早已修煉的喜怒不形於色,城府很深,不像江湖中人那麽情緒外露。


    現在,他平息了一下心情,反正少爺文照在自己手裏,陳家不敢對自己如何。


    再就是馬上要去京城找那個朝廷一品大員,研究如何弄倒陳府,再合夥吞並陳府富甲一方的家財。


    他想了想,反而心情不錯!


    這些年,每次去嶽父家裏,都覺得低人一頭,好像自己這官是靠他來的,心裏感到自卑。


    “我就是要證明我自己,我何乾元也能把你們陳家踩在腳下,你努力半輩子的家財取我囊中!


    我靠自己能力以後也能爬的更高,做道台,做巡撫,做總督……


    我要把我頭上頂戴花翎的藍頂換成紅頂……”


    他想著,嗬嗬冷笑幾聲……


    何知府拿起案幾上的官帽,仔細端詳看了一會兒上麵的頂戴花翎,重新放下。就為了這個頂戴花翎的不同顏色,他奮鬥了這麽多年……


    現在,自己又為了往上爬,居然成了綁架案裏的主犯,人生就像一場夢……


    頂戴花翎,是清代官員官帽上的裝飾。頂戴花翎雖為一體,卻是“頂戴”和“花翎”兩個部分。


    頂戴,就是官員戴的帽頂。清代官帽最高處有頂珠,上下金屬片固定,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


    按清禮儀,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


    何乾元是知府,從四品官,帽頂就是青金石的。平時,他非常愛惜這個官帽,時常拂拭,頂珠不染塵埃……


    以前電影和書裏總說天國將士和百姓的頭顱和鮮血,澆灌出了曾國藩的頂戴花翎。


    就是因為一品大員是紅色的帽頂,那是等級和身份的標誌,也是大清朝無數官員為之奮鬥的目標!


    現在何知府這個青色的帽頂還沒有變紅,而他的手卻要被自己親人的血染紅了……


    清朝的官帽,在頂珠下有翎管,質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


    在電視宮廷劇裏常常看到,各大古玩城裏也還能看到翎管,但是很多寶石帽頂都是現代仿製的做舊,淘寶的時候就要小心。


    清代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鶡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毛所做。


    花翎在清朝是一種辨等威、昭品秩的標誌,非一般官員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有興趣的可以去博物館仔細看看實物,不複雜。


    據記載:清代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隻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這在當時是千古猶榮的恩寵。


    本來是打算寫一本以古董鑒別為主的小說,寫著寫著,寫成了權謀和武俠。


    書中介紹古董的東西太少了,隻是中國文化浩如煙海,隨便拉出一個古董類別,都可能寫個幾萬字或幾十萬字的書,不懂你還可以抄。


    我不想堆砌文字,更不想讓這些影響小說主線,就基本都一筆帶過。以後可能會寫幾本專業的古董鑒別和古董知識科普的教科書。


    看心情吧……


    為什麽這章大量篇幅寫了頂戴花翎,因為這不僅僅是大清朝的官階等級標誌。


    而是五千年曆史,隻要有國家機器,有官吏,就會有等級,就會無數官員趨之若鶩,為這不同顏色的頂戴花翎費盡心機,甚至不擇手段。


    這是永遠都無法消失的官場奮鬥史,這也誕生了無數殘酷血腥的官場筆記,甚至很多不為人知的權謀故事……


    而何知府不過是無數往權力頂峰攀爬的一隻可憐螞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古董之墓靴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曦蓬堂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曦蓬堂主並收藏晚清古董之墓靴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