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圖》的成功投資讓沈玲瓏的信心也愈發堅定,既然沒戲找她演,那就自己當導演。


    瓏悅影業初創,機會多,而且背靠寶淵係根本不缺資金,所以每天往公司遞本子的、尋找機會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沈玲瓏在眾多劇本中看到了《念書的孩子》,這個故事瞬間擊中了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影片講述了一個留守兒童開開與爺爺相依為命,後因爺爺去世,開開獨自帶著小狗小膽兒堅守在鄉村,繼續念書並等待父母歸來的故事,情節質樸卻飽含深情。


    沈玲瓏激動地把團隊成員召集起來,說道:“我找到了一個非常棒的本子,《念書的孩子》,這個故事裏的情感真摯動人,留守兒童這個題材很有現實意義,我想把它拍成我的導演處女作,大家覺得怎麽樣?”


    影視策劃部的李玉立刻回應:“沈總,這個題材確實很新穎,能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這類題材受眾可能相對較窄,而且拍攝難度不小,要展現出留守兒童內心的細膩情感,對演員的要求也很高。”


    沈玲瓏微微點頭,眼神堅定:“我知道有挑戰,但這正是我們要做的原因。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讓更多人關注到留守兒童這個群體,為他們發聲。而且我相信,隻要我們用心去拍,一定能打動觀眾。”


    選角導演王剛提出:“那主角開開的演員可得好好找找,要找那種有靈氣、能演出孩子純真又堅強一麵的。”


    沈玲瓏說:“對,我們要進行大規模的海選,不局限於大城市,還要去一些有留守兒童的地方尋找合適的小演員,爭取找到最貼合角色的人選。”


    於是,瓏悅影業迅速發布了海選“開開”小演員的消息,一時間吸引了眾多孩子和家長的報名。


    在河南的一個小村莊裏,村支書在廣播裏大聲吆喝著:“各位鄉親們,有個大好事兒啊!北京的電影公司來選小演員啦,演電影的機會就在眼前,家裏有孩子的都可以去試試。”孩子們聽了,都興奮地圍在父母身邊,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的光芒。


    在海選現場,孩子們排著長隊,有的緊張地揪著衣角,有的好奇地四處張望。沈玲瓏和團隊成員們認真地觀察著每一個孩子的表現。


    輪到一個小男孩時,他有些怯生生地走上前,雙手不安地絞在一起。沈玲瓏輕聲問道:“小朋友,你叫什麽名字呀?能給我們講一講你和家人的故事嗎?”


    小男孩猶豫了一下,小聲說:“我叫李家奇,我爸爸媽媽都在外麵打工,我和奶奶在家。我每天都盼著他們回來。”說著,小男孩的眼睛裏泛起了淚花。


    沈玲瓏心中一動,繼續問道:“那如果讓你演一個和你一樣的留守兒童,你會怎麽演呢?”


    李家奇想了想,然後坐在地上,抱著膝蓋,眼神中流露出孤獨和思念,嘴裏輕輕地說:“爸爸媽媽,你們什麽時候回來啊?”


    沈玲瓏被李家奇的表現打動了,雖然他的表演還很稚嫩,但那份真情實感卻是難能可貴的。


    在另一個海選點,一個小女孩也給沈玲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女孩名叫房凱萱,當被問到如果和小狗分別會怎麽辦時,小女孩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哽咽著說:“我不要和它分開,我會很難過的。”她的真情流露讓在場的人都為之動容。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篩選,沈玲瓏最終從眾多孩子中挑選出了幾個極具潛力的小演員,準備進行進一步的培訓和試鏡,以便確定最合適的“開開”人選。


    在籌備過程中,沈玲瓏親自前往鄉村體驗生活,感受留守兒童的真實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她看到那些孩子眼中對父母的思念和對知識的渴望,更加堅定了要拍好這部電影的決心。


    在與編劇討論劇本時,沈玲瓏說:“我覺得這裏可以增加一個開開和小膽兒在夜晚的田野裏奔跑呼喊的情節,這樣能更強烈地表現出他內心的孤獨和對自由快樂的向往,你覺得呢?”


    編劇思考片刻後回答:“沈總,這個想法不錯,這樣能讓人物的情感層次更加豐富,也更能觸動觀眾的心弦。”


    美術指導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沈導,我覺得影片的整體色調可以偏暖黃,營造出一種溫馨又略帶憂傷的氛圍,符合鄉村的環境和故事的情感基調。”


    沈玲瓏讚同道:“這個主意很好,通過色調來烘托情緒,能讓觀眾更好地代入到故事中。”


    隨著籌備工作的逐步推進,從場景搭建、道具準備到演員的確定,每一個環節沈玲瓏都親自把關,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這不僅僅是她個人的導演處女作,更是一次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深刻探討,沈玲瓏也希望用這部電影,為那些在角落裏默默堅守的孩子們點亮一盞希望之燈,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他們的生活和內心世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一首泡沫技驚四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冷清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冷清欽並收藏華娛:一首泡沫技驚四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