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小客廳裏的背後密謀(二)
水滸:我帶著梁山好漢以德斧人 作者:騏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酒宴時,不見張叔夜過來,趙子俞有點奇怪。
隻有譚稹熟悉張叔夜的工作風格,一臉的見慣不驚。
“不是不請張大人。等會兒他忙完安排你上任監軍的各種公事,自會過來。他張嵇仲就是這個倔脾氣:喜歡先把手頭事情做完。你趙監軍上任的各種事沒有做好,想請他來吃飯,那是用十頭牛也拉不過來!”
說完,譚稹哈哈大笑。
“沒想張大人做起事來如此認真!和張大人相比,我趙子俞簡直就根本不懂怎麽做官,真是萬分慚愧啊!”趙子俞長歎。
“趙監軍謙虛了。您現在正當年輕,前途遠大,未來必大有可為!”
對於譚稹的的吹噓,趙子俞一點也沒放在心上。
他是獵頭出身,高層和前輩對年輕人的這種畫餅動作,他見的多了,好多有本事的人就是接受不了上級隻有空話、沒實際表示的畫餅,深感失望,才讓他有機可乘,最後挖角成功。
不過譚稹一見麵就給他安排了個先鋒營監軍的職務,是給了很大的實際好處,有必要對他禮貌些。
朝廷內無數大事,都是在小客廳內謀劃完成的。
見四下沒有別人,趙子俞裝模作樣施了個剛學來的宋朝禮儀。
“對於怎麽做監軍,在下實在是沒有什麽經驗,眼下馬上要去上任,對於先鋒營,不知譚大人能否指點一二?以後趙子俞有了些許功勞,定不忘譚大人的提攜!”
見趙子俞態度謙虛,還向他請教做先鋒營監軍的訣竅,譚稹真心覺得自己這一步安排是做對了。
“其實先鋒營監軍這個官很容易做。大體有三點,這三點注意做好,就能成功。”
譚稹說的很有信心。
“哪三點?”趙子俞問。
“第一,控製宋江的野心。”
譚稹也不客氣,直接做出一副推心置腹的表情。
趙子俞態度上有點不明所以,似乎沒聽明白這位上官在說什麽。
譚稹解釋道:“宋江此人野心勃勃,一心想往上爬。這本來是好事。但他一味拚命追求立功給上官看,處處和人搶功,置同僚於何地?”
說到這裏,譚稹意味深長的笑笑,接著又說道:“馬上,江南還會開來十五萬西北戰場上的禁軍,如果征討方臘的所有功勞都讓他宋江得了,你猜後果會是怎樣?”
和這些官場老油子比起來,宋江的修為確實差了一大截,所以他能力再強,在鄆城也隻是吏,不是官。
趙子俞接話道:“這種不顧友軍的行為,早晚受到反噬。等趙子俞上任,一定會讓先鋒營注意讓功給各路友軍,不過於出風頭!”
見小皇室一點就透,譚稹高興的一拍大腿。
“趙監軍果然是聰明人。如果大家都有好處,官場自然會容得下你。如果好處都讓一個人搶了,這個人在官場上——長不了。”
接著,譚稹又說出第二條。
“第二,趙監軍要隨時想著:處處找機會,消耗掉梁山這幫賊寇。”
“消耗?”趙子俞裝作不明白。
“對!消耗。宋江這幫梁山賊人,大多狂傲不羈,野性難馴,留著也是禍患。招安之後,朝廷屢次派他們北征南征,就是意在讓賊人們互相殘殺,借機消耗掉他們。”
趙子俞心中暗道:老子早就知道你們這班混蛋是這麽想的!
譚稹不知趙子俞心中所想,繼續按自己的想法往下說。
“可惜北征大遼,征田虎、王慶,宋江賊眾不但未見減少,反而又有所壯大。此次征方臘,一定不能錯過千載難逢最後的良機。”
確實,梁山北征,抵抗大遼時,一百零八將一個未死,令朝廷中某些人很失望。
征田虎王慶時,梁山還得到喬道清、馬靈、瓊英等投降過來的實力將領。
要不是喬道清和馬靈看清形勢,及時跟公孫勝離開,善打飛石的女將瓊英嫁給沒羽箭張清,現在正懷孕待產,這次也會一起跟來征方臘。
宋江實力越打越強,朝廷都看不下去了。
南征前,找借口調走金大堅、蕭讓、樂和、皇甫端等人,先分化幾個。
未來打到杭州的時候,朝廷還會找借口調走神醫安道全,用軟刀子讓梁山好漢被病傷慢慢折騰死掉一些。
趙子俞裝作驚訝:“這些人都是張招討的手下,要是死傷太多,張招討會不會反對?”
“他張嵇仲就是想表彰梁山賊人的功勞,也得經過各種層層上報。趙監軍安知:張嵇仲的上報公文,就一定能被更高一級上官看到?”
譚稹說完,從袖子裏拿出一份公文,遞給趙子俞。
公文是宋江上報的,上麵寫著:茲有梁山招安出身軍人宋萬,在鎮江府努力奮戰,被亂箭射倒後馬踏而死,乞求朝廷看在其不惜以命報效的份上,表彰嘉獎宋萬的英勇忠義行為等等。
申報公文的後麵,張叔夜也幫著寫了一篇好話附上。
設午宴吃飯的地方,是個野外軍隊帳篷,光線特別昏暗,大白天的,四處都點著照明的蠟燭油燈。
待趙子俞全部看清公文裏麵的內容,譚稹隻是笑笑,扯過公文,隨手把公文湊上旁邊的蠟燭火苗。
公文立刻燃燒起來。
火苗慢慢變大,很快燒去了大半。
“朝廷根本不想留這些人在世上,宋江還妄圖靠著軍功,得到潑天富貴,他這是天真的妄想!”
公文越燒越少,譚稹怕燒到手,把燒成殘片的公文甩手扔在地上,任其自生自滅。
趙子俞一腳將公文上的火苗踩滅,踢到外麵,嘴裏還咕噥著:“等會兒我讓下人來把這些引火物掃走,別讓這玩意兒引燃其他機要東西。”
為了讓譚稹的注意力從燒成殘片的公文上移開,趙子俞裝作很有興趣的問:“譚大人,當監軍第三點要注意的事項是什麽呢?”
與其是問問題,他更是在盡量轉移譚稹的注意力,好等時機把這些燒殘的東西撿走。
這玩意兒,以後會有用處。
譚稹說道:“第三點,過了江之後,一定要小心,江南可能人人都私通方臘。”
“此話怎講?”趙子俞問。
譚稹笑笑:“這個,咱家就不多說了,你慢慢體會吧!”
趙子俞拱拱手,話裏有話地說道:“承蒙大人指點,趙子俞以後知道怎麽做了!”
他神態自若的拿起酒杯,和譚稹碰杯。
就在這時,張叔夜拿著一份文書,和副帥劉光世一起走了進來。
隻有譚稹熟悉張叔夜的工作風格,一臉的見慣不驚。
“不是不請張大人。等會兒他忙完安排你上任監軍的各種公事,自會過來。他張嵇仲就是這個倔脾氣:喜歡先把手頭事情做完。你趙監軍上任的各種事沒有做好,想請他來吃飯,那是用十頭牛也拉不過來!”
說完,譚稹哈哈大笑。
“沒想張大人做起事來如此認真!和張大人相比,我趙子俞簡直就根本不懂怎麽做官,真是萬分慚愧啊!”趙子俞長歎。
“趙監軍謙虛了。您現在正當年輕,前途遠大,未來必大有可為!”
對於譚稹的的吹噓,趙子俞一點也沒放在心上。
他是獵頭出身,高層和前輩對年輕人的這種畫餅動作,他見的多了,好多有本事的人就是接受不了上級隻有空話、沒實際表示的畫餅,深感失望,才讓他有機可乘,最後挖角成功。
不過譚稹一見麵就給他安排了個先鋒營監軍的職務,是給了很大的實際好處,有必要對他禮貌些。
朝廷內無數大事,都是在小客廳內謀劃完成的。
見四下沒有別人,趙子俞裝模作樣施了個剛學來的宋朝禮儀。
“對於怎麽做監軍,在下實在是沒有什麽經驗,眼下馬上要去上任,對於先鋒營,不知譚大人能否指點一二?以後趙子俞有了些許功勞,定不忘譚大人的提攜!”
見趙子俞態度謙虛,還向他請教做先鋒營監軍的訣竅,譚稹真心覺得自己這一步安排是做對了。
“其實先鋒營監軍這個官很容易做。大體有三點,這三點注意做好,就能成功。”
譚稹說的很有信心。
“哪三點?”趙子俞問。
“第一,控製宋江的野心。”
譚稹也不客氣,直接做出一副推心置腹的表情。
趙子俞態度上有點不明所以,似乎沒聽明白這位上官在說什麽。
譚稹解釋道:“宋江此人野心勃勃,一心想往上爬。這本來是好事。但他一味拚命追求立功給上官看,處處和人搶功,置同僚於何地?”
說到這裏,譚稹意味深長的笑笑,接著又說道:“馬上,江南還會開來十五萬西北戰場上的禁軍,如果征討方臘的所有功勞都讓他宋江得了,你猜後果會是怎樣?”
和這些官場老油子比起來,宋江的修為確實差了一大截,所以他能力再強,在鄆城也隻是吏,不是官。
趙子俞接話道:“這種不顧友軍的行為,早晚受到反噬。等趙子俞上任,一定會讓先鋒營注意讓功給各路友軍,不過於出風頭!”
見小皇室一點就透,譚稹高興的一拍大腿。
“趙監軍果然是聰明人。如果大家都有好處,官場自然會容得下你。如果好處都讓一個人搶了,這個人在官場上——長不了。”
接著,譚稹又說出第二條。
“第二,趙監軍要隨時想著:處處找機會,消耗掉梁山這幫賊寇。”
“消耗?”趙子俞裝作不明白。
“對!消耗。宋江這幫梁山賊人,大多狂傲不羈,野性難馴,留著也是禍患。招安之後,朝廷屢次派他們北征南征,就是意在讓賊人們互相殘殺,借機消耗掉他們。”
趙子俞心中暗道:老子早就知道你們這班混蛋是這麽想的!
譚稹不知趙子俞心中所想,繼續按自己的想法往下說。
“可惜北征大遼,征田虎、王慶,宋江賊眾不但未見減少,反而又有所壯大。此次征方臘,一定不能錯過千載難逢最後的良機。”
確實,梁山北征,抵抗大遼時,一百零八將一個未死,令朝廷中某些人很失望。
征田虎王慶時,梁山還得到喬道清、馬靈、瓊英等投降過來的實力將領。
要不是喬道清和馬靈看清形勢,及時跟公孫勝離開,善打飛石的女將瓊英嫁給沒羽箭張清,現在正懷孕待產,這次也會一起跟來征方臘。
宋江實力越打越強,朝廷都看不下去了。
南征前,找借口調走金大堅、蕭讓、樂和、皇甫端等人,先分化幾個。
未來打到杭州的時候,朝廷還會找借口調走神醫安道全,用軟刀子讓梁山好漢被病傷慢慢折騰死掉一些。
趙子俞裝作驚訝:“這些人都是張招討的手下,要是死傷太多,張招討會不會反對?”
“他張嵇仲就是想表彰梁山賊人的功勞,也得經過各種層層上報。趙監軍安知:張嵇仲的上報公文,就一定能被更高一級上官看到?”
譚稹說完,從袖子裏拿出一份公文,遞給趙子俞。
公文是宋江上報的,上麵寫著:茲有梁山招安出身軍人宋萬,在鎮江府努力奮戰,被亂箭射倒後馬踏而死,乞求朝廷看在其不惜以命報效的份上,表彰嘉獎宋萬的英勇忠義行為等等。
申報公文的後麵,張叔夜也幫著寫了一篇好話附上。
設午宴吃飯的地方,是個野外軍隊帳篷,光線特別昏暗,大白天的,四處都點著照明的蠟燭油燈。
待趙子俞全部看清公文裏麵的內容,譚稹隻是笑笑,扯過公文,隨手把公文湊上旁邊的蠟燭火苗。
公文立刻燃燒起來。
火苗慢慢變大,很快燒去了大半。
“朝廷根本不想留這些人在世上,宋江還妄圖靠著軍功,得到潑天富貴,他這是天真的妄想!”
公文越燒越少,譚稹怕燒到手,把燒成殘片的公文甩手扔在地上,任其自生自滅。
趙子俞一腳將公文上的火苗踩滅,踢到外麵,嘴裏還咕噥著:“等會兒我讓下人來把這些引火物掃走,別讓這玩意兒引燃其他機要東西。”
為了讓譚稹的注意力從燒成殘片的公文上移開,趙子俞裝作很有興趣的問:“譚大人,當監軍第三點要注意的事項是什麽呢?”
與其是問問題,他更是在盡量轉移譚稹的注意力,好等時機把這些燒殘的東西撿走。
這玩意兒,以後會有用處。
譚稹說道:“第三點,過了江之後,一定要小心,江南可能人人都私通方臘。”
“此話怎講?”趙子俞問。
譚稹笑笑:“這個,咱家就不多說了,你慢慢體會吧!”
趙子俞拱拱手,話裏有話地說道:“承蒙大人指點,趙子俞以後知道怎麽做了!”
他神態自若的拿起酒杯,和譚稹碰杯。
就在這時,張叔夜拿著一份文書,和副帥劉光世一起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