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康十二年,康賢太後聖壽。


    夏睿帝旨,這日王公大臣四品以上攜家眷進宮賀壽。


    祖父前幾日遞了辭呈準備告老歸田,夏睿帝還未批複,此次壽宴之前,夏睿帝見百官,祖父應該還會再次提及此事。


    裴彥馨聽祖父和父親提過一句,祖父的位子夏睿帝大概盯了很久了,準備安排心腹手下接替那個位置。


    其實,崔家老太公是不讚成祖父退下來的,但不知出於某種原因,祖父堅持,崔家也未曾阻止,隻是要求祖父在辭呈裏推薦他們的人接替。


    說來,這將又是一場權力的角逐。


    這日,剛過寅時,裴彥馨就被篆兒她們喚醒了,半睡半醒間篆兒把昨日熏香過的鵝黃色淨麵四喜如意紋妝花褙子給她換上,鬢間戴了玉蘭花頭扁方,右邊簪一隻折絹絲織宮花,略施粉黛,銅鏡裏的小娘子稍顯稚嫩的臉立時嬌媚動人了許多。


    篆兒把最後一縷頭發壓在扁方下麵,退後一步笑著道:“原來咱們五娘子也長大了,這麽一打扮,絕對讓京城那些小郎君們看傻了眼。”


    藤兒聽了在一旁笑嘻嘻的點頭。


    裴彥馨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折騰,終於清醒了些,聽了這話作勢要站起來撕她的嘴。


    篆兒見狀連忙按住她,嘴裏討饒:“奴婢的五娘子,您可悠著點吧,弄亂了咱們可沒時間再重來一回了。”


    裴彥馨隻能嗔了她一眼,老老實實坐回去。


    大嫂接近臨產根本經不起折騰,祖父上了奏折,準她在家養胎待產。


    所以女眷之有崔氏李氏在加上她,她們三人進宮。


    池春堂裏,裴彥馨問過安,被崔氏留下吃了幾口粥,三人各自登了馬車。


    慈和殿裏,當裴彥馨看到淑妃笑語嫣然的坐在那裏同幾位誥命夫人說笑時。一時有些明白夏睿帝為何召了各家的小娘子一同進宮了。


    商煜今年十五歲了,到了選妃的日子了。


    成了親就可以出宮開府,想必他早已經迫不及待了吧。


    這幾年裏,商煜完全能淡出了眾人的視線。安安穩穩的待在宮裏,除了跟隨夏睿帝特意挑選的大儒讀書,其他大多時候都是陪在淑妃身邊,完全一個孝子悠閑皇子的架勢。


    裴彥馨這幾年見過他幾次,變化確實挺大的。


    沒有了石霜寺裏小男孩的幹淨的如同透明,沒有了剛回京城皇宮時的鋒芒畢露,渾身散發著不甘的氣息,現在的他沉穩踏實,淡定安然。


    但裴彥馨知道他那雙以前璀璨如星辰如今深邃無波的眼眸背後藏著炙熱的烈火。


    隻是不知如今的她會選擇什麽樣的小娘子呢?


    裴彥馨把視線轉到此時坐在淑妃身邊端莊嬌羞的小娘子身上。


    小娘子麵若銀盤長了一副圓潤的福氣相,正是前世時有過一麵之緣的三皇子妃。


    看淑妃娘娘對陳家娘子說話時溫柔的模樣。想必淑妃今生同前世的選擇一樣吧。


    裴彥馨望著陳家小娘子恬淡的側臉,嘴角微微一笑,前世時她敢舍棄生命與孩兒追隨三皇子而去,想必是把三皇子刻入了骨髓。若今生能與前世有所不同,三皇子能躲過災劫。有此勇敢堅毅的女子陪著,想必也是一種幸福吧。


    三皇子妃父姓陳,陳家也算是名門望族,隻不過最近幾代子嗣裏皆是中庸,能力有限,陳氏也就漸漸落寞了。


    論說,以陳氏的家世。做三皇子妃還是有些不足的,但淑妃如此選兒媳,想必夏睿帝會放心些吧。


    陳氏茹慧是陳家娘子的閨名,在座淑妃娘娘身邊,感受著她身上散發出來高貴雍容的氣息,陳氏茹慧一直恍恍惚惚入贅夢中。


    她做夢也不敢想自己會被淑妃娘娘青睞。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有可能接近那個隻見過一回就驚為天人難以忘懷的謫仙人兒。


    三年前,她陪著娘親入石霜寺上香,透過被風撩起的車簾,一眼就看到從她們馬車旁疾馳而過的身影。


    瞬息萬載,一眼千年。


    就這一眼。那個豐神俊朗的謫仙兒便在她心裏偷偷的留下了烙印,揮之不去。


    後來在小公主百日宴時,她才知道他是當今的三皇子。


    那時她便再也不敢有綺念,哪怕是入夢也不敢。


    因為她知道自己無論是家世還是相貌,自己都配不上他。


    陳氏門庭一直靠陳氏當代家主撐著。


    不過陳家主今年也已過知天命,要在幾年裏培養出一個能支應門庭的繼承人實在很難。


    唯一讓陳家主欣慰的是,陳家子嗣雖沒有大本事,但他們聽話老實,不會如同京城裏那些打架鬥狗的紈絝一般惹是生非。


    幾月前,陳家家主在匯賢樓‘偶遇’了淑妃娘娘的胞弟,崔家四郎。


    崔四郎並未遮掩,看著陳家主咽下茶水便開口直言:“據聞,貴府小娘子還未定親?”


    陳家主愣了一瞬,腦子飛速轉動想知道崔四郎何意。


    難道是要求娶他家孫女?


    崔四郎是京城乃至大夏有名的智者郎君,是讓大夏朝郎君們望其項背之人。


    但二十又六的年紀不僅沒有成親,內室裏連妾侍通房都未有一人。


    若不是眾所周知,紅怡館頭牌筱婭姑娘是他的紅顏知己,世人險些以為他不喜女色了。


    雖孫女年紀尚小,與崔四郎相差不少......


    看著崔四郎俊逸清朗的相貌,陳家主不禁開始幻想,若能有如此佳婿,年紀根本不是問題。


    不過,陳家主到底宦海沉浮幾十年,他再激動也不會失了理智。


    崔四郎什麽女人等不到,他不用說出口,隻要稍稍多看哪個女人一眼,就會有人親自給送上門來。


    他還有自知之明,自家孫女雖可人疼,但離那些傾國傾城的佳麗們差的遠了。


    從激動到恢複理智,如此多的思緒不過是發生在瞬間,陳家主已經恢複冷靜,謹慎的看著崔四郎問:“不知崔四郎君,此問何意?”


    “自是好意,”崔四郎隻看了一眼陳家主的神情,陳家主的心思他便明白了個大概,灑然一笑接著道:“小侄知貴府在為千金尋良婿,今日小侄就是來給陳伯父送乘龍快婿來的。”


    “哦?”陳家主眉頭一挑,開玩笑的試探道:“不會是崔四郎您吧?”


    崔四郎聽了爽朗一笑,搖頭道:“貴府千金若是隨了小侄,太委屈了。小侄所說之人保準陳伯父您滿意!”


    崔四郎說的信誓旦旦胸有成竹,陳家主心頭更是癢癢,不由追問,“到底是哪家的小郎君?”


    崔四郎嘴角一揚,伸手蘸了蘸茶水,在楠木雕花四方桌上輕輕畫了起來。


    陳家主聚精會神的看著,慢慢臉上有了驚色,“這,這......”


    最後,陳家主站起身來遺憾可惜的搖了搖頭,“陳家門檻太低,家小人微,孫女兒太過愚鈍,實在配不上......”


    陳家主說完躬身作揖告辭。


    崔四郎見狀也未阻攔,淡笑著他走到門口,才淡淡道了一句,“陳伯想給陳家謀個未來,而娶陳家女聖人放心。當然,陳家京城不多,卻也不隻陳家一家。若陳伯父瞧不上,咱們自然不會強娶就是了,陳伯父放心。”


    陳家主身子頓了頓,才離開。


    陳家主回家後思前想後一夜未眠。


    他雖不聰明也沒什麽大本事,但能在廟堂沉浮幾十年依舊穩坐,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辦法。


    說起審時度勢,他是在擅長不過了。


    當今聖人子嗣不盛,尤其是薛後逝去這幾年裏,淑妃娘娘和賢妃娘娘專心養病,閉宮不出。


    最後隻得早已色衰而愛遲的德妃與寵冠後宮的麗妃共同掌管後宮,然而他們妃位不夠,鳳印一直由太後掌管。


    說起來,值得一提的是,後宮裏並不是沒有能掌鳳印之人,先不說三年前賢妃娘娘早已升任貴妃,不久後,不知夏睿帝出於哪種考量,一是不想賢妃獨霸後宮,另也是對勞苦功高的淑妃的一點兒補償,很快夏睿帝也抬了淑妃的位份,淑貴妃。


    夏睿帝也是夠悲催的,他封的第一位貴妃,當時臥病在床不能起身前往謝恩,而另一位人家有恃無恐,明擺的不想給他臉,坐在榻上優哉遊哉的盯著宣旨內侍,想說就說不說趕緊滾蛋。


    那內侍哪裏敢跟淑妃比氣場,隻能戰戰兢兢的宣了旨,還指望著能看到淑妃娘娘一個笑臉兒接旨呢,哪裏想到人家隻是一個眼神飄過來,淡淡道:“聖旨留下,人走吧。”


    內侍聽了嚇傻了,愣愣的不知該如何反應。


    “不想留下那就帶走,不想走的話,我會直接讓小武子把你扔出去。”


    又是那淡淡清冷的聲音。


    內侍打了個哆嗦,把聖旨往眼前的宮女手裏一塞,撩起袍子就飛奔而逃。


    笑話,誰敢留在那裏,還想不想活了。


    他可是能聽出來,淑妃娘娘聽了這升位的聖旨不僅沒有其他妃嬪的欣喜若狂,反而有淡淡厭惡,若剛才他還不識趣的留下多說一個字兒,此時他一定是橫著出玉淑宮的。


    這可不是玩笑,淑妃娘娘敢說敢做,那小武子更是號稱比最厲害的大內侍衛都要厲害。


    ps:


    更新一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名門閨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王日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王日月並收藏名門閨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