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那人背後針對的隻是大姐一人,夏睿帝也許會因為各種考量而選擇沉默,但事涉子嗣,甚至是大夏的社稷穩固,夏睿帝決不允許有人跑到太歲頭上動土。
所以這事兒不管是明的還是暗的,夏睿帝都會查下去。
事已至此,不管結果如何,不管夏睿帝最後如何處置,大姐的補償總是少不了的。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就看大姐如何把握了。
那些都是後話,大姐當務之急便是安心養好身子,否則一切都是虛妄。
至於朝堂之事,說不定還得明日向逸親王世子打聽。
倒不是裴彥馨對政事感興趣,她隻是想管中窺豹,看能否得到些有用的。
前世得來的教訓,既然今生要為裴家謀劃便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否則真的事到臨頭反倒慌了手腳。
而且,大姐今兒說道的一件事讓裴彥馨感覺很不好。
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壓得她有些喘不過氣來。
不過大姐倒是聰明了一把,她隻告訴了夏睿帝花圃裏有奇怪的聲音卻沒聽清楚,最後也隻說昏迷前看到兩個靛藍色的背影。
這樣一來,夏睿帝自然便明了,大姐到之前早已有人在那裏,至於是什麽人,做什麽便可能性很多,可能是侍衛宮女私通,不過侍衛一般也進不了後宮。
也許是那兩個後宮宮殿內的丫鬟,兩人商量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兒,還有可能......
什麽可能夏睿帝都能想到,但他不敢多想,或者還沒到時候觸碰那個筋兒。
大姐知道得這一切,夏睿帝都能想到,但是夏睿帝不能從大姐嘴裏聽到這一切,最後知道真相的隻有他自己,或者他願意信任的人。
總之。大姐能逃出鬼門關,大難不死,便是最大的勝利。
但是直到過了三日,朝堂後宮一切平靜。裴彥馨也大約猜出了夏睿帝的想法。
以夏睿帝平日裏處理政務的手段和風格來看,他絕不是那種拖遝之人,單從他能瞞過大部分朝臣,雷厲風行的抄了鎮國公府便可見一斑。
而如今的情形隻能說明,他遇到難事兒了,他為難猶豫了。
裴彥馨突然覺得很高興。
這說明他還有軟肋弱點,他還願意花心思去為難踟躕,這讓裴彥馨覺得他不是不可戰勝的。
如此又是三日,鎮國公府被抄帶來的後續影響陸續顯現出來了,但夏睿帝有條不紊的應對告訴眾朝臣。他並不是沒有準備的。
暫時看來西北仍然很安穩,眾人鬆了口氣的同時又感到不寒而栗。
當今聖人不僅睿智聰慧而且果決有魄力,更有狠心,他可以暗中部署很多年,然後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把你一舉鏟除。
眾朝臣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裴彥馨卻記起了前世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也是如同鎮國公府一般,一夕之間什麽都沒有了。
讓人措手不及,前日宮裏偶遇他還同自己說笑,囑咐她下次帶兩個孩子進宮陪陪大姐,不過兩天的功夫,便已風雲變幻了。
一想起這些裴彥馨便覺得渾身發冷,強烈的恐怖提醒著她。決不能放棄,放棄便是死亡。
終於到了這日,祖父和父親下朝後帶回來一個消息,害的賢妃娘娘早產的凶手找到了,是兩個小宮女偷懶,偷了禦膳房的吃食躲在偏僻的涼亭裏吃。後來見賢妃過去,匆忙躲藏之時不慎把油滴灑到了地上,就是這些油讓賢妃娘娘匆忙起身時滑到了。
至於玉箐暈倒是他們怕被發現,決定先下手為強,從後麵打了玉箐悶棍。
聽上去有鼻子有眼的。但了解內情詳情的人仔細一琢磨便能發現其中的漏洞百出。
不過,他們不相信沒關係,隻要老百姓相信便可。[.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最後到了賞罰,功者賞過者罰。
那兩個小宮女險些謀害了皇嗣和後宮嬪妃按大夏律當誅,但小公主滿月不宜見血光,為了給小公主積福,夏睿帝大赦天下,饒了兩人的死罪,改活罪,打入冷宮一世不得而出。
論賞,賢妃娘娘誕下公主有功,品級升一級,賜貴妃,封號仍是賢貴妃。金銀珠寶靈芝人參古藥綾羅綢緞流水般的進了漪欄殿,段嬤嬤光看清單便看的眼澀嘴幹。
據劉公公傳聖人的口信兒,待小公主滿月之時,聖人會給小公主賜名,賜封號,前兩日聖人還趁賢妃醒著時拿了一張長長的宣紙,兩人一起挑選合適的名字與封號。。
太後還下懿旨,皇家久未操辦喜事,小公主的滿月宴要大辦,讓滿京城的人一同慶祝,普天同慶。
一時間,賢貴妃成了後宮裏最受寵的嬪妃,風頭無兩。
裴彥馨驚訝之後是警惕,夏睿帝又一次用此種辦法把賢貴妃母女推到風口浪尖上,轉移了眾人的注意力。
太後的懿旨不能違抗,祖父與父親商討過之後,翌日崔氏與裴彥馨又進了宮一趟。
滿月過後,賢貴妃隨還沒有痊愈,但已經能下地走路。
她做的頭一件事便是去太後那裏接回了歡怡公主,雖然過程不是很順利,但夏睿帝到底存了一份愧疚,開口說了句話,太後鬆了口讓賢貴妃帶歡怡公主回了漪欄殿。
接著,賢貴妃開始閉門謝客,專心養身子帶孩子。
這漪欄殿的大門一關就是三年。
清遠侯府,遲春堂。
‘啪,啪’清脆的珠串撞擊聲在沉靜的內室裏顯得格外響亮。
“夫人,喝完紅薑茶歇息會兒吧,這麽些賬本也不急在一時。”
崔嬤嬤溫柔疼惜的歎了口氣道,輕輕放了個白玉瓷碗在崔氏麵前。
溫熱香辣的騰騰熱氣飄飄渺渺的竄進鼻息裏,一時覺得風寒不通的鼻塞好了甚多。
崔氏微微一笑,端過白玉瓷碗,小口小口的喝了起來。
喝了大半,她突然記起一事,抬頭囑咐道:“過兩日便是福姐兒的生辰了,你親自去一趟霓裳閣挑幾匹上好的綢緞還有那種最新的紫煙紗都買幾匹來...算了,還有一月便是瑩姐兒及笄禮了,索性讓霓裳閣的掌櫃的跑一趟府裏,把最新的襦裙褙子款式還有上好的衣料子都帶些來,讓兩個小娘子都好好挑挑,讓玉漱齋也派人來一趟。”
“諾”崔嬤嬤應著聲,又躊躇著道:“夫人,內院開銷你剛定了規矩,應季的衣裳也都定好了,這次給兩位娘子照什麽標準來?”
崔氏把最後一口紅薑茶咽下,感覺肚子裏溫熱熱的,渾身也出了一層薄汗說不出的舒爽,聽了崔嬤嬤的話咧嘴一笑,“嬤嬤,咱們家就這麽兩個小娘子,瑩姐兒及笄後,過不了多久就得出嫁了,福姐兒也十二了,眼看著就得說親了。都是如花般的年紀,就得好好裝扮,這也是咱們裴家的門麵呀。郎君們衣裳夠穿就行了,小娘子們的衣裳首飾卻不能短了,多置辦些也是無礙。”
“哎,奴婢醒的了。”
崔嬤嬤笑著離去,崔氏喝了薑茶覺得渾身軟綿綿的犯困的很,歎了口氣往榻上摸去。
三年了,日頭過得真快轉眼就三年了。
卿曹閣,裴彥馨正看著手裏的信箋上的筆跡出神。
三年的功夫足以改變很多事情,也足以改變一個人。
就像信箋的筆跡一樣,從當年的瀟灑飄逸,鋒芒畢露到如今的遒勁有力,鋒芒暗藏。
這三年裏發生了很多的事情。
首先說說那年改革之後的科舉吧。
說起來讓裴彥馨與有榮焉的農司局成效還不錯。
要麽說女人還是受視野的限製,見識不夠,經過農司局主事們與吏部的協商,農司局不僅考核基本的農務,還有如何當官,尤其是如何當個父母官。
那年的科舉,大哥裴彥正和裴彥鴻都是要參加的。
他們參加的是鄉試,倒是不需要考農司局。
不過,那半年裏有一半的功夫是在農司局裏度過的。
人都說十年寒窗苦讀,裴彥正和裴彥鴻著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十年也有七八年了。
最後不負眾望的,兩人雙雙過了鄉試,有了舉人出身。
在祖父的鼓勵下,兩人又準備了小半年一鼓作氣參加了會試。
會試之後的結果是裴彥鴻竟中了會試,成績還不錯中間偏上。
而大哥裴彥正名落孫山。
這也足足讓祖父樂了許久。
本來祖父打著讓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去吃點苦頭,磨練敲打一番。
沒想到最後還掙回一個貢士回來,這純屬意外之喜了。
祖父按下了二哥要參加殿試的機會,讓他沉澱三年,等性子心態更加沉穩之時,他才能更加從容坦然的麵對以後的勝利。
會試後不久,祖父便把二哥送回了聞喜縣,聞喜縣樸實安靜的環境更適合他調整狀態。
而得了舉人身份的大哥不自覺挺直了腰板與祖父和父親談判了。
於是爺仨有了約定,隻要在三年後的科舉中了進士,不管名次甲等如何,哪怕敬陪末座也無法為,隻要能榜上有名,祖父便允他為武將。
這兩年大哥過得也頗為充實,不僅要溫習書本,還要練習拳腳,其他時候多是被嫂嫂念叨。
對了,她有大嫂了,大哥去年成親了,新媳婦便是母親生前定下的孫禦史家的娘子。
ps:
送上更新!
所以這事兒不管是明的還是暗的,夏睿帝都會查下去。
事已至此,不管結果如何,不管夏睿帝最後如何處置,大姐的補償總是少不了的。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就看大姐如何把握了。
那些都是後話,大姐當務之急便是安心養好身子,否則一切都是虛妄。
至於朝堂之事,說不定還得明日向逸親王世子打聽。
倒不是裴彥馨對政事感興趣,她隻是想管中窺豹,看能否得到些有用的。
前世得來的教訓,既然今生要為裴家謀劃便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否則真的事到臨頭反倒慌了手腳。
而且,大姐今兒說道的一件事讓裴彥馨感覺很不好。
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壓得她有些喘不過氣來。
不過大姐倒是聰明了一把,她隻告訴了夏睿帝花圃裏有奇怪的聲音卻沒聽清楚,最後也隻說昏迷前看到兩個靛藍色的背影。
這樣一來,夏睿帝自然便明了,大姐到之前早已有人在那裏,至於是什麽人,做什麽便可能性很多,可能是侍衛宮女私通,不過侍衛一般也進不了後宮。
也許是那兩個後宮宮殿內的丫鬟,兩人商量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兒,還有可能......
什麽可能夏睿帝都能想到,但他不敢多想,或者還沒到時候觸碰那個筋兒。
大姐知道得這一切,夏睿帝都能想到,但是夏睿帝不能從大姐嘴裏聽到這一切,最後知道真相的隻有他自己,或者他願意信任的人。
總之。大姐能逃出鬼門關,大難不死,便是最大的勝利。
但是直到過了三日,朝堂後宮一切平靜。裴彥馨也大約猜出了夏睿帝的想法。
以夏睿帝平日裏處理政務的手段和風格來看,他絕不是那種拖遝之人,單從他能瞞過大部分朝臣,雷厲風行的抄了鎮國公府便可見一斑。
而如今的情形隻能說明,他遇到難事兒了,他為難猶豫了。
裴彥馨突然覺得很高興。
這說明他還有軟肋弱點,他還願意花心思去為難踟躕,這讓裴彥馨覺得他不是不可戰勝的。
如此又是三日,鎮國公府被抄帶來的後續影響陸續顯現出來了,但夏睿帝有條不紊的應對告訴眾朝臣。他並不是沒有準備的。
暫時看來西北仍然很安穩,眾人鬆了口氣的同時又感到不寒而栗。
當今聖人不僅睿智聰慧而且果決有魄力,更有狠心,他可以暗中部署很多年,然後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把你一舉鏟除。
眾朝臣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裴彥馨卻記起了前世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也是如同鎮國公府一般,一夕之間什麽都沒有了。
讓人措手不及,前日宮裏偶遇他還同自己說笑,囑咐她下次帶兩個孩子進宮陪陪大姐,不過兩天的功夫,便已風雲變幻了。
一想起這些裴彥馨便覺得渾身發冷,強烈的恐怖提醒著她。決不能放棄,放棄便是死亡。
終於到了這日,祖父和父親下朝後帶回來一個消息,害的賢妃娘娘早產的凶手找到了,是兩個小宮女偷懶,偷了禦膳房的吃食躲在偏僻的涼亭裏吃。後來見賢妃過去,匆忙躲藏之時不慎把油滴灑到了地上,就是這些油讓賢妃娘娘匆忙起身時滑到了。
至於玉箐暈倒是他們怕被發現,決定先下手為強,從後麵打了玉箐悶棍。
聽上去有鼻子有眼的。但了解內情詳情的人仔細一琢磨便能發現其中的漏洞百出。
不過,他們不相信沒關係,隻要老百姓相信便可。[.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最後到了賞罰,功者賞過者罰。
那兩個小宮女險些謀害了皇嗣和後宮嬪妃按大夏律當誅,但小公主滿月不宜見血光,為了給小公主積福,夏睿帝大赦天下,饒了兩人的死罪,改活罪,打入冷宮一世不得而出。
論賞,賢妃娘娘誕下公主有功,品級升一級,賜貴妃,封號仍是賢貴妃。金銀珠寶靈芝人參古藥綾羅綢緞流水般的進了漪欄殿,段嬤嬤光看清單便看的眼澀嘴幹。
據劉公公傳聖人的口信兒,待小公主滿月之時,聖人會給小公主賜名,賜封號,前兩日聖人還趁賢妃醒著時拿了一張長長的宣紙,兩人一起挑選合適的名字與封號。。
太後還下懿旨,皇家久未操辦喜事,小公主的滿月宴要大辦,讓滿京城的人一同慶祝,普天同慶。
一時間,賢貴妃成了後宮裏最受寵的嬪妃,風頭無兩。
裴彥馨驚訝之後是警惕,夏睿帝又一次用此種辦法把賢貴妃母女推到風口浪尖上,轉移了眾人的注意力。
太後的懿旨不能違抗,祖父與父親商討過之後,翌日崔氏與裴彥馨又進了宮一趟。
滿月過後,賢貴妃隨還沒有痊愈,但已經能下地走路。
她做的頭一件事便是去太後那裏接回了歡怡公主,雖然過程不是很順利,但夏睿帝到底存了一份愧疚,開口說了句話,太後鬆了口讓賢貴妃帶歡怡公主回了漪欄殿。
接著,賢貴妃開始閉門謝客,專心養身子帶孩子。
這漪欄殿的大門一關就是三年。
清遠侯府,遲春堂。
‘啪,啪’清脆的珠串撞擊聲在沉靜的內室裏顯得格外響亮。
“夫人,喝完紅薑茶歇息會兒吧,這麽些賬本也不急在一時。”
崔嬤嬤溫柔疼惜的歎了口氣道,輕輕放了個白玉瓷碗在崔氏麵前。
溫熱香辣的騰騰熱氣飄飄渺渺的竄進鼻息裏,一時覺得風寒不通的鼻塞好了甚多。
崔氏微微一笑,端過白玉瓷碗,小口小口的喝了起來。
喝了大半,她突然記起一事,抬頭囑咐道:“過兩日便是福姐兒的生辰了,你親自去一趟霓裳閣挑幾匹上好的綢緞還有那種最新的紫煙紗都買幾匹來...算了,還有一月便是瑩姐兒及笄禮了,索性讓霓裳閣的掌櫃的跑一趟府裏,把最新的襦裙褙子款式還有上好的衣料子都帶些來,讓兩個小娘子都好好挑挑,讓玉漱齋也派人來一趟。”
“諾”崔嬤嬤應著聲,又躊躇著道:“夫人,內院開銷你剛定了規矩,應季的衣裳也都定好了,這次給兩位娘子照什麽標準來?”
崔氏把最後一口紅薑茶咽下,感覺肚子裏溫熱熱的,渾身也出了一層薄汗說不出的舒爽,聽了崔嬤嬤的話咧嘴一笑,“嬤嬤,咱們家就這麽兩個小娘子,瑩姐兒及笄後,過不了多久就得出嫁了,福姐兒也十二了,眼看著就得說親了。都是如花般的年紀,就得好好裝扮,這也是咱們裴家的門麵呀。郎君們衣裳夠穿就行了,小娘子們的衣裳首飾卻不能短了,多置辦些也是無礙。”
“哎,奴婢醒的了。”
崔嬤嬤笑著離去,崔氏喝了薑茶覺得渾身軟綿綿的犯困的很,歎了口氣往榻上摸去。
三年了,日頭過得真快轉眼就三年了。
卿曹閣,裴彥馨正看著手裏的信箋上的筆跡出神。
三年的功夫足以改變很多事情,也足以改變一個人。
就像信箋的筆跡一樣,從當年的瀟灑飄逸,鋒芒畢露到如今的遒勁有力,鋒芒暗藏。
這三年裏發生了很多的事情。
首先說說那年改革之後的科舉吧。
說起來讓裴彥馨與有榮焉的農司局成效還不錯。
要麽說女人還是受視野的限製,見識不夠,經過農司局主事們與吏部的協商,農司局不僅考核基本的農務,還有如何當官,尤其是如何當個父母官。
那年的科舉,大哥裴彥正和裴彥鴻都是要參加的。
他們參加的是鄉試,倒是不需要考農司局。
不過,那半年裏有一半的功夫是在農司局裏度過的。
人都說十年寒窗苦讀,裴彥正和裴彥鴻著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十年也有七八年了。
最後不負眾望的,兩人雙雙過了鄉試,有了舉人出身。
在祖父的鼓勵下,兩人又準備了小半年一鼓作氣參加了會試。
會試之後的結果是裴彥鴻竟中了會試,成績還不錯中間偏上。
而大哥裴彥正名落孫山。
這也足足讓祖父樂了許久。
本來祖父打著讓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去吃點苦頭,磨練敲打一番。
沒想到最後還掙回一個貢士回來,這純屬意外之喜了。
祖父按下了二哥要參加殿試的機會,讓他沉澱三年,等性子心態更加沉穩之時,他才能更加從容坦然的麵對以後的勝利。
會試後不久,祖父便把二哥送回了聞喜縣,聞喜縣樸實安靜的環境更適合他調整狀態。
而得了舉人身份的大哥不自覺挺直了腰板與祖父和父親談判了。
於是爺仨有了約定,隻要在三年後的科舉中了進士,不管名次甲等如何,哪怕敬陪末座也無法為,隻要能榜上有名,祖父便允他為武將。
這兩年大哥過得也頗為充實,不僅要溫習書本,還要練習拳腳,其他時候多是被嫂嫂念叨。
對了,她有大嫂了,大哥去年成親了,新媳婦便是母親生前定下的孫禦史家的娘子。
ps:
送上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