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兩個好消息
隻想躺平的社畜被迫開始爭霸 作者:子非魚3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鹹陽醉仙樓開業了,於鴻拜托項梁叔侄邀請扶蘇公子,扶蘇公子受項梁叔侄所邀,來了醉仙樓慶賀,於鴻也再次見到了扶蘇。
“於兄,又見麵了。”扶蘇一見到於鴻就上前打招呼。
“見過扶蘇公子。”於鴻微微行禮。
“上次在舉賢堂見過於兄,可是卻未見於兄加入舉賢堂,可是對舉賢堂有不滿之處?”
“非也,扶蘇公子寬厚謙遜,胸懷寬廣,在下甚是欽佩,然在下才疏學淺,尚需時日加以深造,方可為公子效力。”
扶蘇微微頷首,對鴻的回應很滿意,“如此,便再稍作等待,屆時於兄切莫再行推拒。”
於鴻連聲稱是,心中卻不由腹誹,秦法嚴苛,百姓苦秦久矣,現在至少還有秦始皇壓著,等秦始皇一死,秦國就再也壓不住下麵的百姓起義,各地也會紛紛舉起反旗。
曆史大勢滾滾而來,勢不可擋,胡亥也好,扶蘇也罷,都無力阻擋這洶湧澎湃的勢頭,即便胡亥不與扶蘇相爭,扶蘇也難以抵禦各地風起雲湧的起義,至少扶蘇提前身死,還能博得一個好名聲,否則恐怕也難逃二世而亡。
於鴻知道曆史的發展,才不會一腳踏入這個旋渦之中。
現在加入舉賢堂說不定還會陷入焚書坑儒的事件之中,秦始皇可不會手下留情,自己到時何去何從,頂著一個通緝又要去往何處,還發不發展自己的勢力了。
醉仙樓後廚,高要指揮著整個後廚,忙忙碌碌,到處都是切菜和翻炒的聲音,耳邊還能聽到各種阿諛奉承,高要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他自從來到這裏,一直受人欺負,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到到如此的高度,自從遇到的於鴻這個老鄉,他的生活越來越好,地位越來越高,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激於鴻這個老鄉。
“今天扶蘇公子要來,你們知道扶蘇公子是誰嗎?秦始皇的兒子,以後會繼承皇位的人,這道菜我親自來,都給我好好看著,跟給我學著點!”
高要高聲喊道,那聲音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是,是,高師傅,我們一定好好學做菜,不會讓您失望的。”
“高師傅親自動手我們又有眼福了!”
高要神色鄭重,仔細地洗淨雙手,而後緩緩地擼起衣袖,仿佛是要開啟一場盛大的儀式一般,緊接著他毫不猶豫地拿起刀具,那動作嫻熟而有力,仿佛手中的刀具已與他融為一體,他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表演之中,眼中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仿佛在向眾人展示著自己的精湛技藝。
眾人目不轉睛看著高要的表演,紛紛讚揚,高要在強化時被強化的地方就是廚藝,現在他的廚藝與之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說一句當世廚神一點也不為過。
熱鬧非凡的醉仙樓大堂之中,那些小廝們都經過了嚴苛且係統的訓練,他們對竊聽情報這件事有著極高的天賦與敏銳度,每個人在這醉仙樓內穿梭自如,他們專注地探聽著在座各位客人不經意間吐露的隻言片語,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蘊含重要信息的細節,這些情報在他們的精心整理下,猶如一顆顆珍珠被串聯起來。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整個鹹陽城的風吹草動都仿佛被一雙無形的大手緊緊掌控,無論是市井小民的瑣碎閑談,還是達官貴人的隱秘謀劃,都不會逃過於鴻的耳朵。
田都又一次來找於鴻,這段時間他會時不時的邀請於鴻,話語間滿是試探,可是於鴻一直在忙醉仙樓與舉賢堂的事,所有也沒有給他具體的答複,現在終於所有事都塵埃落定,於鴻也給了他一個滿意的答複,於鴻同意了。
“田兄先回臨淄吧,於某要先回一趟沛縣,等安排好了便去找田兄。”
“好!那田某便在臨淄等著於兄。”
這次於鴻回沛縣確實是有要事而且是兩件,一件是手下找到了韓信,另一件是在彭城北幾十裏外的一座山上找到了鐵礦石,這兩件事對於鴻都非常重要。
韓信,淮陰縣人,和沛縣同屬泗水郡,臨近東海郡,不過淮陰地方比較大,手下找了許久才找到韓信這人。
“公子,你似乎很看中這個叫韓信的人,我看此人也就平平無奇,每天佩著把劍,捧著竹簡到處晃悠,在鄉裏也籍籍無名,跟著別人混吃混喝,整日裏無所事事,我們是不是找錯人了?”
聽完手下人的講述,於鴻心裏差不多有譜了,這位八成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兵仙韓信。
於鴻跟著手下前往淮陰,在一條小河邊找到了韓信,此時韓信正一邊吃著手裏的東西一邊在和一個老婆婆說著話。
於鴻遠遠的就聽到了韓信在說:“等我以後發達了一定會報答你。”
老婆婆歎氣道:“一個大男人不出去做事又沒收入,餓的被我這個老太婆施舍,混成這樣還說報答我?”
好紮心!
這不就漂母飯信嗎?還被我趕上了,不錯,這個時候的韓信是他最落魄的時候,應該也是最好拉攏的時候。
“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於鴻口中念叨著一句。
交談中的兩人同時轉過頭來,隻見一名白衣貴公子向兩人走來。
韓信聽到了於鴻的話,心中一陣激動,終於有人懂我了嗎?
“在下韓信,剛剛公子所言似意有所指。”
“當然,就是說給你聽的,苦厄難奪淩雲誌,不死終有出頭日,韓信,我知道你。”於鴻站在了韓信麵前說道。
“我隻是個無名小卒,公子緣何認識我。”
“我叫於鴻,韓兄喚我名字即可,韓兄的事我也略知一二,我覺得韓兄非常人也,不若相互考教一番如何?”說著於鴻便也席地而坐。
“韓兄讀過多少兵書?”
“不多,十餘部而已。”
於鴻微微有些驚訝,秦朝識字的人本就不多,讀過兵書之人更是少之又少,而看過十餘部的恐怕就更少了,哪怕呂公家也沒這麽多兵書,這韓信家境貧寒,從哪弄到這麽多書來的。
“於兄,又見麵了。”扶蘇一見到於鴻就上前打招呼。
“見過扶蘇公子。”於鴻微微行禮。
“上次在舉賢堂見過於兄,可是卻未見於兄加入舉賢堂,可是對舉賢堂有不滿之處?”
“非也,扶蘇公子寬厚謙遜,胸懷寬廣,在下甚是欽佩,然在下才疏學淺,尚需時日加以深造,方可為公子效力。”
扶蘇微微頷首,對鴻的回應很滿意,“如此,便再稍作等待,屆時於兄切莫再行推拒。”
於鴻連聲稱是,心中卻不由腹誹,秦法嚴苛,百姓苦秦久矣,現在至少還有秦始皇壓著,等秦始皇一死,秦國就再也壓不住下麵的百姓起義,各地也會紛紛舉起反旗。
曆史大勢滾滾而來,勢不可擋,胡亥也好,扶蘇也罷,都無力阻擋這洶湧澎湃的勢頭,即便胡亥不與扶蘇相爭,扶蘇也難以抵禦各地風起雲湧的起義,至少扶蘇提前身死,還能博得一個好名聲,否則恐怕也難逃二世而亡。
於鴻知道曆史的發展,才不會一腳踏入這個旋渦之中。
現在加入舉賢堂說不定還會陷入焚書坑儒的事件之中,秦始皇可不會手下留情,自己到時何去何從,頂著一個通緝又要去往何處,還發不發展自己的勢力了。
醉仙樓後廚,高要指揮著整個後廚,忙忙碌碌,到處都是切菜和翻炒的聲音,耳邊還能聽到各種阿諛奉承,高要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他自從來到這裏,一直受人欺負,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到到如此的高度,自從遇到的於鴻這個老鄉,他的生活越來越好,地位越來越高,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激於鴻這個老鄉。
“今天扶蘇公子要來,你們知道扶蘇公子是誰嗎?秦始皇的兒子,以後會繼承皇位的人,這道菜我親自來,都給我好好看著,跟給我學著點!”
高要高聲喊道,那聲音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是,是,高師傅,我們一定好好學做菜,不會讓您失望的。”
“高師傅親自動手我們又有眼福了!”
高要神色鄭重,仔細地洗淨雙手,而後緩緩地擼起衣袖,仿佛是要開啟一場盛大的儀式一般,緊接著他毫不猶豫地拿起刀具,那動作嫻熟而有力,仿佛手中的刀具已與他融為一體,他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表演之中,眼中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仿佛在向眾人展示著自己的精湛技藝。
眾人目不轉睛看著高要的表演,紛紛讚揚,高要在強化時被強化的地方就是廚藝,現在他的廚藝與之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說一句當世廚神一點也不為過。
熱鬧非凡的醉仙樓大堂之中,那些小廝們都經過了嚴苛且係統的訓練,他們對竊聽情報這件事有著極高的天賦與敏銳度,每個人在這醉仙樓內穿梭自如,他們專注地探聽著在座各位客人不經意間吐露的隻言片語,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蘊含重要信息的細節,這些情報在他們的精心整理下,猶如一顆顆珍珠被串聯起來。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整個鹹陽城的風吹草動都仿佛被一雙無形的大手緊緊掌控,無論是市井小民的瑣碎閑談,還是達官貴人的隱秘謀劃,都不會逃過於鴻的耳朵。
田都又一次來找於鴻,這段時間他會時不時的邀請於鴻,話語間滿是試探,可是於鴻一直在忙醉仙樓與舉賢堂的事,所有也沒有給他具體的答複,現在終於所有事都塵埃落定,於鴻也給了他一個滿意的答複,於鴻同意了。
“田兄先回臨淄吧,於某要先回一趟沛縣,等安排好了便去找田兄。”
“好!那田某便在臨淄等著於兄。”
這次於鴻回沛縣確實是有要事而且是兩件,一件是手下找到了韓信,另一件是在彭城北幾十裏外的一座山上找到了鐵礦石,這兩件事對於鴻都非常重要。
韓信,淮陰縣人,和沛縣同屬泗水郡,臨近東海郡,不過淮陰地方比較大,手下找了許久才找到韓信這人。
“公子,你似乎很看中這個叫韓信的人,我看此人也就平平無奇,每天佩著把劍,捧著竹簡到處晃悠,在鄉裏也籍籍無名,跟著別人混吃混喝,整日裏無所事事,我們是不是找錯人了?”
聽完手下人的講述,於鴻心裏差不多有譜了,這位八成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兵仙韓信。
於鴻跟著手下前往淮陰,在一條小河邊找到了韓信,此時韓信正一邊吃著手裏的東西一邊在和一個老婆婆說著話。
於鴻遠遠的就聽到了韓信在說:“等我以後發達了一定會報答你。”
老婆婆歎氣道:“一個大男人不出去做事又沒收入,餓的被我這個老太婆施舍,混成這樣還說報答我?”
好紮心!
這不就漂母飯信嗎?還被我趕上了,不錯,這個時候的韓信是他最落魄的時候,應該也是最好拉攏的時候。
“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於鴻口中念叨著一句。
交談中的兩人同時轉過頭來,隻見一名白衣貴公子向兩人走來。
韓信聽到了於鴻的話,心中一陣激動,終於有人懂我了嗎?
“在下韓信,剛剛公子所言似意有所指。”
“當然,就是說給你聽的,苦厄難奪淩雲誌,不死終有出頭日,韓信,我知道你。”於鴻站在了韓信麵前說道。
“我隻是個無名小卒,公子緣何認識我。”
“我叫於鴻,韓兄喚我名字即可,韓兄的事我也略知一二,我覺得韓兄非常人也,不若相互考教一番如何?”說著於鴻便也席地而坐。
“韓兄讀過多少兵書?”
“不多,十餘部而已。”
於鴻微微有些驚訝,秦朝識字的人本就不多,讀過兵書之人更是少之又少,而看過十餘部的恐怕就更少了,哪怕呂公家也沒這麽多兵書,這韓信家境貧寒,從哪弄到這麽多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