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陳振業的一天3
重生1983,從賣小龍蝦開始 作者:熬夜的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虎子三下五除二,就檢查完其中一台機器,然後招手,把提花車間的幾個女工再次喊來。
“現在開始交叉檢查,你們相互監督,開始吧!”
虎子說完,把日常工作記錄的本子遞給其中一個女工,然後再次看向陳振業:“簡而言之,如果我們接手服裝廠,你們廠的幹部,將全部進入試用期,工人也是如此。”
“試用期後,工人轉正,幹部達到要求的留用,不達標的調崗變工人,同樣,工人中表現優異的,提拔成幹部。”
“所以,誰是幹部,誰是工人,隻和能力有關。”
“同樣,在我們廠裏,機關樓裏上班的,大部分也都是工人編製,不隻是說進車間才是工人編製。”
“我們車間幹部編製的女工,可是一點不少。”
“就眼前這幾個女工,全部都是幹部編製,因為她們肯學習,有技術,能維護好這些機器。”
虎子的話,讓陳振業沉默了。
但是讓其身後老工人們卻有些激動了。
襪子廠打破了傳統。
不單單是金錢上的獎勵,就連身份上的獎勵也有,哪怕是車間,也有機會當幹部了。
幹部已經不是機關的專屬代言詞了。
“不光如此,我們除了這些還有其他機製,比如,能力一般的工人,但是工作中態度認真負責什麽的,在廠裏工作一定年限後,也會升職成幹部......”
虎子侃侃而談,陳振業越發的沉默了。
管理經驗上,李星鋒也完虐了他。
他不是不懂,他能看出來,李星鋒這一套,能極大的激發和促進工人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以廠為家。
長久之後,哪怕是李星鋒當個甩手掌櫃,廠子依舊會蓬勃發展,因為這裏不隻是李星鋒,更是所有人的。
而接下來的縫紉機車間,那一道道的流水線生產方式,更是讓陳振業開了眼。
生產竟然可以如此的效率?
而計件的工資方式,竟然能讓工人們報以如此巨大的工作熱情?
開眼了,今天的陳振業算是開眼了。
他想著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給李星鋒或者虎子上一課,但是萬萬沒想到,他自己成了那個被拍死在沙灘上的前浪。
但是自己卻被紮實的上了一課。
直到下午六點下班,陳振業在李星鋒的辦公室裏,看著虎子寫完了工作日誌。
“陳廠長,晚上就去化工廠辦的飯館,那邊都安排好了,一起吧!”
陳振業瞪大了眼,這襪子廠大小部門可沒有一個說要下班的,你這就走了?
“我看大家都還沒下班呢,不合適吧。”陳振業其實想說,你一走,工人保證也跟著溜了,你們的生產進度能跟上?
“嗨,她們一般都要幹到八點鍾,趕都趕不走,廠裏食堂,就是專門給他們準備的,咱們別等了。”
聽到虎子的話,陳振業心裏更加的不是滋味。
不怕貨比貨,就怕人比人啊!
人家的管理下,工人主動熱情,自己管理下,工人......
一言難盡。
“算了,飯就不吃了,今天我算是漲見識了,我要回去好好消化下,今天,謝謝你了。”
陳振業失魂落魄的走出了辦公室。
跟他來的那些人,也一個個麵色通紅的走出辦公司,在他們心裏,隻要李星鋒接受了服裝廠,好日就不遠了啊,心裏激動啊!
但是接手服裝廠,他們說了不算,說了算的三個人,兩個在加班,一個在家裏帶娃做飯。
這一晚,沈崇文回來的很晚,晚上九點,才回到院子,什麽也沒說,隻是帶走了沈文溪和孫女沈小雨。
第二天照舊,李星鋒一邊在院裏吃著包子,一邊看著報紙。
李星鋒滿腦子都是沈崇文剛才吃包子時,那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沈崇文仿佛要說什麽,但是最後還是什麽都沒說。
很反常,平時的沈崇文不是這樣。
李星鋒一時間琢磨不透。
難道服裝廠和襪子廠的收購上有什麽貓膩?
“虎子,昨天廣州的王總來電話了麽,那邊籌備的怎麽樣?”
“來了,兩個廠子都已經談好了,要開業的門店拿下幾個,剩下還在談判,一切都在計劃內。”
李星鋒點了點頭,然後看了眼日期:“這報紙是昨天的啊,今天的報紙呢?”
“我去的時候問了,說今天的報紙要晚一點才有。”
想知道沈崇文的那個眼神的意思,看報紙是最佳的途徑,畢竟有任何的決策,報紙上都會優先報道。
從早上的眼神,到報紙的延遲,似乎都在說明,江州省這幾天,都會有一場不同尋常的變化。
但李星鋒仔細一想,似乎也就明白了。
服裝廠和襪子廠,都是國有資產,把國有資產的變賣,可不就是開以往之先河嘛!
明白這一切之後,李星鋒心裏舒服多了。
“走,上班!”大手一揮,提上公文包,李星鋒又恢複了意氣風發。
“等下,小鋒啊,那個啥......”李星海支支吾吾的撓頭。
“咋了大哥?”這可不是大哥等風格。
“嗨,是這樣,你不是讓我買了些種子給大江村送去了嘛,你這個種菜致富的法子,村長很讚同,就是說能不能帶上小江村,畢竟他還是小江村的族長。”
李星海這番話,充分表達了渠道商的重要性,大江村是產地,李星鋒是渠道,產地一方,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完完全全得看李星鋒臉色。
江大國正是明白這一點,才讓李星海把話傳達給李星鋒。
但,這種事,有的人明白,有的人不見得就明白。
比如上海的廠家。
這段時間,李明陽雖然在休息,但是人他已經撒出去了。
就在溫榮金帶著帶著王滿去廣州的那天,李明陽也調集銷售科的人手去了上海周邊。
本著一個市至少一家店的原則,這幫小夥子有了江州的經驗,明顯效率高了很多,兩人一組,很快第一批的十家店的選址就考察結束了。
“現在開始交叉檢查,你們相互監督,開始吧!”
虎子說完,把日常工作記錄的本子遞給其中一個女工,然後再次看向陳振業:“簡而言之,如果我們接手服裝廠,你們廠的幹部,將全部進入試用期,工人也是如此。”
“試用期後,工人轉正,幹部達到要求的留用,不達標的調崗變工人,同樣,工人中表現優異的,提拔成幹部。”
“所以,誰是幹部,誰是工人,隻和能力有關。”
“同樣,在我們廠裏,機關樓裏上班的,大部分也都是工人編製,不隻是說進車間才是工人編製。”
“我們車間幹部編製的女工,可是一點不少。”
“就眼前這幾個女工,全部都是幹部編製,因為她們肯學習,有技術,能維護好這些機器。”
虎子的話,讓陳振業沉默了。
但是讓其身後老工人們卻有些激動了。
襪子廠打破了傳統。
不單單是金錢上的獎勵,就連身份上的獎勵也有,哪怕是車間,也有機會當幹部了。
幹部已經不是機關的專屬代言詞了。
“不光如此,我們除了這些還有其他機製,比如,能力一般的工人,但是工作中態度認真負責什麽的,在廠裏工作一定年限後,也會升職成幹部......”
虎子侃侃而談,陳振業越發的沉默了。
管理經驗上,李星鋒也完虐了他。
他不是不懂,他能看出來,李星鋒這一套,能極大的激發和促進工人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以廠為家。
長久之後,哪怕是李星鋒當個甩手掌櫃,廠子依舊會蓬勃發展,因為這裏不隻是李星鋒,更是所有人的。
而接下來的縫紉機車間,那一道道的流水線生產方式,更是讓陳振業開了眼。
生產竟然可以如此的效率?
而計件的工資方式,竟然能讓工人們報以如此巨大的工作熱情?
開眼了,今天的陳振業算是開眼了。
他想著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給李星鋒或者虎子上一課,但是萬萬沒想到,他自己成了那個被拍死在沙灘上的前浪。
但是自己卻被紮實的上了一課。
直到下午六點下班,陳振業在李星鋒的辦公室裏,看著虎子寫完了工作日誌。
“陳廠長,晚上就去化工廠辦的飯館,那邊都安排好了,一起吧!”
陳振業瞪大了眼,這襪子廠大小部門可沒有一個說要下班的,你這就走了?
“我看大家都還沒下班呢,不合適吧。”陳振業其實想說,你一走,工人保證也跟著溜了,你們的生產進度能跟上?
“嗨,她們一般都要幹到八點鍾,趕都趕不走,廠裏食堂,就是專門給他們準備的,咱們別等了。”
聽到虎子的話,陳振業心裏更加的不是滋味。
不怕貨比貨,就怕人比人啊!
人家的管理下,工人主動熱情,自己管理下,工人......
一言難盡。
“算了,飯就不吃了,今天我算是漲見識了,我要回去好好消化下,今天,謝謝你了。”
陳振業失魂落魄的走出了辦公室。
跟他來的那些人,也一個個麵色通紅的走出辦公司,在他們心裏,隻要李星鋒接受了服裝廠,好日就不遠了啊,心裏激動啊!
但是接手服裝廠,他們說了不算,說了算的三個人,兩個在加班,一個在家裏帶娃做飯。
這一晚,沈崇文回來的很晚,晚上九點,才回到院子,什麽也沒說,隻是帶走了沈文溪和孫女沈小雨。
第二天照舊,李星鋒一邊在院裏吃著包子,一邊看著報紙。
李星鋒滿腦子都是沈崇文剛才吃包子時,那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沈崇文仿佛要說什麽,但是最後還是什麽都沒說。
很反常,平時的沈崇文不是這樣。
李星鋒一時間琢磨不透。
難道服裝廠和襪子廠的收購上有什麽貓膩?
“虎子,昨天廣州的王總來電話了麽,那邊籌備的怎麽樣?”
“來了,兩個廠子都已經談好了,要開業的門店拿下幾個,剩下還在談判,一切都在計劃內。”
李星鋒點了點頭,然後看了眼日期:“這報紙是昨天的啊,今天的報紙呢?”
“我去的時候問了,說今天的報紙要晚一點才有。”
想知道沈崇文的那個眼神的意思,看報紙是最佳的途徑,畢竟有任何的決策,報紙上都會優先報道。
從早上的眼神,到報紙的延遲,似乎都在說明,江州省這幾天,都會有一場不同尋常的變化。
但李星鋒仔細一想,似乎也就明白了。
服裝廠和襪子廠,都是國有資產,把國有資產的變賣,可不就是開以往之先河嘛!
明白這一切之後,李星鋒心裏舒服多了。
“走,上班!”大手一揮,提上公文包,李星鋒又恢複了意氣風發。
“等下,小鋒啊,那個啥......”李星海支支吾吾的撓頭。
“咋了大哥?”這可不是大哥等風格。
“嗨,是這樣,你不是讓我買了些種子給大江村送去了嘛,你這個種菜致富的法子,村長很讚同,就是說能不能帶上小江村,畢竟他還是小江村的族長。”
李星海這番話,充分表達了渠道商的重要性,大江村是產地,李星鋒是渠道,產地一方,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完完全全得看李星鋒臉色。
江大國正是明白這一點,才讓李星海把話傳達給李星鋒。
但,這種事,有的人明白,有的人不見得就明白。
比如上海的廠家。
這段時間,李明陽雖然在休息,但是人他已經撒出去了。
就在溫榮金帶著帶著王滿去廣州的那天,李明陽也調集銷售科的人手去了上海周邊。
本著一個市至少一家店的原則,這幫小夥子有了江州的經驗,明顯效率高了很多,兩人一組,很快第一批的十家店的選址就考察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