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是這麽說的,若是謝綾真的攥著這點權力不放,那就該富察琅嬅擔心了。
事情交代完,謝綾也懶得呆下去,瞧著富察琅嬅神色中帶了點敷衍,她笑著開口:“儲秀宮還有些事,那臣妾就先行告退了?”
“去吧。”富察琅嬅果然也沒留,點點頭表示同意。
謝綾也沒覺得有什麽不高興的,反正她今個來長春宮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臣妾告退。”
扶著冬半的手出來,謝綾站在台階上眯著眼看天空中的太陽。
富察琅嬅也不能怪她,小樂子從內務府打探到消息,富察琅嬅吩咐秦立送去長春宮的首飾都用絨花製作,衣裳都用簡樸花樣。
謝綾一聽這消息,就知道富察琅嬅打的是什麽主意,無非是以身作則,用自己的簡樸在前朝後宮得個好名聲。
她也不想想,太後和皇帝能不能接受這件事,富察琅嬅自己倒是博了個好名聲,襯托的太後和皇帝生活奢靡。
簡樸是好事,但宮裏簡樸過了頭,那就讓皇帝很不高興了,不過富察琅嬅是皇後,新官勝任三把火,弘曆也不能太不給皇後麵子。
忍了忍,忍到最後實在是忍不了了,看著後宮嬪妃一個比一個打扮的老氣,弘曆本來就好美色,富察琅嬅這麽做,孝期是更不想到後宮了。
弘曆從小不受重視,掌權之後當然是怎麽順心怎麽來,後宮不順心,他就不去了。
太後雖然是皇帝的養母,但她無比了解這個養子,所以才能把白蕊姬恰到好處的安排在弘曆麵前。
確實,弘曆是動意了,孝期時納了白蕊姬,雖然說出去名聲不大好聽,但人家是皇帝。
雖然和太後掰手腕落了下風,可該收攏的權力是一點也沒少,朝臣多多少少也估摸出了新帝的性子和手腕,所以退了一步。
孝期納妾不是什麽大事,不過是私德有問題,皇家自己的事自己都不管,他們這些大臣算外人,犯不上觸怒龍顏,被新皇記恨。
至於後宮?
富察琅嬅下令後宮節儉,內務府也不敢送貴重好看的緞子去嬪妃宮裏,各宮娘娘小主都是灰撲撲的。
皇帝都不來後宮,又新納了美人,還賞了新人貴重的暖緞,算是一巴掌扇在富察琅嬅臉上。
富察琅嬅看到這個結果,心裏是又氣又急又怒,忍了,默許後宮嬪妃換下她往日定下的簡樸衣裳首飾,重新裝扮起來。
不過她先前已經吩咐了後宮要節儉,此時也不好自己打臉,雖然由著嬪妃們裝扮,但自己還是從前的打扮。
皇帝不給她這個皇後麵子,富察琅嬅總得自己把臉麵撐起來。
這第一把火算是廢了,富察琅嬅很快又想起新的招數,她提議要把皇子公主都送到擷芳殿起居。
旁的都不要緊,當時蘇綠筠所出的皇子可還不會開口說話,就這麽交在奴才手裏,能養出什麽好性子?
那時哲妃早就沒了,擷芳殿都是富察琅嬅的人,蘇綠筠根本拗不過皇後,沒辦法,哭哭啼啼的把兒子送去擷芳殿。
這事弘曆很不滿,但富察琅嬅拿宮規祖製出來說話,他也不好太強硬。
再有就是,他才駁了富察琅嬅節儉的旨意,此時再插手後宮的事,就會給後宮嬪妃和前朝大臣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表明他不滿意這個皇後。
後位不穩,人心浮動,對弘曆掌管朝堂很不利,富察一族不好動,所以他默認了皇嗣都搬去擷芳殿,縱使蘇綠筠快哭瞎眼睛也沒心軟。
弘曆如此動作,才稍稍安撫了富察琅嬅的心,也順勢把前朝後宮的一場暗流平複下來。
不過是犧牲幾個皇子罷了,弘曆認為自己很年輕,日後還會有更多皇嗣,不要緊。
隻是養廢幾個皇子,嬪妃哭鬧幾聲,弘曆相信富察琅嬅能打理好。
等皇後的位置穩當了,前朝沒這麽多糟心事,弘曆再出手改皇嗣入擷芳殿的規矩。
整件事中,弘曆裝聾作啞,富察琅嬅心術不正,放任素練安排擷芳殿的嬤嬤養廢除了中宮出來的皇嗣。
帝後兩人都拿到了好處,那憑什麽後妃和其他皇嗣就是犧牲品呢?
謝綾坐在轎攆上冷笑,她可不打算把兩個孩子的命運都交給富察琅嬅。
事情不落在自己頭上,她是不知道疼的。
那要是富察琅嬅自己所出的兩個皇子出事了呢?
謝綾倒要看看她到時候還能不能穩如泰山。
今個她去長春宮可不光是為了把差事交還給富察琅嬅。
謝綾還在那些賬本上撒了些“好東西”。
富察琅嬅所出的兩子一女,謝綾都下過藥,送去長春宮的賬本上撒的就是激發藥效的引子。
謝綾就不信富察琅嬅能不翻看一下她交過去的賬目,隻要富察琅嬅翻看了,那她身上就會帶著。
等她去看那三個孩子的時候,會發生什麽可想而知。
謝綾下的藥很少,頂多讓富察琅嬅哪個孩子病一場,或者是三個孩子都病一場。
若是富察琅嬅懂事,不提讓皇嗣去擷芳殿的事,那謝綾也不會再加重藥量。
這段日子富察琅嬅已經開口讓嬪妃到長春宮請安,謝綾想搞事很輕鬆。
可若是富察琅嬅非要逼迫,那死的是誰謝綾可就不知道了。
或許璟瑟公主命不好,本來不好的身子雪上加霜,一病不起便去了。
或許是永璉……
也或許是永珹……
又或者三個全沒了也未可知。
親生的孩子出事,富察琅嬅還要堅持擷芳殿的事,那謝綾也不得不佩服她了。
……
不得不說,富察琅嬅還是有些運道在身上的,永璉病了,還有心思搞事。
“本宮瞧見這幾個月後宮開支不少,太過奢靡,皇上又剛剛登基,前朝正是用銀子的時候,後宮節省下來的再少,也是有用的,所以想著節省開支,本宮以身作則,諸位妹妹覺得如何?”
皇後都這麽說了,擺明了是要立威,眾人哪敢說個不字。
高曦月率先點頭,“皇後娘娘垂愛六宮,臣妾們自然是雙手讚同。”
事情交代完,謝綾也懶得呆下去,瞧著富察琅嬅神色中帶了點敷衍,她笑著開口:“儲秀宮還有些事,那臣妾就先行告退了?”
“去吧。”富察琅嬅果然也沒留,點點頭表示同意。
謝綾也沒覺得有什麽不高興的,反正她今個來長春宮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臣妾告退。”
扶著冬半的手出來,謝綾站在台階上眯著眼看天空中的太陽。
富察琅嬅也不能怪她,小樂子從內務府打探到消息,富察琅嬅吩咐秦立送去長春宮的首飾都用絨花製作,衣裳都用簡樸花樣。
謝綾一聽這消息,就知道富察琅嬅打的是什麽主意,無非是以身作則,用自己的簡樸在前朝後宮得個好名聲。
她也不想想,太後和皇帝能不能接受這件事,富察琅嬅自己倒是博了個好名聲,襯托的太後和皇帝生活奢靡。
簡樸是好事,但宮裏簡樸過了頭,那就讓皇帝很不高興了,不過富察琅嬅是皇後,新官勝任三把火,弘曆也不能太不給皇後麵子。
忍了忍,忍到最後實在是忍不了了,看著後宮嬪妃一個比一個打扮的老氣,弘曆本來就好美色,富察琅嬅這麽做,孝期是更不想到後宮了。
弘曆從小不受重視,掌權之後當然是怎麽順心怎麽來,後宮不順心,他就不去了。
太後雖然是皇帝的養母,但她無比了解這個養子,所以才能把白蕊姬恰到好處的安排在弘曆麵前。
確實,弘曆是動意了,孝期時納了白蕊姬,雖然說出去名聲不大好聽,但人家是皇帝。
雖然和太後掰手腕落了下風,可該收攏的權力是一點也沒少,朝臣多多少少也估摸出了新帝的性子和手腕,所以退了一步。
孝期納妾不是什麽大事,不過是私德有問題,皇家自己的事自己都不管,他們這些大臣算外人,犯不上觸怒龍顏,被新皇記恨。
至於後宮?
富察琅嬅下令後宮節儉,內務府也不敢送貴重好看的緞子去嬪妃宮裏,各宮娘娘小主都是灰撲撲的。
皇帝都不來後宮,又新納了美人,還賞了新人貴重的暖緞,算是一巴掌扇在富察琅嬅臉上。
富察琅嬅看到這個結果,心裏是又氣又急又怒,忍了,默許後宮嬪妃換下她往日定下的簡樸衣裳首飾,重新裝扮起來。
不過她先前已經吩咐了後宮要節儉,此時也不好自己打臉,雖然由著嬪妃們裝扮,但自己還是從前的打扮。
皇帝不給她這個皇後麵子,富察琅嬅總得自己把臉麵撐起來。
這第一把火算是廢了,富察琅嬅很快又想起新的招數,她提議要把皇子公主都送到擷芳殿起居。
旁的都不要緊,當時蘇綠筠所出的皇子可還不會開口說話,就這麽交在奴才手裏,能養出什麽好性子?
那時哲妃早就沒了,擷芳殿都是富察琅嬅的人,蘇綠筠根本拗不過皇後,沒辦法,哭哭啼啼的把兒子送去擷芳殿。
這事弘曆很不滿,但富察琅嬅拿宮規祖製出來說話,他也不好太強硬。
再有就是,他才駁了富察琅嬅節儉的旨意,此時再插手後宮的事,就會給後宮嬪妃和前朝大臣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表明他不滿意這個皇後。
後位不穩,人心浮動,對弘曆掌管朝堂很不利,富察一族不好動,所以他默認了皇嗣都搬去擷芳殿,縱使蘇綠筠快哭瞎眼睛也沒心軟。
弘曆如此動作,才稍稍安撫了富察琅嬅的心,也順勢把前朝後宮的一場暗流平複下來。
不過是犧牲幾個皇子罷了,弘曆認為自己很年輕,日後還會有更多皇嗣,不要緊。
隻是養廢幾個皇子,嬪妃哭鬧幾聲,弘曆相信富察琅嬅能打理好。
等皇後的位置穩當了,前朝沒這麽多糟心事,弘曆再出手改皇嗣入擷芳殿的規矩。
整件事中,弘曆裝聾作啞,富察琅嬅心術不正,放任素練安排擷芳殿的嬤嬤養廢除了中宮出來的皇嗣。
帝後兩人都拿到了好處,那憑什麽後妃和其他皇嗣就是犧牲品呢?
謝綾坐在轎攆上冷笑,她可不打算把兩個孩子的命運都交給富察琅嬅。
事情不落在自己頭上,她是不知道疼的。
那要是富察琅嬅自己所出的兩個皇子出事了呢?
謝綾倒要看看她到時候還能不能穩如泰山。
今個她去長春宮可不光是為了把差事交還給富察琅嬅。
謝綾還在那些賬本上撒了些“好東西”。
富察琅嬅所出的兩子一女,謝綾都下過藥,送去長春宮的賬本上撒的就是激發藥效的引子。
謝綾就不信富察琅嬅能不翻看一下她交過去的賬目,隻要富察琅嬅翻看了,那她身上就會帶著。
等她去看那三個孩子的時候,會發生什麽可想而知。
謝綾下的藥很少,頂多讓富察琅嬅哪個孩子病一場,或者是三個孩子都病一場。
若是富察琅嬅懂事,不提讓皇嗣去擷芳殿的事,那謝綾也不會再加重藥量。
這段日子富察琅嬅已經開口讓嬪妃到長春宮請安,謝綾想搞事很輕鬆。
可若是富察琅嬅非要逼迫,那死的是誰謝綾可就不知道了。
或許璟瑟公主命不好,本來不好的身子雪上加霜,一病不起便去了。
或許是永璉……
也或許是永珹……
又或者三個全沒了也未可知。
親生的孩子出事,富察琅嬅還要堅持擷芳殿的事,那謝綾也不得不佩服她了。
……
不得不說,富察琅嬅還是有些運道在身上的,永璉病了,還有心思搞事。
“本宮瞧見這幾個月後宮開支不少,太過奢靡,皇上又剛剛登基,前朝正是用銀子的時候,後宮節省下來的再少,也是有用的,所以想著節省開支,本宮以身作則,諸位妹妹覺得如何?”
皇後都這麽說了,擺明了是要立威,眾人哪敢說個不字。
高曦月率先點頭,“皇後娘娘垂愛六宮,臣妾們自然是雙手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