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夫快馬加鞭將謝玿帶回謝府,他不瞎,看得出事態緊急,一路上,他心情沉重,馬車裏氣氛低迷又壓抑。


    資良瑜要抱謝伯遠,卻被謝玿製止。


    謝玿神情略顯呆滯,推開資良瑜的手,抱起謝伯遠的屍身,朝府內走去。


    資良瑜愣愣地看著,忽而轉過身,再也忍不住心裏的痛,一手捶車壁,一手掩麵遮淚眼。


    不過很快,他吐了口氣,平複了下心情,抬步跟上去,陪在謝玿身邊。


    管家孫考勤立馬歡天喜地地迎上來,一看見謝玿的臉,他臉上的笑瞬間僵住,隨即視線下移,看到家主懷中小小的屍體以及兩人渾身的血。


    孫管家踉蹌了一下,隨即奔入府內,高聲喊道:


    “喪故——周知——”


    那聲音悲涼淒婉。


    謝玿抱著謝伯遠往綠竹院走,整個謝府內下人疾奔走,傳遞著這一悲傷的消息。


    下人聚集在綠竹院外,神情哀傷,資良瑜一直默默地跟在謝玿身旁。謝玿將謝伯遠放在床上,走出門,一抬頭,便看見院子外站著的一群人。


    下人們見謝玿出來,都探著頭,看見老爺的神情,不禁麵帶哀傷,紛紛低聲喚道:


    “爺。”


    謝玿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聲音嘶啞:


    “燒桶熱水來。”


    說完,他轉身回屋裏,坐在謝伯遠床邊,冰涼的手撫摸著謝伯遠冰涼的臉,沒有說話,也沒有再哭。


    資良瑜站在他身旁,摟著他的肩,感受到謝玿肩膀在顫抖,資良瑜將人摟入懷中,低聲道:


    “謝玿,謝玿……”


    “別怕,想哭就哭出來。”


    謝玿由著資良瑜抱著,壓抑地哽咽著。


    待下人將熱水端來,謝玿親自去謝伯遠衣櫃裏將伯遠最喜愛的一套衣裳拿出來,資良瑜幫著他把謝伯遠身上的髒衣服剪落,謝玿則擰著布巾替謝伯遠擦拭。


    謝玿神情專注,細細替謝伯遠擦幹淨臉,隻是在看見謝伯遠心口的血洞時,謝玿的手劇烈地顫抖起來,抽泣聲響起,一顆顆晶瑩的淚滴落,他仍然固執地擦拭。


    資良瑜心疼無比,拉著謝玿哀求道:


    “謝玿,停下……你停下,好不好?讓我來,好不好?”


    謝玿掩麵哭泣,資良瑜則從他手中接過麵巾,將謝玿安置在一旁,開始替謝伯遠擦拭,之後又替他換好衣服。


    資良瑜讓下人再端一盆熱水來,他換了條新麵巾,來到謝玿身前,拉下他掩麵的手,便對上了一雙無比悲傷的眼。


    資良瑜心裏針紮般的疼,他柔聲哄著道:


    “乖,來把臉擦幹淨,換身衣服好不好?”


    資良瑜抬手輕輕替謝玿擦拭,謝玿右臉全是傷口,臉頰上幾乎沒有一塊好皮,他的眼睛腫如泡,嘴唇幹裂,血痕深深,叫資良瑜的手止不住輕顫,心裏充滿悲傷與憤怒。


    “他因我而死……”


    謝玿開口道。


    “皇帝不滿我,才會這般對伯遠。”


    “他才那麽小啊,他那麽信任我,他也許從來沒想過……會遇到這種事情,站在上麵,他是不是害怕極了?”


    謝玿顫抖著,抽氣聲讓他說話斷斷續續的,卻不住地道:


    “他叫了,‘叔父’,他一定很害怕,他想我救他,可我救不了他……”


    “你說會不會很痛?他才那麽小,他……”


    謝玿一雙淚眼直視資良瑜,哀戚地問道:


    “良瑜,我該怎麽辦?我怎麽向兄長交代?”


    “我害死了兄長的孩子,我該怎麽辦?我該怎麽麵對他們?我該怎麽辦……良瑜……”


    現在說什麽也無法消解謝玿內心的痛苦,在他眼裏,若不是因為自己與皇帝的恩怨,謝伯遠不會牽扯其中,更不會因此喪命。


    他是這孩子的叔父,卻沒能護住這孩子,後悔,痛苦,懊惱,自責……每一個情緒都在吞噬謝玿的心,叫他無比痛苦,苦苦掙紮,直到墜入深淵。


    資良瑜與他額頭相抵,紅著眼對他說:


    “謝玿,堅強點,我們一起走下去,好不好?”


    謝玿喘不上氣,抽抽嗒嗒的,不住地搖頭道:


    “我不要……我不要……我好難受……”


    “隻要一想到兄長和母親,我就會想起伯遠的死狀,就倒在我麵前,上一秒還在喊著叔父,下一秒身上沾滿了血,我低頭就能看見自己身上沾滿了伯遠的血。”


    “是我沒護好他,我想不開……我不想這樣,我不要……我不知道該怎樣去麵對他們。怎樣去麵對伯遠……”


    謝玿紅腫著眼問資良瑜,心碎道:


    “你告訴我,我該怎樣去麵對他們?”


    資良瑜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安慰謝玿,隻能握住謝玿的手,才發覺他的手冰的可怕。


    資良瑜兩手捧著謝玿的雙手,低頭給他哈氣,又喚來下人灌個湯婆子來,把屋裏炭盆點上,再拿謝玿的衣服來。


    資良瑜又氣又心疼,強行拉起謝玿,將他身上濕透的衣服脫掉,給他換上幹衣服,


    一邊低頭給他係腰帶,一邊悶悶道:


    “伯遠出事我們都很難過,你是他叔父,心裏難受,這是人之常情。”


    “是,他無辜卷入你與皇帝的恩怨,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沒有人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誰也沒有想到,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死局,任憑你再怎樣厲害,意外,不可預測。”


    “我沒有辦法讓你停止自責,因為我心亦有愧疚,我是神,我答應會保護好你,可我沒有護下伯遠。我問自己,如果一開始,我就使用法術,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謝玿聞言,看著資良瑜道:


    “不是這樣的……”


    資良瑜見他否認,微微皺眉直視著謝玿道:


    “那是怎樣的?真正的罪魁禍首還在逍遙自如,你現在又在自怨自艾些什麽?”


    他語氣雖帶了些責備,可到底是心疼居多。


    謝玿顯然被資良瑜的話給鎮住了,他愣了幾秒,委屈湧上心頭,別過臉去,輕聲道:


    “我隻是……太難受。”


    資良瑜也不再說他,謝玿心裏不好過,誰也不好過,他方才的話已經說得很重了,他再接下去隻怕會叫謝玿更難受,現在隻需要等待。


    謝玿偏著頭,默默消化著情緒,偶爾流出幾滴淚,都被他自己擦去。


    資良瑜蹲在他身前,一手握住謝玿的手,掌心的溫暖相融,無聲地支持著謝玿,寬解他的心情。


    思考的時間是漫長的,誰也不知道到底過了多久,謝玿想通了什麽。


    許久,他扭過頭,對資良瑜說:


    “準備喪事吧。”


    資良瑜猛抬眸,見謝玿麵色已如常,隻是臉上傷痕累累,眼睛依舊浮腫。


    “好。”


    資良瑜起身,看著謝玿臉上的傷,語氣溫柔,試探地問道:


    “你的傷……我去拿藥?”


    謝玿微微點頭,露出一抹極淡的笑,道:


    “有勞了。”


    資良瑜如釋重負,眼裏露出歡喜,他抬手輕輕撫了撫謝玿的臉頰,轉身去找藥膏。


    資良瑜一走,謝玿轉身坐在謝伯遠身旁,抬手,目光溫柔,輕輕撫弄謝伯遠額前的碎發,眼前漸漸模糊。


    “對不起,伯遠……”


    ……


    南山行宮。


    出了這麽大的事,繼續圍獵是不可能了,帝即刻下令撤回皇宮。


    不過在此之前,有件事情,皇帝要親自向某個人確認。


    天師正坐在榻上打坐,可他嘴角的笑容如此得意,叫人無法忽視。正道在一旁來回踱步,時不時停下來,看一眼天師,見他氣定神閑,正道不由得一臉焦急。


    天師哼笑一聲,睜開眼看著正道,笑道:


    “正道子,歇著吧,轉得我頭疼。”


    正道見天師終於搭理自己,立馬走上來,麵露凶相,以手成刀,做了個斬頭的動作,道:


    “謝玿未經審訊濫殺俘虜,趁此機會,你我聯手,勸陛下做掉他。”


    天師眨眨眼,笑著質問道:


    “我為什麽要殺他?”


    正道的表情變得匪夷所思,湊上去,壓低聲音道:


    “不殺他你做這個局做什麽?”


    天師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正道,悠悠回答道:


    “當然是為了謝玿,不過,也不止是為了謝玿。”


    正道被天師這不緊不慢的態度弄得騰起一陣窩心火,急得他弓著的背都要挺直了,他氣急敗壞道:


    “既然是為了他,那就幹脆趁熱打鐵,除了這個禍星!”


    天師略微歪頭,一雙鳳眼斜睨著正道,嘴角帶著一絲弧度,倒叫人生出一種他眼中多情的錯覺,嬌俏俏的。


    “正道子,你不知道嗎,經皇長孫這麽一鬧,陛下可謂是騎虎難下,大臣們心裏跟明鑒似的,現在處置了謝玿,那可太難辦了。”


    不說這個還好,一提正道心裏就來氣,立馬回懟道:


    “皇長孫是你放跑的!”


    “你若不放,這事情就要好辦多了。你好好叫人壓著他,他跑得了麽?”


    話音剛落,正道子腦中靈光一閃,錯愕的目光直射向天師。天師笑眯眯的,像隻老狐狸一般。


    他近來倒是越來越愛笑了。


    正道大驚失色,結結巴巴地問道:


    “你……你是故意的?”


    天師笑容真誠,說出的話卻叫人不寒而栗:


    “正道子,聰明的人,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


    隨即他起身,靠近天師,遷就地俯身,在正道耳邊笑著道:


    “我要他……身敗名裂。”


    正道被嚇得後退好幾步,看著天師,目光驚恐萬狀。


    帳篷外傳來聲響,是皇帝來了。


    天師眸光頓時一厲,湊到正道耳邊,寒聲道:


    “管好你的嘴。”


    門簾被人一掀,光亮打進來,落在天師身上,一半光明,一半昏暗。


    正道看清來人,立馬站好身子,恭敬地喚道:


    “見過陛下。”


    天師則朝皇帝微微點頭示意。


    皇帝看都沒看正道一眼,對他道:


    “先生能否留些空間,朕與天師有事相商。”


    正道有些不情願,奈何皇命不可違,行了禮,便朝外退去。


    皇帝往榻上一坐,天師則在對麵的椅子上坐下。皇帝看了天師好幾眼,見他神色自如,終於忍不住問道:


    “是你做的嗎?將他二人調換?”


    天師抬頭,直視天威,大大方方地承認道:


    “是。”


    皇帝頓時坐不住了,感覺被背叛了一般,他起身來回走動著,甫一轉身,指著天師的鼻子怒不可遏道:


    “你知不知道你害慘朕了!”


    “你知道你都幹了什麽嗎?你為什麽要私自行動?為什麽不和朕說?你讓朕今日顏麵丟盡!”


    天師沒說話,目光平靜,看著暴怒的帝王。


    皇帝憤怒不已,怒聲問道:


    “刺殺是怎麽回事?到底是你安排的,還是意外?”


    天師笑了笑,有一瞬間,他的臉和王玢的臉重合,那種無奈而又憂傷的神情,叫皇帝心頭一跳,氣焰瞬間消下去,怔愣了好幾秒。


    當初他質問王玢時,王玢就是這般表情,他如何也忘不掉。


    天師開口,語氣裏有一絲微不可察的委屈:


    “陛下,草民沒有那麽大能耐,請來兩位百步穿楊的刺客。”


    皇帝頓覺難以麵對天師,眼神躲閃,舔了舔嘴唇道:


    “天師……勿要怪罪,朕隻是一時心急,才說了些重話。不知天師可否為朕解惑?”


    天師點點頭,語氣和緩道:


    “陛下,還記得我說小殿下有一劫,而謝氏子便是生門嗎?”


    “我便是預感到了今日必出大事,隻是我算不出具體劫數,故而出此下策。那孩子本是有塊護體靈玉的,那玉通靈性,可救他一命,隻是千算萬算,沒算到他早已失了靈玉。”


    說罷,天師低頭,臉偏向旁處,一臉愧疚道:


    “是我學藝不精,才叫陛下受辱,可憐那孩子又丟了性命。”


    天師容貌世間難得,做出這般神態來,倒顯得有些楚楚動人,又不矯揉造作。帝本是個好顏色的,又因為天師做這麽多都是為了他的寶貝孫子,故而立馬消了氣,帶著些哄意道:


    “這怎麽是您的過錯呢?是那孩子命該如此,運氣不好罷了,能為君死,是他的榮耀。倒是天師救了皇長孫一命,朕要好好感謝天師,天師想要什麽,盡管與朕說。”


    天師微微搖頭,垂下的眸子中一片算計,口中卻滿是悲憫道:


    “如此獎賞,受之有愧。”


    帝眼中盡是欣賞,天師斜睨見皇帝的神情,心裏冷笑不已,為了更加塑造自己完美的形象,叫皇帝更信任自己,故而他提議道:


    “陛下,謝氏子護主有功,當賞,不如為其追封,表嘉忠心。”


    皇帝稍作權衡,當即采納天師的建議,並道:


    “念其護主有功,追封‘忠武’。”


    “陛下聖明。”


    天師微微一笑道。


    “至於謝玿,雖說其將那兩個刺客未審先殺,可他這是護犢情深,情有可原,故而殺人泄憤,不若言語訓誡,如此一來,也好安撫朝臣。”


    這個提議皇帝並未立即采納,而是皺著眉,一臉不悅地向天師告狀道:


    “大臣們都要朕給個交代,朕怎麽交代?謝玿觸犯國法,理應問罪,隻是有這麽多人替他擔著,叫朕進退維穀。”


    天師心裏憋著壞主意,故作為難地對帝道:


    “恕我無能,陛下,我並不擅長應付此事。”


    隨後他似乎靈光一閃,提議道:


    “陛下何不去問正道子?正道子於這方麵頗有造詣,想來正道子較我謀略更多。”


    然而皇帝並不希望能人異士過於幹涉朝廷,故而聽天師這般說,皇帝心裏對正道不滿,卻也給天師個麵子,順應道:


    “那朕便去與他商量,看看他是否如天師所言,謀略甚多。”


    皇帝朝外走去,天師頷首恭送,笑道:


    “陛下慢走。”


    抬起頭時,眼裏盡是惡意。


    正道子啊,他有什麽建議呢?當然是……主殺啦。


    不過皇帝倒是不會真殺了謝玿,隻是天師想借正道這把刀,在謝玿心窩子上再補上一刀罷了。


    皇帝與正道商議過後,當日便頒布了對此事的處置結果:


    “謝氏子謝伯遠,護主有功,追封‘忠武’。”


    “皇長孫與謝氏子,乃是故友,情誼深厚,兩人約為遊戲,身份互換,落此惡果。皇長孫視祭祀大事如兒戲,禁足東宮,以示懲戒。”


    “至於謝玿,舐犢情深,情有可原,然其殺人泄憤,藐視天威,蔑視國法,亦不可饒恕。即日起,謝玿停職查辦,日日於大理寺受訓,直至悔過,方可官複原職。”


    “千牛與羽林,輪班值守,製度疏忽,以致護衛不力,刺客橫行,一一問責,連坐千餘人次。”


    “宮人看管主子不力,罰者亦百餘數。”


    不過禤蔚並未參與,故而皇帝並未對其降罪,隻是口頭教育一番。


    禤蔚心知肚明,皇帝不過是忌憚他身後的人罷了,故而才會在一開始,就調開他。


    滿朝文武皆知皇帝這是將過錯盡數推在兩個孩子身上,歸為遊戲致禍,雖有質疑的聲音,到底皇權至上,這件事便到此為止。


    誰也不知道真相到底為何,隻是他們在心裏也認清了高座上的君王一分。


    至於刺客,死無對證,有司隻能根據身體特征及凶器推斷,刺客來自嶺南、南詔一帶。


    一時之間,朝廷憂思不已,若是南詔刺客,隻怕南詔野心之大,令人發指。


    開平十一年春,龍抬頭,行春蒐。蠻夷行刺,未遂;謝氏護主,故歿。


    ——《國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屠龍:王謝之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以夫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以夫子並收藏屠龍:王謝之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