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芳堂堂一武將,何時受過這等屈辱,見吳建忠不管不問,當即氣得帶著兒子甩袖離去。
自此,衛國公府再無安寧,衛國公左右為難,一個是代自己侍奉父母終老,辛苦養育三個子女成人的結發老妻,一個是同生死共患難,相濡以沫的紅顏知己,他無論偏幫哪一方都過不了心裏的難關,多數時候隻得沉默以對。
如此一來,無論黃氏還是趙月芳,都對衛國公愈發不滿起來。
衛國公府最終以黃氏的大勝結束了這一場內宅爭鬧。黃氏接管了衛國公府的管家大權,趙月芳自請下堂,帶著兒子搬去了國公府最偏僻的留春苑,將通往國公府的院門封死,隻留下對外的偏門出入,而吳勝生也從京城熾手可熱的權貴公子眨眼間變成了國公府一不起眼的庶子。
太祖看不過眼,對吳勝生更加偏疼,不僅依舊讓他進宮做小兒子的伴讀,還時常讓他在宮中留宿。
黃氏看在眼裏,嫉恨不已,可惜他的兒子年紀大了,且目不識丁,這份榮寵她是搶不到了。
黃氏進京不久,在衛國公的陪同下,進宮拜見了帝後。
都是老熟人了,盡管進宮前有宮人教授禮儀,黃氏見了太祖,依舊大呼謝莽子,神態十分親熱。
太祖多年沒聽到有人直呼他小名了,也頗感親切,又看在衛國公的情分上,對黃氏十分客氣。
親眼見識了宮裏的威嚴氣派,黃氏心裏極度地不平衡,當年的謝莽子不過一土匪頭子,居然也能當皇帝?這一刻,她對皇權的敬畏無端地減少了許多。
當無意中聽人說起,這大乾朝有一半是她那死鬼丈夫幫著打下來的,黃氏心裏更不舒服了,謝莽子能坐得了皇位,她那死鬼丈夫怎麽就不能,若是死鬼丈夫做了皇帝,她便是母儀天下的皇後了。
不過事已至此,她再無知也知道這話不能輕易說出去,於是不甘了幾天後,黃氏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太祖常年轉戰沙場,膝下隻有二子,皆是皇後所出,即便登基後後宮充盈了些許,卻再無新生兒誕下。
皇長子謝忱當年隨父親一同征戰,德才兼備,有勇有謀,頗得太祖及眾大臣讚賞,可惜在一場戰事中落下殘疾,一隻胳膊直接被斬落,自此與帝位無緣。
太祖和眾大臣當年為此事著實傷心難過了許久。
好在謝忱生性豁達,自殘疾後一心教導幼弟謝恒,兄弟倆感情極好,太祖百年後謝恒將登基為帝已成定局。
黃氏又開始在府裏撒潑打滾,一定要讓衛國公進宮去討恩賞,讓她那比謝恒大了三歲的幼女嫁與謝恒為正妃,自己的兒子做不了皇帝,外孫能做也是一樣的。
衛國公被她鬧得煩不勝煩,又覺得確實虧待了那三個兒女,於是便厚著臉皮跪到了太祖麵前求情。
太祖聽完氣了個仰倒,卻不能將老兄弟的麵子踩在腳底。
可正妃日後便是皇後,太祖怎麽會允許那毫無學識又粗鄙無比的黃氏幼女直接占據那樣一個位置,無奈之下允諾了一個側妃之位。
黃氏心裏十分不快,自此對太祖記恨在心。
三年後,謝恒大婚,迎娶了當朝太傅之女為正妃。
謝恒婚後不到一個月,黃氏又開始大鬧,逼迫衛國公再去宮裏求情,讓謝恒早日將她的女兒娶進門去。
衛國公此時身體已經大不如前,早年陳傷時而複發,這些年家裏又過得十分不順,黃氏對他不冷不熱,趙月芳更是閉門獨居,對衛國公視而不見。
皇帝體恤衛國公的難處,答應了衛國公的求懇,謝恒卻因為吳勝生的遭遇,十分厭惡黃氏,連帶著對黃氏的女兒也討厭不已。
可惜太祖早已答應,謝恒不得不將黃氏女兒吳氏娶進門,洞房花燭之後,便再也不願進吳氏的院子。
事情就是這麽巧,吳氏與謝恒一夜歡好,居然便有了身孕,十月之後,吳氏居然率先誕下了謝恒的庶長子。
黃氏大喜,已經不自覺地將皇位納入了自家懷中,並毫無顧忌地在多個場合流露出了這個想法。
太祖震怒卻不好問罪這個無知老婦人,隻將衛國公招進宮裏,第一次在這個老兄長麵前沉了臉,狠狠敲打了一番。
謝恒也對吳氏更加討厭,連帶著對自己的長子也愈發不喜起來。
衛國公羞憤難當,回府後便一病不起,不出三個月便離世了。
衛國公離世前,隻留下一句遺言,國公府的爵位可由黃氏的兒子繼承,可日後待趙月芳百年之後,他要和趙月芳合葬。
黃氏聽了又喜又氣,趙月芳卻無比懊悔這些年不該冷待了吳建忠,在吳建忠靈前哭的昏死過去。
衛國公去世後,黃氏收斂了許多,趙月芳卻又一病不起了,不到一年時間,也緊隨衛國公而去,在太祖的堅持下,兩人合葬在了一起。
吳勝生自此再也不願待在京城,向太祖請旨,前往下麵州府曆練。
十幾年時間,吳勝生隻回了京城一次,那便是六年前太祖薨逝,新皇謝恒登基之時。
這些年吳勝生也特別爭氣,在各州府輾轉任職,前幾年便升任到了涼州知府的職位,成為一方父母官,三年前涼州大亂之時,吳勝生作為地方父母官,為穩定地方時政耗心費力,成效顯著,深得皇帝看重,是衛國公一脈最有出息的子弟,比起他那兩位躺在父輩功勞簿上享樂的兄長不知強了多少。
黃氏見吳勝生官越做越大,危機感頓生。
在京城待了二十來年,再傻再笨的人,也能學會審時度勢,權衡利弊。
她雖然看不起草莽出身的謝莽子,也知道皇位不是輕易能到手的,尤其是隨著謝恒又先後誕下了多個皇子,黃氏原以為唾手可得的皇位眼看越來越難保了,也不覺愈加焦急起來。
黃氏剛回衛國公府時,趙月芳的許多老同袍為趙月芳打抱不平,同樣也有些衛國公的老部下尤其是與黃氏相識的軍中將領對黃氏的忠義感佩不已,隨著衛國公和趙月芳的去世,那些將領更對黃氏一脈多有關照和庇護。
黃氏能在亂世中撫養大三個子女,自有其特別之處,她不僅特別能吃苦,而且出手尤其大方,衛國公府富貴,黃氏眼都不眨地廣撒銀錢,為衛國公那些老部下排憂解難,很是籠絡了一些人心,成為了大皇子的忠實追擁者。
自此,衛國公府再無安寧,衛國公左右為難,一個是代自己侍奉父母終老,辛苦養育三個子女成人的結發老妻,一個是同生死共患難,相濡以沫的紅顏知己,他無論偏幫哪一方都過不了心裏的難關,多數時候隻得沉默以對。
如此一來,無論黃氏還是趙月芳,都對衛國公愈發不滿起來。
衛國公府最終以黃氏的大勝結束了這一場內宅爭鬧。黃氏接管了衛國公府的管家大權,趙月芳自請下堂,帶著兒子搬去了國公府最偏僻的留春苑,將通往國公府的院門封死,隻留下對外的偏門出入,而吳勝生也從京城熾手可熱的權貴公子眨眼間變成了國公府一不起眼的庶子。
太祖看不過眼,對吳勝生更加偏疼,不僅依舊讓他進宮做小兒子的伴讀,還時常讓他在宮中留宿。
黃氏看在眼裏,嫉恨不已,可惜他的兒子年紀大了,且目不識丁,這份榮寵她是搶不到了。
黃氏進京不久,在衛國公的陪同下,進宮拜見了帝後。
都是老熟人了,盡管進宮前有宮人教授禮儀,黃氏見了太祖,依舊大呼謝莽子,神態十分親熱。
太祖多年沒聽到有人直呼他小名了,也頗感親切,又看在衛國公的情分上,對黃氏十分客氣。
親眼見識了宮裏的威嚴氣派,黃氏心裏極度地不平衡,當年的謝莽子不過一土匪頭子,居然也能當皇帝?這一刻,她對皇權的敬畏無端地減少了許多。
當無意中聽人說起,這大乾朝有一半是她那死鬼丈夫幫著打下來的,黃氏心裏更不舒服了,謝莽子能坐得了皇位,她那死鬼丈夫怎麽就不能,若是死鬼丈夫做了皇帝,她便是母儀天下的皇後了。
不過事已至此,她再無知也知道這話不能輕易說出去,於是不甘了幾天後,黃氏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太祖常年轉戰沙場,膝下隻有二子,皆是皇後所出,即便登基後後宮充盈了些許,卻再無新生兒誕下。
皇長子謝忱當年隨父親一同征戰,德才兼備,有勇有謀,頗得太祖及眾大臣讚賞,可惜在一場戰事中落下殘疾,一隻胳膊直接被斬落,自此與帝位無緣。
太祖和眾大臣當年為此事著實傷心難過了許久。
好在謝忱生性豁達,自殘疾後一心教導幼弟謝恒,兄弟倆感情極好,太祖百年後謝恒將登基為帝已成定局。
黃氏又開始在府裏撒潑打滾,一定要讓衛國公進宮去討恩賞,讓她那比謝恒大了三歲的幼女嫁與謝恒為正妃,自己的兒子做不了皇帝,外孫能做也是一樣的。
衛國公被她鬧得煩不勝煩,又覺得確實虧待了那三個兒女,於是便厚著臉皮跪到了太祖麵前求情。
太祖聽完氣了個仰倒,卻不能將老兄弟的麵子踩在腳底。
可正妃日後便是皇後,太祖怎麽會允許那毫無學識又粗鄙無比的黃氏幼女直接占據那樣一個位置,無奈之下允諾了一個側妃之位。
黃氏心裏十分不快,自此對太祖記恨在心。
三年後,謝恒大婚,迎娶了當朝太傅之女為正妃。
謝恒婚後不到一個月,黃氏又開始大鬧,逼迫衛國公再去宮裏求情,讓謝恒早日將她的女兒娶進門去。
衛國公此時身體已經大不如前,早年陳傷時而複發,這些年家裏又過得十分不順,黃氏對他不冷不熱,趙月芳更是閉門獨居,對衛國公視而不見。
皇帝體恤衛國公的難處,答應了衛國公的求懇,謝恒卻因為吳勝生的遭遇,十分厭惡黃氏,連帶著對黃氏的女兒也討厭不已。
可惜太祖早已答應,謝恒不得不將黃氏女兒吳氏娶進門,洞房花燭之後,便再也不願進吳氏的院子。
事情就是這麽巧,吳氏與謝恒一夜歡好,居然便有了身孕,十月之後,吳氏居然率先誕下了謝恒的庶長子。
黃氏大喜,已經不自覺地將皇位納入了自家懷中,並毫無顧忌地在多個場合流露出了這個想法。
太祖震怒卻不好問罪這個無知老婦人,隻將衛國公招進宮裏,第一次在這個老兄長麵前沉了臉,狠狠敲打了一番。
謝恒也對吳氏更加討厭,連帶著對自己的長子也愈發不喜起來。
衛國公羞憤難當,回府後便一病不起,不出三個月便離世了。
衛國公離世前,隻留下一句遺言,國公府的爵位可由黃氏的兒子繼承,可日後待趙月芳百年之後,他要和趙月芳合葬。
黃氏聽了又喜又氣,趙月芳卻無比懊悔這些年不該冷待了吳建忠,在吳建忠靈前哭的昏死過去。
衛國公去世後,黃氏收斂了許多,趙月芳卻又一病不起了,不到一年時間,也緊隨衛國公而去,在太祖的堅持下,兩人合葬在了一起。
吳勝生自此再也不願待在京城,向太祖請旨,前往下麵州府曆練。
十幾年時間,吳勝生隻回了京城一次,那便是六年前太祖薨逝,新皇謝恒登基之時。
這些年吳勝生也特別爭氣,在各州府輾轉任職,前幾年便升任到了涼州知府的職位,成為一方父母官,三年前涼州大亂之時,吳勝生作為地方父母官,為穩定地方時政耗心費力,成效顯著,深得皇帝看重,是衛國公一脈最有出息的子弟,比起他那兩位躺在父輩功勞簿上享樂的兄長不知強了多少。
黃氏見吳勝生官越做越大,危機感頓生。
在京城待了二十來年,再傻再笨的人,也能學會審時度勢,權衡利弊。
她雖然看不起草莽出身的謝莽子,也知道皇位不是輕易能到手的,尤其是隨著謝恒又先後誕下了多個皇子,黃氏原以為唾手可得的皇位眼看越來越難保了,也不覺愈加焦急起來。
黃氏剛回衛國公府時,趙月芳的許多老同袍為趙月芳打抱不平,同樣也有些衛國公的老部下尤其是與黃氏相識的軍中將領對黃氏的忠義感佩不已,隨著衛國公和趙月芳的去世,那些將領更對黃氏一脈多有關照和庇護。
黃氏能在亂世中撫養大三個子女,自有其特別之處,她不僅特別能吃苦,而且出手尤其大方,衛國公府富貴,黃氏眼都不眨地廣撒銀錢,為衛國公那些老部下排憂解難,很是籠絡了一些人心,成為了大皇子的忠實追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