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庭大仙靜極思動,卻沒有去上方山,也沒有去姑蘇城,而是去了靈岩山。
金庭大仙在姑蘇的朋友很少,原本白象龍上來諂媚,勉強算一個朋友,但白象龍這樣的玩意,金庭大仙又實在瞧不上,如今已經打發去上方山給他當暗子。
太湖神原本也算表麵朋友,被通惠大王設計,割席斷交了。
通惠大王算得上心懷鬼胎的朋友,但金庭大仙也心懷鬼胎,兩個心懷鬼胎的人要見麵,總要先過上幾招。
到最後,反倒是隻邀請他參加過兩次宴會的石城大王比較對金庭大仙的胃口。
這次他來,倒也沒有什麽目的,而是聽說靈岩山也收攏了不少流民,所以特地來看一眼。
靈岩山確實收治了不少流民,石城大王經營了好些年,秀峰寺又頗為靈驗,所以這和尚廟的家底不薄。
如今大量無家可歸的流民進來吳郡,老和尚看了一眼,便同意弟子們協助賑災。
在山下搭了粥棚,每日供應米水,能救一個是一個。
這樣的善舉也得到不少人支持,姑蘇的富戶商賈有不少,出了一部分資,送了一部分糧,整個靈岩寺就匯聚了不少流民。
金庭大仙到秀峰寺來的時候,寺裏就沒有多少和尚在。
老和尚倒是在念經,其餘的人都去幫忙賑濟流民了。
金庭大仙來的時候,石城大王還有些意外,問道:“大仙今日怎麽有閑暇來我這裏?”
金庭大仙笑了起來,道:“本來是要去姑蘇的,途徑你這裏,瞧見了你這邊人氣雜亂,晦氣浮空,就想著下來見見,隻是沒想到你在賑濟災民。”
石城大王歎了一口氣,道:“我佛慈悲,不忍見也。”
金庭大仙索性與他閑聊,從他隻言片語中,才知道原來秀峰寺早就開始賑濟了。
秀峰寺賑濟流民比官府還早,去年旱蝗二災,冬天又冷,早就有流民了,還多是附近郡縣的流民。
官府起初是不管的,秀峰寺的和尚看不過去,那時候就已經在接濟了。
隻是到了今年,官府看事態嚴重了,不管要鬧出大亂子,上報吳王之後,又要施行仁政,才救濟得沸沸揚揚、聲勢浩大,才緩解了秀峰寺的壓力。
否則秀峰寺哪怕把佛祖金身刮下來,也不夠填補這些人無底洞。
金庭大仙感歎一聲,道:“你一片仁心,倒是比人更像人了。我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隻覺得濁世難行,令人作嘔。”
石城大王搖了搖頭,道:“大劫之下,活著就很難了。”
金庭大仙點了點頭,道:“難怪你沒空去上方山講經了,原來是被這事給絆住了。”
石城大王心中一跳,看向金庭大仙,問道:“你怎麽會與上方山打交道?我以為你這樣的人瞧不上他們。”
金庭大仙道:“確實不怎麽瞧得上,但誰叫他們神通廣大,我卻沒有拒絕的本事。”
石城大王猶豫了一下,警告道:“五通神非同一般,亦正亦邪,行事往往偏激,你若是不得不與他們打交道,一定要小心。”
金庭大仙頓時笑了起來,道:“所以你不去上方山,也不是沒有時間去,而是故意躲著。”
石城大王道:“你就一定要把話說成這樣嗎?”
金庭大仙道:“我喜歡直來直往,有什麽不能說的。”
石城大王冷哼一聲,道:“我就是不想去,行了吧。我生在吳郡長在吳郡,修行亦在吳郡。五通神是什麽樣的人,我多少也有耳聞。”
“修神通而不修佛法,不肯自渡,我如何能渡?老太太請我去,我去了又能如何?”
金庭大仙道:“石城大王心如明鏡,能避開還是避開,像我這般避不開,也會想些脫身的法子。”
他順水推舟,問起石城大王五神通的事情。
石城大王道:“怎麽忽然問起五神通……我明白了。”
他也不在多問,微微思忖,便道:“神通二字,乃是自有自成。如燈之有火,火本有光。我佛門有六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如意、漏盡六神通,漏盡通乃是斷盡一切有漏煩惱,依止靜慮而示現威德具足,乃是聖者方能證得。”
“故而往往談論神通,會說五神通。而這五種神通也不應當是刻意求來的。佛法修行,需自渡覺我,也需渡人覺他。所以需要雙眼能觀一切形色,雙耳能聽一切音聲,知眾生之他想,曉群生之宿命,令心念行至十方眾生所行之處,才有這五種神通。”
“佛法修行,神通自生,無需貪求,反入魔障。”
金庭大仙挑起了眉頭,道:“若是貪求呢?”
石城大王道:“好比舍本逐末,雖一時得神通異力,卻終究是壁裏安柱、窯頭土坯,已入魔障,而不自知。”
金庭大仙又問道:“是何等魔障?”
石城大王遲疑起來,道:“我如今隻是能聽能聞,雖然不算了不得的本事,卻也是正道,倒是不清楚是何等魔障。”
“不過魔障也多是因人而異,實在不好說。”
石城大王說不出來,但金庭大仙心中卻已然有了猜測。
好比通惠大王修成宿命通,便往往運籌帷幄,卻又對看不透的東西異常掛懷。
金庭大仙與他暗中鬥法,隻是因為通惠大王試圖窺探他的命數,算出他的過去未來,而金庭大仙則是以所修之道法阻隔,令他往往功敗垂成。
這幾番來回兜圈子,何嚐不是通惠大王的執拗?
金庭大仙若有所思,石城大王也沒有打擾他。
金庭大仙沒有想明白通佑大王和通濟大王的魔障是什麽,轉過頭來向石城大王致謝。
石城大王隻是擺了擺手,道:“若真是想擺脫他們,又沒有別的法子,你不妨剃了頭發拜在我秀峰寺。你修行月法,正合月光菩薩的佛法。以你的慧根,不出幾年,就能當方丈啦。”
金庭大仙摸了摸頭上的白發,道:“我剃了頭發不要緊,隻恐惹惱了他們,反而連累了秀峰寺。”
石城大王道:“無需擔心,我有靠山。”
堂堂秀峰寺的老師祖,修行佛法的大和尚,竟然說出這種話,金庭大仙都被他逗笑了。
金庭大仙在姑蘇的朋友很少,原本白象龍上來諂媚,勉強算一個朋友,但白象龍這樣的玩意,金庭大仙又實在瞧不上,如今已經打發去上方山給他當暗子。
太湖神原本也算表麵朋友,被通惠大王設計,割席斷交了。
通惠大王算得上心懷鬼胎的朋友,但金庭大仙也心懷鬼胎,兩個心懷鬼胎的人要見麵,總要先過上幾招。
到最後,反倒是隻邀請他參加過兩次宴會的石城大王比較對金庭大仙的胃口。
這次他來,倒也沒有什麽目的,而是聽說靈岩山也收攏了不少流民,所以特地來看一眼。
靈岩山確實收治了不少流民,石城大王經營了好些年,秀峰寺又頗為靈驗,所以這和尚廟的家底不薄。
如今大量無家可歸的流民進來吳郡,老和尚看了一眼,便同意弟子們協助賑災。
在山下搭了粥棚,每日供應米水,能救一個是一個。
這樣的善舉也得到不少人支持,姑蘇的富戶商賈有不少,出了一部分資,送了一部分糧,整個靈岩寺就匯聚了不少流民。
金庭大仙到秀峰寺來的時候,寺裏就沒有多少和尚在。
老和尚倒是在念經,其餘的人都去幫忙賑濟流民了。
金庭大仙來的時候,石城大王還有些意外,問道:“大仙今日怎麽有閑暇來我這裏?”
金庭大仙笑了起來,道:“本來是要去姑蘇的,途徑你這裏,瞧見了你這邊人氣雜亂,晦氣浮空,就想著下來見見,隻是沒想到你在賑濟災民。”
石城大王歎了一口氣,道:“我佛慈悲,不忍見也。”
金庭大仙索性與他閑聊,從他隻言片語中,才知道原來秀峰寺早就開始賑濟了。
秀峰寺賑濟流民比官府還早,去年旱蝗二災,冬天又冷,早就有流民了,還多是附近郡縣的流民。
官府起初是不管的,秀峰寺的和尚看不過去,那時候就已經在接濟了。
隻是到了今年,官府看事態嚴重了,不管要鬧出大亂子,上報吳王之後,又要施行仁政,才救濟得沸沸揚揚、聲勢浩大,才緩解了秀峰寺的壓力。
否則秀峰寺哪怕把佛祖金身刮下來,也不夠填補這些人無底洞。
金庭大仙感歎一聲,道:“你一片仁心,倒是比人更像人了。我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隻覺得濁世難行,令人作嘔。”
石城大王搖了搖頭,道:“大劫之下,活著就很難了。”
金庭大仙點了點頭,道:“難怪你沒空去上方山講經了,原來是被這事給絆住了。”
石城大王心中一跳,看向金庭大仙,問道:“你怎麽會與上方山打交道?我以為你這樣的人瞧不上他們。”
金庭大仙道:“確實不怎麽瞧得上,但誰叫他們神通廣大,我卻沒有拒絕的本事。”
石城大王猶豫了一下,警告道:“五通神非同一般,亦正亦邪,行事往往偏激,你若是不得不與他們打交道,一定要小心。”
金庭大仙頓時笑了起來,道:“所以你不去上方山,也不是沒有時間去,而是故意躲著。”
石城大王道:“你就一定要把話說成這樣嗎?”
金庭大仙道:“我喜歡直來直往,有什麽不能說的。”
石城大王冷哼一聲,道:“我就是不想去,行了吧。我生在吳郡長在吳郡,修行亦在吳郡。五通神是什麽樣的人,我多少也有耳聞。”
“修神通而不修佛法,不肯自渡,我如何能渡?老太太請我去,我去了又能如何?”
金庭大仙道:“石城大王心如明鏡,能避開還是避開,像我這般避不開,也會想些脫身的法子。”
他順水推舟,問起石城大王五神通的事情。
石城大王道:“怎麽忽然問起五神通……我明白了。”
他也不在多問,微微思忖,便道:“神通二字,乃是自有自成。如燈之有火,火本有光。我佛門有六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如意、漏盡六神通,漏盡通乃是斷盡一切有漏煩惱,依止靜慮而示現威德具足,乃是聖者方能證得。”
“故而往往談論神通,會說五神通。而這五種神通也不應當是刻意求來的。佛法修行,需自渡覺我,也需渡人覺他。所以需要雙眼能觀一切形色,雙耳能聽一切音聲,知眾生之他想,曉群生之宿命,令心念行至十方眾生所行之處,才有這五種神通。”
“佛法修行,神通自生,無需貪求,反入魔障。”
金庭大仙挑起了眉頭,道:“若是貪求呢?”
石城大王道:“好比舍本逐末,雖一時得神通異力,卻終究是壁裏安柱、窯頭土坯,已入魔障,而不自知。”
金庭大仙又問道:“是何等魔障?”
石城大王遲疑起來,道:“我如今隻是能聽能聞,雖然不算了不得的本事,卻也是正道,倒是不清楚是何等魔障。”
“不過魔障也多是因人而異,實在不好說。”
石城大王說不出來,但金庭大仙心中卻已然有了猜測。
好比通惠大王修成宿命通,便往往運籌帷幄,卻又對看不透的東西異常掛懷。
金庭大仙與他暗中鬥法,隻是因為通惠大王試圖窺探他的命數,算出他的過去未來,而金庭大仙則是以所修之道法阻隔,令他往往功敗垂成。
這幾番來回兜圈子,何嚐不是通惠大王的執拗?
金庭大仙若有所思,石城大王也沒有打擾他。
金庭大仙沒有想明白通佑大王和通濟大王的魔障是什麽,轉過頭來向石城大王致謝。
石城大王隻是擺了擺手,道:“若真是想擺脫他們,又沒有別的法子,你不妨剃了頭發拜在我秀峰寺。你修行月法,正合月光菩薩的佛法。以你的慧根,不出幾年,就能當方丈啦。”
金庭大仙摸了摸頭上的白發,道:“我剃了頭發不要緊,隻恐惹惱了他們,反而連累了秀峰寺。”
石城大王道:“無需擔心,我有靠山。”
堂堂秀峰寺的老師祖,修行佛法的大和尚,竟然說出這種話,金庭大仙都被他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