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對酒當歌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 作者:韓師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天一條小命,對於趙偉而言微不足道,然而此人遲早會給韋丞相帶來禍端,他心中對此甚是明晰。
當韋榮尋到他時,趙偉將此事的前因後果詳述了一遍,並且他覺得李天這等差貨,已無繼續飼養的必要,既然早晚都是個死,那便要讓其死得其所。
此事沒過多久,李剛攜萬兩錢財求見韋相,期望他從中斡旋,當他得知李天在上京的言論後,背後脊柱頓感冷汗直冒。
“我怎會有如此一個孽畜。”雖說罵得狠厲,但也並不心疼。
這逆子多年來,給他誕下的孫子孫女都有二十餘個了,再說他還有兩個兒子,起碼不像李天這般會惹事。
既然大號已然練廢,不如好好練練小號。
韋相爺毫不客氣地收下了錢財,至於李天的死活,他也言簡意賅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莫為了一個廢物,毀了一家人的性命。
話說五皇子趙恒,現年二十一歲,本應冊立王妃,可自己一直體弱多病,此問題也一直未能解決。
趙恒喜愛讀書,偶爾也會走出皇宮,結交一些學子,其中不乏有一些寒門學子,正因如此,他在一眾學子中的名聲極佳。
但知曉他是皇子身份的人卻不多。
大周上京城有兩大書院頗具名氣,一個是文人學子向往的崇文書院,這幾乎相當於國子監了,還有一個書院叫做德清書院,這是朝中右丞相範文淵和大學士蘇轍創建的。
當初蘇轍提出建立書院,原是打算去定州郡創立,結果右丞相範文淵提出就在上京建立,專為好學的學子而設。
之所以提出是好學的學子,其中也包含了寒門學子。
為使這些學子能在此堅持下去,範文淵鼓勵富有的學子購買學府裏的書,若覺日後用不上也可捐獻給學院,留給後麵的學子使用。
寒門學子大多在此讀書的,都會抄書等做一些公益之事,以換取在學院的一些住宿與夥食費用,在這兩種辦法下,書院的圖書儲量比崇文書院還多。
趙恒為擴大自己在學子中的影響,時常前往德清書院,這般難免右丞相範文淵會認出,但趙恒不以皇子身份自居,時常還捐書捐物給書院。
如此一來,原本依靠蘇轍、範文淵兩大儒士捐募的書院,有了五皇子在背後的扶持,書院如今顯得更為正式不少。
如今書院裏的學子,不單單是寒門書生,商賈和一些官家子弟前來讀書的也甚多。
德清書院是無需交束修的,遠來的寒門學子在此吃飯基本也是免費的,這就要靠眾人的自覺與主動捐款才能維係。
當然寒門書生也並非不知廉恥之人,白天能幫人書寫繪畫之類的活計也會去做,得來的錢財會主動上交學院。
李俊家中僅有一老母,靠著給人家漿洗縫補勉強度日,自己也會給書店抄書,不時再給學院做一些公益。
他這般顯得比一般人辛苦許多,趙恒也就是在這時結識的李俊。
“我常見李兄帶著書稿去書坊,想必是抄書獲得一些錢財吧。”
被趙恒撞見,本非一件多丟人的事,然而自己與其他學子一樣都在德清書院,自己卻私下攬活貼補家用,頓時覺得自己麵色漲紅。
趙恒也自知撞破了他人的囧事,忙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正所謂無私天地寬,我想李兄不是自私的人。”
李俊見趙恒言語懇切,也不再那般尷尬,說道:“實不相瞞,家中父親早逝,僅有一個老母將我拉扯大,我隻能做這些抄寫的活計,補貼家用。”
“善!”趙恒合掌後,朝著李俊豎起一個大拇指,展露出自己對他的敬意。
李俊見趙恒對自己如此友善,躬身道:“在下家境貧寒,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無妨,我趙恒交友隻看人品,不看家世,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就這樣兩人的第一次見麵,卻給李俊未來開啟了一扇金光大道之門。
加完書稿李俊就要回家,而趙恒邀李俊喝酒。
李俊道:“趙公子,我家中還在等我的米下鍋,我若不回去,我的母親今天或許會餓著,而我這個做兒子的卻在外麵飲酒。”
趙恒一聽道:“如此,我將菜米油鹽等送至貴府,如此一來,我們喝酒吟詩暢談人生,你母親也有米有菜,能夠飽腹。”
古代君子遠庖廚,李俊總不能說自己還要燒飯,既然趙恒都將話說至此,他也隻能恭敬不如從命。
趙恒一聲令下,李俊家精米一袋約有一鬥,燒雞、熟肉,各類瓜果蔬菜一應俱全,大概是怕李俊家沒有鹽和油,這些小東西也都準備好了。
自帶酒水的趙恒,去了李俊家,給老婦人行禮後,就先切下十斤熟肉,破開一隻燒雞,兩人在院子裏暢飲起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趙恒這些年實則是裝病,他時常偷聽母親、舅舅和大哥在一起的密謀,他知道這是謀反,自己裝病不參與任何人的事,誰輸誰贏都與自己無關。
今日與李俊一見如故,兩人把酒言歡,在這無人監視的小院裏,痛飲三百杯,才是人生一大樂事。
陽光方才剛剛落下,夜幕尚未拉開,朦朧間趙恒似乎看到了一位仙子,從自己的眼前飄過。
當夜,趙恒是被人抬著回到自己的府邸,仙子的身影卻久久在腦海裏徘徊。
翌日,德清書院,趙恒沒有前來,李俊像是滿懷心思地在書院尋覓著什麽……
話說蝗災之後,趙生的石崗村在趙縣和正定郡之間的幾個鎮都設有糧油鋪,同時也收購各類的蠶蛹。
這裏麵就有知了、蝗蟲等若蟲之類的。
即便這些東西在後世,也是各大飯店桌上的美味。
趙生這般做也是為了提升這個時期軍人體內的蛋白質,同時也給貧困家庭一些經濟來源。
不僅如此,小型那些眾人覺得不值錢的小魚幹,和小蝦米也被糧油店收購,當然要求必須是曬幹的,而且需用鹽醃製過。
剛開始那些沒有鹽的人家急得團團轉,後來糧油店統計了下麵的村子,定點地去他們那裏收購,集中用鹽醃製。
鹽鐵在大周是官營,趙家用的鹽都是趙生提煉出來的細鹽,這鹽隻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絕對不出售。
所以在鄉村收購的時候,這些收購的人也會用鹽兌換一些魚蝦和若蟲。
人總是貪心的,剛開始,兩斤魚蝦就能換一斤鹽,但一個月隻能換一次,結果村民變聰明了,他們一家人裝扮成兩家或者幾家人進行兌換。
後來趙生得知此事後,直接取消了換鹽的計劃,精鹽在市麵上大約是五十文一斤,還沒有他們的鹽好,據說市麵上能賣一百文。
當韋榮尋到他時,趙偉將此事的前因後果詳述了一遍,並且他覺得李天這等差貨,已無繼續飼養的必要,既然早晚都是個死,那便要讓其死得其所。
此事沒過多久,李剛攜萬兩錢財求見韋相,期望他從中斡旋,當他得知李天在上京的言論後,背後脊柱頓感冷汗直冒。
“我怎會有如此一個孽畜。”雖說罵得狠厲,但也並不心疼。
這逆子多年來,給他誕下的孫子孫女都有二十餘個了,再說他還有兩個兒子,起碼不像李天這般會惹事。
既然大號已然練廢,不如好好練練小號。
韋相爺毫不客氣地收下了錢財,至於李天的死活,他也言簡意賅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莫為了一個廢物,毀了一家人的性命。
話說五皇子趙恒,現年二十一歲,本應冊立王妃,可自己一直體弱多病,此問題也一直未能解決。
趙恒喜愛讀書,偶爾也會走出皇宮,結交一些學子,其中不乏有一些寒門學子,正因如此,他在一眾學子中的名聲極佳。
但知曉他是皇子身份的人卻不多。
大周上京城有兩大書院頗具名氣,一個是文人學子向往的崇文書院,這幾乎相當於國子監了,還有一個書院叫做德清書院,這是朝中右丞相範文淵和大學士蘇轍創建的。
當初蘇轍提出建立書院,原是打算去定州郡創立,結果右丞相範文淵提出就在上京建立,專為好學的學子而設。
之所以提出是好學的學子,其中也包含了寒門學子。
為使這些學子能在此堅持下去,範文淵鼓勵富有的學子購買學府裏的書,若覺日後用不上也可捐獻給學院,留給後麵的學子使用。
寒門學子大多在此讀書的,都會抄書等做一些公益之事,以換取在學院的一些住宿與夥食費用,在這兩種辦法下,書院的圖書儲量比崇文書院還多。
趙恒為擴大自己在學子中的影響,時常前往德清書院,這般難免右丞相範文淵會認出,但趙恒不以皇子身份自居,時常還捐書捐物給書院。
如此一來,原本依靠蘇轍、範文淵兩大儒士捐募的書院,有了五皇子在背後的扶持,書院如今顯得更為正式不少。
如今書院裏的學子,不單單是寒門書生,商賈和一些官家子弟前來讀書的也甚多。
德清書院是無需交束修的,遠來的寒門學子在此吃飯基本也是免費的,這就要靠眾人的自覺與主動捐款才能維係。
當然寒門書生也並非不知廉恥之人,白天能幫人書寫繪畫之類的活計也會去做,得來的錢財會主動上交學院。
李俊家中僅有一老母,靠著給人家漿洗縫補勉強度日,自己也會給書店抄書,不時再給學院做一些公益。
他這般顯得比一般人辛苦許多,趙恒也就是在這時結識的李俊。
“我常見李兄帶著書稿去書坊,想必是抄書獲得一些錢財吧。”
被趙恒撞見,本非一件多丟人的事,然而自己與其他學子一樣都在德清書院,自己卻私下攬活貼補家用,頓時覺得自己麵色漲紅。
趙恒也自知撞破了他人的囧事,忙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正所謂無私天地寬,我想李兄不是自私的人。”
李俊見趙恒言語懇切,也不再那般尷尬,說道:“實不相瞞,家中父親早逝,僅有一個老母將我拉扯大,我隻能做這些抄寫的活計,補貼家用。”
“善!”趙恒合掌後,朝著李俊豎起一個大拇指,展露出自己對他的敬意。
李俊見趙恒對自己如此友善,躬身道:“在下家境貧寒,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無妨,我趙恒交友隻看人品,不看家世,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就這樣兩人的第一次見麵,卻給李俊未來開啟了一扇金光大道之門。
加完書稿李俊就要回家,而趙恒邀李俊喝酒。
李俊道:“趙公子,我家中還在等我的米下鍋,我若不回去,我的母親今天或許會餓著,而我這個做兒子的卻在外麵飲酒。”
趙恒一聽道:“如此,我將菜米油鹽等送至貴府,如此一來,我們喝酒吟詩暢談人生,你母親也有米有菜,能夠飽腹。”
古代君子遠庖廚,李俊總不能說自己還要燒飯,既然趙恒都將話說至此,他也隻能恭敬不如從命。
趙恒一聲令下,李俊家精米一袋約有一鬥,燒雞、熟肉,各類瓜果蔬菜一應俱全,大概是怕李俊家沒有鹽和油,這些小東西也都準備好了。
自帶酒水的趙恒,去了李俊家,給老婦人行禮後,就先切下十斤熟肉,破開一隻燒雞,兩人在院子裏暢飲起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趙恒這些年實則是裝病,他時常偷聽母親、舅舅和大哥在一起的密謀,他知道這是謀反,自己裝病不參與任何人的事,誰輸誰贏都與自己無關。
今日與李俊一見如故,兩人把酒言歡,在這無人監視的小院裏,痛飲三百杯,才是人生一大樂事。
陽光方才剛剛落下,夜幕尚未拉開,朦朧間趙恒似乎看到了一位仙子,從自己的眼前飄過。
當夜,趙恒是被人抬著回到自己的府邸,仙子的身影卻久久在腦海裏徘徊。
翌日,德清書院,趙恒沒有前來,李俊像是滿懷心思地在書院尋覓著什麽……
話說蝗災之後,趙生的石崗村在趙縣和正定郡之間的幾個鎮都設有糧油鋪,同時也收購各類的蠶蛹。
這裏麵就有知了、蝗蟲等若蟲之類的。
即便這些東西在後世,也是各大飯店桌上的美味。
趙生這般做也是為了提升這個時期軍人體內的蛋白質,同時也給貧困家庭一些經濟來源。
不僅如此,小型那些眾人覺得不值錢的小魚幹,和小蝦米也被糧油店收購,當然要求必須是曬幹的,而且需用鹽醃製過。
剛開始那些沒有鹽的人家急得團團轉,後來糧油店統計了下麵的村子,定點地去他們那裏收購,集中用鹽醃製。
鹽鐵在大周是官營,趙家用的鹽都是趙生提煉出來的細鹽,這鹽隻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絕對不出售。
所以在鄉村收購的時候,這些收購的人也會用鹽兌換一些魚蝦和若蟲。
人總是貪心的,剛開始,兩斤魚蝦就能換一斤鹽,但一個月隻能換一次,結果村民變聰明了,他們一家人裝扮成兩家或者幾家人進行兌換。
後來趙生得知此事後,直接取消了換鹽的計劃,精鹽在市麵上大約是五十文一斤,還沒有他們的鹽好,據說市麵上能賣一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