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城,大勝歸來的諸侯們重新聚在一起,對著九鼎的變故,展開了討論。
九鼎威能最盛時,是禹皇所在的時代,距離他們太遠,甚至有很多諸侯國都還沒有建立。
於他們而言,那是隻存於古籍中的時代,太過久遠了,久到很多人以為那是傳說,上古先民的幻想,完全不可信。
但今日,吞並四方蠻夷之後,九鼎的威能隨之提升,人域的靈氣濃度也開始提高,更有先天靈氣滋生。
如此變化,自然吸引了眾諸侯的注意,然後,他們再思及古籍所記載的內容,不由信了三分。
或許,上古時代,就如古籍中所記載的那般鼎盛。既然如此,那這般鼎盛的時代,為何會沒落呢?
很多事不能深究,一旦深究,以往忽略的細節,此刻都會化為線索湧向心頭,進而讓人洞悉真相。
現在,人域諸侯就是如此,不細想則已,一細想,立即就發現,人域的衰弱皆起於祖地。
“好個祖地,當真是狼子野心,從夏朝起就開始算計我人域了。”
“可恨那夏啟貪心不足,把權柄還給了祖地,致使其一步步壯大,進而反過來淩駕於人域之上。”
思及過去種種,眾人域諸侯心中,皆是起了滔天怒火。倘若隻是人域不如祖地,還不至於使他們如此忿怒。
真正讓他們難以忍受的是,人域日益衰弱,以至於修行環境倒退,這才是關鍵,影響了他們切身的利益。
假若人域的修行環境沒有退化,那以他們的天賦,哪怕有國運的幹擾,想來也不至於如此修成仙神,成就長生之境。
他們無法長生的原因,竟然是祖地導致的?不知此事也就罷了,既知此事,那怒火之盛,便是將祖地覆滅也無法宣泄。
“先不管祖地如何,眼下人域的變化,正印證了我們沒有做錯。”
“若非覆滅四方蠻夷,我等豈知收回分散的人域氣運後,能使九鼎的威能進一步提升,繼而改善人域的修行環境?”
有諸侯開口說道,先不談仇恨,而是強調他們所作所為的正確性,切切實實的關乎到所有人的利益。
唯有統一了這點,他們才能堅定信心,與其與勢力抗爭到底,並在接下來的行動中團結一致。
什麽都是虛的,唯有利益才是真的。想要將這些各自為戰的諸侯團結起來,隻是大義還不夠,還需要統一的利益。
封神大計就是因此而生,可封神大計雖好,但在短時間內卻看不到收益,以至於這些諸侯的動力,並不是那麽強。
正是因此,在封神大計前,薑黎先來了一場熱身賽,讓他們對四方蠻夷動手。
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及時看到收益,以此來證明,封神大計是可行的,並非是為了讓他們對抗祖地,而特意編造的謊言。
眼下四方蠻夷被滅,九鼎的威能隨之提升,人域的修行環境也切切實實發生了改善。眾諸侯全都得到了好處,心中豈能不喜?
而四方蠻夷的氣運,隻占了人域氣運分出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四方鬼神,祖地兩大實力,各自分走了一部分人族氣運。
看到人域變化的諸侯們,對這些氣運豈能無動於衷?
這個時候,無需薑黎說什麽,在野心的驅使下,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向四方鬼神與祖地動手。
為了讓人域重回上古盛世,他們敢和一切勢力開戰,更別說,他們真的有這個實力。
“沒錯,事實已經證明,我們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人域的氣運,已經分散太久了,久到世人都已經忘記上古的盛世。”
“也是時候,將那些分散的人域氣運重新凝聚起來,以此再造盛世,讓族人憶起我人族的輝煌。”
“四方鬼神,必須打!”
“區區外族,也敢染指我人域氣運,當真是不知死活,必須滅掉。”
“就算沒有封神之事,也要將他們悉數滅掉,我人域氣運,不該落入外人之手,此乃我等之恥。”
殿內,眾諸侯義憤填膺的說道。現如今,他們不得不攻打四方鬼神的理由,又多了一個。那就是收回被他們占據的人域氣運。
四方鬼神的威脅,還在四方蠻夷之上,同時,他們所占據的氣運,也比四方蠻夷多,僅次於祖地。
隻是滅掉四方蠻夷,所奪回的氣運,就已經讓早已消失在人域的先天靈氣重新重現。那要是再滅了四方鬼神,奪回他們的氣運,人域的變化無疑會更大。
別的不說,現在隻是微薄的先天靈氣,起碼也要濃鬱幾十上百倍,甚至是更多。
莫要忘了,四方鬼神和四方蠻夷不同,他們並不是人族,故而其本身,也攜帶有不少氣運。
將他們擊敗後,不僅被他們占據的人族氣運會被奪回來,連同他們本身的氣運,也會被一並奪過來。
這一來二去,人域氣運不降反升,變化自然會更多。說不定,無需奪回祖地的氣運,就能讓人域恢複到墜星域的水平,天地間到處都彌漫著先天靈氣。
當然,這隻是一種美好的預想,就算事實達不到這種程度,想來也不會差太多。
正是抱著這樣的期待,以至於所有的諸侯,都對四方鬼神起了必滅之心。哪怕那些原先對封神大計不感興趣的諸侯,也是如此。
封神的名額有些,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搶到。但是,人域修行環境重回上古盛世,所有人都能得到好處。
這種麵向所有人的好事,除了心向敵方的諸侯,真的沒人能拒絕。
“既然眾人意向一致,那修整一番過後,我等就向大王請命,盡快攻打四方鬼神。”
隻要眾人意向一致,那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向帝辛請命,完全就是走個過場,因為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拒絕。
事實上,他也拒絕不了。所有諸侯都同意的事,帝辛隻要識趣,就知道不能拒絕。反之,他非要拒絕,與所有諸侯對著幹。
那這個時候,諸侯們不介意換個符合他們利益的天下共主。
“正該如此,如今九鼎威能還未收斂,四方鬼神在我人域的勢力,也與外界斷了聯係,正是我等掃平他們在人域爪牙的最好時機。”
帝辛得知消息後,極為配合的說道。
四方鬼神在人域經營多年,勢力極為龐大不說,更是根深蒂固。而這還隻是他們在人域的勢力,他們的根基並不在人域。
四方鬼神裏的四方,指的可不是人域四方,而是天地四方。他們是天地四方山川之神,萬象之神的總稱。
山川之神,指山神水神海神等。
萬象之神,指風神、雨神、雷神、星神、火神等誕生在自然萬象中的神明。
天地之間山川無數,萬象更是無窮無盡,因此孕育出的神明極多。他們分布在天地四方,霸占一處處地域,被無數生靈所敬仰、所膜拜。
當然,他們雖是神明,生而就有大神通,可也並不是無敵的。在誕生的初期中期,也曾是萬族的獵殺對象。
畢竟,天地孕育的神明,本身就蘊含著驚人的造化,若是能夠吞噬煉化。
那不僅能提升修為,還能彌補根基,甚至還能用來煉製法寶或者是丹藥,有著種種妙用。
雖說斬殺神明不祥,但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區區不詳,豈能擋住萬族獵殺四方鬼神的步伐。
故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四方鬼神都是萬族的獵殺對象,於天地間惶惶而不可終日。
直至四方鬼神中的有識之士,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各自為戰,他們根本不是萬族的對手,早晚會被他們屠殺殆盡。
唯有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才能讓萬族投鼠忌器,不敢繼續獵殺他們。
在萬族的壓迫下,四方鬼神不得不聯合起來。他們選出了四個最為古老的古神作為領袖,分別統禦四方。
而這四個古神,又被後人稱為四帝,即東帝南帝北帝西帝,以四方為名。
之所以稱他們為帝,倒不是因為他們是眾神的領袖。而是太古末年,天帝權柄破碎,散入四方。他們抓住機會,各自奪取了一部分天帝權柄。
然後在羲皇登基為帝後,第一時間向他表示了臣服。彼時,天地一片狼藉,百廢待興。
羲皇為安萬族之心,沒有對這四神下殺手,反而重賞他們,封他們為四帝,待天統禦四方鬼神,以安天下萬民之心。
四帝之稱,就是由此而來。
四方鬼神之稱,也是由此而來。
在這個時候,四方鬼神才算是真的作為一個強大的勢力,出現在天地之間。
而此時,他們與人族並無關聯,甚至在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們與人族的關係也不大。
直至夏朝建立,夏啟因為得位不正的緣故,為穩固統治,大封群臣,甚至是主動引入四方鬼神的信仰。如此,才使得四方鬼神的蹤跡,漸漸出現在人域。
但此時,四方鬼神仍不值一提。直至成湯崛起,他為了推翻夏朝,選擇借助四方鬼神的力量。與他們定下契約,以祭祀他們為代價,請他們出手協助自己推翻夏朝。
至此,隨著大商的建立,在大商的支持下,四方鬼神在人域的勢力越來越大,可謂是信仰成風,少有諸侯不信奉四方鬼神。
發展至今日,四方鬼神儼然已是尾大不掉。帝辛是少有的聰明人,早早就看出了四方鬼神的問題,想要與他們做切割。
但奈何,四方鬼神根基太深,他才剛露出一點苗頭,便遭到了巨大的阻力,以至於他的切割遲遲未能成功。
直到最近,因為薑黎的橫空出世,四方鬼神這才徹底走到人域的對立麵,被所有的諸侯所敵對。
“大王說的是,眼下九鼎橫空,封鎮天地,確實是掃清禍患的最好機會。”
“就算四方鬼神知道我們要對他們動手,在九鼎的阻礙下,他們也進不來人域,無法進行援助。”
眾諸侯聞言,紛紛笑道。
他們這個時候,方才意識到薑黎複蘇九鼎的深意。打四方蠻夷,隻是順帶的,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對付四方鬼神。
四方鬼神的勢力很大,放眼整片天地,完全能排進前百。但他們大部分勢力,或者說是根基,其實並不在人域,而是在人域之外。
隻說他們留在人域的勢力,也就比四方蠻夷強一點,甚至還不如四方蠻夷,完全不能與他們這些諸侯相提並論。
但這不是說,四方鬼神就弱了。隻要人域沒有封鎖,四方鬼神就能從人域之外,源源不斷的調來援兵,與人域諸侯打消耗戰。
而一旦開始互相消耗,那大戰到最後,就算人域諸侯占據著本土優勢,也大概率會敗。
因為大戰一起,就不是人域諸侯與四方鬼神間的戰爭了,那些與人族關係不好的勢力,肯定會暗中援助四方鬼神,進而借他們之手削弱人族。
所以,若非萬不得已,人域諸侯實在不願與四方邪神開戰。
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九鼎複蘇的緣故,人域被完全封鎖,四方鬼神在人域的勢力,可以說是徹底陷入了困境,哪怕在外的勢力再強,也不可能派來一個援軍。
四方鬼神在人域的勢力,現在完全可以用孤軍深入來形容。
人域諸侯不與其計較也就罷了,真要與其計較,那滅了他們簡直比滅了四方蠻夷還容易。
而等滅了這些勢力之後,就算四方鬼神回過神來,那也晚了。他們根本打不進人域,也不敢攻打人域。
可人域諸侯就不一樣了,他們卻敢出動出擊,攻打四方鬼神在外的勢力。
這沒什麽好說的,打贏了就打,打不贏就逃回來,重新龜縮在人域,反正四方鬼神也打不進來。
正在逐步複蘇的九鼎,就是他們最大的倚仗,足以使他們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在這種大占優勢的情況下,他們要是再不敢出動出擊,那未免太廢物了。就算他們想,底下的人也不會同意。
九鼎威能最盛時,是禹皇所在的時代,距離他們太遠,甚至有很多諸侯國都還沒有建立。
於他們而言,那是隻存於古籍中的時代,太過久遠了,久到很多人以為那是傳說,上古先民的幻想,完全不可信。
但今日,吞並四方蠻夷之後,九鼎的威能隨之提升,人域的靈氣濃度也開始提高,更有先天靈氣滋生。
如此變化,自然吸引了眾諸侯的注意,然後,他們再思及古籍所記載的內容,不由信了三分。
或許,上古時代,就如古籍中所記載的那般鼎盛。既然如此,那這般鼎盛的時代,為何會沒落呢?
很多事不能深究,一旦深究,以往忽略的細節,此刻都會化為線索湧向心頭,進而讓人洞悉真相。
現在,人域諸侯就是如此,不細想則已,一細想,立即就發現,人域的衰弱皆起於祖地。
“好個祖地,當真是狼子野心,從夏朝起就開始算計我人域了。”
“可恨那夏啟貪心不足,把權柄還給了祖地,致使其一步步壯大,進而反過來淩駕於人域之上。”
思及過去種種,眾人域諸侯心中,皆是起了滔天怒火。倘若隻是人域不如祖地,還不至於使他們如此忿怒。
真正讓他們難以忍受的是,人域日益衰弱,以至於修行環境倒退,這才是關鍵,影響了他們切身的利益。
假若人域的修行環境沒有退化,那以他們的天賦,哪怕有國運的幹擾,想來也不至於如此修成仙神,成就長生之境。
他們無法長生的原因,竟然是祖地導致的?不知此事也就罷了,既知此事,那怒火之盛,便是將祖地覆滅也無法宣泄。
“先不管祖地如何,眼下人域的變化,正印證了我們沒有做錯。”
“若非覆滅四方蠻夷,我等豈知收回分散的人域氣運後,能使九鼎的威能進一步提升,繼而改善人域的修行環境?”
有諸侯開口說道,先不談仇恨,而是強調他們所作所為的正確性,切切實實的關乎到所有人的利益。
唯有統一了這點,他們才能堅定信心,與其與勢力抗爭到底,並在接下來的行動中團結一致。
什麽都是虛的,唯有利益才是真的。想要將這些各自為戰的諸侯團結起來,隻是大義還不夠,還需要統一的利益。
封神大計就是因此而生,可封神大計雖好,但在短時間內卻看不到收益,以至於這些諸侯的動力,並不是那麽強。
正是因此,在封神大計前,薑黎先來了一場熱身賽,讓他們對四方蠻夷動手。
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及時看到收益,以此來證明,封神大計是可行的,並非是為了讓他們對抗祖地,而特意編造的謊言。
眼下四方蠻夷被滅,九鼎的威能隨之提升,人域的修行環境也切切實實發生了改善。眾諸侯全都得到了好處,心中豈能不喜?
而四方蠻夷的氣運,隻占了人域氣運分出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四方鬼神,祖地兩大實力,各自分走了一部分人族氣運。
看到人域變化的諸侯們,對這些氣運豈能無動於衷?
這個時候,無需薑黎說什麽,在野心的驅使下,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向四方鬼神與祖地動手。
為了讓人域重回上古盛世,他們敢和一切勢力開戰,更別說,他們真的有這個實力。
“沒錯,事實已經證明,我們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人域的氣運,已經分散太久了,久到世人都已經忘記上古的盛世。”
“也是時候,將那些分散的人域氣運重新凝聚起來,以此再造盛世,讓族人憶起我人族的輝煌。”
“四方鬼神,必須打!”
“區區外族,也敢染指我人域氣運,當真是不知死活,必須滅掉。”
“就算沒有封神之事,也要將他們悉數滅掉,我人域氣運,不該落入外人之手,此乃我等之恥。”
殿內,眾諸侯義憤填膺的說道。現如今,他們不得不攻打四方鬼神的理由,又多了一個。那就是收回被他們占據的人域氣運。
四方鬼神的威脅,還在四方蠻夷之上,同時,他們所占據的氣運,也比四方蠻夷多,僅次於祖地。
隻是滅掉四方蠻夷,所奪回的氣運,就已經讓早已消失在人域的先天靈氣重新重現。那要是再滅了四方鬼神,奪回他們的氣運,人域的變化無疑會更大。
別的不說,現在隻是微薄的先天靈氣,起碼也要濃鬱幾十上百倍,甚至是更多。
莫要忘了,四方鬼神和四方蠻夷不同,他們並不是人族,故而其本身,也攜帶有不少氣運。
將他們擊敗後,不僅被他們占據的人族氣運會被奪回來,連同他們本身的氣運,也會被一並奪過來。
這一來二去,人域氣運不降反升,變化自然會更多。說不定,無需奪回祖地的氣運,就能讓人域恢複到墜星域的水平,天地間到處都彌漫著先天靈氣。
當然,這隻是一種美好的預想,就算事實達不到這種程度,想來也不會差太多。
正是抱著這樣的期待,以至於所有的諸侯,都對四方鬼神起了必滅之心。哪怕那些原先對封神大計不感興趣的諸侯,也是如此。
封神的名額有些,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搶到。但是,人域修行環境重回上古盛世,所有人都能得到好處。
這種麵向所有人的好事,除了心向敵方的諸侯,真的沒人能拒絕。
“既然眾人意向一致,那修整一番過後,我等就向大王請命,盡快攻打四方鬼神。”
隻要眾人意向一致,那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向帝辛請命,完全就是走個過場,因為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拒絕。
事實上,他也拒絕不了。所有諸侯都同意的事,帝辛隻要識趣,就知道不能拒絕。反之,他非要拒絕,與所有諸侯對著幹。
那這個時候,諸侯們不介意換個符合他們利益的天下共主。
“正該如此,如今九鼎威能還未收斂,四方鬼神在我人域的勢力,也與外界斷了聯係,正是我等掃平他們在人域爪牙的最好時機。”
帝辛得知消息後,極為配合的說道。
四方鬼神在人域經營多年,勢力極為龐大不說,更是根深蒂固。而這還隻是他們在人域的勢力,他們的根基並不在人域。
四方鬼神裏的四方,指的可不是人域四方,而是天地四方。他們是天地四方山川之神,萬象之神的總稱。
山川之神,指山神水神海神等。
萬象之神,指風神、雨神、雷神、星神、火神等誕生在自然萬象中的神明。
天地之間山川無數,萬象更是無窮無盡,因此孕育出的神明極多。他們分布在天地四方,霸占一處處地域,被無數生靈所敬仰、所膜拜。
當然,他們雖是神明,生而就有大神通,可也並不是無敵的。在誕生的初期中期,也曾是萬族的獵殺對象。
畢竟,天地孕育的神明,本身就蘊含著驚人的造化,若是能夠吞噬煉化。
那不僅能提升修為,還能彌補根基,甚至還能用來煉製法寶或者是丹藥,有著種種妙用。
雖說斬殺神明不祥,但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區區不詳,豈能擋住萬族獵殺四方鬼神的步伐。
故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四方鬼神都是萬族的獵殺對象,於天地間惶惶而不可終日。
直至四方鬼神中的有識之士,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各自為戰,他們根本不是萬族的對手,早晚會被他們屠殺殆盡。
唯有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才能讓萬族投鼠忌器,不敢繼續獵殺他們。
在萬族的壓迫下,四方鬼神不得不聯合起來。他們選出了四個最為古老的古神作為領袖,分別統禦四方。
而這四個古神,又被後人稱為四帝,即東帝南帝北帝西帝,以四方為名。
之所以稱他們為帝,倒不是因為他們是眾神的領袖。而是太古末年,天帝權柄破碎,散入四方。他們抓住機會,各自奪取了一部分天帝權柄。
然後在羲皇登基為帝後,第一時間向他表示了臣服。彼時,天地一片狼藉,百廢待興。
羲皇為安萬族之心,沒有對這四神下殺手,反而重賞他們,封他們為四帝,待天統禦四方鬼神,以安天下萬民之心。
四帝之稱,就是由此而來。
四方鬼神之稱,也是由此而來。
在這個時候,四方鬼神才算是真的作為一個強大的勢力,出現在天地之間。
而此時,他們與人族並無關聯,甚至在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們與人族的關係也不大。
直至夏朝建立,夏啟因為得位不正的緣故,為穩固統治,大封群臣,甚至是主動引入四方鬼神的信仰。如此,才使得四方鬼神的蹤跡,漸漸出現在人域。
但此時,四方鬼神仍不值一提。直至成湯崛起,他為了推翻夏朝,選擇借助四方鬼神的力量。與他們定下契約,以祭祀他們為代價,請他們出手協助自己推翻夏朝。
至此,隨著大商的建立,在大商的支持下,四方鬼神在人域的勢力越來越大,可謂是信仰成風,少有諸侯不信奉四方鬼神。
發展至今日,四方鬼神儼然已是尾大不掉。帝辛是少有的聰明人,早早就看出了四方鬼神的問題,想要與他們做切割。
但奈何,四方鬼神根基太深,他才剛露出一點苗頭,便遭到了巨大的阻力,以至於他的切割遲遲未能成功。
直到最近,因為薑黎的橫空出世,四方鬼神這才徹底走到人域的對立麵,被所有的諸侯所敵對。
“大王說的是,眼下九鼎橫空,封鎮天地,確實是掃清禍患的最好機會。”
“就算四方鬼神知道我們要對他們動手,在九鼎的阻礙下,他們也進不來人域,無法進行援助。”
眾諸侯聞言,紛紛笑道。
他們這個時候,方才意識到薑黎複蘇九鼎的深意。打四方蠻夷,隻是順帶的,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對付四方鬼神。
四方鬼神的勢力很大,放眼整片天地,完全能排進前百。但他們大部分勢力,或者說是根基,其實並不在人域,而是在人域之外。
隻說他們留在人域的勢力,也就比四方蠻夷強一點,甚至還不如四方蠻夷,完全不能與他們這些諸侯相提並論。
但這不是說,四方鬼神就弱了。隻要人域沒有封鎖,四方鬼神就能從人域之外,源源不斷的調來援兵,與人域諸侯打消耗戰。
而一旦開始互相消耗,那大戰到最後,就算人域諸侯占據著本土優勢,也大概率會敗。
因為大戰一起,就不是人域諸侯與四方鬼神間的戰爭了,那些與人族關係不好的勢力,肯定會暗中援助四方鬼神,進而借他們之手削弱人族。
所以,若非萬不得已,人域諸侯實在不願與四方邪神開戰。
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九鼎複蘇的緣故,人域被完全封鎖,四方鬼神在人域的勢力,可以說是徹底陷入了困境,哪怕在外的勢力再強,也不可能派來一個援軍。
四方鬼神在人域的勢力,現在完全可以用孤軍深入來形容。
人域諸侯不與其計較也就罷了,真要與其計較,那滅了他們簡直比滅了四方蠻夷還容易。
而等滅了這些勢力之後,就算四方鬼神回過神來,那也晚了。他們根本打不進人域,也不敢攻打人域。
可人域諸侯就不一樣了,他們卻敢出動出擊,攻打四方鬼神在外的勢力。
這沒什麽好說的,打贏了就打,打不贏就逃回來,重新龜縮在人域,反正四方鬼神也打不進來。
正在逐步複蘇的九鼎,就是他們最大的倚仗,足以使他們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在這種大占優勢的情況下,他們要是再不敢出動出擊,那未免太廢物了。就算他們想,底下的人也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