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薑黎的黨羽,也是他在人族的根基。黨羽被滅,等於是根基被滅,如此,薑黎在人族,哪裏還有什麽立足之地。
這時,為了謀求發展,反出人族,投奔蠻族,並非沒有可能。
剪除薑黎的羽翼,迫使他在人族沒有立足之地,從而加入蠻族,這才是蠻族強者來此的目的。
所以,他的目標一直很明確,那就是不與薑黎正麵抗衡,而是想辦法削弱其勢力。
說實在的,這才是最正確的辦法。薑黎的實力有目共睹,就憑他們這些人,就是一擁而上,也不見得會是他的對手。
反倒是薑黎的羽翼,實力肯定不如薑黎,無疑要好對付許多。
此舉,即避免了正麵對上薑黎的風險,又能削弱他的實力,簡直是一舉兩得,也是最正確的做法。
可奈何,蠻族強者心知,就算自己說了,眾人也不會聽。因為眾人來此的目的,就是為了斬殺薑黎。
至於這一戰是贏是敗,皆與他們無關,殺了薑黎就是成功,殺不了就是失敗。
……
…………
就在各方勢力,商議對策與調集兵馬的時候,薑黎已經集結好大軍,一路浩浩蕩蕩的朝冀州而去。
有蘇國,就位於九州之首的冀州。不得不說,夏朝對有蘇國,那是真的沒得說,直接將他們遷人了人域最為富饒的冀州。
這可是九州之首,禹皇的龍興之地。人族對有蘇氏,可謂是仁至義盡。饒是如此,有蘇氏仍舊選擇背叛人族,這人族上下,誰聽了不憤怒?
所以,有蘇氏完蛋了,誰也救不了他們,哪怕大商沒能滅了他們,後續取代大商的周國,也要出兵滅了有蘇氏。
此乃維護人族大義之舉,除非放棄人族大義的旗幟,不然無論是誰成為天下共主,第一件事都是攻打有蘇氏。
相比較於敵人,叛徒更加的可恨。而恩將仇報的叛徒,則更可恨。
有蘇氏於人族而言,就是恩將仇報的叛徒,不將其踏平,實難出心中惡氣。
“啟稟君侯,有探子傳來消息,說東夷最近行動詭異,似乎暗中派遣人手,前來援助有蘇國。”
大軍才剛剛離開大商境內,黎風就匆匆跑來,朝薑黎匯報道。
人域雖然以大商為尊,但這不是說,大商在人域就沒有對手了。還是有的,除了那些蠻夷之外。
大商,甚至可以說所有諸侯最大的對手,就是東夷部落。
東夷部落,這是人域僅次於大商的勢力,同時,他們也隸屬於人族,與大商諸侯一樣,都是三皇五帝的後裔,流著相同的血脈。
隻不過,相比較於大商,東夷部落完全是舊時代的殘黨,依舊堅持部落製度,其首領,也是遵照夏朝之前的禪讓製,用眾部落之主共同選出。
總之,因製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從夏朝起,為了爭奪人族正統的名分,東夷部落就與中原征戰不休。
雙方的戰鬥持續了數百萬年,一直都是東夷部落輸,是故,這人族正統的名分,也一直在中原各國手裏。
不過,東夷輸歸輸,但損失並不大,所以每次戰敗後,很快的就能卷土重來,開啟新的戰端。
就這樣一直輸,一直打,雙方瘋狂內耗,以至於實力一起跌落,一日不如一日,然後被祖地撿了便宜,一躍從人族權力邊緣,成為人族實際的領導者。
真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了。大戰數百萬年,全便宜了祖地。
“有蘇國背叛人族一事,雖無證據,但也可以說是確鑿無疑了。”
“東夷部落雖然與大商有仇,可終究還是人族的一份子,他們為何相助有蘇國,莫非也準備叛族不成?”
聽到黎風的稟告,薑黎不解的問道。東夷想給大商添麻煩的心思,他可以理解,但摻和這種事,委實有點不適合了,這不是落入話柄嗎?
太不智了。
“據探子傳回來的消息,本來東夷是不想摻和此事的。”
“可在聽到此次出兵攻打有蘇國,是由君侯掛帥後,不過兩三日,就有一隊人馬秘密離開東夷,前往有蘇國支援。”
黎風猶豫一二,麵有遲疑的回答。
“東夷的九黎族人對我不滿,想要試試我的實力?”
見黎風如此,薑黎初時不解,可是稍一深思,就明白了他遲疑的原因。
怕是前來支援有蘇國的人馬,乃是先前逃到東夷的九黎族人。
東夷是有九黎後裔的,這點毋庸置疑。甚至就連蠻族,也有一部分九黎生活在其中。
當年九黎古國被破,雖然大部分九黎後裔都淪為奴隸,可仍有部分逃了出去。
這部分逃出去的九黎後裔,有的跑去投奔東夷,準備借東夷之勢,伺機反攻周國。
有的則是被其餘薑姓諸侯接走,融入其中,不複九黎之名。
而也有一部分九黎後裔,懷揣著巨大的怨恨,跑去投奔蠻族,準備引蠻族入人域,將周國,乃至祖地上下全數屠殺殆盡。
說來也是可笑,這三支逃出去的九黎後裔,過得一個比一個好。
被薑姓諸侯接納的九黎後裔,現在全是貴族。跑去投奔東夷的九黎後裔,現在已是東夷九大部落之一。
而跑去蠻族的九黎後裔,雖然沒有出過蠻皇,但曆代都有蠻王坐鎮,放眼蠻族,那也是一方霸主。
可結果倒好,這些混得一個比一個好的九黎後裔,沒有一個覺醒兵主血脈,繼承九黎正統。
反倒是薑黎這個混得最不好的,野人奴隸出身的九黎後裔,覺醒了兵主血脈,成為九黎正統。
隻能說,命運之無常,往往出人意料。
“是部分九黎後裔這麽覺得,東夷九黎部落,大部分族人,還是心向君侯的,若非局勢不允許,他們早就帶人舉族來投了。”
見薑黎臉色不好看,黎風連忙說道。
“哼,說的好聽,倘若他們真想投奔於我,早就過來了,何至於等到今天還沒有行動?”
“腿長在他們身上,他們想來,難道還有人膽敢阻止他們不成?”
“不想來投奔我就直說,我還不稀罕他們呢。”
瞪了黎風一眼,薑黎不悅的說道。
與東夷的九黎後裔接觸,並進行聯姻,是薑黎早先製定的計劃,因為當時黎國很弱,而東夷九黎部落的實力很強。
與其聯姻,可以大大提高黎國的影響力。同時,也能解決黎國內部,九黎後裔的婚姻問題。
雖然同為九黎後裔,但東夷的九黎後裔,與黎國的九黎後裔,早已分開數百萬年,血脈早就不同了。
雙方聯姻不僅沒有問題,相反,還有一定概率激發隱藏在體內的九黎神血,誕生更優秀的後代。
這點,薑黎知曉,東夷九黎部落也知曉。所以,麵對薑黎的示好,他們欣然接受,甚至是主動與黎國聯誼。
別看東夷的九黎部落更強,但論及血脈的話,黎國這一脈,因為薑黎覺醒兵主血脈的緣故,才是正統。
其同鄉族人,皆覺醒了九黎魔神的血脈,遠非東夷一脈可比。
當初他們逃出九黎古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攜帶多少傳承,後來,又因常年與各族通婚的緣故,他們體內的九黎血脈漸漸稀薄。
到了今日,他們除了名字沒有變之外,依舊是九黎後裔,別的早就與九黎後裔不同了。甚至於,已經連續數代沒族人能覺醒九黎魔神血脈了。
簡單來說,就是東夷一脈,已經出現血脈斷絕的問題了。
這時候,擁有正統之名的黎國一脈,有意與他們聯姻,這簡直就是雪中送炭,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他們怎麽可能拒絕?
可以說,他們非但沒有拒絕,甚至還在想辦法,把黎國一脈吞並,把正統之名搶過來。
本來,薑黎還與他們合作的好好的。可隨著時間的流逝,薑黎漸漸洞悉了他們的用意,雙方的關係,就此迅速惡化,聯姻之事都快斷了。
也就是東夷一脈實力強大,不然,就衝他們想吞並自己基業這件事,薑黎都得和他們翻臉。
可惜,勢不如人,他隻能忍了。
按照正常的邏輯,哪怕薑黎洞悉了東夷一脈的用意,可因為實力差距過大的緣故,依舊無法阻止他們的吞並之舉。
可以預見,隨著時間的流逝,黎國一脈,早晚要被東夷一脈吞噬。
但誰能想到,薑黎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崛起,不過數百年,就一躍成為人間的霸主。
這下好了,局勢徹底逆轉,已經不是東夷一脈吞並黎國一脈的問題了,而是黎國一脈反過來吞並東夷一脈。
薑黎崛起後,也沒慣著東夷一脈,直接與他們翻舊賬,以九黎之主的名義朝他們下令,勒令他們舉族來投,加入黎國。
不管東夷傳承了多少年,實力有多強,沒有獲得兵主的承認,他們就不是九黎正統,在名義上,就要聽從薑黎的命令。
以前薑黎弱,他們可以無視薑黎這個黎主。
可如今,薑黎強了,他們若是繼續無視薑黎,那就形同叛徒,薑黎可以興兵討伐他們,也可以將他們逐出九黎一脈。
具體怎麽做,全看薑黎的心情如何。
按薑黎最初的想法,是不打算把事情做絕的,而是準備采取溫水煮青蛙的策略,一點點壓縮東夷一脈的生存空間,迫使他們主動來投。
為此,薑黎還允許族人迎娶東夷一脈的貴女,就高層進行聯姻,以加強雙方的聯係。
黎風為何會幫東夷一脈說好話,因為他的妻子,就是東夷一脈族主的嫡女,這是為嶽父說好話呢。
薑黎的親人,那近百個族兄弟,基本都是如此,不是娶了東夷族主的女兒,就是娶了東夷大貴族的嫡女。
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薑黎把族兄弟全部變成東夷一脈的女婿,主要目的,是想通過這個關係,為他們以後掌管東夷一脈鋪路。
女婿靠老丈人起勢,說出去雖然不好聽,但確實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反正曆史上很多人都在做。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西伯侯的先祖,當初被蠻夷攻陷國都,不得不舉族遷移,之所以能重新崛起,就是因為吞並了妻族的勢力。
再往前,少康複國,靠的也是母族的勢力。
先賢做得,薑黎自然也能做得,所以,他就製定了聯姻的計劃,準備慢慢的蠶食東夷的勢力。
就現在來看,這計劃的效果很好,好到東夷一脈都急眼了,準備在攻打有蘇國一事上,給他上眼藥。
“君侯放心,若東夷一脈敢參戰的話,我等絕不會手下留情,無論是誰,盡皆殺之。”
察覺到薑黎似乎真的生氣了,黎風連忙說道。
他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東夷一脈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有人心向正統,仰慕薑黎的威名,迫不及待的想要投靠黎國,重回正統。
可也有人早已不在乎正統的名分,覺得自己在東夷稱王稱霸挺好的,為何要跑去黎國給人俯首稱臣?
數十萬年過去了,當年的九黎先人早已不在了,後輩的想法發生變化,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他們又不似黎國一脈,真的被周國壓迫了數十萬年,雙方仇深似海,完全沒有化解的可能。
相反,他們在東夷稱霸數十萬年,日子過得不知有多好,仇恨難免會被時間衝淡,複國的念頭,也會隨著先人的離去而消失。
他們說是九黎後裔,其實已經成了東夷後裔。讓他們拋棄東夷,投奔黎國,有人心懷不滿,並不意外。
東夷一脈遲遲沒有下定決心,原因就在這裏,內部並未達成統一意見,心向九黎的族人,與心向東夷的族人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次跑來支援有蘇國的,就是支持東夷一脈的族人。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隻要擊敗薑黎,證明他也不過如此,那些心向九黎的族人,自然也就會閉嘴,再也不提投奔黎國之事。
“殺?輪得到你來殺?”
“傳信給東夷一脈,讓他們派人把這些前來支援的族人全都殺了,不然,就定他們一個叛族之罪。”
這時,為了謀求發展,反出人族,投奔蠻族,並非沒有可能。
剪除薑黎的羽翼,迫使他在人族沒有立足之地,從而加入蠻族,這才是蠻族強者來此的目的。
所以,他的目標一直很明確,那就是不與薑黎正麵抗衡,而是想辦法削弱其勢力。
說實在的,這才是最正確的辦法。薑黎的實力有目共睹,就憑他們這些人,就是一擁而上,也不見得會是他的對手。
反倒是薑黎的羽翼,實力肯定不如薑黎,無疑要好對付許多。
此舉,即避免了正麵對上薑黎的風險,又能削弱他的實力,簡直是一舉兩得,也是最正確的做法。
可奈何,蠻族強者心知,就算自己說了,眾人也不會聽。因為眾人來此的目的,就是為了斬殺薑黎。
至於這一戰是贏是敗,皆與他們無關,殺了薑黎就是成功,殺不了就是失敗。
……
…………
就在各方勢力,商議對策與調集兵馬的時候,薑黎已經集結好大軍,一路浩浩蕩蕩的朝冀州而去。
有蘇國,就位於九州之首的冀州。不得不說,夏朝對有蘇國,那是真的沒得說,直接將他們遷人了人域最為富饒的冀州。
這可是九州之首,禹皇的龍興之地。人族對有蘇氏,可謂是仁至義盡。饒是如此,有蘇氏仍舊選擇背叛人族,這人族上下,誰聽了不憤怒?
所以,有蘇氏完蛋了,誰也救不了他們,哪怕大商沒能滅了他們,後續取代大商的周國,也要出兵滅了有蘇氏。
此乃維護人族大義之舉,除非放棄人族大義的旗幟,不然無論是誰成為天下共主,第一件事都是攻打有蘇氏。
相比較於敵人,叛徒更加的可恨。而恩將仇報的叛徒,則更可恨。
有蘇氏於人族而言,就是恩將仇報的叛徒,不將其踏平,實難出心中惡氣。
“啟稟君侯,有探子傳來消息,說東夷最近行動詭異,似乎暗中派遣人手,前來援助有蘇國。”
大軍才剛剛離開大商境內,黎風就匆匆跑來,朝薑黎匯報道。
人域雖然以大商為尊,但這不是說,大商在人域就沒有對手了。還是有的,除了那些蠻夷之外。
大商,甚至可以說所有諸侯最大的對手,就是東夷部落。
東夷部落,這是人域僅次於大商的勢力,同時,他們也隸屬於人族,與大商諸侯一樣,都是三皇五帝的後裔,流著相同的血脈。
隻不過,相比較於大商,東夷部落完全是舊時代的殘黨,依舊堅持部落製度,其首領,也是遵照夏朝之前的禪讓製,用眾部落之主共同選出。
總之,因製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從夏朝起,為了爭奪人族正統的名分,東夷部落就與中原征戰不休。
雙方的戰鬥持續了數百萬年,一直都是東夷部落輸,是故,這人族正統的名分,也一直在中原各國手裏。
不過,東夷輸歸輸,但損失並不大,所以每次戰敗後,很快的就能卷土重來,開啟新的戰端。
就這樣一直輸,一直打,雙方瘋狂內耗,以至於實力一起跌落,一日不如一日,然後被祖地撿了便宜,一躍從人族權力邊緣,成為人族實際的領導者。
真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了。大戰數百萬年,全便宜了祖地。
“有蘇國背叛人族一事,雖無證據,但也可以說是確鑿無疑了。”
“東夷部落雖然與大商有仇,可終究還是人族的一份子,他們為何相助有蘇國,莫非也準備叛族不成?”
聽到黎風的稟告,薑黎不解的問道。東夷想給大商添麻煩的心思,他可以理解,但摻和這種事,委實有點不適合了,這不是落入話柄嗎?
太不智了。
“據探子傳回來的消息,本來東夷是不想摻和此事的。”
“可在聽到此次出兵攻打有蘇國,是由君侯掛帥後,不過兩三日,就有一隊人馬秘密離開東夷,前往有蘇國支援。”
黎風猶豫一二,麵有遲疑的回答。
“東夷的九黎族人對我不滿,想要試試我的實力?”
見黎風如此,薑黎初時不解,可是稍一深思,就明白了他遲疑的原因。
怕是前來支援有蘇國的人馬,乃是先前逃到東夷的九黎族人。
東夷是有九黎後裔的,這點毋庸置疑。甚至就連蠻族,也有一部分九黎生活在其中。
當年九黎古國被破,雖然大部分九黎後裔都淪為奴隸,可仍有部分逃了出去。
這部分逃出去的九黎後裔,有的跑去投奔東夷,準備借東夷之勢,伺機反攻周國。
有的則是被其餘薑姓諸侯接走,融入其中,不複九黎之名。
而也有一部分九黎後裔,懷揣著巨大的怨恨,跑去投奔蠻族,準備引蠻族入人域,將周國,乃至祖地上下全數屠殺殆盡。
說來也是可笑,這三支逃出去的九黎後裔,過得一個比一個好。
被薑姓諸侯接納的九黎後裔,現在全是貴族。跑去投奔東夷的九黎後裔,現在已是東夷九大部落之一。
而跑去蠻族的九黎後裔,雖然沒有出過蠻皇,但曆代都有蠻王坐鎮,放眼蠻族,那也是一方霸主。
可結果倒好,這些混得一個比一個好的九黎後裔,沒有一個覺醒兵主血脈,繼承九黎正統。
反倒是薑黎這個混得最不好的,野人奴隸出身的九黎後裔,覺醒了兵主血脈,成為九黎正統。
隻能說,命運之無常,往往出人意料。
“是部分九黎後裔這麽覺得,東夷九黎部落,大部分族人,還是心向君侯的,若非局勢不允許,他們早就帶人舉族來投了。”
見薑黎臉色不好看,黎風連忙說道。
“哼,說的好聽,倘若他們真想投奔於我,早就過來了,何至於等到今天還沒有行動?”
“腿長在他們身上,他們想來,難道還有人膽敢阻止他們不成?”
“不想來投奔我就直說,我還不稀罕他們呢。”
瞪了黎風一眼,薑黎不悅的說道。
與東夷的九黎後裔接觸,並進行聯姻,是薑黎早先製定的計劃,因為當時黎國很弱,而東夷九黎部落的實力很強。
與其聯姻,可以大大提高黎國的影響力。同時,也能解決黎國內部,九黎後裔的婚姻問題。
雖然同為九黎後裔,但東夷的九黎後裔,與黎國的九黎後裔,早已分開數百萬年,血脈早就不同了。
雙方聯姻不僅沒有問題,相反,還有一定概率激發隱藏在體內的九黎神血,誕生更優秀的後代。
這點,薑黎知曉,東夷九黎部落也知曉。所以,麵對薑黎的示好,他們欣然接受,甚至是主動與黎國聯誼。
別看東夷的九黎部落更強,但論及血脈的話,黎國這一脈,因為薑黎覺醒兵主血脈的緣故,才是正統。
其同鄉族人,皆覺醒了九黎魔神的血脈,遠非東夷一脈可比。
當初他們逃出九黎古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攜帶多少傳承,後來,又因常年與各族通婚的緣故,他們體內的九黎血脈漸漸稀薄。
到了今日,他們除了名字沒有變之外,依舊是九黎後裔,別的早就與九黎後裔不同了。甚至於,已經連續數代沒族人能覺醒九黎魔神血脈了。
簡單來說,就是東夷一脈,已經出現血脈斷絕的問題了。
這時候,擁有正統之名的黎國一脈,有意與他們聯姻,這簡直就是雪中送炭,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他們怎麽可能拒絕?
可以說,他們非但沒有拒絕,甚至還在想辦法,把黎國一脈吞並,把正統之名搶過來。
本來,薑黎還與他們合作的好好的。可隨著時間的流逝,薑黎漸漸洞悉了他們的用意,雙方的關係,就此迅速惡化,聯姻之事都快斷了。
也就是東夷一脈實力強大,不然,就衝他們想吞並自己基業這件事,薑黎都得和他們翻臉。
可惜,勢不如人,他隻能忍了。
按照正常的邏輯,哪怕薑黎洞悉了東夷一脈的用意,可因為實力差距過大的緣故,依舊無法阻止他們的吞並之舉。
可以預見,隨著時間的流逝,黎國一脈,早晚要被東夷一脈吞噬。
但誰能想到,薑黎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崛起,不過數百年,就一躍成為人間的霸主。
這下好了,局勢徹底逆轉,已經不是東夷一脈吞並黎國一脈的問題了,而是黎國一脈反過來吞並東夷一脈。
薑黎崛起後,也沒慣著東夷一脈,直接與他們翻舊賬,以九黎之主的名義朝他們下令,勒令他們舉族來投,加入黎國。
不管東夷傳承了多少年,實力有多強,沒有獲得兵主的承認,他們就不是九黎正統,在名義上,就要聽從薑黎的命令。
以前薑黎弱,他們可以無視薑黎這個黎主。
可如今,薑黎強了,他們若是繼續無視薑黎,那就形同叛徒,薑黎可以興兵討伐他們,也可以將他們逐出九黎一脈。
具體怎麽做,全看薑黎的心情如何。
按薑黎最初的想法,是不打算把事情做絕的,而是準備采取溫水煮青蛙的策略,一點點壓縮東夷一脈的生存空間,迫使他們主動來投。
為此,薑黎還允許族人迎娶東夷一脈的貴女,就高層進行聯姻,以加強雙方的聯係。
黎風為何會幫東夷一脈說好話,因為他的妻子,就是東夷一脈族主的嫡女,這是為嶽父說好話呢。
薑黎的親人,那近百個族兄弟,基本都是如此,不是娶了東夷族主的女兒,就是娶了東夷大貴族的嫡女。
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薑黎把族兄弟全部變成東夷一脈的女婿,主要目的,是想通過這個關係,為他們以後掌管東夷一脈鋪路。
女婿靠老丈人起勢,說出去雖然不好聽,但確實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反正曆史上很多人都在做。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西伯侯的先祖,當初被蠻夷攻陷國都,不得不舉族遷移,之所以能重新崛起,就是因為吞並了妻族的勢力。
再往前,少康複國,靠的也是母族的勢力。
先賢做得,薑黎自然也能做得,所以,他就製定了聯姻的計劃,準備慢慢的蠶食東夷的勢力。
就現在來看,這計劃的效果很好,好到東夷一脈都急眼了,準備在攻打有蘇國一事上,給他上眼藥。
“君侯放心,若東夷一脈敢參戰的話,我等絕不會手下留情,無論是誰,盡皆殺之。”
察覺到薑黎似乎真的生氣了,黎風連忙說道。
他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東夷一脈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有人心向正統,仰慕薑黎的威名,迫不及待的想要投靠黎國,重回正統。
可也有人早已不在乎正統的名分,覺得自己在東夷稱王稱霸挺好的,為何要跑去黎國給人俯首稱臣?
數十萬年過去了,當年的九黎先人早已不在了,後輩的想法發生變化,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他們又不似黎國一脈,真的被周國壓迫了數十萬年,雙方仇深似海,完全沒有化解的可能。
相反,他們在東夷稱霸數十萬年,日子過得不知有多好,仇恨難免會被時間衝淡,複國的念頭,也會隨著先人的離去而消失。
他們說是九黎後裔,其實已經成了東夷後裔。讓他們拋棄東夷,投奔黎國,有人心懷不滿,並不意外。
東夷一脈遲遲沒有下定決心,原因就在這裏,內部並未達成統一意見,心向九黎的族人,與心向東夷的族人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次跑來支援有蘇國的,就是支持東夷一脈的族人。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隻要擊敗薑黎,證明他也不過如此,那些心向九黎的族人,自然也就會閉嘴,再也不提投奔黎國之事。
“殺?輪得到你來殺?”
“傳信給東夷一脈,讓他們派人把這些前來支援的族人全都殺了,不然,就定他們一個叛族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