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秋收玉米
穿越自帶超市,村長讓我來當 作者:漣秋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收完這兩畝旱田,李富貴和劉鐵柱還想去河邊把李家的水田也一塊兒收了,李父好說歹說才把倆人勸住。
“河邊那裏就一畝地了,我們幾個一天就幹完,你倆還是趕緊忙活自己地裏的事吧!不然不給你們換種子了。”
李父沒辦法祭出大招,李富貴和劉鐵柱才答應下來,“不去了不去了,聽你的李叔。”
李富貴幫李懷溪把最後一堆玉米杆抱上車,然後回頭喊住劉鐵柱道:“鐵柱,你等等,咱倆搭夥幹啊,這樣幹得快。”
劉鐵柱道:“行啊,趕緊幹吧,要不下了雨就收不成了。”說罷倆人也不停歇,揮起鐮刀幹了起來。
勸住了倆實誠人,李父帶著三個兒子去了水田,一天時間收完了最後一畝玉米地。
把所有的玉米收回家,一家人圍坐在院子裏開始掰玉米。
這邊李父和李懷山站著把玉米從杆子上掰下來扔到身後,後麵李母帶著李懷溪和鄭小菊三人坐在地上開始剝,李懷林則把掰了玉米的秸稈捆起來再一個一個碼好。
這些玉米杆捆好後可以倚在艾草牆上,以後下雨下雪的裏麵的艾草也沒事,而且冬天毛驢得吃幹草,這些就是提前備下的草料,等毛驢把葉子吃完之後剩下的杆子還可以用來燒火。
在小莊村,不管是玉米杆還是麥秸杆都是一種資源,村民們總是能找到利用它們的地方,絕對不會浪費。
李母帶著李懷溪剝玉米,教給他怎麽打玉米跺子。
李懷溪靜靜的看著李母把玉米最外層的黃色硬殼剝掉,剝掉外麵的一兩層玉米皮後露出裏麵的葉子是軟的。
把這些軟一些的葉子從玉米頂上剝開,拉到後麵但不扯下來,而是就這樣束到玉米的底部像個大尾巴。
這個玉米放在一邊,再剝一個一模一樣的,然後把兩個束好尾巴的玉米在中間打個結係在一起,這樣玉米尾部相對兩頭朝外,就是一個玉米垛子的最小單元。
在地上擺上木架子,離開地麵三四尺的高度隔絕濕氣。然後把這兩個係在一起的玉米平鋪到架子上,後麵繼續交叉著擺。
就這樣擺了十來個玉米之後,所有的玉米會頭部朝外的圍成一個圓,這就是玉米垛子的底座。
後麵的順著往上摞就可以了,因為後麵有玉米皮拉著,所以玉米垛子摞得高了玉米也不會掉下來,直到最後一人多高後玉米垛子會形成一個塔的造型。
金黃色的玉米垛子中間高四周低,外部玉米之間互有縫隙,這樣可以通風透氣,即使下了雨也不會輕易發黴。
而且每個玉米或多或少的都能曬到太陽,在風吹日曬下很快就能脫水晾幹,等後麵幹透後把這些玉米掛在房梁上就可以了。
學會後的李懷溪幹的非常快,按照李母教的步驟不一會兒就在牆角壘了一個一人高的跺子,得到了李母好一頓誇獎。
李懷溪快速壘塔,坐在旁邊的大嫂鄭小菊手裏的動作則顯得有些慢了。
婆家能夠種出這麽大的玉米來,這對於鄭小菊來說又是一次衝擊,把每一個都拿在手裏看一會兒後再一臉滿意的剝開,還得伴隨著一聲聲驚歎
“小溪你買的這個種子也太好了!”
“大山你看這個這麽大!”
“娘,你看這個,這一穗都得有一斤吧!”
……
鄭小菊喜滋滋的剝著玉米,突然聽到旁邊李父叫李懷山。
李父對著李懷山道:“等過段時間玉米幹了,你拿一些到東鄭村去,給你老丈人看看,他們要是想種的話就留下做種子,不種的話就碾了吃掉,多少是我們的一個心意。”
聽到李父的話,李懷山還沒說什麽,鄭小菊先開口道:“不行爹,這太貴重了,小溪買種子也不容易的,咱就保管好自己家裏種就行了吧。”
聽到兒媳婦的話,李父回道:“沒事,左右也不過是糧食,這個種子好,你娘家要是種的話也能多一份收成。”
“而且咱自己種的話也種不了這麽多,我也打算給村裏人一些換了,今年咱家的玉米長得好,大家也都知道是種子的原因,要是手裏有好種子不往外散的話,那我們後麵的糧食也種不成了。”
“一家是給兩家也是給,左右也不差你娘家那一家,過幾年可能咱鎮上都得種上這個玉米了,沒事的。”
聽完李父的話,鄭小菊不再堅持,李懷山也答應下來,準備過段時間就帶著鄭小菊回一趟娘家。
一家人邊聊天邊剝玉米,等把這些新品種大玉米剝完之後,又開始剝原品種的小玉米。
剝慣了大玉米,這小玉米一上手就變得袖珍了起來,而且這些小玉米不僅個頭長得小,有一些玉米粒還沒張全,過分一些的,一個玉米棒子上隻長幾顆玉米粒。
李懷溪不止一次的剝出來一個棒子上就長一個玉米粒的,丟了吧心疼,不丟又占地方,隻能抬手使勁扔進豬圈裏給小豬吃。
一下午的時間,圈裏的小豬被玉米芯砸醒了好幾次。
剝到最後,李懷溪隻需要用手輕輕一捏就知道手裏的玉米長的實不實,要是空的厲害,他直接甩手扔進豬圈。
剝完旱田的開始剝水田的,水田的玉米因為靠著河邊近,所以有一些小一點的還沒有成熟,剝出來之後玉米粒不是橙黃色的而是白嫩白嫩的,用指甲一掐就會出水。
李懷溪原本想把這樣的玉米給小豬吃,但李母看到了就把這些嫩玉米收集起來單獨放了一堆,說晚上給大家煮了,這樣的嫩玉米已經有了糧食味,而且吃起來還是甜的。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李母煮了一鍋嫩玉米。這些玉米大多數都是生長受到了限製長的不好,所以上麵的玉米粒也不多,但是沒有變老,就像李母說的那樣,吃起來別有一番香甜的味道。
李懷溪細細咀嚼了一下後得出結論,這種作為糧食種出來的嫩玉米比後世的水果玉米吃起來口感更硬,飽腹感更強,沒有嫩嫩的水果甜味,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糧食的香味。
這種嫩玉米對於吃慣了超市裏水果玉米的李懷溪來說沒有很驚豔,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時令美食。
“河邊那裏就一畝地了,我們幾個一天就幹完,你倆還是趕緊忙活自己地裏的事吧!不然不給你們換種子了。”
李父沒辦法祭出大招,李富貴和劉鐵柱才答應下來,“不去了不去了,聽你的李叔。”
李富貴幫李懷溪把最後一堆玉米杆抱上車,然後回頭喊住劉鐵柱道:“鐵柱,你等等,咱倆搭夥幹啊,這樣幹得快。”
劉鐵柱道:“行啊,趕緊幹吧,要不下了雨就收不成了。”說罷倆人也不停歇,揮起鐮刀幹了起來。
勸住了倆實誠人,李父帶著三個兒子去了水田,一天時間收完了最後一畝玉米地。
把所有的玉米收回家,一家人圍坐在院子裏開始掰玉米。
這邊李父和李懷山站著把玉米從杆子上掰下來扔到身後,後麵李母帶著李懷溪和鄭小菊三人坐在地上開始剝,李懷林則把掰了玉米的秸稈捆起來再一個一個碼好。
這些玉米杆捆好後可以倚在艾草牆上,以後下雨下雪的裏麵的艾草也沒事,而且冬天毛驢得吃幹草,這些就是提前備下的草料,等毛驢把葉子吃完之後剩下的杆子還可以用來燒火。
在小莊村,不管是玉米杆還是麥秸杆都是一種資源,村民們總是能找到利用它們的地方,絕對不會浪費。
李母帶著李懷溪剝玉米,教給他怎麽打玉米跺子。
李懷溪靜靜的看著李母把玉米最外層的黃色硬殼剝掉,剝掉外麵的一兩層玉米皮後露出裏麵的葉子是軟的。
把這些軟一些的葉子從玉米頂上剝開,拉到後麵但不扯下來,而是就這樣束到玉米的底部像個大尾巴。
這個玉米放在一邊,再剝一個一模一樣的,然後把兩個束好尾巴的玉米在中間打個結係在一起,這樣玉米尾部相對兩頭朝外,就是一個玉米垛子的最小單元。
在地上擺上木架子,離開地麵三四尺的高度隔絕濕氣。然後把這兩個係在一起的玉米平鋪到架子上,後麵繼續交叉著擺。
就這樣擺了十來個玉米之後,所有的玉米會頭部朝外的圍成一個圓,這就是玉米垛子的底座。
後麵的順著往上摞就可以了,因為後麵有玉米皮拉著,所以玉米垛子摞得高了玉米也不會掉下來,直到最後一人多高後玉米垛子會形成一個塔的造型。
金黃色的玉米垛子中間高四周低,外部玉米之間互有縫隙,這樣可以通風透氣,即使下了雨也不會輕易發黴。
而且每個玉米或多或少的都能曬到太陽,在風吹日曬下很快就能脫水晾幹,等後麵幹透後把這些玉米掛在房梁上就可以了。
學會後的李懷溪幹的非常快,按照李母教的步驟不一會兒就在牆角壘了一個一人高的跺子,得到了李母好一頓誇獎。
李懷溪快速壘塔,坐在旁邊的大嫂鄭小菊手裏的動作則顯得有些慢了。
婆家能夠種出這麽大的玉米來,這對於鄭小菊來說又是一次衝擊,把每一個都拿在手裏看一會兒後再一臉滿意的剝開,還得伴隨著一聲聲驚歎
“小溪你買的這個種子也太好了!”
“大山你看這個這麽大!”
“娘,你看這個,這一穗都得有一斤吧!”
……
鄭小菊喜滋滋的剝著玉米,突然聽到旁邊李父叫李懷山。
李父對著李懷山道:“等過段時間玉米幹了,你拿一些到東鄭村去,給你老丈人看看,他們要是想種的話就留下做種子,不種的話就碾了吃掉,多少是我們的一個心意。”
聽到李父的話,李懷山還沒說什麽,鄭小菊先開口道:“不行爹,這太貴重了,小溪買種子也不容易的,咱就保管好自己家裏種就行了吧。”
聽到兒媳婦的話,李父回道:“沒事,左右也不過是糧食,這個種子好,你娘家要是種的話也能多一份收成。”
“而且咱自己種的話也種不了這麽多,我也打算給村裏人一些換了,今年咱家的玉米長得好,大家也都知道是種子的原因,要是手裏有好種子不往外散的話,那我們後麵的糧食也種不成了。”
“一家是給兩家也是給,左右也不差你娘家那一家,過幾年可能咱鎮上都得種上這個玉米了,沒事的。”
聽完李父的話,鄭小菊不再堅持,李懷山也答應下來,準備過段時間就帶著鄭小菊回一趟娘家。
一家人邊聊天邊剝玉米,等把這些新品種大玉米剝完之後,又開始剝原品種的小玉米。
剝慣了大玉米,這小玉米一上手就變得袖珍了起來,而且這些小玉米不僅個頭長得小,有一些玉米粒還沒張全,過分一些的,一個玉米棒子上隻長幾顆玉米粒。
李懷溪不止一次的剝出來一個棒子上就長一個玉米粒的,丟了吧心疼,不丟又占地方,隻能抬手使勁扔進豬圈裏給小豬吃。
一下午的時間,圈裏的小豬被玉米芯砸醒了好幾次。
剝到最後,李懷溪隻需要用手輕輕一捏就知道手裏的玉米長的實不實,要是空的厲害,他直接甩手扔進豬圈。
剝完旱田的開始剝水田的,水田的玉米因為靠著河邊近,所以有一些小一點的還沒有成熟,剝出來之後玉米粒不是橙黃色的而是白嫩白嫩的,用指甲一掐就會出水。
李懷溪原本想把這樣的玉米給小豬吃,但李母看到了就把這些嫩玉米收集起來單獨放了一堆,說晚上給大家煮了,這樣的嫩玉米已經有了糧食味,而且吃起來還是甜的。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李母煮了一鍋嫩玉米。這些玉米大多數都是生長受到了限製長的不好,所以上麵的玉米粒也不多,但是沒有變老,就像李母說的那樣,吃起來別有一番香甜的味道。
李懷溪細細咀嚼了一下後得出結論,這種作為糧食種出來的嫩玉米比後世的水果玉米吃起來口感更硬,飽腹感更強,沒有嫩嫩的水果甜味,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糧食的香味。
這種嫩玉米對於吃慣了超市裏水果玉米的李懷溪來說沒有很驚豔,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時令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