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玲有點兒想不起對方印象裏自己的樣子了,別人說她一直在變,可她自己又覺得好像從未變過。


    一直都是認認真真的做事情,忙裏偷閑的品味生活。


    不是熱愛工作,而是熱愛那種成就感!


    比如邱莊的變化、民縣的變化、武市的變化,又比如影響到了周邊的同行之人,能讓他們做自己擅長的事、熱愛的事情……


    不管是哪一種,她都覺得沒有辜負這一遭際遇。


    兩個人是真敘舊,吃的也是真的工作餐,簡單的兩菜一湯,坐在食堂的角落處,互相聊一聊這些年走出去的人和回來的人。


    蔣明哲不禁在心裏頭歎息,‘這麽多人,隻有邱玉玲還是當初的那個人’。


    “這幾年全國經濟都發展飛速,我有時候都覺得像做夢一般。”吃的差不多了,舊人舊事也敘的差不多了,蔣明哲突然話音一轉,來了這麽一句。


    “是啊,到處都在改革,上行下效,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這話接的沒頭沒尾的,但兩人都聽懂了。


    在還沒有旅遊概念的時候,邱玉玲不止一次的提出要打造一個絲綢之路上的風光名城來。


    她覺得不能一味的拚土地生產,畢竟環境條件有限,但沙土風貌可以價值最大化。


    但時下大家夥兒的思想一時還不能達到她所展望的那般,尤其是“首批曆史文化名城”的名單正式公布,更加禁錮了這種開拓思想。


    武市的領導班子也好,乃至省委也罷,都覺得和京市、申城、蘇、揚那些天之驕地比起來,區區一個武市,沒有任何能拿的出手的地方來。


    無從下手,也不想下手。


    如若不是當時的黨政班子裏有人極其信任邱玉玲,推舉了大棚和葡萄園等一些利舉措,恐怕時至今日,那些鄉黨連溫飽線都尚不能突圍呢。


    “你提出來的地方經濟變革那篇,我看了,尤其適合咱們這邊,隻是現在財政吃緊,沒有閑錢拿出來搞那些建設。”蔣明哲和邱玉玲也不用揣著藏著的,直接把話說了個透。


    邱玉玲把空碗摞在一起,沒有急著起身去,“所以,當務之急是盤活現有的國營企業,並且想法設法的拉投資,


    另外一個,既然有政策,個體經濟該鼓勵的就要鼓勵,不能總等著所有人都走完了,知道安全到不行了再邁腿。”


    “你當誰都和你一樣的有魄力呢!”蔣明哲看得明白,邱玉玲是個膽大的,她領的隊伍,那放眼全國都是領頭羊的存在。


    不是說規模上領頭羊,而是各種政令和時政的相結合,她一直是先鋒部隊的。


    如若不是她,小小的民縣或者說小小的武市,根本就盤不下棗花廠這樣兒的蛟龍來。


    “我聽省上的朋友說上頭有意給棗花遷廠,是你力排眾議保了下來,我替所有鄉親們感激你!”


    要不是場合不對,蔣明哲覺得自己配磕一個了都。


    對方突如其來的情緒,叫邱玉玲也來了個措手不及,她手比腦子更快,直接托住了要折腰的局長。


    “您這是幹什麽?我是出於綜合考慮,才沒有遷廠,棗花廠留下,就當下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羊奶子也好,沙棗花也罷,還有工人這些,這邊都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唯一不便的是交通,但省上已經在計劃修路了……”


    她沒說的是武市還有一個計劃內的軍用機場,他們估計馬上就要接到消息了。


    這頓飯吃的時間不短了,餘光掃到手表的指針,已經差不多到了開會的時候了,邱玉玲起身送下碗筷,她算是來訪人員,沒有自己的專屬餐具,用的是會客廳的餐具,此時隻需要還回去就行。


    蔣明哲是自己的飯缸子,還要自己洗,便叫她先行一步,“我把飯盆洗了就來,你先過去吧。”


    “那行,我先過去和大家打個招呼,蔣老師您慢慢來。”此時已經恢複了舊稱,好像一直都很熟稔一般。


    邱玉玲一連開了三天的會,各式各樣的吵吵,她就發現了,越往上走,做事情反倒越容易,越下行的時候,困難就越多。


    到後麵她索性閉麥,隻等著他們誰的聲兒最響亮,蓋住其他的聲音後,再參與具體動作。


    要她說,成功的案例就在眼前,跟著走就是了,可總有些自詡聰明的人,把自己的瞻前顧後比做成顧全大局,扯住個線頭繞啊繞的。


    第四天的時候,邱玉玲缺席了,隻打發了司機過去說了一聲。


    “周科長,我們廠長在安裝廠那邊有個接待,脫不開身,她叫我過來旁聽一下,記下會後紀要拿去學習……”


    幾人麵麵相覷,等著她牽頭呢,她關鍵的時候打發了個司機前來旁聽,哦不,是這人總給邱玉玲開車,叫他們習慣性的當司機了。


    “……就算是個辦公室主任,這邱廠長也太拿大了吧?”有人很不滿意邱玉玲的做法,提出了質疑。


    可是他們還能真把人薅過來不成啊?


    “抓緊定下來吧,人家是指導企業變革,不是叫咱們拿來當兵丁使的,方案盡早定下來,比啥都強……”


    邱玉玲是煩那邊的拖遝,但是也不至於騙人,安裝廠今兒還真有個接待,和軍方的合作正式達成了,雖然還是那個不起眼的小安裝廠,內裏的安保等級早不似先前的模樣了。


    今天來的是袁老和相關研究所的同誌,原本她可以不在,但為了躲市政府那邊的吵吵,也為了表達對袁老回來的重視,她便留下親自操辦起了接待。


    “老李,老卞,玉玲,我回來了。”小老頭看見老夥計們很是高興,還顛顛的跑了兩步。


    “我帶回來了一點兒新玩意兒,回頭你們瞧瞧。”


    “不用了,已經看見了,你如今口氣不小啊,都敢把同誌稱玩意兒了……”


    “什麽呀?我什麽時候……嗐,這是跟我回來學習的同誌,我說的玩意是真玩意,給你們帶的禮物,我怎麽會稱呼同誌為玩意呢,你們也真是的……”


    解釋了半天,才知道是倆老夥計故意使壞逗他呢,怨他在京市逗留太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秋葵煎蛋的龍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秋葵煎蛋的龍安並收藏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