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馮廠長的心血,成了李曉峰事業上的踏腳石
重生後才懂,有錢人的世界真好玩 作者:風雨過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本眾人就對這家工廠興趣缺缺,經過了馮廠長這麽一鬧,眾人就更沒有興趣了,看這副模樣,以後說不定還要出什麽幺蛾子呢,沒必要去膛這攤渾水。
最後,鴻星電動車廠以一千萬的價格,落到了李曉峰的手裏。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也為了給侯國偉吃一顆定心丸,李曉峰第二天就又繳了五百萬,連原先的保證金,一起算作競拍資金,完成了整個交易。
緊接著,李曉峰宣布,任命徐磊的父親為鴻星電動車廠的總經理,徐磊為銷售部經理,並參照他們的建議,對廠裏的管理層進行了一番調整。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對於任何一個組織的變動,都是有必要的。
管理層調整完畢,李曉峰把手裏剩下的兩個億資金,全部投入到了這家電動車廠,一個是買斷工人的工齡和一部分福利分房。
這些福利分房主要是給廠裏的管理層的,他們擁有這些福利房的居住權,所有權還是廠裏的,但為了徹底完成改製,這個尾巴必須要徹底斬斷。
好在馮廠長為了把這個廠徹底的握在手裏,已經在這件事上下了功夫,在廠內形成了一個共同的決議,規定了騰退這些福利房的騰退價格。
然而,此時這一切的努力,結果都落到了李曉峰的口袋裏,因此,李曉峰隻需要按規定把這些錢打入他們的賬戶,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這些騰退出來的福利房,閑著也是閑著,依然可以用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簽訂租賃協議,租給工廠裏的這些管理層,算是他們沒有自己買房前的過渡。
徹底完成了工廠的改製任務後,這家工廠也就從原先的國營企業,徹底變成私人企業了。
與此同時,李曉峰又拿出一部分錢來,還了一部分供應商的錢款,以及從銀行貸款的利息,並在侯國偉的幫助下,向銀行申請了延期還款。
接下來,李曉峰又讓人梳理了一番工廠的財務賬目,發現這裏麵果然有一些隱藏的貓膩。
一個是工廠的設備沒有想象的那麽陳舊,廠房雖然看起來舊了,但建的很結實,花公家的錢,這些人是舍得用料的,價值不應該那麽低。
另外一個是很多財務上統計的壞賬準備,實際上是可以收回來的,未必算是壞賬,他這邊有樂馨兒的專業法務團隊,完全有能力可以跟那些老賴耗下去。
這些壞賬如果搖身一變成了應收賬款的話,一正一反之下,對企業的淨資產統計,影響是很大的。
還有一點,那就是對於工廠的土地價值評估,哪怕隻是工業用地,也比實際的市場價值略低,要知道,這家工廠的位置,是比較靠近市區的。
因此,經過對這家工廠的資產進行認真梳理和再次評估,原本改製後資產歸零的企業,實際上還有至少五千萬以上的淨資產。
怪不得馮廠長衝曹金鵬喊,五千萬以內可以隨便出價,原來這個馮廠長對此早就心知肚明了,這也是國企私有化進程當中常有的事情。
事實上,這個馮廠長膽子算小的,隻是略微壓低了一些企業資產的價格,一些膽子大的,能把兩個億的資產壓低到一個億以內,甚至比例會更高。
在這個年代,為什麽很多媒體都在叫囂,國有企業效率低下,壟斷行業都應該向民間開放?
這裏麵確實有一些實際理由,但真正的核心是,這是一場上流社會的饕餮盛宴,很多有心人在波瀾助推,形成輿論風潮。
當然,此時也有很多清醒的人在媒體上大聲疾呼,痛斥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上麵這才開始徹查嚴辦,緊急叫停了愈演愈烈的私有化改製。
不過,這一切都跟李曉峰無關,一個是這裏麵的暗箱操作都是馮廠長的手筆,另一個是這家電動車廠沒有明顯的壓低企業資產。
說句不好聽的,企業資產的統計,本來就是有彈性的,否則銀行也不會在給企業提供貸款的時候,往往估值都很低。
除了這些以外,這家電動車廠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目前的產地在滬海市。
沒有做過銷售的人可能不理解,但做過銷售的人心裏都清楚,此時國人崇洋媚外的情節都是很嚴重的。
隻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能買外國貨的,絕不會去買國產貨,能買滬海貨的,絕不會買其他產地的。
就連浙省這些富裕的省份,也往往會對滬海貨高看一眼,而兩輪、三輪電動車的這個市場,根本就沒有進口貨,全是國產貨。
因此,隻要李曉峰認真的抓好了產品質量,做好了營銷,鴻星電動車廠的起死回生,絕對不是問題。
李曉峰本身就有一家大型廣告公司,電動車廠的營銷資金不足沒關係,反正自己說了算,可以掛賬。
至於產品質量問題,李曉峰也不太擔心,廠裏的職工都是老員工,他又讓徐廠長從腳盆雞那裏購買了幾條自動化生產線。
這些自動化生產線,不但可以提高產品質量,而且還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配合著之前的那些設備,以及重新製定的管理製度,把產品質量提高起來,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目前國內的電動車廠有很多,主要是電動車技術的門檻比較低,隻要有錢,誰都可以去做,競爭非常的激烈。
想要在這種環境下脫穎而出,就必須要在研發上持續投入,為自己的企業增添護城河,從而慢慢的把那些小廠家淘汰出去。
好在鴻星電動車廠在這一行裏,也算是個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了,在機械方麵的底子比較好,馮廠長雖然私心比較重,但在這個行業當中的眼光還是有的。
因此,他力排眾議,早早的就從別的企業那裏,購買了目前較為先進的電機和控製器的專利技術。
同時,他還組織了一個小型的研發團隊,對電機和控製器技術進行迭代研發,這也是為什麽這家電動車廠連年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馮廠長的這一切努力,都落到了李曉峰的手裏了,成了他事業上的一塊墊腳石。
最後,鴻星電動車廠以一千萬的價格,落到了李曉峰的手裏。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也為了給侯國偉吃一顆定心丸,李曉峰第二天就又繳了五百萬,連原先的保證金,一起算作競拍資金,完成了整個交易。
緊接著,李曉峰宣布,任命徐磊的父親為鴻星電動車廠的總經理,徐磊為銷售部經理,並參照他們的建議,對廠裏的管理層進行了一番調整。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對於任何一個組織的變動,都是有必要的。
管理層調整完畢,李曉峰把手裏剩下的兩個億資金,全部投入到了這家電動車廠,一個是買斷工人的工齡和一部分福利分房。
這些福利分房主要是給廠裏的管理層的,他們擁有這些福利房的居住權,所有權還是廠裏的,但為了徹底完成改製,這個尾巴必須要徹底斬斷。
好在馮廠長為了把這個廠徹底的握在手裏,已經在這件事上下了功夫,在廠內形成了一個共同的決議,規定了騰退這些福利房的騰退價格。
然而,此時這一切的努力,結果都落到了李曉峰的口袋裏,因此,李曉峰隻需要按規定把這些錢打入他們的賬戶,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這些騰退出來的福利房,閑著也是閑著,依然可以用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簽訂租賃協議,租給工廠裏的這些管理層,算是他們沒有自己買房前的過渡。
徹底完成了工廠的改製任務後,這家工廠也就從原先的國營企業,徹底變成私人企業了。
與此同時,李曉峰又拿出一部分錢來,還了一部分供應商的錢款,以及從銀行貸款的利息,並在侯國偉的幫助下,向銀行申請了延期還款。
接下來,李曉峰又讓人梳理了一番工廠的財務賬目,發現這裏麵果然有一些隱藏的貓膩。
一個是工廠的設備沒有想象的那麽陳舊,廠房雖然看起來舊了,但建的很結實,花公家的錢,這些人是舍得用料的,價值不應該那麽低。
另外一個是很多財務上統計的壞賬準備,實際上是可以收回來的,未必算是壞賬,他這邊有樂馨兒的專業法務團隊,完全有能力可以跟那些老賴耗下去。
這些壞賬如果搖身一變成了應收賬款的話,一正一反之下,對企業的淨資產統計,影響是很大的。
還有一點,那就是對於工廠的土地價值評估,哪怕隻是工業用地,也比實際的市場價值略低,要知道,這家工廠的位置,是比較靠近市區的。
因此,經過對這家工廠的資產進行認真梳理和再次評估,原本改製後資產歸零的企業,實際上還有至少五千萬以上的淨資產。
怪不得馮廠長衝曹金鵬喊,五千萬以內可以隨便出價,原來這個馮廠長對此早就心知肚明了,這也是國企私有化進程當中常有的事情。
事實上,這個馮廠長膽子算小的,隻是略微壓低了一些企業資產的價格,一些膽子大的,能把兩個億的資產壓低到一個億以內,甚至比例會更高。
在這個年代,為什麽很多媒體都在叫囂,國有企業效率低下,壟斷行業都應該向民間開放?
這裏麵確實有一些實際理由,但真正的核心是,這是一場上流社會的饕餮盛宴,很多有心人在波瀾助推,形成輿論風潮。
當然,此時也有很多清醒的人在媒體上大聲疾呼,痛斥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上麵這才開始徹查嚴辦,緊急叫停了愈演愈烈的私有化改製。
不過,這一切都跟李曉峰無關,一個是這裏麵的暗箱操作都是馮廠長的手筆,另一個是這家電動車廠沒有明顯的壓低企業資產。
說句不好聽的,企業資產的統計,本來就是有彈性的,否則銀行也不會在給企業提供貸款的時候,往往估值都很低。
除了這些以外,這家電動車廠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目前的產地在滬海市。
沒有做過銷售的人可能不理解,但做過銷售的人心裏都清楚,此時國人崇洋媚外的情節都是很嚴重的。
隻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能買外國貨的,絕不會去買國產貨,能買滬海貨的,絕不會買其他產地的。
就連浙省這些富裕的省份,也往往會對滬海貨高看一眼,而兩輪、三輪電動車的這個市場,根本就沒有進口貨,全是國產貨。
因此,隻要李曉峰認真的抓好了產品質量,做好了營銷,鴻星電動車廠的起死回生,絕對不是問題。
李曉峰本身就有一家大型廣告公司,電動車廠的營銷資金不足沒關係,反正自己說了算,可以掛賬。
至於產品質量問題,李曉峰也不太擔心,廠裏的職工都是老員工,他又讓徐廠長從腳盆雞那裏購買了幾條自動化生產線。
這些自動化生產線,不但可以提高產品質量,而且還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配合著之前的那些設備,以及重新製定的管理製度,把產品質量提高起來,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目前國內的電動車廠有很多,主要是電動車技術的門檻比較低,隻要有錢,誰都可以去做,競爭非常的激烈。
想要在這種環境下脫穎而出,就必須要在研發上持續投入,為自己的企業增添護城河,從而慢慢的把那些小廠家淘汰出去。
好在鴻星電動車廠在這一行裏,也算是個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了,在機械方麵的底子比較好,馮廠長雖然私心比較重,但在這個行業當中的眼光還是有的。
因此,他力排眾議,早早的就從別的企業那裏,購買了目前較為先進的電機和控製器的專利技術。
同時,他還組織了一個小型的研發團隊,對電機和控製器技術進行迭代研發,這也是為什麽這家電動車廠連年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馮廠長的這一切努力,都落到了李曉峰的手裏了,成了他事業上的一塊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