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司言關掉了視頻,這個專家的分析乍一看很合理,但這些推測都是建立在凶手隻用昆蟲殺人這一條件上。


    江寧希反駁道:“這隻是照本宣科地套理論。幻想型連環殺手渴望別人的關注,表演欲很強,他會選擇在繁華的大街上用他的蟲子殺死死者,以此來向所有人證明他的超能力,而不是在無人的郊區或者住宅裏殺人。”


    江寧希冷笑著繼續分析,“這位李專家強調凶手對昆蟲的控製性,但命案現場呈現出來的卻不是這樣的,凶手能控製的不是昆蟲,而是死者。”


    唐進幫腔道:“江顧問的側寫應該沒錯。浴缸和螞蟻都是死者自己購買的。所以死者大概率是自殺的。”


    負責查看監控的王小濤匯報道:“根據監控顯示,張行財在案發的三天前,也就是11月1日購買的這個浴缸,是他網購的,他跟送貨工一起上樓。


    案發前一天,也就是11月3日,張行財搬了一個大紙箱上樓。紙箱的大小,剛好跟那四個亞克力箱子橫著組合起來的大小吻合。我們調查過,那幾天他沒有快遞要領。這個紙箱很可能裝的就是螞蟻。


    根據張行財的行車記錄儀顯示,那天他去了郊外,所以他很可能是去抓螞蟻。”


    這些證據可以斷定張行財是自殺的。


    李光耀這才消停了。


    溫雨瀾道:“毒理分析的結果也出來了,死者體內並沒有檢測到安眠藥成分,他的頭部也沒有受到外傷,所以進入浴缸時,他很大概率是清醒的。”


    她看向江寧希,“我很好奇,凶手為什麽能讓清醒狀態的死者,甘願躺在滿是螞蟻的浴缸裏。”


    會議室安靜了一瞬間,然後又爆發了更激烈的討論。


    “如果死者那時是清醒的,為什麽沒有掙紮的痕跡?”


    “正常人怎麽能做到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裏被螞蟻咬?就算是想自殺,但人本能地就會逃避傷害,他肯定會有掙紮反應的。”唐進疑惑道,“難道他沒有痛覺了?”


    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林司言猜測道:“死者會不會是被凶手催眠或者洗腦了?以前有過自焚案件的例子,死者被洗腦了,想要獻祭自己,往自己身上倒汽油,然後一動不動地站著自焚。”


    “有道理,據說催眠之後,人就感受不到痛苦了。”蘇欣慧讚同道。


    唐進道:“所以,這是一係列催眠殺人案嗎?凶手利用催眠術,讓受害者聽從他們的安排自殺。”


    江寧希道:“還有另一種可能。根據我們的調查,死者張行財很有可能患有螞蟻恐懼症。”


    “那他怎麽敢躺進都是螞蟻的浴缸裏自殺?”李光耀質疑道。


    江寧希繼續道:“人在極度恐懼的時候,會處於木僵狀態的。比如見到老虎,有些人可能會逃跑,但有一部分人會因為極度恐懼,無法動彈,隻能站在原地被老虎吃掉。


    死者很有可能以為自己已經不害怕螞蟻了,但當螞蟻爬上他的身體時,他的恐懼症再次發作,他處於木僵狀態,無法動彈,隻能被活活咬死。”


    溫法醫道:“是有這種情況。”


    “所以,這幾名死者很可能都是死於自己害怕的東西嗎?”林司言總結道。


    江寧希道:“我還需要先了解另外兩位死者,才能下結論。”


    會議結束後,林司言讓唐進和蘇欣慧去調查一下王晴那個神秘的男朋友。


    他們帶著王晴去戶籍科調查。


    戶籍科的警員按照年齡、性別篩查出本市符合條件的李曄,一共有23人。他們調取出這些人的證件照,然後讓王晴一一辨認。


    “不是這個,也不是這個。這些都不是,沒有一個是我的男朋友。”


    “你男朋友是江州人嗎?”


    “是啊,他在這裏有房子的。”


    蘇欣慧疑惑道:“那你確定你男朋友叫這個名字嗎?”


    “我……難道他所有信息都是假的?”王晴崩潰了,她好不容易遇到一個這麽合拍的男朋友,結果是個假人。


    蘇欣慧委婉地問道:“王小姐,他沒騙你錢吧?”


    “他不是騙子!他沒花我一分錢,他還花錢給我買禮物了。”


    “……”也有可能還來不及騙。


    唐進問道:“你們是怎麽認識的?”


    “在酒吧裏,張行財帶去我的。大概是半個月前。”


    “你有他的聯係方式嗎?”


    “有。”


    唐進調查了王晴給的賬號,是用虛擬手機號注冊的,沒有進行過實名認證。


    王晴傻眼了,“我不會真的遇到了殺豬盤了吧?可是我這麽窮,他能騙我什麽?”


    蘇欣慧打電話給她的導員,讓學校多看著點她,然後又給她科普了反詐知識,王晴聽得直翻白眼。


    “蘇警官,你簡直比我媽媽還囉嗦。”


    “我們這是為了你好。”


    “我媽也愛說同樣的話。”


    “……”


    唐進和蘇欣慧又去了王晴說的酒吧,但酒吧的監控錄像隻保留一個星期,拍到王晴男友的照片已經被覆蓋掉了。


    ——


    江寧希和林司言去了胡蜂殺人案的死者王東學家。


    王東學有一個兒子,正在讀初中,他老婆李小勤也是高中老師,教語文的。王東學死後,李小勤精神崩潰到無法上課,正請假在家。


    見到林司言再次上門,她激動地問道:“林警官,殺害我老公的凶手抓到了嗎?”


    “還沒有,我們有些事情想要找你了解一下。”


    李小勤小聲抱怨道:“都這麽久了,還沒抓到凶手嗎?”


    “我們懷疑你丈夫是自殺的。”林司言道。


    “不可能!我丈夫又沒有抑鬱症,而且他最近剛升職了,正風光無限,怎麽可能會跑去自殺?還脫光衣物自殺。他這個人最好麵子了,他就是自殺,也會體體麵麵自殺,哪會把自己搞成那個鬼樣子。”


    江寧希問道:“介意我看看你丈夫的房間和書房嗎?”


    “臥室就不用看了,我把臥室裏他的東西都搬去了書房,你隻看書房就行。 ”李小勤和她兒子一見到王東學的遺物就想哭,害怕睹物思人,隻能把東西藏進書房裏,再把書房鎖了起來。


    李小勤帶著他們去了書房。


    這間書房的麵積不大,裏麵放了一個書架,上麵擺放了一些書,書籍的內容很雜。


    江寧希邊打量書房,邊問道:“你的丈夫平時害怕蜜蜂嗎?”


    “蜜蜂會蜇人,誰不怕啊。”


    “是那種異於常人的害怕,會產生軀體化反應的害怕,比如呼吸急促,渾身顫栗。”


    “沒有。我老公是個正常人,他沒出現過你說的這種情況。他隻是偶爾會失眠,但是精神狀態很正常,沒發現他有不對勁的地方。”


    “他從什麽時候開始失眠的?”


    “他升主任之後。升職了,大家都盯著他看,他心理壓力大,自然就容易想的多,一想多,就睡不著。”


    “他有去看心理谘詢嗎?”


    “沒有。他不怎麽相信心理谘詢。他說他喝點他媽媽給的藥材,補補就不失眠了。他去世前的半個月,已經不怎麽失眠了。”


    江寧希飛快地掃視著書架上的書名,她視線一頓,書架上有本圖書館借來的書,她抽出一看,書名叫《克服恐慌》。


    江寧希看過這本書,這是心理學家verrick·silove寫的一本關於恐懼症的書。書籍主要以認知行為主義為理論基礎,解析了恐懼症的根源、形成和表現,同時提供了一些克服恐懼的自助法則。


    “你的丈夫死前有遇到什麽特殊的事件嗎?”


    “沒有吧,他死前那段時間,一切都很正常啊。除了他升職了,沒發生什麽特別的事情。”


    林司言在王東學的遺物裏發現了一個vr眼鏡,他好奇地拿起來看了一下,vr設備上鎖了,沒辦法打開看裏麵的內容。


    林司言問李小勤,“這個是王東學的嗎?”


    “是的。”


    “用來做什麽的?玩遊戲嗎?”


    根據他的調查,死者是個古板的人,不太熱衷於買科技產品,也不愛玩遊戲。


    “我也不知道是用來幹什麽的。一個月前他拿回來的,那段時間他就愛把自己關在在書房裏,鼓搗這個東西。我問他是做什麽的,他就很不耐煩地說是教學用具,讓學生體驗空間立體感的。”


    “我們需要把這個vr眼鏡帶回去檢查。”


    “你們拿走吧。”


    離開王東學家,林司言問道:“你懷疑王東學害怕胡蜂嗎?不用懷疑了,之前走訪的時候,他的學生反應他害怕小蜜蜂。”


    “害怕和恐懼症是不一樣的。”江寧希解釋道,“害怕是正常人都會有的情緒反應,而恐懼症是非理性的、誇大化的情緒反應,伴隨軀體化症狀。我懷疑他有蜜蜂恐懼症。所以我需要確認他害怕的程度有多嚴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理分析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蟲寶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蟲寶寶並收藏心理分析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