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越有錢越嗇皮
穿越古代黃土高原種田養家日常 作者:半坡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婆子繼續熱情地推銷著:“丫頭,這獨一味止血消腫好用得很。本來這草藥是我挖給一個老姊妹的,結果今兒送藥過去的時候,我那老姊妹都‘走’咧,沒用上。
所以我就拿來集上來看看能不能碰上個識貨的,結果這大半天,一個有眼光的都沒有,真真是白白糟蹋了我這麽好的東西咧。”
紀永靈抬頭問:“婆,你咋知道這藥能止血消腫的?”
那婆子笑笑,露出缺了幾顆牙的齒齦,說:“這是我太爺逃難過來時從外處帶過來的。我太爺說他祖上先人在荒漠裏頭摔了斷腿,當時都要活不下來咧,後來碰著這草,就死馬當活馬醫,摘了嚼爛敷在腿上。
沒想到,腿上的血竟然止住咧,腫也消咧,我先人這才有命才爬回來的。我太爺說,後人不敢忘了這藥對先人的救命之恩,哪怕是逃難時,都把種子給帶上過來咧,所以我屋裏就年年在河灘裏種一點。”
紀永靈點點頭,從植株看,她無法確認這是不是後世產在甘肅、西藏、青海地區的“獨一味”,但是如果真的有止血消腫功效,那真有可能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獨一味”。
她想了想,摸出兩文錢,買下了這兩株獨一味,又問了那婆子的家裏住哪兒,才起身離開。
紀永靈去逛集市的時候,紀滿川蹲在路邊跟幾個漢子諞了會幹傳,見紀永靈回來,神神秘秘地對她說:“縣裏今兒發生了一樁大事。”
紀永靈一挑眉,她怎麽覺得她爹說這話的時候有點幸災樂禍。
她問:“啥大事啊,爹?”
紀滿川左右看看旁邊的人,說:“街裏都傳遍咧,說是趙家莊趙財主家的寶貝疙瘩丟咧。”
“啥?”
“就趙財主家才四歲的碎娃不見咧。趙財主,你不知道嗎?”
趙財主,紀永靈怎麽會不知道,黃世仁一樣的人物。
趙財主家裏有五個女兒,小女兒招婿在家,結果小女兒生完頭一個女兒後,這趙財主婆娘又老蚌懷珠,生下來個胖兒子,喜得趙財主恨不得把眼珠子摳出來掛在兒子身上,特意起名趙元寶。
所以,他的寶貝兒子怎麽會丟?
紀永靈疑惑道:“趙財主恨不得把他家寶貝疙瘩掛在褲腰帶上,咋會讓丟了哩?”
紀滿川無所謂地笑笑,說:“那咱就不知道咧,聽說往日趙元寶都是趙財主親自帶在身邊到處轉悠。今兒趙元寶非要到集上來耍,趙財主恰好人不舒服,就讓下人陪上出來的,結果人多,給擠丟咧。”
紀永靈搖搖頭,古代丟孩子還真不好找,稍微跑遠一點就能藏在深山大溝裏,上哪找去。不過話又說回來,這趙財主財大氣粗,肯定能出動很多人找孩子,甚至衙門都能請得動。
果不其然,街上立刻就有人跑動著喊道:“趙財主家娃丟咧,趙財主發話說,誰能把他娃尋回來,給十兩銀子!”
十兩?
紀永靈無語地笑了,她是真不知道,這趙財主是想尋回兒子,還是不想尋回兒子。
紀滿川啐了一口,罵道:“這人哪,真是越有錢越嗇皮(吝嗇)!平時說起來就說自己娃寶貝滴很,這丟了麽,讓人去尋,才給十兩!啊呸,嗇皮貨!”
旁邊有個漢子接話:“就是說麽!不過要是咱真能尋著這趙財主的寶貝疙瘩,十兩對咱莊稼漢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橫財啊!”
紀滿川搖搖頭:“咱也不知道那娃長啥樣子,在哪兒丟的,想尋都不知道從哪處下手。估摸著啊,這錢最後還是得落到趙財主家下人的褡褡裏。”
那漢子憨憨一笑,說:“那可不一定,要是這娃叫下人尋著的話,說不定這十兩銀子趙財主都不舍得掏。”
這時,旁邊過來一個駝著背的老漢,說:“剛剛人家趙財主發話咧,尋著他娃的給二十兩。”
那漢子一聽樂了,嘖嘖嘴,對紀滿川說:“你看,漲價咧。”
駝背老漢嘲笑道:“再等等,興許還會再漲!”
那漢子嗤笑道:“不如一開始就說給五十兩一百兩,那估摸整個縣的人都能跑出來,去給他尋娃,保管能尋回來。”
紀滿川搖搖頭,不再理會,和紀永靈踏上了回家的路。
雖然夏日還未過去,但是西北的風已經帶上了涼意。路過白楊樹樹蔭時,涼風吹得大樹上的樹葉沙沙作響,樹上的蟬鳴聲和“咕咕等”(布穀)叫聲一聲接著一聲。
路邊幾個娃娃嬉笑著,也不知結伴去哪裏,他們手裏撿個小棍兒,邊走邊打草,漏打一下的還要再退回去打一下……
紀永靈坐在騾車上,吹著小涼風,看著路兩邊蒼綠的莊稼地,有些愜意,又有一絲傷感,也不知道為什麽。
或許是她和“紀永靈”小時候走過同樣的路,或許他們也曾像前麵遇到的那幾個娃娃一樣,夏日午後,和小夥伴相約著一起玩耍……
當她的視線漫無目的地掠過不過遠處的玉米地時,她好像看到比人還高的玉米地裏有人影晃動,她以為是偷玉米棒子的人。
現在還沒到玉米收割季節,玉米棒子沒完全成熟,如今時代的莊稼人不時興煮玉米棒子吃,覺得那樣是浪費莊稼,都要等熟透了才摘。但架不住還是會有人偷棒子回去吃。
紀永靈眯眼仔細瞧了瞧,看那人動作好似不是在偷玉米棒子。
因為他有些慌張,肩頭上似乎扛著的什麽東西,他不斷用手撥開前頭的玉米枝葉,深一腳淺一腳的匆匆往玉米地的盡頭跑去。地盡頭是一架淺溝,翻過去再穿過幾個村子就到隔壁縣去了。
紀永靈搖搖頭,隻要不是偷玉米棒子的就無所謂。有時候人們為了趕路能省些時間和氣力,喜歡穿過莊稼地抄近道,一般不會糟蹋踩踏莊稼。畢竟都是莊稼人,即使不是自家的莊稼,也很愛惜。
但,好似有些不太對。
紀永靈起身,站在騾車上,向玉米地裏眺望過去。
所以我就拿來集上來看看能不能碰上個識貨的,結果這大半天,一個有眼光的都沒有,真真是白白糟蹋了我這麽好的東西咧。”
紀永靈抬頭問:“婆,你咋知道這藥能止血消腫的?”
那婆子笑笑,露出缺了幾顆牙的齒齦,說:“這是我太爺逃難過來時從外處帶過來的。我太爺說他祖上先人在荒漠裏頭摔了斷腿,當時都要活不下來咧,後來碰著這草,就死馬當活馬醫,摘了嚼爛敷在腿上。
沒想到,腿上的血竟然止住咧,腫也消咧,我先人這才有命才爬回來的。我太爺說,後人不敢忘了這藥對先人的救命之恩,哪怕是逃難時,都把種子給帶上過來咧,所以我屋裏就年年在河灘裏種一點。”
紀永靈點點頭,從植株看,她無法確認這是不是後世產在甘肅、西藏、青海地區的“獨一味”,但是如果真的有止血消腫功效,那真有可能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獨一味”。
她想了想,摸出兩文錢,買下了這兩株獨一味,又問了那婆子的家裏住哪兒,才起身離開。
紀永靈去逛集市的時候,紀滿川蹲在路邊跟幾個漢子諞了會幹傳,見紀永靈回來,神神秘秘地對她說:“縣裏今兒發生了一樁大事。”
紀永靈一挑眉,她怎麽覺得她爹說這話的時候有點幸災樂禍。
她問:“啥大事啊,爹?”
紀滿川左右看看旁邊的人,說:“街裏都傳遍咧,說是趙家莊趙財主家的寶貝疙瘩丟咧。”
“啥?”
“就趙財主家才四歲的碎娃不見咧。趙財主,你不知道嗎?”
趙財主,紀永靈怎麽會不知道,黃世仁一樣的人物。
趙財主家裏有五個女兒,小女兒招婿在家,結果小女兒生完頭一個女兒後,這趙財主婆娘又老蚌懷珠,生下來個胖兒子,喜得趙財主恨不得把眼珠子摳出來掛在兒子身上,特意起名趙元寶。
所以,他的寶貝兒子怎麽會丟?
紀永靈疑惑道:“趙財主恨不得把他家寶貝疙瘩掛在褲腰帶上,咋會讓丟了哩?”
紀滿川無所謂地笑笑,說:“那咱就不知道咧,聽說往日趙元寶都是趙財主親自帶在身邊到處轉悠。今兒趙元寶非要到集上來耍,趙財主恰好人不舒服,就讓下人陪上出來的,結果人多,給擠丟咧。”
紀永靈搖搖頭,古代丟孩子還真不好找,稍微跑遠一點就能藏在深山大溝裏,上哪找去。不過話又說回來,這趙財主財大氣粗,肯定能出動很多人找孩子,甚至衙門都能請得動。
果不其然,街上立刻就有人跑動著喊道:“趙財主家娃丟咧,趙財主發話說,誰能把他娃尋回來,給十兩銀子!”
十兩?
紀永靈無語地笑了,她是真不知道,這趙財主是想尋回兒子,還是不想尋回兒子。
紀滿川啐了一口,罵道:“這人哪,真是越有錢越嗇皮(吝嗇)!平時說起來就說自己娃寶貝滴很,這丟了麽,讓人去尋,才給十兩!啊呸,嗇皮貨!”
旁邊有個漢子接話:“就是說麽!不過要是咱真能尋著這趙財主的寶貝疙瘩,十兩對咱莊稼漢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橫財啊!”
紀滿川搖搖頭:“咱也不知道那娃長啥樣子,在哪兒丟的,想尋都不知道從哪處下手。估摸著啊,這錢最後還是得落到趙財主家下人的褡褡裏。”
那漢子憨憨一笑,說:“那可不一定,要是這娃叫下人尋著的話,說不定這十兩銀子趙財主都不舍得掏。”
這時,旁邊過來一個駝著背的老漢,說:“剛剛人家趙財主發話咧,尋著他娃的給二十兩。”
那漢子一聽樂了,嘖嘖嘴,對紀滿川說:“你看,漲價咧。”
駝背老漢嘲笑道:“再等等,興許還會再漲!”
那漢子嗤笑道:“不如一開始就說給五十兩一百兩,那估摸整個縣的人都能跑出來,去給他尋娃,保管能尋回來。”
紀滿川搖搖頭,不再理會,和紀永靈踏上了回家的路。
雖然夏日還未過去,但是西北的風已經帶上了涼意。路過白楊樹樹蔭時,涼風吹得大樹上的樹葉沙沙作響,樹上的蟬鳴聲和“咕咕等”(布穀)叫聲一聲接著一聲。
路邊幾個娃娃嬉笑著,也不知結伴去哪裏,他們手裏撿個小棍兒,邊走邊打草,漏打一下的還要再退回去打一下……
紀永靈坐在騾車上,吹著小涼風,看著路兩邊蒼綠的莊稼地,有些愜意,又有一絲傷感,也不知道為什麽。
或許是她和“紀永靈”小時候走過同樣的路,或許他們也曾像前麵遇到的那幾個娃娃一樣,夏日午後,和小夥伴相約著一起玩耍……
當她的視線漫無目的地掠過不過遠處的玉米地時,她好像看到比人還高的玉米地裏有人影晃動,她以為是偷玉米棒子的人。
現在還沒到玉米收割季節,玉米棒子沒完全成熟,如今時代的莊稼人不時興煮玉米棒子吃,覺得那樣是浪費莊稼,都要等熟透了才摘。但架不住還是會有人偷棒子回去吃。
紀永靈眯眼仔細瞧了瞧,看那人動作好似不是在偷玉米棒子。
因為他有些慌張,肩頭上似乎扛著的什麽東西,他不斷用手撥開前頭的玉米枝葉,深一腳淺一腳的匆匆往玉米地的盡頭跑去。地盡頭是一架淺溝,翻過去再穿過幾個村子就到隔壁縣去了。
紀永靈搖搖頭,隻要不是偷玉米棒子的就無所謂。有時候人們為了趕路能省些時間和氣力,喜歡穿過莊稼地抄近道,一般不會糟蹋踩踏莊稼。畢竟都是莊稼人,即使不是自家的莊稼,也很愛惜。
但,好似有些不太對。
紀永靈起身,站在騾車上,向玉米地裏眺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