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跟廟會
穿越古代黃土高原種田養家日常 作者:半坡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他幾個老漢也都再三囑咐,要紀老爺子給自家留種。
隻有跟在紀老爺子身後的紀老六不說話,一副笑而不語的樣子。他知道,不用他說,他哥一定第一時間會給他留種,就像這次點豆子,隻要他家張嘴,他哥家就沒有不帶他,不教他的。
這就是親兄弟,啥好事絕對不落下他,稍微有點能力,就幫扶一把自家兄弟。
自此以後,牛家莊以及周圍的村子就慢慢傳開了,說老紀家有麥茬免耕點豆子的技術,豆子長勢比翻地用耬車種的豆子還好。
不過也有一些人存有顧慮,怕這樣種出來的豆子,隻長稈不結豆莢,準備等收完豆子再看看。
無論種地的收成如何,夏收過後對於孩子來說,最高興的事情莫過於有廟會跟,有大戲看。
慶州府管轄地方大,每個地方的廟會時間不一,有正月初一、二月二、三月三的,還有臘月的,但是在寧平縣,廟會主要都在七月。因為這個時節,有新糧下來,大家不用擔心挨餓,而且七月有個重要的日子——“七月七”。
“七月七”不光是年輕人乞巧的日子,在西北來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就是祭祀、祈雨。
西北本來就天旱少雨,大部分靠天吃飯,老百姓為了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這一天會“請神”“祭神”,來祈福迎祥。
在寧平縣所有的廟會中,以蓮花河廟會最為盛大,因為那裏有個幾百年的娘娘廟,以前又叫“後土廟”。後土,即土地之神,“娘娘”是寧平縣一帶對女土地神“地母”的一種俗稱。
據說這個娘娘廟的祭祀延續已久,按照上古之禮,需要地方長官出麵祭祀天地諸神,所以蓮花河娘娘廟香火旺,廟會也盛大無比。
每年縣裏的有錢大戶會輪流坐莊,在蓮花河娘娘廟擺戲台,開大戲,要連續唱上三天才罷。
由於一年中隻有這麽一次重大集會的機會,對於生活單調枯燥的莊稼人和孩子來說,這個機會顯得尤為珍貴。因此,大家都會不辭辛勞,摸黑趕路前來跟會,甚至有些離得遠的人還會背上鋪蓋過來,露宿幾日。
提起跟會,老紀家無論男女老少情緒都十分高漲,離七月七還有幾日,家裏大人就開始各種準備。紀永寧、紀永周更是空前的興奮,做夢都在廟會上跟會,每天清晨一睜眼就開始算日子,看看還有幾日到七月七。
最近家裏賣了幾次艾絨,因為艾絨價高,得了不少錢,楊氏也變得大方起來,家裏飯桌上不再像以前,見天不是黑窩窩,就是菜疙瘩、菜糊糊,現在家裏基本頓頓都吃紅麵(黑麵)饃饃、雜花饃饃。
這次為了跟會,楊氏更是從未有過的大方,讓紀滿川、紀滿慶用新麥子磨麵,帶著賈蓉花和胡喜容蒸了幾鍋白麵饃饃。饃饃還沒出鍋,濃鬱的麥香氣就已經飄滿了整個院子。
難怪紀滿慶以前總嚷嚷說,自己這輩子的夢想就是頓頓能吃上白麵饃饃。實在是這自家新麥磨麵蒸的白麵饃饃吃起來口感鬆軟、自帶麥香甜味,好吃又頂飽,可以說是這個時代莊稼漢能享受到的最好美食了。
到了七月七這日,天還沒亮,一家人就已經收拾齊整,楊氏用包袱皮包好路上要吃的饃饃,又用菜籃子裝上洗好的韭菜、大蔥、青辣子。大人娃娃帶好各自的裝水葫蘆,大門一鎖,女人娃娃坐上騾車,男人走路,一家人齊齊整整,說說笑笑,朝著朝蓮花河娘娘廟趕去。
路上也遇到不少前去跟會的村裏人,大家問候幾句,結伴一起同行。
紀永靈頂著草帽,在騾車上不知晃悠了多久,才到蓮花河娘娘廟所在的地界上。離得老遠,就聽到廟裏那邊人聲鼎沸,她忙起身站在車上,踮腳抬眼望去。
隻見娘娘廟那一片,早就人山人海,烏泱烏泱黑壓壓的一片,估計祭祀儀式已經結束。本來她還想見識一番古代西北的“請神”“請三教”“取水”“帶角(jue)子”,聽說很是神聖,盛大。
但是她家離得遠,看樣子是錯過了,很是可惜。不過這不妨礙她身體裏血液的沸騰,她想立刻衝到這熱鬧的人群中去,感受一番這古代的人間煙火氣。
紀滿川找了一家負責看車的人,給了銀錢,拿好對牌,才接過賈蓉花懷裏的紀永安,帶著一家男女老少擠進人群中去。
這古代廟會就是一個雜亂版的大集市,會上賣什麽的都有。
這邊是吹糖人兒的,那一點點的糖稀在吹糖老漢手裏像變魔術一般,三吹兩扭就成了大刀關公、黑臉張飛,還有西施、楊貴妃……
那邊是賣菜刀剪子的,小販一邊磨刀,一邊像唱戲一樣唱著一串小曲,“路過的他姨他婆,看一看瞅一瞅。我黑娃的剪子和菜刀,不磨也光,不戧也利,切菜剁肉離不滴,拍蒜剪指甲,能用人幾輩.....”
還有賣玩具的,撥浪鼓、風車、小木劍.......應有盡有。
當然也少不了捏泥人兒的,一塊小小的泥巴在匠人靈巧的手裏很快就變成了婀娜多姿的神女仙子、憨態可掬的胖娃娃……
紀永周和紀永寧懷揣著從紀永靈那裏摳來的兩文錢巨款,看看這個,摸摸那個,見啥都喜歡,看啥都想買,但又舍不得。
胡喜容不停囑咐著:“爪子嫑長,再嫑動人家東西,動壞了就把你倆押在這兒。跟緊大人,嫑胡亂跑,人多得很,操心叫拐子把你倆拐去,拐去咧,你倆就再也看不到你爹和你娘咧!”
這也不讓買,那也不讓碰,紀永寧和紀永周嘟著嘴,不高興地繼續朝前走去。
等等,竟然有套圈的.....
紀永靈看著小販手裏的幾個竹子做的圈圈,恍惚間仿佛回到了後世。
她沒想到,那個在她記憶中逐漸模糊的遊戲,此刻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出現在她的眼前。她的身子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不由自主地靠近了那個套圈攤子。
隻有跟在紀老爺子身後的紀老六不說話,一副笑而不語的樣子。他知道,不用他說,他哥一定第一時間會給他留種,就像這次點豆子,隻要他家張嘴,他哥家就沒有不帶他,不教他的。
這就是親兄弟,啥好事絕對不落下他,稍微有點能力,就幫扶一把自家兄弟。
自此以後,牛家莊以及周圍的村子就慢慢傳開了,說老紀家有麥茬免耕點豆子的技術,豆子長勢比翻地用耬車種的豆子還好。
不過也有一些人存有顧慮,怕這樣種出來的豆子,隻長稈不結豆莢,準備等收完豆子再看看。
無論種地的收成如何,夏收過後對於孩子來說,最高興的事情莫過於有廟會跟,有大戲看。
慶州府管轄地方大,每個地方的廟會時間不一,有正月初一、二月二、三月三的,還有臘月的,但是在寧平縣,廟會主要都在七月。因為這個時節,有新糧下來,大家不用擔心挨餓,而且七月有個重要的日子——“七月七”。
“七月七”不光是年輕人乞巧的日子,在西北來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就是祭祀、祈雨。
西北本來就天旱少雨,大部分靠天吃飯,老百姓為了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這一天會“請神”“祭神”,來祈福迎祥。
在寧平縣所有的廟會中,以蓮花河廟會最為盛大,因為那裏有個幾百年的娘娘廟,以前又叫“後土廟”。後土,即土地之神,“娘娘”是寧平縣一帶對女土地神“地母”的一種俗稱。
據說這個娘娘廟的祭祀延續已久,按照上古之禮,需要地方長官出麵祭祀天地諸神,所以蓮花河娘娘廟香火旺,廟會也盛大無比。
每年縣裏的有錢大戶會輪流坐莊,在蓮花河娘娘廟擺戲台,開大戲,要連續唱上三天才罷。
由於一年中隻有這麽一次重大集會的機會,對於生活單調枯燥的莊稼人和孩子來說,這個機會顯得尤為珍貴。因此,大家都會不辭辛勞,摸黑趕路前來跟會,甚至有些離得遠的人還會背上鋪蓋過來,露宿幾日。
提起跟會,老紀家無論男女老少情緒都十分高漲,離七月七還有幾日,家裏大人就開始各種準備。紀永寧、紀永周更是空前的興奮,做夢都在廟會上跟會,每天清晨一睜眼就開始算日子,看看還有幾日到七月七。
最近家裏賣了幾次艾絨,因為艾絨價高,得了不少錢,楊氏也變得大方起來,家裏飯桌上不再像以前,見天不是黑窩窩,就是菜疙瘩、菜糊糊,現在家裏基本頓頓都吃紅麵(黑麵)饃饃、雜花饃饃。
這次為了跟會,楊氏更是從未有過的大方,讓紀滿川、紀滿慶用新麥子磨麵,帶著賈蓉花和胡喜容蒸了幾鍋白麵饃饃。饃饃還沒出鍋,濃鬱的麥香氣就已經飄滿了整個院子。
難怪紀滿慶以前總嚷嚷說,自己這輩子的夢想就是頓頓能吃上白麵饃饃。實在是這自家新麥磨麵蒸的白麵饃饃吃起來口感鬆軟、自帶麥香甜味,好吃又頂飽,可以說是這個時代莊稼漢能享受到的最好美食了。
到了七月七這日,天還沒亮,一家人就已經收拾齊整,楊氏用包袱皮包好路上要吃的饃饃,又用菜籃子裝上洗好的韭菜、大蔥、青辣子。大人娃娃帶好各自的裝水葫蘆,大門一鎖,女人娃娃坐上騾車,男人走路,一家人齊齊整整,說說笑笑,朝著朝蓮花河娘娘廟趕去。
路上也遇到不少前去跟會的村裏人,大家問候幾句,結伴一起同行。
紀永靈頂著草帽,在騾車上不知晃悠了多久,才到蓮花河娘娘廟所在的地界上。離得老遠,就聽到廟裏那邊人聲鼎沸,她忙起身站在車上,踮腳抬眼望去。
隻見娘娘廟那一片,早就人山人海,烏泱烏泱黑壓壓的一片,估計祭祀儀式已經結束。本來她還想見識一番古代西北的“請神”“請三教”“取水”“帶角(jue)子”,聽說很是神聖,盛大。
但是她家離得遠,看樣子是錯過了,很是可惜。不過這不妨礙她身體裏血液的沸騰,她想立刻衝到這熱鬧的人群中去,感受一番這古代的人間煙火氣。
紀滿川找了一家負責看車的人,給了銀錢,拿好對牌,才接過賈蓉花懷裏的紀永安,帶著一家男女老少擠進人群中去。
這古代廟會就是一個雜亂版的大集市,會上賣什麽的都有。
這邊是吹糖人兒的,那一點點的糖稀在吹糖老漢手裏像變魔術一般,三吹兩扭就成了大刀關公、黑臉張飛,還有西施、楊貴妃……
那邊是賣菜刀剪子的,小販一邊磨刀,一邊像唱戲一樣唱著一串小曲,“路過的他姨他婆,看一看瞅一瞅。我黑娃的剪子和菜刀,不磨也光,不戧也利,切菜剁肉離不滴,拍蒜剪指甲,能用人幾輩.....”
還有賣玩具的,撥浪鼓、風車、小木劍.......應有盡有。
當然也少不了捏泥人兒的,一塊小小的泥巴在匠人靈巧的手裏很快就變成了婀娜多姿的神女仙子、憨態可掬的胖娃娃……
紀永周和紀永寧懷揣著從紀永靈那裏摳來的兩文錢巨款,看看這個,摸摸那個,見啥都喜歡,看啥都想買,但又舍不得。
胡喜容不停囑咐著:“爪子嫑長,再嫑動人家東西,動壞了就把你倆押在這兒。跟緊大人,嫑胡亂跑,人多得很,操心叫拐子把你倆拐去,拐去咧,你倆就再也看不到你爹和你娘咧!”
這也不讓買,那也不讓碰,紀永寧和紀永周嘟著嘴,不高興地繼續朝前走去。
等等,竟然有套圈的.....
紀永靈看著小販手裏的幾個竹子做的圈圈,恍惚間仿佛回到了後世。
她沒想到,那個在她記憶中逐漸模糊的遊戲,此刻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出現在她的眼前。她的身子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不由自主地靠近了那個套圈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