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艾蒿
穿越古代黃土高原種田養家日常 作者:半坡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紀老爺子和楊氏在院子蘋果樹下搓火繩子。火繩子其實就是用幹艾蒿搓成的繩子,不過不是用來捆東西,而是陰幹後點燃驅除蚊蟲,當然也可以用來引火,可以說是西北人家必備之品。
就像現在,幾個住人的窯洞裏已經點上了火繩子,在睡前驅一驅蚊子。
火繩子星星點點如螢火蟲般的光亮透過窗欞,帶著一股溫馨。
紀永靈也過去幫忙搓,就在她拿起一株艾蒿時,突然想起藥鋪東家的一句話,“南邊鬆江府一帶前段時間鬧水災。”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那麽藥材想必也一定是很緊俏。
這小小艾蒿可是防疫大將啊,它的防疫曆史可是有幾千年了,即使後世疫情期間也是少不了它。當然後世也把艾葉用出了一百零一種花樣,什麽艾灸、艾葉泡腳、艾熏,真是不要太常見。
這艾蒿在寧平縣一帶遍地都是有,隨采隨用。除了曬幹的艾葉,家家戶戶至少都幾十斤搓好的火繩子。
當然除了艾蒿,牛家莊附近的山溝裏也有不少其他草藥,隻是一些草藥很便宜,家家戶戶都可以采挖,藥鋪需求量也不是很大,所以賣不出去。
不過大家也時常會各自采挖一些,弄幹淨,收拾好存放著。有時遇到病痛,自己隨便煎一點,或者按大夫藥方去各家借幾種自己家沒有的,就不用花錢抓藥了。
但是現在南邊水災,即使這些便宜的藥材需求量也會很大。
紀永靈一邊搓著火繩子,一邊想著明天要去縣裏藥鋪去問問才行。
這時,院門被推開了,紀滿囤和大兒子紀永柏扛著糧食走了進來。
“爹——”紀滿囤將背上的糧食放下,“撲通”一聲,就朝紀老爺子跪下。
“這是弄啥哩,快起來!”
“爹,娃他娘著了相,我家有得吃,這糧食我給您還回來。”紀滿囤跪著不起來,聲音裏帶著自責。
“滿囤,你家裏都要斷糧了,你咋不早說呢!你這娃,自小就能吃苦,有啥事也不願和老人說,現在都這麽大的人了,還這麽苦巴巴地逼自己,我這當爹的難受啊!”紀老爺子說著,幹燥的眼角也濕潤了起來,“就是永柏他娘不來說,我要是知道了,也絕不會看著你這麽苦啊!”
紀滿囤眼眶也濕潤了。
白天他帶著紀永柏去給隔壁村的財主家扛木頭,說是扛木頭,其實需要連砍帶伐,最後扛到財主家,一根碗口粗的木頭才十五文錢,這就大家夥還搶著幹。
傍晚到家,聽說老院子送了糧食過來,細問才知道緣由,他便立刻扛著糧食過來了。
紀滿囤因為自己沒念書,在趙雲霞麵前一直覺得自卑,認為對方是書香門第的小姐,下嫁給自己的,所以家裏都是任由趙雲霞說了算。
但是今天這事,他不能忍讓。
青黃不接的時節,家家戶戶麵缸都見底,他爹娘這一大家子,這麽多張嘴,老的老,小小的,饑荒怎麽挨得住!
紀滿川趕緊去拉紀滿囤,說:“二哥,我前兩天救了貴人,他送了我一輛騾車和一些糧食。所以家裏有糧吃,這些你拿回去,永柏幾個正長身子呢,你虧欠自己,也不能虧欠娃娃啊。”
紀滿囤起身,拍拍膝蓋上的土,順勢坐在小馬紮上,說:“滿川,話不能這麽說。貴人給你的,那就是你的,不能因為人家給了你,你就必須給我,不是這麽個理。”
“二哥,你忘了咱小時候,你帶著我和滿慶,咱三雞沒叫就去地裏幹活,露水打濕鞋子,滿慶讓長蟲(蛇)咬的溝子(屁股)腫了大半個月;半夜咱三一起推磨,老四瞌睡地趴在磨杠子上睡著。當時咱咋說來著,咱說以後要一起好好幹,一起吃飽飯,一起天天吃白麵饃饃。”紀滿川眼中閃著淚光道,“現在你都要餓得暈倒,我這當弟弟的心裏能好受嗎?這糧食你要不是拿回去,以後就沒有我這個三弟。”
紀滿慶本來也被說得感動到流淚,聽見紀滿川當大家麵說他屁股被蛇咬了,難過的情緒立馬收起,不樂意道:“那時候溝子撅起還不是為了多拾幾個洋芋蛋蛋,每回你說回去給我烤洋芋,最後都成蒸洋芋了,還說烤洋芋皮太厚,浪費得多!”
“你那是禿子頭上挽攥攥,諞不來!還怪人哄你。”
“二哥,你看,我就是這麽被我三哥哄到大的!”
“我哄你?你真沒良心,你忘了當時是誰天天拿蒜給你擦溝子哩,要不是我給你擦溝子,半個月你都不得好。”
紀滿囤被兩個弟弟逗笑,道:“那行,這些糧食,我就先拿回去,就當我借的。”
“二哥,你一說借,我想起來,還欠你三百文呢,待會兒我讓靈兒拿給你。”紀滿川一拍腦袋道。
在寧平縣的另一邊,趙雲霞的娘家也在為生計發愁。
趙雲霞的爹雖說是個童生,但一直沒中秀才,讀書多年,掏空了家中所有,身體一直不咋好,今年又重病一場,為了給趙老爹治病,賣了幾畝地,家裏的存糧也所剩無幾。
趙母坐在燈下,一邊縫補著破舊的衣物,一邊歎著氣。
“娘,咋的啦?”趙雲霞小弟走進屋子,看到母親愁容滿麵,問道。
“家裏的麵缸要空了,剩下的糧食恐怕不夠吃了。”趙母歎息道。
“那咋辦?難道我們也要去財主家借糧嗎?”趙雲霞小弟心中一緊,他知道,找財主家借糧利息高得嚇人,但凡有辦法都不會去找財主家借糧。
“唉,讓你爹再想辦法。隻是你大姐、二姐家都缺糧,我們還去哪裏借呢?”趙母搖了搖頭,道。
第二天,紀永靈一大早就被紀滿川帶去了紀家的老墳,其實就是荒坡上幾個簡陋的土堆包,沒有墓碑,沒有雜草,墳包上的黃土都已經幹裂的打著卷。
紀滿川從口袋掏出兩個黑麵窩窩擺在墳前,又把家裏珍藏的一摞黃紙拿出,一張一張分開,點上,嘴裏不停念叨著感謝、保佑。
紀永靈她按照紀滿川吩咐,點上三炷香,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心裏默念,希望這個沒見過的老人家不要怪罪她。
紀滿川絮絮叨叨對著墳包說了很久,臨走前把兩個窩窩揣回兜裏,才帶著紀永靈回去。
紀永靈心道,這當祭品的窩窩還可以拿回來?
不過想想也是,活人都不夠吃的年代,還給死人吃什麽飯!
就像現在,幾個住人的窯洞裏已經點上了火繩子,在睡前驅一驅蚊子。
火繩子星星點點如螢火蟲般的光亮透過窗欞,帶著一股溫馨。
紀永靈也過去幫忙搓,就在她拿起一株艾蒿時,突然想起藥鋪東家的一句話,“南邊鬆江府一帶前段時間鬧水災。”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那麽藥材想必也一定是很緊俏。
這小小艾蒿可是防疫大將啊,它的防疫曆史可是有幾千年了,即使後世疫情期間也是少不了它。當然後世也把艾葉用出了一百零一種花樣,什麽艾灸、艾葉泡腳、艾熏,真是不要太常見。
這艾蒿在寧平縣一帶遍地都是有,隨采隨用。除了曬幹的艾葉,家家戶戶至少都幾十斤搓好的火繩子。
當然除了艾蒿,牛家莊附近的山溝裏也有不少其他草藥,隻是一些草藥很便宜,家家戶戶都可以采挖,藥鋪需求量也不是很大,所以賣不出去。
不過大家也時常會各自采挖一些,弄幹淨,收拾好存放著。有時遇到病痛,自己隨便煎一點,或者按大夫藥方去各家借幾種自己家沒有的,就不用花錢抓藥了。
但是現在南邊水災,即使這些便宜的藥材需求量也會很大。
紀永靈一邊搓著火繩子,一邊想著明天要去縣裏藥鋪去問問才行。
這時,院門被推開了,紀滿囤和大兒子紀永柏扛著糧食走了進來。
“爹——”紀滿囤將背上的糧食放下,“撲通”一聲,就朝紀老爺子跪下。
“這是弄啥哩,快起來!”
“爹,娃他娘著了相,我家有得吃,這糧食我給您還回來。”紀滿囤跪著不起來,聲音裏帶著自責。
“滿囤,你家裏都要斷糧了,你咋不早說呢!你這娃,自小就能吃苦,有啥事也不願和老人說,現在都這麽大的人了,還這麽苦巴巴地逼自己,我這當爹的難受啊!”紀老爺子說著,幹燥的眼角也濕潤了起來,“就是永柏他娘不來說,我要是知道了,也絕不會看著你這麽苦啊!”
紀滿囤眼眶也濕潤了。
白天他帶著紀永柏去給隔壁村的財主家扛木頭,說是扛木頭,其實需要連砍帶伐,最後扛到財主家,一根碗口粗的木頭才十五文錢,這就大家夥還搶著幹。
傍晚到家,聽說老院子送了糧食過來,細問才知道緣由,他便立刻扛著糧食過來了。
紀滿囤因為自己沒念書,在趙雲霞麵前一直覺得自卑,認為對方是書香門第的小姐,下嫁給自己的,所以家裏都是任由趙雲霞說了算。
但是今天這事,他不能忍讓。
青黃不接的時節,家家戶戶麵缸都見底,他爹娘這一大家子,這麽多張嘴,老的老,小小的,饑荒怎麽挨得住!
紀滿川趕緊去拉紀滿囤,說:“二哥,我前兩天救了貴人,他送了我一輛騾車和一些糧食。所以家裏有糧吃,這些你拿回去,永柏幾個正長身子呢,你虧欠自己,也不能虧欠娃娃啊。”
紀滿囤起身,拍拍膝蓋上的土,順勢坐在小馬紮上,說:“滿川,話不能這麽說。貴人給你的,那就是你的,不能因為人家給了你,你就必須給我,不是這麽個理。”
“二哥,你忘了咱小時候,你帶著我和滿慶,咱三雞沒叫就去地裏幹活,露水打濕鞋子,滿慶讓長蟲(蛇)咬的溝子(屁股)腫了大半個月;半夜咱三一起推磨,老四瞌睡地趴在磨杠子上睡著。當時咱咋說來著,咱說以後要一起好好幹,一起吃飽飯,一起天天吃白麵饃饃。”紀滿川眼中閃著淚光道,“現在你都要餓得暈倒,我這當弟弟的心裏能好受嗎?這糧食你要不是拿回去,以後就沒有我這個三弟。”
紀滿慶本來也被說得感動到流淚,聽見紀滿川當大家麵說他屁股被蛇咬了,難過的情緒立馬收起,不樂意道:“那時候溝子撅起還不是為了多拾幾個洋芋蛋蛋,每回你說回去給我烤洋芋,最後都成蒸洋芋了,還說烤洋芋皮太厚,浪費得多!”
“你那是禿子頭上挽攥攥,諞不來!還怪人哄你。”
“二哥,你看,我就是這麽被我三哥哄到大的!”
“我哄你?你真沒良心,你忘了當時是誰天天拿蒜給你擦溝子哩,要不是我給你擦溝子,半個月你都不得好。”
紀滿囤被兩個弟弟逗笑,道:“那行,這些糧食,我就先拿回去,就當我借的。”
“二哥,你一說借,我想起來,還欠你三百文呢,待會兒我讓靈兒拿給你。”紀滿川一拍腦袋道。
在寧平縣的另一邊,趙雲霞的娘家也在為生計發愁。
趙雲霞的爹雖說是個童生,但一直沒中秀才,讀書多年,掏空了家中所有,身體一直不咋好,今年又重病一場,為了給趙老爹治病,賣了幾畝地,家裏的存糧也所剩無幾。
趙母坐在燈下,一邊縫補著破舊的衣物,一邊歎著氣。
“娘,咋的啦?”趙雲霞小弟走進屋子,看到母親愁容滿麵,問道。
“家裏的麵缸要空了,剩下的糧食恐怕不夠吃了。”趙母歎息道。
“那咋辦?難道我們也要去財主家借糧嗎?”趙雲霞小弟心中一緊,他知道,找財主家借糧利息高得嚇人,但凡有辦法都不會去找財主家借糧。
“唉,讓你爹再想辦法。隻是你大姐、二姐家都缺糧,我們還去哪裏借呢?”趙母搖了搖頭,道。
第二天,紀永靈一大早就被紀滿川帶去了紀家的老墳,其實就是荒坡上幾個簡陋的土堆包,沒有墓碑,沒有雜草,墳包上的黃土都已經幹裂的打著卷。
紀滿川從口袋掏出兩個黑麵窩窩擺在墳前,又把家裏珍藏的一摞黃紙拿出,一張一張分開,點上,嘴裏不停念叨著感謝、保佑。
紀永靈她按照紀滿川吩咐,點上三炷香,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心裏默念,希望這個沒見過的老人家不要怪罪她。
紀滿川絮絮叨叨對著墳包說了很久,臨走前把兩個窩窩揣回兜裏,才帶著紀永靈回去。
紀永靈心道,這當祭品的窩窩還可以拿回來?
不過想想也是,活人都不夠吃的年代,還給死人吃什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