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借糧
穿越古代黃土高原種田養家日常 作者:半坡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什麽都是要節省。
比如做飯燒火,大多以作物的莖葉如玉米秸、小麥稈為柴草;小的枯樹枝作為柴火,一般會用來燒炕;那種樹幹劈開的木塊叫硬柴,平時是舍不得燒的,可以留著挑到縣裏去賣。
紀家這個做灶房的窯洞,因為使用年代久遠,平時又是以燒柴草為主,所以整個牆麵都是黑乎乎的,光線很暗。
紀永靈填好柴草,輕輕拉動幾下風掀(風箱),慢慢送風進灶膛,鍋底的火苗就“噗噗”地躥起來,伸出火舌興奮地舔著鍋底。
這一簇簇紅黃的火苗,起起伏伏,搖搖曳曳,燒得整個灶房更熱了。
楊氏額頭沾滿了汗珠,又是洗又是切,配合上風掀的“呱嗒”聲,像是交響樂一般熱鬧。
不一會,紀老爺子牽著騾子和紀滿川、紀滿慶一前一後進了院門。
胡喜容見男人們回來了,便進來灶房幫忙。她小心地看著楊氏,格外討好地搶過楊氏手裏的活。
紀老爺子一進院子,看到胡喜容大哥,便讓紀滿川去拴騾子,自己和紀滿慶過來洗手招呼。
胡喜容大哥在紀老爺子進院門的時候就已經站起了身,正不自在地使勁搓衣角,見紀老爺子走過來,勾勾脖子,不好意思地叫了聲“紀叔”,又戳戳身邊的兒子,讓他喊人。
紀老爺子甩甩手裏的水,在衣襟上抹了一下,瞅一眼胡喜容大哥手裏的麻袋,抽出旱煙鍋子,裝上一煙鍋煙葉沫子,道:“是不是家裏又斷糧了?”
胡喜容大哥尷尬極了,吭吭哧哧半天才紅著臉說:“是。”說完便將頭勾得更低了。
他來之前準備了很多話,甚至打算讓兒子跪著磕頭祈求一番,實在沒想到,紀老爺子這麽直接,一見麵就問出了口。
胡喜容也停下手裏的活,小心地趴在灶房門框上探著腦袋,豎起耳朵,不過還沒聽到紀老爺子的下一句話,就被楊氏氣鼓鼓地扯了過去。
紀老爺子“吧嗒吧嗒”抽口旱煙道:“先吃飯吧,吃完再說。”
吃飯的時候,胡喜容大哥和兒子端著碗,縮著脖子,隻敢一點一點地扒飯,不敢發出一點點聲音。
青黃不接的時節,家家都不富裕,親戚之間借糧實在是太平常了。
大家都靜靜吃飯,幾個小的也都不敢作聲,一頓飯除了咀嚼聲就是喝湯的吸溜聲。
吃完飯,紀老爺子對紀滿慶道:“去給你大舅哥挖半袋麵,再裝半袋豆子。”
一聽這話,胡喜容立刻紅了眼圈。
胡喜容知道,這已經是她大哥今年第二次來借糧了。誰家都不夠吃,老紀家也是天天各種菜葉子,混著地窖裏存的洋芋,各種摻和著吃。
紀永周和紀永寧昨天還說,天天吃洋芋,吃得他們放屁都帶著洋芋味兒。
她是真沒想到紀老爺子會同意再次借糧給她哥。
楊氏死盯著紀老爺子,眉毛皺成一團,嘴巴張了張,最後用力一咬牙,到底沒說啥。
她其實想說,不能借啊,自己家也不夠吃,這還沒到麥子成熟呢,又添丁進口的,自己也不一定熬得過去。
可是紀老爺子已經張口了,她能怎麽說,下兒媳婦麵子,得罪親家?
胡喜容大哥用粗糙的大手抹抹眼角,對紀老爺子說:“紀叔,家裏實在撐不下去了。真的沒辦法了,才厚著臉皮來登門。上次借回去的糧,我們一家子也是省著吃的,可是家裏人口多,真是不夠吃啊。其實家裏半個月前缸就空了,地窖裏的洋芋也吃完了。”說著,眼淚收不住地流下來。
胡喜容大哥一家有五個孩子,最大的就是帶來的這個,還有胡喜容爹娘兩人,可是總共才十五畝地,而胡喜容她爹去年因為去山溝裏扛木頭摔斷了腿,至今幹不了重活。
紀永靈聽得低下了頭。
沒經過饑餓不知道糧食的金貴,沒借過糧食不知道求人的艱難。
在生產力極其落後的古代,農業生產全憑人拉肩扛,再加上地力瘠薄,土地產出十分低下,養活一個人至少需要五畝地。
所以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農村人,沒借過糧的簡直鳳毛麟角。
老紀家以前也借過糧,所以知道借糧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若不是實在熬不住,誰都不願意低聲下氣地去敲親戚家或者鄰居家的門。
等紀滿慶拎著麵袋子出來,胡喜容大哥拉著兒子直接跪下,朝著紀老爺子就是“砰砰砰”幾個響頭。
“借糧!借的是口糧,渡的是饑荒,救的是你一家人的命!”
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誰沒聽過這句話。饑荒年代敢借糧給你的人,這是多大的恩情啊!
胡喜容也淚流滿麵,直直跪下,叫了一聲“爹,娘”,也是“砰砰砰”幾個響頭。
楊氏長歎一口氣,讓紀滿慶拉起自己媳婦。
送走胡喜容大哥,一家人圍在蘋果樹下,都沉默著。
胡喜容默默起身,從自己嫁妝櫃子裏掏出兩尺紅布去了賈蓉花那邊,出來時,眼圈紅紅。
她不是不知理的人,不然這麽多年也不能和賈蓉花在一個院子裏相安無事地住著。今天她大哥來借糧,她是發自內心地感謝紀老爺子,同時也感謝三哥三嫂的體諒。
雖然都是窮苦家庭,但是她娘家條件比賈蓉花娘家還要難上幾分。
雖然沒分家,但是她大哥上門借了兩次糧,夠她抬不起頭了。她也知趣,知道投桃李報,準備把楊氏給的布料給老兩口做身衣服,另外拿了些之前紀永茹滿月時收的布頭,給賈蓉花送去,感謝賈蓉花不計較自己哥哥借糧。
傍晚,紀老爺子去了裏正家一趟,把紀滿慶遇上土匪的事簡單說了說,也問了問周圍村子的動靜。
裏正說,他沒聽說周圍幾個村子最近有啥異常,也沒聽到啥關於土匪的風聲。
紀老爺子這才安下心來,心裏估計紀滿川遇到的土匪就是那一小股,並沒有其他同夥,回家跟大家說了,一家人這才安下心來。
紀滿川閑不住,從苜蓿地裏逮回來一些螞蚱、油子之類的東西,帶著幾個孩子用草梗子串起來,放到灶膛的火灰裏燜烤。
不消幾分鍾,螞蚱被烤得外焦裏嫩,外麵的翅膀已經被燒掉,露出來的皮黃肉嫩,香味兒饞得幾個孩子哇哇亂叫。
晚上睡前,紀永靈又從儲備倉拿了些孕婦補品給賈蓉花,希望她能夠健康地坐好月子。
比如做飯燒火,大多以作物的莖葉如玉米秸、小麥稈為柴草;小的枯樹枝作為柴火,一般會用來燒炕;那種樹幹劈開的木塊叫硬柴,平時是舍不得燒的,可以留著挑到縣裏去賣。
紀家這個做灶房的窯洞,因為使用年代久遠,平時又是以燒柴草為主,所以整個牆麵都是黑乎乎的,光線很暗。
紀永靈填好柴草,輕輕拉動幾下風掀(風箱),慢慢送風進灶膛,鍋底的火苗就“噗噗”地躥起來,伸出火舌興奮地舔著鍋底。
這一簇簇紅黃的火苗,起起伏伏,搖搖曳曳,燒得整個灶房更熱了。
楊氏額頭沾滿了汗珠,又是洗又是切,配合上風掀的“呱嗒”聲,像是交響樂一般熱鬧。
不一會,紀老爺子牽著騾子和紀滿川、紀滿慶一前一後進了院門。
胡喜容見男人們回來了,便進來灶房幫忙。她小心地看著楊氏,格外討好地搶過楊氏手裏的活。
紀老爺子一進院子,看到胡喜容大哥,便讓紀滿川去拴騾子,自己和紀滿慶過來洗手招呼。
胡喜容大哥在紀老爺子進院門的時候就已經站起了身,正不自在地使勁搓衣角,見紀老爺子走過來,勾勾脖子,不好意思地叫了聲“紀叔”,又戳戳身邊的兒子,讓他喊人。
紀老爺子甩甩手裏的水,在衣襟上抹了一下,瞅一眼胡喜容大哥手裏的麻袋,抽出旱煙鍋子,裝上一煙鍋煙葉沫子,道:“是不是家裏又斷糧了?”
胡喜容大哥尷尬極了,吭吭哧哧半天才紅著臉說:“是。”說完便將頭勾得更低了。
他來之前準備了很多話,甚至打算讓兒子跪著磕頭祈求一番,實在沒想到,紀老爺子這麽直接,一見麵就問出了口。
胡喜容也停下手裏的活,小心地趴在灶房門框上探著腦袋,豎起耳朵,不過還沒聽到紀老爺子的下一句話,就被楊氏氣鼓鼓地扯了過去。
紀老爺子“吧嗒吧嗒”抽口旱煙道:“先吃飯吧,吃完再說。”
吃飯的時候,胡喜容大哥和兒子端著碗,縮著脖子,隻敢一點一點地扒飯,不敢發出一點點聲音。
青黃不接的時節,家家都不富裕,親戚之間借糧實在是太平常了。
大家都靜靜吃飯,幾個小的也都不敢作聲,一頓飯除了咀嚼聲就是喝湯的吸溜聲。
吃完飯,紀老爺子對紀滿慶道:“去給你大舅哥挖半袋麵,再裝半袋豆子。”
一聽這話,胡喜容立刻紅了眼圈。
胡喜容知道,這已經是她大哥今年第二次來借糧了。誰家都不夠吃,老紀家也是天天各種菜葉子,混著地窖裏存的洋芋,各種摻和著吃。
紀永周和紀永寧昨天還說,天天吃洋芋,吃得他們放屁都帶著洋芋味兒。
她是真沒想到紀老爺子會同意再次借糧給她哥。
楊氏死盯著紀老爺子,眉毛皺成一團,嘴巴張了張,最後用力一咬牙,到底沒說啥。
她其實想說,不能借啊,自己家也不夠吃,這還沒到麥子成熟呢,又添丁進口的,自己也不一定熬得過去。
可是紀老爺子已經張口了,她能怎麽說,下兒媳婦麵子,得罪親家?
胡喜容大哥用粗糙的大手抹抹眼角,對紀老爺子說:“紀叔,家裏實在撐不下去了。真的沒辦法了,才厚著臉皮來登門。上次借回去的糧,我們一家子也是省著吃的,可是家裏人口多,真是不夠吃啊。其實家裏半個月前缸就空了,地窖裏的洋芋也吃完了。”說著,眼淚收不住地流下來。
胡喜容大哥一家有五個孩子,最大的就是帶來的這個,還有胡喜容爹娘兩人,可是總共才十五畝地,而胡喜容她爹去年因為去山溝裏扛木頭摔斷了腿,至今幹不了重活。
紀永靈聽得低下了頭。
沒經過饑餓不知道糧食的金貴,沒借過糧食不知道求人的艱難。
在生產力極其落後的古代,農業生產全憑人拉肩扛,再加上地力瘠薄,土地產出十分低下,養活一個人至少需要五畝地。
所以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農村人,沒借過糧的簡直鳳毛麟角。
老紀家以前也借過糧,所以知道借糧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若不是實在熬不住,誰都不願意低聲下氣地去敲親戚家或者鄰居家的門。
等紀滿慶拎著麵袋子出來,胡喜容大哥拉著兒子直接跪下,朝著紀老爺子就是“砰砰砰”幾個響頭。
“借糧!借的是口糧,渡的是饑荒,救的是你一家人的命!”
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誰沒聽過這句話。饑荒年代敢借糧給你的人,這是多大的恩情啊!
胡喜容也淚流滿麵,直直跪下,叫了一聲“爹,娘”,也是“砰砰砰”幾個響頭。
楊氏長歎一口氣,讓紀滿慶拉起自己媳婦。
送走胡喜容大哥,一家人圍在蘋果樹下,都沉默著。
胡喜容默默起身,從自己嫁妝櫃子裏掏出兩尺紅布去了賈蓉花那邊,出來時,眼圈紅紅。
她不是不知理的人,不然這麽多年也不能和賈蓉花在一個院子裏相安無事地住著。今天她大哥來借糧,她是發自內心地感謝紀老爺子,同時也感謝三哥三嫂的體諒。
雖然都是窮苦家庭,但是她娘家條件比賈蓉花娘家還要難上幾分。
雖然沒分家,但是她大哥上門借了兩次糧,夠她抬不起頭了。她也知趣,知道投桃李報,準備把楊氏給的布料給老兩口做身衣服,另外拿了些之前紀永茹滿月時收的布頭,給賈蓉花送去,感謝賈蓉花不計較自己哥哥借糧。
傍晚,紀老爺子去了裏正家一趟,把紀滿慶遇上土匪的事簡單說了說,也問了問周圍村子的動靜。
裏正說,他沒聽說周圍幾個村子最近有啥異常,也沒聽到啥關於土匪的風聲。
紀老爺子這才安下心來,心裏估計紀滿川遇到的土匪就是那一小股,並沒有其他同夥,回家跟大家說了,一家人這才安下心來。
紀滿川閑不住,從苜蓿地裏逮回來一些螞蚱、油子之類的東西,帶著幾個孩子用草梗子串起來,放到灶膛的火灰裏燜烤。
不消幾分鍾,螞蚱被烤得外焦裏嫩,外麵的翅膀已經被燒掉,露出來的皮黃肉嫩,香味兒饞得幾個孩子哇哇亂叫。
晚上睡前,紀永靈又從儲備倉拿了些孕婦補品給賈蓉花,希望她能夠健康地坐好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