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回答:“平,是水靜止時的極限狀態,它可以成為我們取法的準則,內心保持靜止狀態,則不為外物所動。德是圓滿,平和的修養,德不形的人,萬物都會親近之,不會離之而去。””
“一日,魯哀公將孔子的話告知了閔子,“起初,我居國君之位而統治天下,執掌國家的綱紀而憂慮百姓的死活,便自以為十分通達了。如今聽了至人的言論,才知道自己並沒有實際的功績,自己的輕率差點使國家陷於危亡之境。我與孔丘非君臣的關係,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
聽了這個故事後,莊元還是無法理解,“爹,我還是很難明白,明明哀駘它相貌如此醜陋,為什麽還會得到天下人的親近和愛戴?”
莊周回答:“元兒,看來你還是沒有明白爹給你說的這個故事。天下人愛哀駘它,不是愛哀駘它的形體,而是愛支配他形體的精神,也就是他的本性。就如孔子口中的小豬不是愛母親的形體,而是愛支配母親形體的精神。世間每個人都很熱愛生命,每個人都無比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真正的生命是什麽?真正的生命是超越形體,不受死生束縛的精神。哀駘它徹底活出了這樣的精神,天下人又怎麽會不愛他呢?再美的容貌也注定會變得醜陋,再長的壽命也終會迎來消逝的一天。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外在這些沒用的事物上,完全不看自己的本性,就如貓頭鷹放著活的老鼠不吃,非要死死地盯著一隻已經腐臭的老鼠不放一般。”
莊元似懂非懂,“我們的本性真的那麽可貴嗎?活出本性很難嗎?”
莊周回答:“當然,一個人能不能活得逍遙自在,就在於他能不能活出本性。”
“那我們的本性到底是什麽,是爹所說的道嗎?”
莊周點了點頭,“是的,道就是我們的本性。”
莊元不解,“可是爹之前說,道看不見,摸不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們又如何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麽?又如何能夠活出自己的本性?”
莊周回答:“空氣也看不見,摸不著,我們不也每天靠著空氣在呼吸?不是非要看得見,摸得著,用語言描述出來,我們才能活出自己的本性。道超越一切形象,超越一切語言文字,若你想透過頭腦去理解道是什麽,隻會白費功夫。頭腦隻能理解概念,而一切概念皆離不開對立。道本身超越了對立,隻要你的心中還有對立的觀念,都不可能明白道是什麽。你唯有放空自己的心,忘記一切學來的知識,做到不著一物,安住當下,你才會明白道是什麽。”
“放空自己的心,忘記一切,不著一物,安住當下……”莊元喃喃自語,又問:“這些是不是爹之前說的才全和德不形?”
莊周點頭,“是的,差不多意思。所謂才全,簡單來說就是順應萬物的變化,順其自然地生活。所謂德不形,就是讓自己的心靜如止水,不為外物所動,這樣,德行便能夠彰顯出來了。德無需外露卻擁有了最為高尚的德,此即是老聃所說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由心而發,出自無為,下德由識而出,出自有為。為者,偽也。可以說,人的一切作為皆是虛偽的作為,因為人的作為充滿了目的性。真正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是完全無為的。隻有做到無為的人,才算是活出真實本性的人。”
“可我還是很難明白……”莊元抓著後腦勺說道。
莊周微微一笑,“慢慢來吧,你遲早都會明白的。”
藺且誇讚道:“先生真是個擅長編故事的人!雖然故事聽起來誇張了些,但卻能夠準確地闡釋出想要說明的道理。”
莊周道:“這十年來,我一直想通過寓言故事的形式跟人講道,我覺得寓言故事能夠幫助人更好地理解道,故閑著沒事時就會在腦海裏想出一些故事。”
藺且點了點頭,“先生真是用心,看來先生真的很想將道傳進世人的心中啊!”
莊周道:“是啊,可惜世間真正願意相信道的人實在太少了。而願意相信道,又能夠堅持不懈地修下去的人就更少了。我雖然跟人講道,可大多數人都無法踐行出來,隻有極少部分願心和毅力比較強大的人能夠踐行出來。正如老聃說過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實在是可悲!”
藺且點頭,“道確實很難進入人的心中,否則老子就不會說,大道甚夷,而民好徑了。老子看到世人不願意信道,不願意行道,也是十分的無奈。”
莊周認同道:“是啊,世人隻喜歡追逐財色名利,隻喜歡縱情聲色,根本沒有多少人願意靜下心來感受道。雖然道不離人,可人卻遠之。世人總認為快樂來自於物質享受,殊不知真正的快樂其實來自於道。道給予人的平安、自由、喜悅是外物無法比擬的,可世人卻總是喜歡舍本逐末,放著“無價之寶”不求,去求那毫無價值的“敝屣”。”
藺且道:“沒有辦法,世人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放下,畢竟放下會讓他們的妄心感到難受,他們又怎麽可能願意放下?幾乎全天下的人都是順著妄心的意而走,說他們是妄心的奴隸也一點不為過。隻要世人不願意放下,不願意與道認同,依然順著妄心的意去追逐那破“敝屣”,就永遠也不可能感受道的平安、自由、喜悅。”
莊周看著藺且,眼神裏滿是佩服,“且兒,我當初不過是和你說了隻言片語,沒想到你卻能夠牢牢地記住我說的話,還把道給踐行出來,你真的非常了不起。”
藺且笑著擺了擺手,“先生過獎了,且兒不足掛齒。且兒真的非常感激先生將道傳進我的心中,讓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若沒有先生,且兒如今可能已經是一抔黃土了。”
“一日,魯哀公將孔子的話告知了閔子,“起初,我居國君之位而統治天下,執掌國家的綱紀而憂慮百姓的死活,便自以為十分通達了。如今聽了至人的言論,才知道自己並沒有實際的功績,自己的輕率差點使國家陷於危亡之境。我與孔丘非君臣的關係,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
聽了這個故事後,莊元還是無法理解,“爹,我還是很難明白,明明哀駘它相貌如此醜陋,為什麽還會得到天下人的親近和愛戴?”
莊周回答:“元兒,看來你還是沒有明白爹給你說的這個故事。天下人愛哀駘它,不是愛哀駘它的形體,而是愛支配他形體的精神,也就是他的本性。就如孔子口中的小豬不是愛母親的形體,而是愛支配母親形體的精神。世間每個人都很熱愛生命,每個人都無比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真正的生命是什麽?真正的生命是超越形體,不受死生束縛的精神。哀駘它徹底活出了這樣的精神,天下人又怎麽會不愛他呢?再美的容貌也注定會變得醜陋,再長的壽命也終會迎來消逝的一天。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外在這些沒用的事物上,完全不看自己的本性,就如貓頭鷹放著活的老鼠不吃,非要死死地盯著一隻已經腐臭的老鼠不放一般。”
莊元似懂非懂,“我們的本性真的那麽可貴嗎?活出本性很難嗎?”
莊周回答:“當然,一個人能不能活得逍遙自在,就在於他能不能活出本性。”
“那我們的本性到底是什麽,是爹所說的道嗎?”
莊周點了點頭,“是的,道就是我們的本性。”
莊元不解,“可是爹之前說,道看不見,摸不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們又如何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麽?又如何能夠活出自己的本性?”
莊周回答:“空氣也看不見,摸不著,我們不也每天靠著空氣在呼吸?不是非要看得見,摸得著,用語言描述出來,我們才能活出自己的本性。道超越一切形象,超越一切語言文字,若你想透過頭腦去理解道是什麽,隻會白費功夫。頭腦隻能理解概念,而一切概念皆離不開對立。道本身超越了對立,隻要你的心中還有對立的觀念,都不可能明白道是什麽。你唯有放空自己的心,忘記一切學來的知識,做到不著一物,安住當下,你才會明白道是什麽。”
“放空自己的心,忘記一切,不著一物,安住當下……”莊元喃喃自語,又問:“這些是不是爹之前說的才全和德不形?”
莊周點頭,“是的,差不多意思。所謂才全,簡單來說就是順應萬物的變化,順其自然地生活。所謂德不形,就是讓自己的心靜如止水,不為外物所動,這樣,德行便能夠彰顯出來了。德無需外露卻擁有了最為高尚的德,此即是老聃所說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由心而發,出自無為,下德由識而出,出自有為。為者,偽也。可以說,人的一切作為皆是虛偽的作為,因為人的作為充滿了目的性。真正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是完全無為的。隻有做到無為的人,才算是活出真實本性的人。”
“可我還是很難明白……”莊元抓著後腦勺說道。
莊周微微一笑,“慢慢來吧,你遲早都會明白的。”
藺且誇讚道:“先生真是個擅長編故事的人!雖然故事聽起來誇張了些,但卻能夠準確地闡釋出想要說明的道理。”
莊周道:“這十年來,我一直想通過寓言故事的形式跟人講道,我覺得寓言故事能夠幫助人更好地理解道,故閑著沒事時就會在腦海裏想出一些故事。”
藺且點了點頭,“先生真是用心,看來先生真的很想將道傳進世人的心中啊!”
莊周道:“是啊,可惜世間真正願意相信道的人實在太少了。而願意相信道,又能夠堅持不懈地修下去的人就更少了。我雖然跟人講道,可大多數人都無法踐行出來,隻有極少部分願心和毅力比較強大的人能夠踐行出來。正如老聃說過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實在是可悲!”
藺且點頭,“道確實很難進入人的心中,否則老子就不會說,大道甚夷,而民好徑了。老子看到世人不願意信道,不願意行道,也是十分的無奈。”
莊周認同道:“是啊,世人隻喜歡追逐財色名利,隻喜歡縱情聲色,根本沒有多少人願意靜下心來感受道。雖然道不離人,可人卻遠之。世人總認為快樂來自於物質享受,殊不知真正的快樂其實來自於道。道給予人的平安、自由、喜悅是外物無法比擬的,可世人卻總是喜歡舍本逐末,放著“無價之寶”不求,去求那毫無價值的“敝屣”。”
藺且道:“沒有辦法,世人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放下,畢竟放下會讓他們的妄心感到難受,他們又怎麽可能願意放下?幾乎全天下的人都是順著妄心的意而走,說他們是妄心的奴隸也一點不為過。隻要世人不願意放下,不願意與道認同,依然順著妄心的意去追逐那破“敝屣”,就永遠也不可能感受道的平安、自由、喜悅。”
莊周看著藺且,眼神裏滿是佩服,“且兒,我當初不過是和你說了隻言片語,沒想到你卻能夠牢牢地記住我說的話,還把道給踐行出來,你真的非常了不起。”
藺且笑著擺了擺手,“先生過獎了,且兒不足掛齒。且兒真的非常感激先生將道傳進我的心中,讓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若沒有先生,且兒如今可能已經是一抔黃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