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安,有一位心懷壯誌、對山川盛景充滿無限熱愛與向往的士人。他自幼熟讀詩書,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不僅追求學識的淵博,更對世間的奇妙奧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聽聞岱嶽深處,有一處人跡罕至之地,那裏景色絕美,仿佛是大自然遺世獨立的仙境,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份神秘的誘惑,如同磁石吸引著鐵釘一般,深深牽動著士人的心弦,令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這段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探險之旅。


    一路上,他遭遇了無數艱難險阻。茂密的荊棘如同一層層綠色的屏障,無情地阻擋著他的去路,尖銳的刺輕易地劃破了他的衣衫,在他的皮膚上留下一道道血痕;崎嶇的山路陡峭險峻,每一步前行都需要他付出巨大的努力,稍不留神就有失足滑落的危險。但這些困境絲毫沒有動搖士人的決心,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目標的執著追求,揮舞著手中的柴刀,奮力劈開荊棘,手腳並用,一步一步艱難地向著深山腹地進發。


    在一處靜謐得讓人感到有些陰森的山穀中,疲憊不堪的士人正準備稍作歇息。忽然,一陣隱隱約約的人語聲傳入他的耳中。那聲音仿佛從遙遠的天際傳來,又似從石壁深處滲出,縹緲而空靈,虛幻得如同夢境中的呢喃細語,讓他瞬間警覺起來。他瞪大了眼睛,警惕地環顧四周,然而,映入眼簾的卻隻有空蕩蕩的山穀和高聳入雲的石壁,不見半個人影。這詭異的情形讓他心中充滿了疑惑與不安,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正疑惑間,“剨然”一聲巨響,宛如驚雷在耳邊炸響,震得山穀都微微顫抖。士人驚愕地望向聲音的來源,隻見眼前的石壁緩緩從中裂開,一道耀眼奪目、充滿神秘氣息的光芒如同一把金色的利刃,從裂縫中直直地刺出,將周圍的黑暗驅散得無影無蹤。


    石壁裂開後,一座宏偉壯麗、美輪美奐的貝闕瓊樓逐漸在峰頂浮現。那精致的建築風格、華麗的裝飾以及散發出來的莊嚴氣息,讓士人瞬間瞪大了眼睛,嘴巴不自覺地微微張開,呆立當場。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仿佛置身於一場美到極致卻又無比虛幻的夢境之中。此時,一位頭戴儒冠、身著長袍的耆儒,邁著沉穩而莊重的步伐,神態端莊地沿著台階緩緩而下。他的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歲月的沉澱,舉手投足間盡顯儒雅風範。士人帶著滿心的驚愕與疑惑,下意識地咽了咽口水,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然後跟隨耆儒向那神秘樓閣走去。一路上,他的心跳如鼓擂,心中忐忑不安,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念頭,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既充滿了期待,又隱隱有些敬畏。


    踏入經香閣,士人瞬間被一股濃鬱醇厚、沁人心脾的書香氣息所包圍。隻見閣內中堂擺放著以五色玉為函的初本經典,在陽光的照耀下,五色玉函散發出柔和而神秘的光芒,仿佛是聖教智慧的結晶,正靜靜地散發著無盡的魅力。周圍環繞著曆代官刊之本,白玉函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溫潤而莊重,它們皆朝向南麵,那整齊劃一的朝向,仿佛是在向聖教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無聲地訴說著對先聖教誨的尊崇與傳承。左右兩側則是各家私刊之本,按時代順序整齊地庋置於蒼玉函內,東西麵排列有序。珊瑚簽與黃金鎖鑰點綴其中,更增添了幾分華貴與神秘的氣息。東西兩廡,沉檀為幾,錦繡為茵,整個場景莊嚴肅穆,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對學問的敬重與對聖學傳承的嚴謹。士人不禁心生敬畏,腳步也變得愈發輕盈而莊重,生怕驚擾了這片神聖的學術淨土。


    士人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心中的疑惑如潮水般湧來,終於,他忍不住開口詢問經香閣名字的由來。耆儒微微抬起頭,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欣慰與讚賞,似乎對士人的好奇心頗為滿意。他緩緩開口解釋道,每當子刻午刻來臨,這裏的諸書會一字一句散發濃香,此乃因一元斡運,二氣絪縕,聖人之心與天地相通,諸大儒闡發聖人之理,其精奧亦與天地相感。但唯有傳此學者方能聞到,其他人則無緣感受。士人聽聞,不禁對這神奇的現象感到驚歎,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幅畫麵:在靜謐的子刻午刻,諸書仿佛被賦予了生命,文字化為一縷縷濃香,在空氣中彌漫開來,那是聖學與天地共鳴的奇妙景象。他對聖學的奧秘越發好奇,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渴望,想要深入探究這背後隱藏的無盡智慧。


    耆儒微微頓了頓,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追憶與崇敬,開始講述經香閣的曆史。自尼山刪定經典,大義微言便代代相傳。在那個遙遠的時代,先聖孔子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對眾多經典進行整理刪定,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漢代諸儒,他們距離古代更近,能夠更直接地接觸到先聖的遺風餘韻,因此在訓詁箋注方麵有著獨特的優勢。他們專注於對經典文字的解釋和考證,力求精準地還原先聖的本意,傳承先聖之心。他們淳樸無爭,一心隻為探究學問,將先聖的教誨傳承下去,各自傳承師說,篤溯淵源,使得儒家學說在漢代得以廣泛傳播和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唐代時期,斯文未改,儒家學說依然在社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學者們繼續秉持著對經典的尊重和傳承。而至北宋,眾多大儒齊心協力,勒為注疏十三部,這一偉大的成就得到了先聖的嘉許。然而,他們也深知,隨著時代的變遷,新說日興,如果不加以保護和傳承,儒家經典很可能會逐漸被遺忘,成為絕學。於是,為防患於未然,他們毅然決定建造這座經香閣,用以貯藏經典,守護聖教傳承。


    士人聽得入神,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了儒學在曆史長河中的發展曆程。他看到了漢代諸儒在書齋中埋頭苦讀、筆耕不輟的身影;感受到了唐代學者們對儒家學說的堅守與傳承;體會到了北宋大儒們建造經香閣時的那份憂慮與決心。他對先人的智慧和努力深感欽佩,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想要為儒家學說的傳承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耆儒的目光突然變得深邃而銳利,仿佛能夠穿透士人的靈魂。他凝視著士人,緩緩道出他能進入經香閣的緣由。原來士人四世前為刻工,曾親手刊刻周禮半部。在那個久遠的年代,他或許隻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工匠,但他在刊刻過程中所傾注的心血和專注,卻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那殘留的餘香,曆經四世的歲月流轉,依然在經香閣中散發著微弱卻又獨特的氣息,因此得以被感知入閣。士人聽聞後,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與震撼。他仿佛看到了前世的自己,在簡陋的工坊中,手持刻刀,一筆一劃地在木版上雕琢著周禮的文字,那份對文字的敬重和對聖學的敬仰,穿越了時空的隔閡,在這一刻與他的靈魂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他對自己前世與聖學的這一絲聯係深感奇妙,同時也意識到自己與這經香閣似乎有著某種特殊的使命與緣分,這種感覺如同一隻無形的手,輕輕地推動著他走向未知的聖學探索之路。


    士人在閣中與耆儒探討經義,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漢儒與宋儒之別。耆儒微微皺了皺眉頭,陷入了沉思,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說道,漢儒重師傅、淵源有自,他們尊崇師長的教誨,注重對經典的傳承和延續,每一個觀點和解釋都有其深厚的學術淵源。而宋儒尚心悟、研索易深,他們更傾向於通過內心的感悟和深入的思考去探究聖學的真諦,在研究過程中往往能夠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內涵。然而,漢儒或執舊文、過於信傳,有時會過於拘泥於經典的原文和傳統的解釋,缺乏創新和突破;宋儒或憑臆斷、勇於改經,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偶爾會憑借個人的主觀臆斷對經典進行修改,這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他舉例說道,如易自王弼始變舊說為宋學萌芽,宋儒未攻;孝經之爭隻在今文古文字句,這些爭論相對而言無關宏旨,均姑置勿議。而尚書三禮三傳毛詩爾雅諸注疏,漢儒依據古義,這些經典的注釋是漢儒們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考證得出的成果,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古代文化知識和先聖的本意,宋儒在這方麵確實難以企及。但論語孟子則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他們對這兩部經典的解讀深入細致,從字詞的含義到思想的內涵,都進行了全麵而深入的剖析,非漢儒所及。士人聽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意識到,儒學的發展是一個多元而複雜的過程,不同流派各有優劣,相互補充又相互競爭。他對儒學的不同流派和發展脈絡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仿佛在腦海中繪製出了一幅儒學發展的宏偉畫卷。


    士人在經香閣中緩緩踱步,目光在一本本古籍上輕輕掠過,每一本古籍都仿佛在訴說著一段獨特的曆史,每一行文字都蘊含著無盡的智慧。他輕輕撫摸著書架上的典籍,感受著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的痕跡,心中對聖學的敬意油然而生。他感悟到學問之路漫漫,先輩們為了傳承和發展聖學,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和努力。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堅守著對學問的信仰,不畏艱難險阻,不斷探索創新。而自己,作為有機會踏入這經香秘地的人,更應珍惜這份機緣,傳承和弘揚聖學。他暗暗下定決心,要以先輩們為榜樣,在聖學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用自己的一生去追尋那無盡的智慧之光。


    耆儒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嚴肅與莊重,向士人強調聖學傳承的重要性與艱難性。他說道,聖學乃中華民族之瑰寶,是維係社會倫理道德、指引人們行為規範的精神支柱。然而,在這紛繁複雜的世間,各種思潮相互碰撞,人心浮躁,聖學的傳承麵臨著諸多挑戰。許多人被功名利祿所迷惑,忽視了內心的修養和對聖學的追求;還有些人對聖學一知半解,卻隨意曲解和篡改,使得聖學的真諦被掩蓋。但越是在這樣的艱難時刻,越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堅守聖學的陣地,將先聖的教誨傳承下去。


    他鼓勵士人在世間傳播經香閣的故事與聖學精髓,讓更多的人了解聖學的偉大與神奇,激發他們對學問的熱愛和對道德修養的追求。士人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責任。他想起了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收獲,想起了在經香閣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這一切都如同火種,點燃了他內心深處的熱情。他決定以此次經曆為契機,在今後的生活中努力鑽研儒學,將所學傳授給更多的人。他要像一盞明燈,在塵世中照亮人們前行的道路,讓聖學的光輝能夠穿透黑暗,溫暖每一個渴望知識與智慧的心靈,不辜負這經香閣一行的奇遇與啟示。


    士人在經香閣的經曆如夢如幻,但終需回歸現實。他懷著無比崇敬與感激之情,向耆儒深深鞠了一躬,眼中閃爍著淚花,那是對聖學的敬畏,對耆儒教誨的感恩。耆儒微微點頭,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欣慰與期許。士人緩緩轉身,帶著對聖學的新認知和堅定信念,一步一步地走出經香閣。身後石壁緩緩閉合,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是在為他送行。一切恢複如初,山穀依舊靜謐,石壁依舊冷峻,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但士人知道,他的內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腳步變得更加堅定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決心。從此,他將踏上一條新的人生道路,在塵世中踐行聖學傳承的使命,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將勇往直前,永不退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午夜奇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生不相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生不相聚並收藏午夜奇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