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哄兒媳婦
被迫嫁給街溜子,懶女她輕鬆拿捏 作者:海裏有美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忍了又忍,強行將火氣壓下去,低聲哄道:“雪梅,咱們這會子情況特殊,今兒就不回去了,等你和家富的傷好些,阿娘再給你們多準備些禮品,讓他風風光光地陪你回去……”
方雪梅右手還是動彈不得,昨兒神醫給她正了骨,還上了藥,跟之前妹妹那個賤蹄子一樣,也用木棍給固定住了。
聽了婆婆的話,她左手的動作一頓,神情略微有些尷尬。
但更多的,是憤怒。
自從發生了翻車的事件之後,她便心安理得的把自己毀容和手骨受傷的事兒,算在了陳家頭上,更別說還有陳家富新婚之夜逛花樓的事,心裏正委屈著呢。
她紅著眼睛,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發硬的喉嚨哽咽良久,才憋出一句,“阿娘,我還是想回去。”
李氏見她這樣,歎了口氣,上前從她手上把布袋子收走,說道:“咱們啥準備都沒有,你自己又摔成了這樣,回去不也是叫你妹妹妹夫看了笑話……”
“聽阿娘的沒錯,你這孩子也是個可憐的,還沒進門子就摔了一跤,說到底,還是和我們家富有緣,摔跤都摔一起去了,正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越是這個時候,咱們就越要齊心協力,等跨過去這道坎兒,家富定能感念你的懂事賢惠,一心一意跟你好好過日子……”
見兒媳婦神色有些鬆動,李氏哄得愈發賣力,最後又放出了一個殺手鐧,“你那妹妹一看就不是個省油的燈,你就這樣回去,不正好叫他們看了笑話?”
“還不如由著他們先得瑟一回,都說好菜不怕晚,等過了年,你們也好全了,阿娘拿出五兩銀子來,好好給你置辦一番,定能讓你揚眉吐氣!”
這下,方雪梅徹底淪陷,吞吞吐吐地說道:“那,那您可得說話算話……”
“放心吧!阿娘沒生女兒,你就跟我閨女一樣!”
李氏臉上笑意吟吟,眸子裏卻泛著冷光。
果然是個一心想著娘家的,昨兒為著給她治傷,光抓藥就花出去三兩多,幾車銀錢填進去,也喂不飽她!
“你阿爹還在神醫家,咱們過去把他換回來,從今兒起,你在那邊把家富照顧好,阿爹阿娘就在鋪子裏,給你們賺銀錢。”
方雪梅聽得心裏妥帖,吭哧癟肚地說道:“阿娘,你們也別太累了……”
“累點怕啥,我和你阿爹這一輩子,還不就一心一意為了你和家富兩個?隻要你們過得和睦,我們就是累死,也甘心!”
“乖孩子,快去收拾兩套衣裳,今兒你就在那陪陪家富,正好跟他拉拉感情,都說患難見真情,他念著你的好,往後你就是拿棍攆他,他也定要賴在你身邊……”
聽了婆婆一番話,原本打算回娘家叫阿爹阿娘給她討公道的方雪梅,又默默回房收拾衣裳去了。
婆婆說得對,一同吃過苦的兩口子,往後餘生才能和和美美。
跟著婆婆來到神醫家,都顧不上吊在胸前的那隻斷手,就反手反腳地給陳家富兩父子洗起了衣裳。
“家富昨晚睡得可還好?”
李氏探頭朝房裏睡著的兒子看去,低聲問道。
一臉憔悴的陳大江,眼裏再沒了往日的意氣風發,用手撐著頭說道:“鬧騰了大半夜,天剛亮的時候,才剛睡下……”
“神醫怎麽說?”
“趁著昨晚家富媳婦兒不在,我問了問,說隻有不到三成的把握,唉!盡人事聽天命吧……”
聽了這話,李氏心疼難當,默了默說道:“這事兒千萬別在雪梅跟前說,神醫那裏也得交代一下,別咱按下了這頭,那頭又翹起來了……”
“昨晚就打過了招呼,就是我這心裏,難受啊,你說咱一不偷二不搶的,咋就攤上這麽個不著調的倒黴孩子……”
“好了!一會兒該叫雪梅聽到了。”
陳大江兩口子看著場壩上勤快的兒媳婦,低聲交流了老半天。
等方雪梅洗完衣裳,李氏上前,“雪梅你也是,這點子髒衣服,一會兒我帶回去洗就行了,看把你給累的……”
“阿娘,我沒事兒。”
方雪梅心裏暖暖的,在娘家洗了十來年的衣裳,從沒人這麽關心過她。
“一日三餐我們給了人家銀錢,到了時辰,你直接過去端就行,別的也不用你多費心,好好在這兒修養,過幾天阿娘一得空,就過來看你們,就是家富這孩子心情不好,男人嘛,都好麵子,你是個懂事兒的,多讓著點他,回頭阿娘好好補償你……”
“阿娘,您放心吧,我定不叫你們失望。”
有了婆婆的暖心話,她決定,哪怕待會陳家富打她罵她,她也要盡心盡力地完成好婆婆布置下來的任務。
不說要自家男人改過自新,起碼不叫公公婆婆對她失望。
“那我和你阿爹就先回去了,多掙點銀錢,以後都是你們兩口子的。”
把方雪梅哄住,李氏兩口子便起身離開了。
她也想留在這裏,親自照顧兒子,可兒子這傷治下來,要花好些銀子,光神醫這裏,就已經給出去五十兩了,家底就這麽點,不去掙就真的隻能看著兒子癱在床上一輩子了。
不要說三成把握,哪怕一成把握,她也要死磕到底。
回去的路上,陳大江扭頭朝後方看了看,頗有些發愁的搖頭說道:“家富這媳婦兒,怎麽一根筋似的?”
李氏瞪了他一眼,“那是你陳家祖墳冒青煙了,要娶回來的是她妹妹那樣八百個心眼子的,家富如今這情況,咱隻怕得愁死。”
“真要娶的是妹妹,家富何至於出這事兒……”
陳大江趕著騾車,嘴裏嘟囔道。
石子村。
劉氏看到小女兒兩口子回來了,自然是殺雞殺鴨地招待,隻是臉上因著兩個女兒的糟心事兒,也沒個笑容。
方雨桐可不像別的回門女,一回到娘家就撈手撈腳地搶活幹,反而坐在堂屋,嗑著瓜子喝著茶……
“雨桐,你過來幫我一下……”
劉氏的大嗓門從灶房傳了過來。
方雪梅右手還是動彈不得,昨兒神醫給她正了骨,還上了藥,跟之前妹妹那個賤蹄子一樣,也用木棍給固定住了。
聽了婆婆的話,她左手的動作一頓,神情略微有些尷尬。
但更多的,是憤怒。
自從發生了翻車的事件之後,她便心安理得的把自己毀容和手骨受傷的事兒,算在了陳家頭上,更別說還有陳家富新婚之夜逛花樓的事,心裏正委屈著呢。
她紅著眼睛,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發硬的喉嚨哽咽良久,才憋出一句,“阿娘,我還是想回去。”
李氏見她這樣,歎了口氣,上前從她手上把布袋子收走,說道:“咱們啥準備都沒有,你自己又摔成了這樣,回去不也是叫你妹妹妹夫看了笑話……”
“聽阿娘的沒錯,你這孩子也是個可憐的,還沒進門子就摔了一跤,說到底,還是和我們家富有緣,摔跤都摔一起去了,正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越是這個時候,咱們就越要齊心協力,等跨過去這道坎兒,家富定能感念你的懂事賢惠,一心一意跟你好好過日子……”
見兒媳婦神色有些鬆動,李氏哄得愈發賣力,最後又放出了一個殺手鐧,“你那妹妹一看就不是個省油的燈,你就這樣回去,不正好叫他們看了笑話?”
“還不如由著他們先得瑟一回,都說好菜不怕晚,等過了年,你們也好全了,阿娘拿出五兩銀子來,好好給你置辦一番,定能讓你揚眉吐氣!”
這下,方雪梅徹底淪陷,吞吞吐吐地說道:“那,那您可得說話算話……”
“放心吧!阿娘沒生女兒,你就跟我閨女一樣!”
李氏臉上笑意吟吟,眸子裏卻泛著冷光。
果然是個一心想著娘家的,昨兒為著給她治傷,光抓藥就花出去三兩多,幾車銀錢填進去,也喂不飽她!
“你阿爹還在神醫家,咱們過去把他換回來,從今兒起,你在那邊把家富照顧好,阿爹阿娘就在鋪子裏,給你們賺銀錢。”
方雪梅聽得心裏妥帖,吭哧癟肚地說道:“阿娘,你們也別太累了……”
“累點怕啥,我和你阿爹這一輩子,還不就一心一意為了你和家富兩個?隻要你們過得和睦,我們就是累死,也甘心!”
“乖孩子,快去收拾兩套衣裳,今兒你就在那陪陪家富,正好跟他拉拉感情,都說患難見真情,他念著你的好,往後你就是拿棍攆他,他也定要賴在你身邊……”
聽了婆婆一番話,原本打算回娘家叫阿爹阿娘給她討公道的方雪梅,又默默回房收拾衣裳去了。
婆婆說得對,一同吃過苦的兩口子,往後餘生才能和和美美。
跟著婆婆來到神醫家,都顧不上吊在胸前的那隻斷手,就反手反腳地給陳家富兩父子洗起了衣裳。
“家富昨晚睡得可還好?”
李氏探頭朝房裏睡著的兒子看去,低聲問道。
一臉憔悴的陳大江,眼裏再沒了往日的意氣風發,用手撐著頭說道:“鬧騰了大半夜,天剛亮的時候,才剛睡下……”
“神醫怎麽說?”
“趁著昨晚家富媳婦兒不在,我問了問,說隻有不到三成的把握,唉!盡人事聽天命吧……”
聽了這話,李氏心疼難當,默了默說道:“這事兒千萬別在雪梅跟前說,神醫那裏也得交代一下,別咱按下了這頭,那頭又翹起來了……”
“昨晚就打過了招呼,就是我這心裏,難受啊,你說咱一不偷二不搶的,咋就攤上這麽個不著調的倒黴孩子……”
“好了!一會兒該叫雪梅聽到了。”
陳大江兩口子看著場壩上勤快的兒媳婦,低聲交流了老半天。
等方雪梅洗完衣裳,李氏上前,“雪梅你也是,這點子髒衣服,一會兒我帶回去洗就行了,看把你給累的……”
“阿娘,我沒事兒。”
方雪梅心裏暖暖的,在娘家洗了十來年的衣裳,從沒人這麽關心過她。
“一日三餐我們給了人家銀錢,到了時辰,你直接過去端就行,別的也不用你多費心,好好在這兒修養,過幾天阿娘一得空,就過來看你們,就是家富這孩子心情不好,男人嘛,都好麵子,你是個懂事兒的,多讓著點他,回頭阿娘好好補償你……”
“阿娘,您放心吧,我定不叫你們失望。”
有了婆婆的暖心話,她決定,哪怕待會陳家富打她罵她,她也要盡心盡力地完成好婆婆布置下來的任務。
不說要自家男人改過自新,起碼不叫公公婆婆對她失望。
“那我和你阿爹就先回去了,多掙點銀錢,以後都是你們兩口子的。”
把方雪梅哄住,李氏兩口子便起身離開了。
她也想留在這裏,親自照顧兒子,可兒子這傷治下來,要花好些銀子,光神醫這裏,就已經給出去五十兩了,家底就這麽點,不去掙就真的隻能看著兒子癱在床上一輩子了。
不要說三成把握,哪怕一成把握,她也要死磕到底。
回去的路上,陳大江扭頭朝後方看了看,頗有些發愁的搖頭說道:“家富這媳婦兒,怎麽一根筋似的?”
李氏瞪了他一眼,“那是你陳家祖墳冒青煙了,要娶回來的是她妹妹那樣八百個心眼子的,家富如今這情況,咱隻怕得愁死。”
“真要娶的是妹妹,家富何至於出這事兒……”
陳大江趕著騾車,嘴裏嘟囔道。
石子村。
劉氏看到小女兒兩口子回來了,自然是殺雞殺鴨地招待,隻是臉上因著兩個女兒的糟心事兒,也沒個笑容。
方雨桐可不像別的回門女,一回到娘家就撈手撈腳地搶活幹,反而坐在堂屋,嗑著瓜子喝著茶……
“雨桐,你過來幫我一下……”
劉氏的大嗓門從灶房傳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