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飄散了,冷龍嶺雪山天湛藍湛藍。
在這片廣袤無垠,被歲月溫柔撫摸過的土地上,西河縣人如同自然共生的精靈,雪山養育他們。
在他們中間,雪水滋養農作物,給大地饋贈,秋天豐收了,農民在碾場上,歡聲笑語凝聚在一起,如同奏響了歡快的生活序曲。
這些犛牛,曾在草原上吃草,此刻卻成為食長祁連雪的美味。
他拿起望遠鏡,向著雪山的方向觀察,每一次觀望,他感覺走在時代的最前沿。
他揚起的望遠鏡,仿佛看到歲月的回聲,在專注的進行一場大自然的挑戰。
他雙手移動望遠鏡,接受現代文明的洗禮,訴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漸漸的,雲霧慢慢聚集在雪山,帶著希望與夢想,變成雪花,雪山下雪了嗎?
終於祁連雪放下了望遠鏡,他有一種高高在上權力疊加的幸福感,在權力的懷抱中,如同做夢一般,他鎮定了一會。
他給自己心理暗示,市長形象很重要,他又慢悠悠的舉起望遠鏡。
考察隊被祁連雪的工作態度折服,市長祁連雪又放下望遠鏡,局長董旭接過市長祁連雪的望遠鏡說:“祁市長對雪山觀察的仔細啊。”
“這雪山,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到峰頂,整座雪山被金色的光芒籠罩,匈奴人叫天山,在高原開挖隧洞還沒有先例。”
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主動和市長祁連雪說話,在戈壁省一般是下級主動和上級說話,祁連雪又有了一層神秘威嚴感。
“樊廳長,這麽大的引流工程我們金城市市委,市政府也不敢馬虎呀,楊東山書記不在這裏,我就應該多看看,我們應該到冷龍嶺雪山走走,可力不從心啊,那裏海拔高,上不去雪山啊····”
此時南山處長,夏潤雨副處長心裏有點不安,他們沒想到,市長祁連雪觀察的那麽仔細,生怕出什麽紕漏。
縣長何惠明又接上話茬說:“祁市長,樊廳長,冷龍嶺雪山隧洞開通引水後,那條溝就是一條河。”縣長何惠明指著不遠處的溝。
這溝叫什麽地名。祁市長問縣長何惠明。
“硫磺溝峽穀。”副處長夏潤雨趕緊回答。
“樊廳長、祁市長····你們看。”副處長夏潤雨攤開了引流工程隧洞地圖。
“這就是硫磺溝,過了河口森林保護站,就是硫磺溝,我們把隧洞鑿通後,水就從硫磺溝過來。”
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市長祁連雪,各位專家一行湊上前去,按照權利的大小,站的位置也不相同。
夏潤雨攤開的引流隧洞資料圖,有藍色的、紅色的、綠色·····標注的一目了然。
“樊廳長,這份引流隧洞圖和原始引流隧洞資料圖有偏差,我們初步擬定引水隧洞不從冷龍嶺雪山主峰過,而是偏移雪山主峰200米,那裏地形起伏不大,冰川演化形成了一個小湖,我們取名叫可可湖,就在這開挖引水隧洞。”
市長祁連雪看到引水隧洞圖,藍色的標注一個圓圈,圓圈數字3436米加減53毫米,他是文科出身,最基本的知識還是有的,夏潤雨把隧洞入口精確到毫米了。
“從可可湖往前五十米,我們測量引流隧洞有一束雪蓮,我們定名為水木雪蓮隧洞,洞洞就在這。”
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市長祁連雪,各位專家的眼光齊聚在地圖上,水木雪蓮隧洞用紅筆標注海拔3438米加減18毫米。
“好,你們的先期勘探工作不錯。”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誇獎了一句,突然他話鋒一轉說:“祁市長我有一個疑問,這麽美麗的草原上,你們引流隧洞開鑿出來的碎石怎麽處理?”
夏潤雨鎮定的指著地圖說:“樊廳長你看這兒,我們打算把隧洞的碎石運到這兒,硫磺溝旁有個娃娃山,山邊是個峽穀,我們把碎石均勻的填在娃娃山峽穀裏,形成一個水流緩衝坡,利用斜坡減力效應,防止引流的水再次衝刷娃娃山峽穀。”
南山處長補充說:“引出的水,不會產生大的衝擊力,利用原有的河道,從大平羌溝進入小平羌溝,然後流到鸞鳥口,匯入西小河水庫。”雖然他對引流工程生疏,畢竟在他的管轄之內,也不得不熟記。
“祁市長告誡我們,初步設計要利用自然河道,對原河道稍加修繕,而讓引流工程的水自然流淌。”縣長何惠明及時補充了幾句話,市長祁連雪聽得心花怒放。
“你這個設計,初步思路構想是對的,可是引流工程是一個大工程,費工、費力、費錢,引出的水大量滲入地下·····”
樊廳長我們市委、市政府對環境也非常重視,引流隧洞引出的水,一大半是洪水,補充在地下,這個代價付出是值得的,市長祁連雪也為引流工程說話了。
“但願事與願違,你們引流工程不會做更改,做破壞環境的事。”樊廳長又補充了一句。
市長祁連雪和縣長何惠明互相對望了一眼,引流工程有眉目了。
這時有一個專家接過話茬說:“祁市長,冷龍嶺雪山是青藏高原地質板塊與戈壁平原的連接點,且幾千萬年冰嘖侵蝕,屬於陸相泥盆係地質構造,受青藏高原擠壓,冷龍嶺雪山地質活動複雜,況且冷龍嶺雪山地質岩屬於砂頁岩、碳酸鹽、碎屑岩混雜,這在地質中屬於最差的圍岩,恐怕國內現有的鑽岩技術·······”
市長祁連雪愣了片刻,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話題回答專家的問題。
這時從後麵傳來一個聲音;“教授,正因為冷龍嶺地質構造,我們改變了冷龍嶺雪山隧洞的走向”。
夏潤雨聽出來了,是長工李黎平,這個地質大學碩士研究生,沒有說壓迫和剝削,原來李黎平和劉世雨站在最後麵,做一個觀望著,他還是走到了引流工程資料圖前麵,夏潤雨給他讓出了一點空間。
李黎平用手指著水木雪蓮隧洞說:“我們出水隧洞與原先出水隧洞位置改變了,我們的引水出口隧洞和引水入水隧洞,根據冷龍嶺雪山地質板塊的疊加走向,隧洞和冷龍嶺雪山地質板塊的方向大致相同,所以我們設計的出口隧洞過一條湖可可湖,改變隧洞方向也是迫不得已。”
“小夥子,你是。”
市長祁連雪望著李黎平還是有點陌生。
“地質大學研究生,是我們金城市第一個碩士研究生,原先在市水利局工作,現在主動要求到冷龍嶺雪山引流隧洞工作。”水利局長董旭趕緊給專家介紹李黎平。
“你的這個構想不錯,不過再實際施工中隧洞比這更複雜,更難預料,塌方、滲水、現在的引流隧洞國內還不具備,是不是太倉促·····”
市長祁連雪向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微微一笑說:“我想樊廳長和我有同感,引流隧洞成功,關鍵是人才,有這樣的人才,還怕引流隧洞開不通嗎?”
市長祁連雪說每一句話都得思考,小心翼翼,巧妙拉近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的距離,他知道隻要是專家樊原土點頭,引流工程已經得到上麵的認可了。
南山處長後麵拍了李黎平的肩膀,以示對李黎平的認可。
“我個人認為,你們的前期勘探工作做得紮實,引流工程是否立項目還得專家谘詢。”
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話裏有話,做上級的不能把下屬的路堵死,說話要留有餘地,中庸之道,要介於是與不是,做與不做之間,可是一門大學問。
官場上不定數太多了,今天是你的下屬,明天就是你的上級,與你不相幹的人,說不定明天就是你的同僚。
“樊廳長我們全市人民可都盼望引流工程呢?”市長祁連雪說著,縣長何惠明、局長董旭····笑著,迎合著市長祁連雪。
“隧洞工程立項不是我說了算,還有一個論證的過程。”
夏潤雨收起引流隧洞圖,她又從南山處長拿過了另一張地圖,攤開地圖:“就是這條道小平羌口,我們在這條原有路上,隻對路麵進行平整,加固,不對道路做任何改動,這條路建好了,既方便當地牧民生活,又給鄰縣森林林保護站建立一條便捷通道,森林保護是大勢所趨,曆史發展的必然,我們提前做了森林保護站的工作。”
樊廳長點點頭,看了看路說:“草原生態太脆弱了,以後草原環保肯定是重中之重·····”
“樊廳長,祁市長返回吧,向前往雪山走,領導身體吃不消,高山上必須適應一段時間,才能上路·····你看考察隊有沒有醫生。”縣長何惠明說。
所謂的視察,說明對引流工程重視,點到為止,其實也不能做什麽?
這樣也好······
“勘探隊今天和我們一起下山,明天在縣海子賓館召開引流工程谘詢會,夏潤雨,李黎平必須在現場,隨時應對專家的提問。”局長董旭給勘探隊安排工作。
下雪山了,考察組車隊的司機如同一隻公雞看見了幾隻母雞,興奮豎起了雞冠。
領導的越野車質量又好,一個行駛的比一個快,但是也有一個規則,就是不能超越領頭的警車。
司機還是有分寸,不能超越比級別高的車。
劉世雨的越野車是一輛即將報廢的老式越野車,適合山路,所以在鄉村公路上跑的並不快。
南山處長遭到了局長董旭的訓斥,所以他在奔馳商務車上。
而夏潤雨心裏也知道,這是接近領導的好機會,可她內心裏極度排斥,還是坐在三橋越野車上舒適,所以她沒有上商務奔馳車。
解釋,解釋什麽?旅途一路顛簸,也說不清。
劉世雨駕駛著車對李黎平說:“黎平,你今天的表現還可以啊。”
“我也是急西河人民所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得得,別賣關子,今天你說話把我嚇到了,上麵讓我們隻管測量,不管地質,你的回答上麵也滿意,黎平你何必固執,讓領導難堪呢?”
夏潤雨對李黎平中肯的說。“這樣下去你的晉升空間就大了。”
“夏處長,做事也有個底線。”
“黎平,底線,底線裝在你心裏吧,不要以底線為借口,表達一種狂妄。”
“夏處長,那你說怎麽辦?隧洞塌方,滲水……隧洞裏麵可是有設備,有人呢?”
不要把自己說的為民請命的正人君子,其實你什麽也不是,我們所做的就是勘探隧洞的位置,有施工方為你分擔,為你解愁。
夏處長說的也是。
不談工作了,你們兩個還喝了一碗牛肉湯,
我呢?·····一口飯都沒吃。夏潤雨又在下屬麵前發牢騷。
車怎麽停了·····劉世雨喃喃自語。
“到什麽地方?”夏潤雨又渴、又餓、又累,所以她在車上如同喝醉了酒,迷迷糊糊地神誌不清。
車一停,夏潤雨就醒來了。
“到什麽地方?”
大壩水管站。
夏潤雨好奇的望著車外。
又碰上野犛牛了,不會吧。李黎平在車裏對夏潤雨說。
前麵的警車碰上了比犛牛更棘手的事情,原來大壩村一隊和二隊共用一個閘口。
大壩站長郭成奎和一隊隊長呂兆霖老婆閆麗霞有一腿,閆麗霞下麵流的水也不能白流,迷住了大壩站長郭成奎的眼睛。
再說好漢沒錢鬼一般,好飯沒鹽水一般,呂兆霖不賭博,老婆何至於此呢?
自從發現大壩站長郭成奎被丟在水渠裏,兩人都是受害者。
大壩站長郭成奎和呂兆霖彼此心照不宣,你用我的老婆,我用你的水。
而且還對了親家,讓自己的孩子叫郭成奎幹爹。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水管員張寬,縣長何惠明的外甥子也被丟在水渠裏,雖說斷了三根肋骨,更加有恃無恐,他也想在大壩站樹立威信。
於是叫上幾個護渠工,還有女同誌,一行五六個人,到大壩二隊隊長家白吃羊。
其實澆灌苗水,水量是配夠得,隻不過大壩二隊隊長貪心,荒地多報畝數,把一畝地九十方丈,報為六十方丈。
張寬以前曾經是煤礦的下崗工人,對灌溉技術一竅不通,又不會算計,不從渠道失修滲水量做文章。
於是就耍起無賴來,現在六月是小麥拔節時期,大水漫灌,隻能已渠道的遠近澆灌,剩下了七八戶人家,沒水灌溉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人家也聰明,知道個人對抗公家那是羊入虎口,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於是每家出兩個人,一個小孩,一個老人,要麽就是女人,沒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私下裏說好,村民也有商品意識,出錢,上訪,於是小孩、老人是待價而沽。
大壩村這段路,右邊是渠道,左邊是山穀,十幾個人並排三排,把鄉村公路擋住了。
劉世雨也把三橋越野車停了,他從車窗外一看,鄉村路上。
中間一個老漢,一頂藍色的帽子,特別耀眼,老漢旁邊一婦女,臉上的魚尾紋清晰可見,嘴唇幹的裂開了,滲出了一絲絲的血絲。
一老漢,一婦女兩人舉著一張羊皮,匍匐在地上,後麵並排跪著幾個十幾歲的小孩
小孩手裏拿著快要枯死,抽了一半節的麥穗子。
一句話也不說跪在路上。
開路的警車下來了兩個人,讓開,讓開。
趴著的人紋絲不動。
在這片廣袤無垠,被歲月溫柔撫摸過的土地上,西河縣人如同自然共生的精靈,雪山養育他們。
在他們中間,雪水滋養農作物,給大地饋贈,秋天豐收了,農民在碾場上,歡聲笑語凝聚在一起,如同奏響了歡快的生活序曲。
這些犛牛,曾在草原上吃草,此刻卻成為食長祁連雪的美味。
他拿起望遠鏡,向著雪山的方向觀察,每一次觀望,他感覺走在時代的最前沿。
他揚起的望遠鏡,仿佛看到歲月的回聲,在專注的進行一場大自然的挑戰。
他雙手移動望遠鏡,接受現代文明的洗禮,訴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漸漸的,雲霧慢慢聚集在雪山,帶著希望與夢想,變成雪花,雪山下雪了嗎?
終於祁連雪放下了望遠鏡,他有一種高高在上權力疊加的幸福感,在權力的懷抱中,如同做夢一般,他鎮定了一會。
他給自己心理暗示,市長形象很重要,他又慢悠悠的舉起望遠鏡。
考察隊被祁連雪的工作態度折服,市長祁連雪又放下望遠鏡,局長董旭接過市長祁連雪的望遠鏡說:“祁市長對雪山觀察的仔細啊。”
“這雪山,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到峰頂,整座雪山被金色的光芒籠罩,匈奴人叫天山,在高原開挖隧洞還沒有先例。”
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主動和市長祁連雪說話,在戈壁省一般是下級主動和上級說話,祁連雪又有了一層神秘威嚴感。
“樊廳長,這麽大的引流工程我們金城市市委,市政府也不敢馬虎呀,楊東山書記不在這裏,我就應該多看看,我們應該到冷龍嶺雪山走走,可力不從心啊,那裏海拔高,上不去雪山啊····”
此時南山處長,夏潤雨副處長心裏有點不安,他們沒想到,市長祁連雪觀察的那麽仔細,生怕出什麽紕漏。
縣長何惠明又接上話茬說:“祁市長,樊廳長,冷龍嶺雪山隧洞開通引水後,那條溝就是一條河。”縣長何惠明指著不遠處的溝。
這溝叫什麽地名。祁市長問縣長何惠明。
“硫磺溝峽穀。”副處長夏潤雨趕緊回答。
“樊廳長、祁市長····你們看。”副處長夏潤雨攤開了引流工程隧洞地圖。
“這就是硫磺溝,過了河口森林保護站,就是硫磺溝,我們把隧洞鑿通後,水就從硫磺溝過來。”
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市長祁連雪,各位專家一行湊上前去,按照權利的大小,站的位置也不相同。
夏潤雨攤開的引流隧洞資料圖,有藍色的、紅色的、綠色·····標注的一目了然。
“樊廳長,這份引流隧洞圖和原始引流隧洞資料圖有偏差,我們初步擬定引水隧洞不從冷龍嶺雪山主峰過,而是偏移雪山主峰200米,那裏地形起伏不大,冰川演化形成了一個小湖,我們取名叫可可湖,就在這開挖引水隧洞。”
市長祁連雪看到引水隧洞圖,藍色的標注一個圓圈,圓圈數字3436米加減53毫米,他是文科出身,最基本的知識還是有的,夏潤雨把隧洞入口精確到毫米了。
“從可可湖往前五十米,我們測量引流隧洞有一束雪蓮,我們定名為水木雪蓮隧洞,洞洞就在這。”
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市長祁連雪,各位專家的眼光齊聚在地圖上,水木雪蓮隧洞用紅筆標注海拔3438米加減18毫米。
“好,你們的先期勘探工作不錯。”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誇獎了一句,突然他話鋒一轉說:“祁市長我有一個疑問,這麽美麗的草原上,你們引流隧洞開鑿出來的碎石怎麽處理?”
夏潤雨鎮定的指著地圖說:“樊廳長你看這兒,我們打算把隧洞的碎石運到這兒,硫磺溝旁有個娃娃山,山邊是個峽穀,我們把碎石均勻的填在娃娃山峽穀裏,形成一個水流緩衝坡,利用斜坡減力效應,防止引流的水再次衝刷娃娃山峽穀。”
南山處長補充說:“引出的水,不會產生大的衝擊力,利用原有的河道,從大平羌溝進入小平羌溝,然後流到鸞鳥口,匯入西小河水庫。”雖然他對引流工程生疏,畢竟在他的管轄之內,也不得不熟記。
“祁市長告誡我們,初步設計要利用自然河道,對原河道稍加修繕,而讓引流工程的水自然流淌。”縣長何惠明及時補充了幾句話,市長祁連雪聽得心花怒放。
“你這個設計,初步思路構想是對的,可是引流工程是一個大工程,費工、費力、費錢,引出的水大量滲入地下·····”
樊廳長我們市委、市政府對環境也非常重視,引流隧洞引出的水,一大半是洪水,補充在地下,這個代價付出是值得的,市長祁連雪也為引流工程說話了。
“但願事與願違,你們引流工程不會做更改,做破壞環境的事。”樊廳長又補充了一句。
市長祁連雪和縣長何惠明互相對望了一眼,引流工程有眉目了。
這時有一個專家接過話茬說:“祁市長,冷龍嶺雪山是青藏高原地質板塊與戈壁平原的連接點,且幾千萬年冰嘖侵蝕,屬於陸相泥盆係地質構造,受青藏高原擠壓,冷龍嶺雪山地質活動複雜,況且冷龍嶺雪山地質岩屬於砂頁岩、碳酸鹽、碎屑岩混雜,這在地質中屬於最差的圍岩,恐怕國內現有的鑽岩技術·······”
市長祁連雪愣了片刻,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話題回答專家的問題。
這時從後麵傳來一個聲音;“教授,正因為冷龍嶺地質構造,我們改變了冷龍嶺雪山隧洞的走向”。
夏潤雨聽出來了,是長工李黎平,這個地質大學碩士研究生,沒有說壓迫和剝削,原來李黎平和劉世雨站在最後麵,做一個觀望著,他還是走到了引流工程資料圖前麵,夏潤雨給他讓出了一點空間。
李黎平用手指著水木雪蓮隧洞說:“我們出水隧洞與原先出水隧洞位置改變了,我們的引水出口隧洞和引水入水隧洞,根據冷龍嶺雪山地質板塊的疊加走向,隧洞和冷龍嶺雪山地質板塊的方向大致相同,所以我們設計的出口隧洞過一條湖可可湖,改變隧洞方向也是迫不得已。”
“小夥子,你是。”
市長祁連雪望著李黎平還是有點陌生。
“地質大學研究生,是我們金城市第一個碩士研究生,原先在市水利局工作,現在主動要求到冷龍嶺雪山引流隧洞工作。”水利局長董旭趕緊給專家介紹李黎平。
“你的這個構想不錯,不過再實際施工中隧洞比這更複雜,更難預料,塌方、滲水、現在的引流隧洞國內還不具備,是不是太倉促·····”
市長祁連雪向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微微一笑說:“我想樊廳長和我有同感,引流隧洞成功,關鍵是人才,有這樣的人才,還怕引流隧洞開不通嗎?”
市長祁連雪說每一句話都得思考,小心翼翼,巧妙拉近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的距離,他知道隻要是專家樊原土點頭,引流工程已經得到上麵的認可了。
南山處長後麵拍了李黎平的肩膀,以示對李黎平的認可。
“我個人認為,你們的前期勘探工作做得紮實,引流工程是否立項目還得專家谘詢。”
水利廳副廳長樊原土話裏有話,做上級的不能把下屬的路堵死,說話要留有餘地,中庸之道,要介於是與不是,做與不做之間,可是一門大學問。
官場上不定數太多了,今天是你的下屬,明天就是你的上級,與你不相幹的人,說不定明天就是你的同僚。
“樊廳長我們全市人民可都盼望引流工程呢?”市長祁連雪說著,縣長何惠明、局長董旭····笑著,迎合著市長祁連雪。
“隧洞工程立項不是我說了算,還有一個論證的過程。”
夏潤雨收起引流隧洞圖,她又從南山處長拿過了另一張地圖,攤開地圖:“就是這條道小平羌口,我們在這條原有路上,隻對路麵進行平整,加固,不對道路做任何改動,這條路建好了,既方便當地牧民生活,又給鄰縣森林林保護站建立一條便捷通道,森林保護是大勢所趨,曆史發展的必然,我們提前做了森林保護站的工作。”
樊廳長點點頭,看了看路說:“草原生態太脆弱了,以後草原環保肯定是重中之重·····”
“樊廳長,祁市長返回吧,向前往雪山走,領導身體吃不消,高山上必須適應一段時間,才能上路·····你看考察隊有沒有醫生。”縣長何惠明說。
所謂的視察,說明對引流工程重視,點到為止,其實也不能做什麽?
這樣也好······
“勘探隊今天和我們一起下山,明天在縣海子賓館召開引流工程谘詢會,夏潤雨,李黎平必須在現場,隨時應對專家的提問。”局長董旭給勘探隊安排工作。
下雪山了,考察組車隊的司機如同一隻公雞看見了幾隻母雞,興奮豎起了雞冠。
領導的越野車質量又好,一個行駛的比一個快,但是也有一個規則,就是不能超越領頭的警車。
司機還是有分寸,不能超越比級別高的車。
劉世雨的越野車是一輛即將報廢的老式越野車,適合山路,所以在鄉村公路上跑的並不快。
南山處長遭到了局長董旭的訓斥,所以他在奔馳商務車上。
而夏潤雨心裏也知道,這是接近領導的好機會,可她內心裏極度排斥,還是坐在三橋越野車上舒適,所以她沒有上商務奔馳車。
解釋,解釋什麽?旅途一路顛簸,也說不清。
劉世雨駕駛著車對李黎平說:“黎平,你今天的表現還可以啊。”
“我也是急西河人民所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得得,別賣關子,今天你說話把我嚇到了,上麵讓我們隻管測量,不管地質,你的回答上麵也滿意,黎平你何必固執,讓領導難堪呢?”
夏潤雨對李黎平中肯的說。“這樣下去你的晉升空間就大了。”
“夏處長,做事也有個底線。”
“黎平,底線,底線裝在你心裏吧,不要以底線為借口,表達一種狂妄。”
“夏處長,那你說怎麽辦?隧洞塌方,滲水……隧洞裏麵可是有設備,有人呢?”
不要把自己說的為民請命的正人君子,其實你什麽也不是,我們所做的就是勘探隧洞的位置,有施工方為你分擔,為你解愁。
夏處長說的也是。
不談工作了,你們兩個還喝了一碗牛肉湯,
我呢?·····一口飯都沒吃。夏潤雨又在下屬麵前發牢騷。
車怎麽停了·····劉世雨喃喃自語。
“到什麽地方?”夏潤雨又渴、又餓、又累,所以她在車上如同喝醉了酒,迷迷糊糊地神誌不清。
車一停,夏潤雨就醒來了。
“到什麽地方?”
大壩水管站。
夏潤雨好奇的望著車外。
又碰上野犛牛了,不會吧。李黎平在車裏對夏潤雨說。
前麵的警車碰上了比犛牛更棘手的事情,原來大壩村一隊和二隊共用一個閘口。
大壩站長郭成奎和一隊隊長呂兆霖老婆閆麗霞有一腿,閆麗霞下麵流的水也不能白流,迷住了大壩站長郭成奎的眼睛。
再說好漢沒錢鬼一般,好飯沒鹽水一般,呂兆霖不賭博,老婆何至於此呢?
自從發現大壩站長郭成奎被丟在水渠裏,兩人都是受害者。
大壩站長郭成奎和呂兆霖彼此心照不宣,你用我的老婆,我用你的水。
而且還對了親家,讓自己的孩子叫郭成奎幹爹。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水管員張寬,縣長何惠明的外甥子也被丟在水渠裏,雖說斷了三根肋骨,更加有恃無恐,他也想在大壩站樹立威信。
於是叫上幾個護渠工,還有女同誌,一行五六個人,到大壩二隊隊長家白吃羊。
其實澆灌苗水,水量是配夠得,隻不過大壩二隊隊長貪心,荒地多報畝數,把一畝地九十方丈,報為六十方丈。
張寬以前曾經是煤礦的下崗工人,對灌溉技術一竅不通,又不會算計,不從渠道失修滲水量做文章。
於是就耍起無賴來,現在六月是小麥拔節時期,大水漫灌,隻能已渠道的遠近澆灌,剩下了七八戶人家,沒水灌溉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人家也聰明,知道個人對抗公家那是羊入虎口,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於是每家出兩個人,一個小孩,一個老人,要麽就是女人,沒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私下裏說好,村民也有商品意識,出錢,上訪,於是小孩、老人是待價而沽。
大壩村這段路,右邊是渠道,左邊是山穀,十幾個人並排三排,把鄉村公路擋住了。
劉世雨也把三橋越野車停了,他從車窗外一看,鄉村路上。
中間一個老漢,一頂藍色的帽子,特別耀眼,老漢旁邊一婦女,臉上的魚尾紋清晰可見,嘴唇幹的裂開了,滲出了一絲絲的血絲。
一老漢,一婦女兩人舉著一張羊皮,匍匐在地上,後麵並排跪著幾個十幾歲的小孩
小孩手裏拿著快要枯死,抽了一半節的麥穗子。
一句話也不說跪在路上。
開路的警車下來了兩個人,讓開,讓開。
趴著的人紋絲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