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潤雨在觀察儀器,挪動腳步,顯得有些吃力,高山缺氧,走了幾步,她就氣喘籲籲,秀發上冒著熱氣 ,臉上有了一絲汗珠。
“夏處長,你背不動經緯儀,我來。”
劉世雨伸過手,接過了夏潤雨手中的經緯儀。
李黎平扛著定位架,剛開始閑庭散步,輕飄飄的悠然自得,隨著路程加長,他似乎每走幾步,肩膀上逐漸在增加石頭,他費力的攀爬過一片礫石區……
這時天空中下起毛毛細雨,又變成大片雪花飛舞,雪花落在地麵上,化為水珠。
雪山都是這樣,一天可以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大自然氣候的變遷,這裏的雪山冰川也在夏季消融。
再往冷龍嶺雪山主峰進發,藍色的冰川已改為晶瑩如雪的本色,在礫石邊遙遙伸出的冰舌,呈現出一片灰褐色,就像夏天拿出冰箱的冰棍 ,掉在泥土裏。
冷龍嶺雪山冰川像個煤礦選煤廠,冰川外圍是黑色的礫石。
夏潤雨站在一道山梁上,她用手一指說:“那就是隧洞入口,我們休息一下。”
劉世雨走到隧洞入口處,看到一個岩石縫隙裏,一顆毛潤潤的水木雪蓮緊貼在地麵,土灰色的葉片,就像丟棄的淡黃色菊花。
“世雨,把標尺移動一下。”
夏潤雨瞄著經緯儀,“再移動一下,劉世雨繞過水木雪蓮。”
太嫩了,踩壞雪蓮花,他於心不忍。
“標尺還是不準確,再稍微向後動一下。”夏潤雨又把定位架輕輕校正了幾微米。
她揮揮手,讓標尺再向左移。
劉世雨隻是稍微動了一下,標杆壓住了水木雪蓮。
“不對,標尺再移動一下。”
劉世雨把標杆傾斜了。
隔行如隔山,術業有專攻,劉世雨是一個新人,對測繪什麽都不懂。
李黎平是內行,他走過去,看到標杆下就是水木雪蓮。
“你當兵沒有測過方位嗎?炮彈的落點,或者其他。”
他愣了愣,標尺戳在水木雪蓮上,弄破這朵雪蓮,在情感上他接受不了,所以他沒有糾正劉世雨的錯誤。
夏潤雨氣不打一處來,“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哪有這樣舉標杆的?”
“標杆垂直,從上到下是一條直線。”
她走過去,想糾正劉世雨的錯誤。重新定位。
她走到標尺下,看到毛茸茸低矮的水木雪蓮。
水木雪蓮躲在高山石峰裏,在寒冷的冰緣雪線生長著,她看到生命的力量。
雪山上一種神秘力量感染了夏潤雨,麵對水木雪蓮的頑強,進而有了一種神聖感。
“我們就這樣摧殘生命。”夏潤雨內心有一種煎熬,她想表達,但是說不出口。
麵對雪山冰川,一種神聖感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莫非這裏是天堂之門?
夏潤雨、劉世雨、李黎平不約而同地喘著粗氣,跪倒在冰川前的石灘中。
“雪山,我們不想打擾您,我們隻是工作,保佑我們平安。”
於是引水隧洞進口,在規劃圖上就標為水木雪蓮隧洞,海拔3436.15米。
低矮的水木雪蓮也被標高了,物物相克,生生相依,無怨於天,無愧於地。
劉世雨扛著標杆,他又轉移到一個地方,零星的高山苔蘚植物,他一陣欣喜,這冰川裏居然也有生命。
夏潤雨把隧洞定名為水木雪蓮隧洞,根據地形,標繪隧洞入口和出口的走向,三個人走在河溝裏。
“看那是什麽?”果然遠方湛藍的煙波浩渺,出現一片海市蜃樓。
李黎平說:“隧洞出口就在那個方向。”
三人又艱難的往前走。
“那是湖。”李黎平驚訝的說不出一句話。原來海市蜃樓並不是虛幻的風景,而是一個湖。
“隧洞進口是一個湖,這怎麽勘探?”
“能不能繞過這個湖”。夏潤雨說著邁開了步伐。
原來雪山凹地處,是冰川融化形成的一個小湖,湛藍的湖水如一麵鏡子通向藍天,湖的水麵映照著藍天白雲的倒影,所以看起來像海市蜃樓。
湖邊有一個自然斜坡,現在是天氣最熱的時候,湖水是冰川的補給水,冬天不存在湖。
湖邊有一道自然形成的高梁,坡麵上全都是磨圓的礫石。
湖麵遠古時代可能是泥土,被冰川侵蝕,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圓形剖麵。
置身湖麵,夏潤雨、李黎平、劉世雨頓時覺得渺小,觀望藍天,再看看湖水,湖水如絲,源源不斷的從礫石中滲出,湖水明澈如鏡。
夏潤雨趴在湖邊,秀發飄入湖中。她飲了一口湖水,“好水。”
忽而她又仰起頭,長歎一聲,“老天,你說我們是功臣,還是罪人?”
“好好欣賞這美景吧,以後這裏也不得安寧,明年你就不存在了。”
夏潤雨狂呼了幾聲,“冷龍嶺我們是建設者,還是破壞者。”
她已有氣無力,劉世雨、李黎平架著夏潤雨的胳臂,漫無目的走在湖邊。
夏潤雨逐漸恢複了清醒,她顧盼四周,這裏空曠,寂寞,安靜……
人世間的一切繁雜化為虛有,她扭過頭,再一次看看湖水,身體的疲乏勞累,已蕩然無存,她甩開了劉世雨、李黎平的手。
又獨自奔跑在湖邊上,長發飄逸,如孤獨的母鷹盤旋在空中。
“冷龍嶺雪山是珠穆朗瑪峰造山運動,戈壁騰格裏沙漠戈壁的分界帶,這裏是地質斷裂帶,地質不穩定,再加上冰川的侵蝕,堅硬的花崗岩變成了碎石,開挖隧洞要塌方。”
“現有的技術還不能開挖隧洞,”李黎平說出了他的觀點。
“沒有哪一種破壞力能超過冰川 再強烈的地震也無法與之相比。”
“海嘯掀起的驚濤駭浪在它麵前是小巫見大巫。”
“颶風更是不值一提,噴吐烈焰的火山爆發也顯得黯然失色。”
“你不要吹你的專業知識。”
“我們隻是確定隧洞的方位。”
夏潤雨輕飄飄來了這麽一句話,堵住了李黎平的嘴。
劉世雨扛著標杆,對兩人的爭執不做辯解,他的工作是搞好後勤。
作為下屬隻有執行,服從。
珠穆朗瑪峰造山運動,海洋變成沙漠,在星際簡直微不足道。
地球也會孤獨,大自然變暖了,冷龍嶺冰川就融化了。
遠古時代這裏是冰川,冰川的力量把陡峭的冷龍嶺雪山,塑造成了緩坡,削去了雪山花崗岩,冰川剝離花崗岩變成了礫石。
突然一片白雲壓過來,下起了雨,忽而又飄起大片的雪花。
“下大雪了,我們回帳篷吧。”
山上白茫茫的一片,氣溫驟降,帳篷裏趙叔,資料員小王,司機小周,還有向導陳富海,眼睛四顧茫然望著外麵。
雪,還是下,不一會三個人影,在雪地裏,向著帳篷走來。
這是對雪山真正的體驗,這種體驗刻骨銘心,大自然會讓生命自私變得慷慨。
一個人在雪山無法生存,文藝青年王玉霞好像在夢中,她身體又在雪山上。
這種身份轉換就在一刹間睜眼和閉眼之間,睜眼是雪山,閉眼好像踏在雲中。
身體如棉絮,飄飄然在空中。
雪山山連著山,河溝水連著水,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之功,連接人間與天堂。
雪山飄起了雪花,陳富海頓悟,現在已是中午,他急匆匆從毛帳篷裏跑出來,從江鈴皮卡車提著一袋子東西。
王玉霞一瞧,原來是牛糞,現在她倒覺得牛糞不髒了,和家裏的液化氣一樣。
陳富海把牛糞塊用手掰開,工程師趙叔撕下了一張廢棄的規劃圖紙,用打火機點燃。
不一會兒牛糞塊就燃燒起來,原來牛糞是個好東西,在草原上,牛糞是牧民不可缺少的燃料。
草原上牛糞就是家中取暖,燒茶、做飯的唯一燃料。
劉世雨也仿照牧民生活,在勘探隊也儲藏了牛糞塊。
對牧民來說,牛糞塊比儲存糧食重要。
無論是在陰雨連綿的夏日,還是在冬天,沒有糧食不會引起牧民的恐慌,因為隨便殺個羊,殺個牛就可以維持生計,沒有牛糞取暖卻可以凍死。
在草原上,牧民帳篷附近晾曬牛糞,在在草原就顯得別致。
帳篷外是牛糞牆,這樣可以擋風防寒。
人是有極強的生存本領的,帳篷燃起牛糞大火,帳篷暖和了,城市女孩王玉霞已不嫌棄髒了,她也用手掰開牛糞塊,丟在火堆裏。
陳富海找來了三根木棍,支起了一個暖壺。
劉世雨、李黎平、夏潤雨三個人,在雪山白茫茫的一片。
劉世雨下意識看到一個黑影,“那是帳篷。”
他走在前麵,扛著標杆,手裏拿著經緯儀。
李黎平扛著支架,夏潤雨為湖邊的大喊付出了代價,她感覺心口堵著一道氣,腳下踩著棉花,飄搖的走在後麵。
“那是我們的帳篷。”劉世雨興奮的叫喊起來。
“就是帳篷,黑色的,沒錯。”李黎平也附和著。
夏潤雨雪花染濕了秀發,她用左手拂了一下眼睛上的秀發,“是我們的帳篷。”
三個人跌跌撞撞一路前行。
陳富海從帳篷外看到三個黑影,跑出去迎上去。
夏潤雨,李黎平,劉世雨,進了帳篷,頓時感到一絲暖意。
陳富海遞給了劉世雨一碗熱水,劉世雨又遞給了夏潤雨。
“夏處長暖暖身子。”
夏潤雨接過碗,兩手捧起碗,熱氣騰騰的白開水碗,搖搖晃晃,她紫色的嘴唇對著碗,咬的碗咯咯作響,好不容易喝了一口,身體有了暖意,感覺胸口舒暢起來。
帳篷裏的人這才感到有點餓,
劉世雨取來了熟羊肉。
這裏海拔高,沒有食欲,人們不想吃。劉世雨支開了鍋,備有手擀的青稞麵條。
他把水燒開,丟了一點食鹽,把青稞麵條丟在鍋裏。
白水煮青稞麵。
挑食的王玉霞也不挑食了,她呼啦一口吃了一口青稞麵條,硬硬的有一股特有的麵香味。
夏潤雨也吃了一口,她喝了一口麵湯,麵湯味沁人心脾,她用勺子把棕褐色的青稞麵條送進嘴裏。
狼吞虎咽吃下去,麵條有點粘,那感覺味道真好。
七月初冷龍嶺雪山上不時飄著雪花,冷風颼颼。
在火堆裏又加了木柴,木柴都是一米長,紮成捆,既能當做枕木,墊在車輪下,又能當做燃料。
火燃燒著,帳篷暖和, 帳篷內彌漫著淡淡的暖意,讓人們感受到溫暖。
雪不下了,天氣又是萬裏無雲,逐漸變暖,可還是有一絲寒意。
穿上棉衣,又太熱,脫去棉衣又受不了,勘探隊員隻能穿著棉衣。
劉世雨扛著水泥墩子,夏潤雨拿著鐵鍁,李黎平提著洋鎬,向水木雪蓮隧洞入口進發,準備立一個標杆。
李黎平用洋鎬拋去水木雪蓮旁的鵝卵石,劉世雨把水泥墩子立在水木雪蓮旁,水泥墩子用紅色的油漆,醒目的標高數字3436米加減0.2米。
“要在這裏開隧洞,盾構機怎麽運過來。”
“還得修路。”
“飯要一口一口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現在八字沒一撇,你還想著飛。”
“我們隻是初步對隧洞定位,了解地形。”
夏潤雨望了望水泥墩子,她隱去含羞隱嬌的淑女形象,“這裏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雪山收起恣意,撒潑、率性的一麵,將天生麗質和秀姿展露在勘探隊麵前。
勘探隊盡情的勘探,測量、定位,劉世雨扶正了水泥墩子。
勘探隊在雪山上沿水木雪蓮為標杆,再選定中心線繪製成圖。
勘探處副處長夏潤雨瞄著經緯儀,李黎平立著標杆,夏潤雨揮揮左手,李黎平的標杆向左移了移。
“好劉哥,就立在那。”
劉世雨搬起了一塊青石,放在標杆下,他頭上滲出汗珠。
“夏處長我幹不動了·····。”
劉世雨氣喘籲籲,脊背發粘,汗水滲透了背心,感覺頭要爆炸,腳下輕飄飄的。
“把那個地方壘起來。”
劉世雨又抱起石頭,一塊一塊壘起來,然後做上標記。
“好了,我們下班。”
時間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轉眼之間下午四點了。
“趕緊回家。”
“這裏晚上要凍死人。”
“夏處長,你背不動經緯儀,我來。”
劉世雨伸過手,接過了夏潤雨手中的經緯儀。
李黎平扛著定位架,剛開始閑庭散步,輕飄飄的悠然自得,隨著路程加長,他似乎每走幾步,肩膀上逐漸在增加石頭,他費力的攀爬過一片礫石區……
這時天空中下起毛毛細雨,又變成大片雪花飛舞,雪花落在地麵上,化為水珠。
雪山都是這樣,一天可以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大自然氣候的變遷,這裏的雪山冰川也在夏季消融。
再往冷龍嶺雪山主峰進發,藍色的冰川已改為晶瑩如雪的本色,在礫石邊遙遙伸出的冰舌,呈現出一片灰褐色,就像夏天拿出冰箱的冰棍 ,掉在泥土裏。
冷龍嶺雪山冰川像個煤礦選煤廠,冰川外圍是黑色的礫石。
夏潤雨站在一道山梁上,她用手一指說:“那就是隧洞入口,我們休息一下。”
劉世雨走到隧洞入口處,看到一個岩石縫隙裏,一顆毛潤潤的水木雪蓮緊貼在地麵,土灰色的葉片,就像丟棄的淡黃色菊花。
“世雨,把標尺移動一下。”
夏潤雨瞄著經緯儀,“再移動一下,劉世雨繞過水木雪蓮。”
太嫩了,踩壞雪蓮花,他於心不忍。
“標尺還是不準確,再稍微向後動一下。”夏潤雨又把定位架輕輕校正了幾微米。
她揮揮手,讓標尺再向左移。
劉世雨隻是稍微動了一下,標杆壓住了水木雪蓮。
“不對,標尺再移動一下。”
劉世雨把標杆傾斜了。
隔行如隔山,術業有專攻,劉世雨是一個新人,對測繪什麽都不懂。
李黎平是內行,他走過去,看到標杆下就是水木雪蓮。
“你當兵沒有測過方位嗎?炮彈的落點,或者其他。”
他愣了愣,標尺戳在水木雪蓮上,弄破這朵雪蓮,在情感上他接受不了,所以他沒有糾正劉世雨的錯誤。
夏潤雨氣不打一處來,“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哪有這樣舉標杆的?”
“標杆垂直,從上到下是一條直線。”
她走過去,想糾正劉世雨的錯誤。重新定位。
她走到標尺下,看到毛茸茸低矮的水木雪蓮。
水木雪蓮躲在高山石峰裏,在寒冷的冰緣雪線生長著,她看到生命的力量。
雪山上一種神秘力量感染了夏潤雨,麵對水木雪蓮的頑強,進而有了一種神聖感。
“我們就這樣摧殘生命。”夏潤雨內心有一種煎熬,她想表達,但是說不出口。
麵對雪山冰川,一種神聖感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莫非這裏是天堂之門?
夏潤雨、劉世雨、李黎平不約而同地喘著粗氣,跪倒在冰川前的石灘中。
“雪山,我們不想打擾您,我們隻是工作,保佑我們平安。”
於是引水隧洞進口,在規劃圖上就標為水木雪蓮隧洞,海拔3436.15米。
低矮的水木雪蓮也被標高了,物物相克,生生相依,無怨於天,無愧於地。
劉世雨扛著標杆,他又轉移到一個地方,零星的高山苔蘚植物,他一陣欣喜,這冰川裏居然也有生命。
夏潤雨把隧洞定名為水木雪蓮隧洞,根據地形,標繪隧洞入口和出口的走向,三個人走在河溝裏。
“看那是什麽?”果然遠方湛藍的煙波浩渺,出現一片海市蜃樓。
李黎平說:“隧洞出口就在那個方向。”
三人又艱難的往前走。
“那是湖。”李黎平驚訝的說不出一句話。原來海市蜃樓並不是虛幻的風景,而是一個湖。
“隧洞進口是一個湖,這怎麽勘探?”
“能不能繞過這個湖”。夏潤雨說著邁開了步伐。
原來雪山凹地處,是冰川融化形成的一個小湖,湛藍的湖水如一麵鏡子通向藍天,湖的水麵映照著藍天白雲的倒影,所以看起來像海市蜃樓。
湖邊有一個自然斜坡,現在是天氣最熱的時候,湖水是冰川的補給水,冬天不存在湖。
湖邊有一道自然形成的高梁,坡麵上全都是磨圓的礫石。
湖麵遠古時代可能是泥土,被冰川侵蝕,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圓形剖麵。
置身湖麵,夏潤雨、李黎平、劉世雨頓時覺得渺小,觀望藍天,再看看湖水,湖水如絲,源源不斷的從礫石中滲出,湖水明澈如鏡。
夏潤雨趴在湖邊,秀發飄入湖中。她飲了一口湖水,“好水。”
忽而她又仰起頭,長歎一聲,“老天,你說我們是功臣,還是罪人?”
“好好欣賞這美景吧,以後這裏也不得安寧,明年你就不存在了。”
夏潤雨狂呼了幾聲,“冷龍嶺我們是建設者,還是破壞者。”
她已有氣無力,劉世雨、李黎平架著夏潤雨的胳臂,漫無目的走在湖邊。
夏潤雨逐漸恢複了清醒,她顧盼四周,這裏空曠,寂寞,安靜……
人世間的一切繁雜化為虛有,她扭過頭,再一次看看湖水,身體的疲乏勞累,已蕩然無存,她甩開了劉世雨、李黎平的手。
又獨自奔跑在湖邊上,長發飄逸,如孤獨的母鷹盤旋在空中。
“冷龍嶺雪山是珠穆朗瑪峰造山運動,戈壁騰格裏沙漠戈壁的分界帶,這裏是地質斷裂帶,地質不穩定,再加上冰川的侵蝕,堅硬的花崗岩變成了碎石,開挖隧洞要塌方。”
“現有的技術還不能開挖隧洞,”李黎平說出了他的觀點。
“沒有哪一種破壞力能超過冰川 再強烈的地震也無法與之相比。”
“海嘯掀起的驚濤駭浪在它麵前是小巫見大巫。”
“颶風更是不值一提,噴吐烈焰的火山爆發也顯得黯然失色。”
“你不要吹你的專業知識。”
“我們隻是確定隧洞的方位。”
夏潤雨輕飄飄來了這麽一句話,堵住了李黎平的嘴。
劉世雨扛著標杆,對兩人的爭執不做辯解,他的工作是搞好後勤。
作為下屬隻有執行,服從。
珠穆朗瑪峰造山運動,海洋變成沙漠,在星際簡直微不足道。
地球也會孤獨,大自然變暖了,冷龍嶺冰川就融化了。
遠古時代這裏是冰川,冰川的力量把陡峭的冷龍嶺雪山,塑造成了緩坡,削去了雪山花崗岩,冰川剝離花崗岩變成了礫石。
突然一片白雲壓過來,下起了雨,忽而又飄起大片的雪花。
“下大雪了,我們回帳篷吧。”
山上白茫茫的一片,氣溫驟降,帳篷裏趙叔,資料員小王,司機小周,還有向導陳富海,眼睛四顧茫然望著外麵。
雪,還是下,不一會三個人影,在雪地裏,向著帳篷走來。
這是對雪山真正的體驗,這種體驗刻骨銘心,大自然會讓生命自私變得慷慨。
一個人在雪山無法生存,文藝青年王玉霞好像在夢中,她身體又在雪山上。
這種身份轉換就在一刹間睜眼和閉眼之間,睜眼是雪山,閉眼好像踏在雲中。
身體如棉絮,飄飄然在空中。
雪山山連著山,河溝水連著水,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之功,連接人間與天堂。
雪山飄起了雪花,陳富海頓悟,現在已是中午,他急匆匆從毛帳篷裏跑出來,從江鈴皮卡車提著一袋子東西。
王玉霞一瞧,原來是牛糞,現在她倒覺得牛糞不髒了,和家裏的液化氣一樣。
陳富海把牛糞塊用手掰開,工程師趙叔撕下了一張廢棄的規劃圖紙,用打火機點燃。
不一會兒牛糞塊就燃燒起來,原來牛糞是個好東西,在草原上,牛糞是牧民不可缺少的燃料。
草原上牛糞就是家中取暖,燒茶、做飯的唯一燃料。
劉世雨也仿照牧民生活,在勘探隊也儲藏了牛糞塊。
對牧民來說,牛糞塊比儲存糧食重要。
無論是在陰雨連綿的夏日,還是在冬天,沒有糧食不會引起牧民的恐慌,因為隨便殺個羊,殺個牛就可以維持生計,沒有牛糞取暖卻可以凍死。
在草原上,牧民帳篷附近晾曬牛糞,在在草原就顯得別致。
帳篷外是牛糞牆,這樣可以擋風防寒。
人是有極強的生存本領的,帳篷燃起牛糞大火,帳篷暖和了,城市女孩王玉霞已不嫌棄髒了,她也用手掰開牛糞塊,丟在火堆裏。
陳富海找來了三根木棍,支起了一個暖壺。
劉世雨、李黎平、夏潤雨三個人,在雪山白茫茫的一片。
劉世雨下意識看到一個黑影,“那是帳篷。”
他走在前麵,扛著標杆,手裏拿著經緯儀。
李黎平扛著支架,夏潤雨為湖邊的大喊付出了代價,她感覺心口堵著一道氣,腳下踩著棉花,飄搖的走在後麵。
“那是我們的帳篷。”劉世雨興奮的叫喊起來。
“就是帳篷,黑色的,沒錯。”李黎平也附和著。
夏潤雨雪花染濕了秀發,她用左手拂了一下眼睛上的秀發,“是我們的帳篷。”
三個人跌跌撞撞一路前行。
陳富海從帳篷外看到三個黑影,跑出去迎上去。
夏潤雨,李黎平,劉世雨,進了帳篷,頓時感到一絲暖意。
陳富海遞給了劉世雨一碗熱水,劉世雨又遞給了夏潤雨。
“夏處長暖暖身子。”
夏潤雨接過碗,兩手捧起碗,熱氣騰騰的白開水碗,搖搖晃晃,她紫色的嘴唇對著碗,咬的碗咯咯作響,好不容易喝了一口,身體有了暖意,感覺胸口舒暢起來。
帳篷裏的人這才感到有點餓,
劉世雨取來了熟羊肉。
這裏海拔高,沒有食欲,人們不想吃。劉世雨支開了鍋,備有手擀的青稞麵條。
他把水燒開,丟了一點食鹽,把青稞麵條丟在鍋裏。
白水煮青稞麵。
挑食的王玉霞也不挑食了,她呼啦一口吃了一口青稞麵條,硬硬的有一股特有的麵香味。
夏潤雨也吃了一口,她喝了一口麵湯,麵湯味沁人心脾,她用勺子把棕褐色的青稞麵條送進嘴裏。
狼吞虎咽吃下去,麵條有點粘,那感覺味道真好。
七月初冷龍嶺雪山上不時飄著雪花,冷風颼颼。
在火堆裏又加了木柴,木柴都是一米長,紮成捆,既能當做枕木,墊在車輪下,又能當做燃料。
火燃燒著,帳篷暖和, 帳篷內彌漫著淡淡的暖意,讓人們感受到溫暖。
雪不下了,天氣又是萬裏無雲,逐漸變暖,可還是有一絲寒意。
穿上棉衣,又太熱,脫去棉衣又受不了,勘探隊員隻能穿著棉衣。
劉世雨扛著水泥墩子,夏潤雨拿著鐵鍁,李黎平提著洋鎬,向水木雪蓮隧洞入口進發,準備立一個標杆。
李黎平用洋鎬拋去水木雪蓮旁的鵝卵石,劉世雨把水泥墩子立在水木雪蓮旁,水泥墩子用紅色的油漆,醒目的標高數字3436米加減0.2米。
“要在這裏開隧洞,盾構機怎麽運過來。”
“還得修路。”
“飯要一口一口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現在八字沒一撇,你還想著飛。”
“我們隻是初步對隧洞定位,了解地形。”
夏潤雨望了望水泥墩子,她隱去含羞隱嬌的淑女形象,“這裏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雪山收起恣意,撒潑、率性的一麵,將天生麗質和秀姿展露在勘探隊麵前。
勘探隊盡情的勘探,測量、定位,劉世雨扶正了水泥墩子。
勘探隊在雪山上沿水木雪蓮為標杆,再選定中心線繪製成圖。
勘探處副處長夏潤雨瞄著經緯儀,李黎平立著標杆,夏潤雨揮揮左手,李黎平的標杆向左移了移。
“好劉哥,就立在那。”
劉世雨搬起了一塊青石,放在標杆下,他頭上滲出汗珠。
“夏處長我幹不動了·····。”
劉世雨氣喘籲籲,脊背發粘,汗水滲透了背心,感覺頭要爆炸,腳下輕飄飄的。
“把那個地方壘起來。”
劉世雨又抱起石頭,一塊一塊壘起來,然後做上標記。
“好了,我們下班。”
時間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轉眼之間下午四點了。
“趕緊回家。”
“這裏晚上要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