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無法做到精確測量土地,那之前所說的一切都是空談。


    馬謖和蔣琬迅速將劉巴的提議整理好,打算連夜將之送到長沙,等劉備定奪。


    還著重強調,這是劉巴劉子初所獻的計策。


    書策傳到長沙,劉備大為震驚,急招諸葛亮前來商議。


    諸葛亮攬罷書信,也是十分吃驚,夢中劉備和諸葛亮都曾問計劉巴。


    可是劉巴卻並沒有提出這樣的策略,難道夢中的劉巴是在藏拙又或者是壓根就不願意為劉備盡全力?


    還是有別的顧顧忌?


    這個策略當真是劃時代性的戰略決策,如果做那就是要和整個天下的世家決戰。


    真要被劉備做成了,不僅僅是在世家心髒上插上一刀,更會在賦稅史上留下濃墨的一筆。


    如果劉備成功登上大統一統天下,那必將是千古少有的明君!地位或可直逼秦皇漢武。


    當然,失敗肯定是被釘到恥辱柱上,就像那亂政的王莽一般,史學家可也少不了都是世家文臣!


    到底做還是不做?


    縱觀整個夢中,諸葛亮都是穩字當頭,但在夢醒之後,諸葛亮的行為卻是頗為灑脫。


    但麵對如此重大的決策,饒是他也不敢輕易下此決定。


    “軍師。”良久,劉備的聲音響起,有些無奈,又有些悲涼,“此策斷不可為,吾等將為世家所不容也!”


    諸葛亮沉默良久,緩緩說道:“此策是惠民之策,富國之策,更是強國之策!曹操不敢為,孫權不敢為,其餘諸侯更不敢為。


    若以仁義著稱的主公亦不敢為,則大漢黎庶心中還有明君否?”


    “孔明為何做此言耶?備心中斷無此念!天子尚在許都,備誓要迎回天子,中興大漢……”


    劉備越說心裏越虛,特別是在自己最信任的軍師麵前,誰心裏還沒個小野心呢!


    諸葛亮道:“然曹操威逼天子,倘若一旦篡漢,天子未歸,該當如何?


    若果有此事,亮以為主公應繼承大統,以漢伐賊,光複中原。


    而今孫權待民以苛,曹操待民以暴,兩人皆重世家而輕黎庶,獨主公待民以仁,既然如此,主公何必與世家虛以委蛇?


    索性敢為天下先,將此策方至明處,令天下盡知主公之待民之策,高祖起事豈非得民心也?光武中興豈非得民心也?


    二世而亡豈非失民心也?王莽身死豈非失民心也?秦之治下,可曾聞得世家之名?


    主公欲席卷天下,兵少不能自往,兵從何來?皆選自黎庶也!”


    “然治理天下者豈非士族也?”劉備反問道。


    “是極!世家治天下之兩百年,天下便是如此?於民何益?”


    “若不用世家,豈非二世而亡?”


    說完,兩人都沉默了。


    他們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這年頭,培養一個讀書人,乃至將一個讀書人培養成才,實在是太難了。


    諸葛亮教習弟子的時候都不敢用紙和帛布,甚至都不敢用筆和墨!


    大多的時間都是用楊柳枝在沙地上寫字,學生再用刻刀將沙地上的字抄錄在竹簡上。


    其艱難如此!


    何況黎庶家中的孩子!


    根本就沒有條件培養一個讀書人!


    除非將紙、筆、墨的價格降下來,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書籍。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三樣的製作過程實在是太麻煩了。


    曹操麾下的郎中韋誕不僅是製筆名家,也是製墨高手,他的墨被稱為“仲將之墨”,質量上乘,價格自然不低。


    紙就更不用說了,那在世家之中都屬於奢侈品!


    黎庶之中,你給他說什麽是紙,恐怕有些人都不知道!


    他們能靠將士打天下,難道還能靠武夫治天下不成?


    不管怎樣,都要用到讀書人,無論是哪方麵!


    “季常在武陵隻是殺了幾個世家的頭,巨達和子龍在桂陽已是有些不穩之象,若此策一出,四郡可安穩否?


    尚有曹操在北,劉璋在西,孫權在東,士燮在南,外且不寧,內複紛亂,我等何安?”


    “主公,我等安否,隻在兵威之強盛於否,若我等不為,兵威不勝,四郡亦難保!若有此策,四郡參軍屯田者,必將影從。


    且若減免口賦算賦,家家皆願生子以壯勞力,如此,四郡二十年之後,可多得數百萬人口也!


    故如今主公之重,不在治理,而在奪世家之財力,收民心而強兵,若主公不願,可將此策暫定於零陵試行。


    若效果頗佳,可嘉勉之,令其他郡縣效仿,若果如主公所言,則申斥之,並取消此策。


    主公可言並不知情,乃幼常等孺子施為,則其他三郡亦不能埋怨主公,主公以為然否?


    而世家亦並非無路可活,子初還有‘疏’策,將經商之利,勘造之利,讓於世家,其利現在或未可知。


    待主公有百萬大軍,戰船上萬之時,其利可乎?主公可令子仲成立商署,子方、公佑為之副。


    子仲在徐州之時,已是家資過億,如今行商豈不是信手拈來?還可成立工署,專職打造船舶、兵戈、甲胄、農具……


    可令憲和為主,山民與愚弟為副,兩署成立之時,世家可盡將錢財投於其中,按比分成,其利未必不如土地之利!”


    劉備緩緩點了點頭,他承認諸葛亮說的他有一點點心動。


    但世家之威仍是他不太想麵對的,哪怕隻有一個郡的世家。


    “且容我細思之。”


    “亮先告退!”


    見天色已晚,諸葛亮回到居處,黃月英迎入,黃承彥與蔡氏夫婦二人亦在。


    諸葛亮參拜畢,仆者奉上茶湯飯食。


    見此,諸葛亮忍不住想道:“現在主公賞賜吾家之物不知凡幾,雖暫無田畝,亦是不穩之時而已。


    夢中我死之時,家中尚有桑樹八百棵,田地十五頃,若按子初所策,吾該繳稅幾何?家中還可富餘否?


    若分潤工商官署,資費若眾,吾子可保家業乎?資費若輕,可得養家否?子孫之聘奩可豐足否?


    如今吾亦有仆者從人,然若減免口賦算賦,再分以田地,仆者從人豈不盡數回鄉耕種矣?吾還能享此便利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刷我滴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刷我滴卡並收藏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