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備主動承擔責任,諸葛亮亦有所觸動,畢竟此事他確有不妥之處,但可以為主公得到龐統,他就不會後悔。


    然劉備此言一出,即刻便將諸葛亮與此事的關聯撇清。


    諸葛亮得意地看了一眼龐統,仿佛在說,瞧見沒,此乃吾之主公,竟能主動為下屬攬過,還不速速拜服?


    龐統則斜睨著諸葛亮,心中暗罵,這損友,劉備仁義自是不假,可你諸葛亮卻是心如墨黑。


    不過,無論如何,龐統如今對於加入劉備集團已不再那般抵觸。


    於是,劉備一行人引領著龐統在新野縣城內四處巡視。先後參觀了新野縣辦公的官署以及招兵納賢之所。


    招兵處人頭攢動,畢竟在這亂世,人命如草芥,不知何時便會命喪黃泉。


    無論是餓死、被亂兵所殺,亦或其他緣由,在這亂世之中,人命賤如狗。


    對於黎民百姓而言,當兵實乃良選,一來至少可飽腹,再者若加入劉備集團,且自身本領高強,能在與袍澤的較量中嶄露頭角,說不定還能吃上肉。


    還有就是說不定還能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建功立業。


    再加上劉備宣傳得很到位,他把曹操描述成一個殘暴不仁的人,而劉表則被描繪為一個毫無作為的庸主。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能夠保護他們的唯有劉備一人。


    因此,加入劉備的軍隊成為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也是對自己家人的一種守護。


    一時間,參軍報名處熱鬧非凡,人頭攢動,人山人海。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納賢處,那裏卻顯得冷冷清清,門庭冷落。


    畢竟,在那個時代,人們甚至難以填飽肚子,哪有餘力和財力去追求知識呢?


    如今的書籍價格昂貴,遠非後世可比,而且基本都被世家大族壟斷,絕不會輕易外流。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想要閱讀書籍簡直比登天還難。


    即便有幸得到一本書籍,若無良師指導,恐怕連字都無法辨認,更別說理解其中的含義了。


    這無疑加大了黎民百姓讀書求知的難度。


    於是一本書就將世家和黎庶的壁壘給深深壘了起來。


    新野隻是一個小縣城,還是劉表撥給劉備駐軍的,哪有這麽多識字又讀過書的?


    畢竟這裏隻是新野,不是潁川。


    然而,就是這個門可羅雀幾近於無人問津的地方還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確切地說,是現在站在招賢處的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那是一個半大的孩子,正結結巴巴地向招賢處的孫乾介紹著自己的名字。


    “我……我叫鄧……鄧範,新……新野人,目……目前還沒……有取……取字。”


    孫乾在招賢處等了半天就等來了這麽一個孩子,而且說話都如此費力,他不知道該生氣還是該笑,隻得和顏悅色地問道:


    “孩子你多大了?是不是走失了?”


    孫乾是負責管理新野戶籍的,心想著等下幫這個孩子查詢一下戶籍所在地,然後送回他的父母身邊。


    “吾……吾今年已……已然十二歲了,你……你這裏豈非招……招賢處,我……我是來……來應招的!”


    那拚命想擺出一副嚴肅的態度,卻因為口吃惹的大家一陣發笑。


    作為納賢處的孫乾很頭大,不過他還是耐心地對鄧範說道:“似你這般年紀,乳臭未幹,怎敢稱一個賢字?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汝之父母又怎能放心你與吾等縱橫疆場亦或為政一方?”


    聞得孫乾此言,鄧範麵色驟變,神情怪異,似憤恨,又似哀傷,口吃之症竟奇跡般暫消:


    “吾自幼熟讀經書,學識頗豐,緣何不得稱賢?甘羅十二為相,吾今亦十二,誰敢言吾不如甘羅?


    似汝等這般不識賢才的愚者,虛度數十載,實乃致君困守此地之禍首!”


    鄧範此語,石破天驚,在場眾人皆驚,連一直藏身於後窺視的劉備亦忍不住側目。


    “無禮!”孫乾氣得麵紅耳赤,指著鄧範怒斥道,“小小黃口小兒,竟敢口出狂言辱我!吾觀汝乃不學無術之徒,不知天高地厚!”


    罵自己眼瞎也就罷了,竟還將劉備困守新野這彈丸之地的罪責推至自己身上。


    此責任重大,他實難承擔,正欲令隨行士卒將鄧範帶離,待查其戶籍遣送歸家之時。


    忽有一三十餘歲、麵容憔悴神色淒苦之少婦匆匆上前,一把將鄧範拽於手中,口中斥道:“你這孺子,此乃使君們處理正事之所,豈容汝在此放肆,速與我歸家!”


    鄧範見是母親前來,滿臉不甘,卻不敢違逆母親之意,隻得轉身狠狠瞪了孫乾一眼。


    那怨毒的目光猶如毒蛇,令孫乾毛骨悚然。


    一旁的諸葛亮亦察覺到那惡毒的眼神,心中暗生疑惑:“一孩童之眼神何以如此銳利?如此年幼之兒怎會有如此強烈之功利之心?”


    諸葛亮搜索夢裏的記憶,卻並沒有搜尋到關於新野鄧範的任何記憶,心裏奇怪:“莫非真是遺珠?”


    但不管是不是,隻要是識字就不能浪費了,畢竟現在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諸葛亮隨即讓人攔下鄧範母子,詳細問詢之下,這才知道了始末。


    鄧氏是曾經是南陽新野一帶的大族,從鄧範說他自小熟讀經書便可知他的家庭條件還是很不錯的。


    隻是這樣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就消失了,鄧範的父親去世了,母親隻能依托族人過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由於喪父,母親又一直沒有再嫁,鄧範從小就被族裏的其他子弟欺負,不僅欺負他,還欺負他的母親。


    每次遇到這樣情況的時候,母親總會伸出裂開無數口子的雙手抱著他放聲大哭。


    鄧範一直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庭的命運,但生逢亂世,活下去已是不易,想要改變命運卻哪有那麽容易。


    直到劉備張貼了求賢榜文!


    這讓鄧範看到了機會!


    然而,母親卻加以阻攔,其緣由與孫乾所言如出一轍,他人求賢乃需以命相搏。


    現今生活雖不盡人意,但尚可偷生,若隨劉備而去,恐某日會遭亂軍戕害。


    “若無你在,我這為人母者又將如何度日?”言罷,鄧範之母不禁潸然淚下。


    見母親如此,鄧範唯有放棄前往,以此寬慰母親。如此數日,鄧範皆安分守己去放牛,母親這才安心。


    豈料,母親稍有鬆懈,鄧範便趁機逃出。


    繼而,便有了納賢處之事。


    孫乾拒絕了他,又言“父母在,不遠遊”之語,這令鄧範心中憤恨交加,又倍感難過。


    他不禁憶起已逝的父親與可憐的母親,心中酸楚難耐。


    諸葛亮凝視著鄧範,仔細詢問其家庭狀況,並考校了幾句,鄧範回答條理清晰,令諸葛亮微微頷首,表示認可。


    然而,當他驀然回想起方才鄧範流露出的狠戾眼神時,心中不禁一緊。


    若不對其加以正確引導,此子日後或許會成為一個心狠手辣、不擇手段之人。


    雖能成就一番事業,卻難以成為一個品德高尚之士,著實令人惋惜。


    當下,諸葛亮沉思片刻,終於對鄧範的母親言道:“令郎天資聰穎,誌向遠大,若僅滯留新野,不去見識外麵的廣袤天地,著實可惜。


    不若將他托付於我?我定會悉心教導,使其不致墮落,更不會有辱您家聲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刷我滴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刷我滴卡並收藏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