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雨珠看著麵前的六名官員,嬌軟軟的語音不急不緩地說道:“我猜……你們幾個人心裏是想著等我琦哥哥開口挽留你們,然後你們再表態,對嗎?“


    下麵的六名官員聽了,“撲通撲通”全都跪倒在地上,“下官不敢!”


    “下官不敢!”


    “不敢?我看你們敢得很呢!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治你們的罪,你們就以為你們沒有罪了嗎?


    你們就以為你們有功了嗎?”蕭雨珠繃著小臉兒說道。


    “不不,下官不敢有如此想法!”幾人連忙搖頭。


    “哼!本郡主看你們就是這樣想的。”蕭雨珠直接打斷幾人的辯解,“你們中間或許還有的人會想,清延府經過這一次大動蕩、大清理,官員幾乎全部落馬。


    如今的清延府就剩下你們這幾個無罪的‘好官’,你們幾人以後就是這清延府的中流砥柱。


    以後,這清延府還要靠著你們來支撐,來治理。


    哼!如果你們這麽想,那你們就大錯特錯了!


    本郡主告訴你了,清延府這麽多官員倒台,官位空出這麽多,也不差你們這幾個。


    如果你們不想再繼續盡心盡責地為朝廷效命,為百姓分憂,那麽此時此刻,就由我琦哥哥和本郡主先追究你們之前不作為之責。


    接下來就由本郡主的爹爹和本郡主的叔叔按照吏部官員的考量標準,摘掉你們的烏紗,脫掉你們的官袍,你們是該坐牢,還是該受杖責,你們自己心裏應該都明白。


    杖責也罷,坐牢也罷,都不算是委屈你們吧?”


    下麵的六名官員雙手撐著跪伏在地上,有的已經開始微微發抖了。


    這小姑娘……不,這小郡主也太厲害了!


    這哪是三四歲的小娃娃啊!?


    他們暗地自問,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嗎?


    或許……真的不能說沒有。


    至少他們也想著,最起碼要先確定了他們的去留,他們才能做出相應的反應,不是嗎?


    難道他們這樣想、這樣做又錯了?


    跪在中間的是清延府下轄陳中縣的縣令王雲逸。


    王雲逸思忖片刻,抬起頭來,看向蕭雨珠。


    “回稟鳳珠郡主,下官……下官是清延府下陳中縣的縣令王雲逸。


    下官不敢欺瞞郡主。


    之前下官心中一直在去留一事上猶豫不決。


    下官並非是不想為朝廷效命,為百姓分憂。


    而是……而是下官對自己之前的不作為心有愧疚。


    下官無顏再說出今後會痛改前非、一心為朝廷、為百姓鞠躬盡瘁,肝腦塗地的話。


    因此,下官……下官才猶豫不決。”


    蕭雨珠看著王雲逸,點點頭,“本郡主聽著你這幾句話倒還有幾分真。


    那麽接下來,你還想說什麽呢?”


    “下官想說,如果……如果下官還能留在陳中縣,那麽下官絕對不會再像之前一樣為官。


    經曆過如今這一切,本官已經大徹大悟了!


    今後該如何做官,下官心中也已明了。


    隻不知,下官還能否再有機會為朝廷效命,為百姓分憂。”


    蕭雨珠看了看陳中縣令,又看向其他跪著的官員,“你們呢?”


    本郡主可不想挽留你們任何一個人。


    本郡主想,本郡主的琦哥哥也不想。


    現在,本郡主將去留交予你們自己選擇。


    去,該如何去?


    留,又如何留?


    本郡主倒想聽聽你們怎麽說。”


    跪在陳中縣令王雲逸身邊的另一位年輕的官員此時也抬起頭來,朝著蕭雨珠拱手說道,“回稟鳳珠郡主,下官是撫西縣縣令匡銘。


    之前是下官等錯了,下官願以戴罪之身,勤勉為官,彌補從前之過。”


    跪在撫西縣縣令匡銘左邊的是興安縣縣令程肖賢。


    此時,程肖賢跪直身子,向上抱拳行禮:“郡主,想下官等人當年也是十年寒窗苦讀,鐵硯磨穿,才一朝得中,做了這一方的父母官。


    下官走入仕途之初,也是一心一意地想著要為國為民做好官,做清官。


    然而,在這清延府,在知府楊奎轄下,下官等開始時也據理力爭過,然而……”


    說到這兒,興安縣縣令程肖賢搖了搖頭,“郡主應該也知道,清延府的府兵頭領鄭平的事吧?”


    鄭平那件事,我們所有人都知道鄭平是冤枉的。


    我們也都清楚,那根本就是知府楊奎針對鄭平布的局,下的套。


    就因為鄭平始終不肯順從知府楊奎,不肯違背良心依附於他,始終跟楊奎對著幹。


    楊奎就將鄭平當成了阻礙。


    因此,楊奎才用了那樣下作的手段來栽贓打壓鄭平。


    從此之後,鄭平不說是一蹶不振,但也是心灰意冷了。


    他隻一心約束著自己手中的幾百府兵,除此之外,幾乎不再插手清延府之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鳳凰雙飛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瀟湘水雲一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瀟湘水雲一曲並收藏鳳凰雙飛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