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道遠將明黃色卷軸遞給了禮部尚書姚思賢,姚思賢恭恭敬敬地接過,走到文華殿的殿口台階之上,將卷軸麵向考生們展開,“眾位貢生,這就是皇上親出的考題,請各位看好便入座,殿試即刻開始。”
“是。”所有貢生均注目看向了姚尚書手中的明黃色卷軸,“國與民”三個字映入眼簾。
眾人的腦海中開始構思著自己的文章該如何下筆?如何展開?如何論述?
貢生們紛紛落座,邊思考邊抬手開始研磨,文思快的已經開始落筆書寫起來。
一時間,文華殿前的廣場上一片寂靜。走近了,才能聽到一些稀稀疏疏的筆觸紙張的聲音。
承祺帝在高位上略坐了坐,便起身緩步走下了文華殿的台階,來到了貢生們中間。
殿試的規矩——皇上巡視考場走到貢生身邊的時候,貢生是無需起身迎駕的,他們隻需繼續專心地筆下文章就是。
承祺帝領著首輔葉道遠、禮部尚書姚思賢、吏部侍郎蕭誠毅以及杜錚、劉易兩位大學士在一張張的桌案旁走過,時而還停下來看一看,隻是停留的時間有長一些的,也有的看一眼就走了過去。
這樣的陣勢對貢生們的心理素質也是一種考驗,有的貢生就能十分淡定地繼續專注於自己的文章,有的卻是直接地發起抖來,手中握著的筆都不敢再落下去,唯恐握筆的手哆嗦得太厲害,落筆寫不成字不說,反汙了試卷,那自己的前程可就不好說了。
雖說能在今天來到文華殿前參加殿試就已經沒有什麽落榜可言,隻是一個名次問題。
但是,一旦自己的試卷有汙,就算沒有被當場取消殿試資格,可如果名次過於靠後,那今後的仕途想要鵬程大展也就難了。
因此,他們寧可等到平複了心神,手上不再抖了、能鎮靜地下筆了,才會繼續寫下去。
而承祺帝他們之所以要以這樣的陣仗穿梭在下麵的貢生之中,也是為了營造一種緊張的氛圍來考察這些貢生的抗壓能力。
作為今日的參考貢生,他們將來是要成為朝廷官員的人,而作為朝廷官員,總不能有點風吹草動,自己就先慌了神,嚇得哆嗦成一團吧,那還如何為國為民做事?還說什麽匡扶社稷、為君分憂?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了,終於有了第一名貢生放下了手上的筆,端然起立,躬身行禮,示意他的試卷已經作答完畢了。
場中自有翰林院的官員們過來,小心地將他桌上的試卷取走,送到殿上呈遞給承祺帝禦覽。
承祺帝仔細地看過,臉上的表情十分平靜,絲毫看不出他是喜悅還是失望。
承祺帝示意薛瑞將試卷送去給幾位主考官審閱。
薛瑞忙將試卷轉送到了葉首輔的麵前。
蕭誠毅幾人靠過來一同閱卷,從他們的臉上也看不出明顯的變化。
隨著一個一個的貢生將文章完成交上,這些試卷一份一份地呈遞到了承祺帝的手上。
承祺帝閱覽之後,又照舊傳到了幾位考官的手中。
閱卷需要時間,承祺帝很是寬容地吩咐薛瑞到文華殿前傳口諭——皇上與幾位考官閱卷的時候,允許下麵的一眾貢生坐回原位即可,不必站立等候。
眾位貢生行禮謝過,便都安安靜靜地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端端正正地坐著。
試卷在承祺帝和幾位考官的手中傳遞著、審閱著。
優秀的從中篩選出來,一般的也放到了一邊;有真知灼見的可著重培養,而辭藻華麗、文采飛揚的則可以安排進翰林院做些編撰之類的文案事務。
文風不同,也代表著每一個人的性格、修為和格局的不同。
閱卷閱到最後,隻有十餘份試卷還在承其弟麵前的禦案之上。
首輔葉道遠帶著其他幾位主考官,將那一百多份考卷商定排序,而承其弟也將那十幾篇文章擺在自己麵前一一仔細地閱覽,謹慎地排出了名次。
最後,承祺帝選出了三篇文章,其餘的全都交給了葉首輔幾人進行排序——至少這十幾篇文章的排序在那一百多篇文章中也定是排在前列了。
三份試卷擺在麵前,承祺帝還在做最後的斟酌。
秉筆太監將已經排序完成的貢生名單謄寫了出來,隻等待著皇上來決定這前三名的“三鼎甲”的名次順序。
按照老規矩,承祺帝命薛瑞將名單的前二十位貢生宣上殿前,他要親自進行麵試。
於是,被喊到名字的貢生恭恭敬敬地走上前來,重新行大禮拜見已畢,垂手站立在承祺帝麵前。
“是。”所有貢生均注目看向了姚尚書手中的明黃色卷軸,“國與民”三個字映入眼簾。
眾人的腦海中開始構思著自己的文章該如何下筆?如何展開?如何論述?
貢生們紛紛落座,邊思考邊抬手開始研磨,文思快的已經開始落筆書寫起來。
一時間,文華殿前的廣場上一片寂靜。走近了,才能聽到一些稀稀疏疏的筆觸紙張的聲音。
承祺帝在高位上略坐了坐,便起身緩步走下了文華殿的台階,來到了貢生們中間。
殿試的規矩——皇上巡視考場走到貢生身邊的時候,貢生是無需起身迎駕的,他們隻需繼續專心地筆下文章就是。
承祺帝領著首輔葉道遠、禮部尚書姚思賢、吏部侍郎蕭誠毅以及杜錚、劉易兩位大學士在一張張的桌案旁走過,時而還停下來看一看,隻是停留的時間有長一些的,也有的看一眼就走了過去。
這樣的陣勢對貢生們的心理素質也是一種考驗,有的貢生就能十分淡定地繼續專注於自己的文章,有的卻是直接地發起抖來,手中握著的筆都不敢再落下去,唯恐握筆的手哆嗦得太厲害,落筆寫不成字不說,反汙了試卷,那自己的前程可就不好說了。
雖說能在今天來到文華殿前參加殿試就已經沒有什麽落榜可言,隻是一個名次問題。
但是,一旦自己的試卷有汙,就算沒有被當場取消殿試資格,可如果名次過於靠後,那今後的仕途想要鵬程大展也就難了。
因此,他們寧可等到平複了心神,手上不再抖了、能鎮靜地下筆了,才會繼續寫下去。
而承祺帝他們之所以要以這樣的陣仗穿梭在下麵的貢生之中,也是為了營造一種緊張的氛圍來考察這些貢生的抗壓能力。
作為今日的參考貢生,他們將來是要成為朝廷官員的人,而作為朝廷官員,總不能有點風吹草動,自己就先慌了神,嚇得哆嗦成一團吧,那還如何為國為民做事?還說什麽匡扶社稷、為君分憂?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了,終於有了第一名貢生放下了手上的筆,端然起立,躬身行禮,示意他的試卷已經作答完畢了。
場中自有翰林院的官員們過來,小心地將他桌上的試卷取走,送到殿上呈遞給承祺帝禦覽。
承祺帝仔細地看過,臉上的表情十分平靜,絲毫看不出他是喜悅還是失望。
承祺帝示意薛瑞將試卷送去給幾位主考官審閱。
薛瑞忙將試卷轉送到了葉首輔的麵前。
蕭誠毅幾人靠過來一同閱卷,從他們的臉上也看不出明顯的變化。
隨著一個一個的貢生將文章完成交上,這些試卷一份一份地呈遞到了承祺帝的手上。
承祺帝閱覽之後,又照舊傳到了幾位考官的手中。
閱卷需要時間,承祺帝很是寬容地吩咐薛瑞到文華殿前傳口諭——皇上與幾位考官閱卷的時候,允許下麵的一眾貢生坐回原位即可,不必站立等候。
眾位貢生行禮謝過,便都安安靜靜地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端端正正地坐著。
試卷在承祺帝和幾位考官的手中傳遞著、審閱著。
優秀的從中篩選出來,一般的也放到了一邊;有真知灼見的可著重培養,而辭藻華麗、文采飛揚的則可以安排進翰林院做些編撰之類的文案事務。
文風不同,也代表著每一個人的性格、修為和格局的不同。
閱卷閱到最後,隻有十餘份試卷還在承其弟麵前的禦案之上。
首輔葉道遠帶著其他幾位主考官,將那一百多份考卷商定排序,而承其弟也將那十幾篇文章擺在自己麵前一一仔細地閱覽,謹慎地排出了名次。
最後,承祺帝選出了三篇文章,其餘的全都交給了葉首輔幾人進行排序——至少這十幾篇文章的排序在那一百多篇文章中也定是排在前列了。
三份試卷擺在麵前,承祺帝還在做最後的斟酌。
秉筆太監將已經排序完成的貢生名單謄寫了出來,隻等待著皇上來決定這前三名的“三鼎甲”的名次順序。
按照老規矩,承祺帝命薛瑞將名單的前二十位貢生宣上殿前,他要親自進行麵試。
於是,被喊到名字的貢生恭恭敬敬地走上前來,重新行大禮拜見已畢,垂手站立在承祺帝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