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精彩啊!!”曹操拉著賈詡的手,大笑道:“文和兄,沒想到咱倆緣分其實早就命中注定了啊!”


    賈詡卻眨了眨眼,看向曹操說道:“孟德兄若不嫌棄,詡願認孟德兄為主公!”


    “哈哈哈哈!那可太好了!!”平白得了一個牛皮哄哄的謀士,曹操笑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


    視頻繼續直播,


    “糧草盡毀,袁紹大軍士氣低落,戰鬥力大減。


    曹操抓住機會,發起猛攻,袁軍驚慌失措,潰不成軍,死傷慘重。


    大將張合與高覽,眼見敗局已定,無奈選擇燒毀攻城器械,歸順曹操。


    袁紹敗勢已顯,隻得逃往河北。


    張合、高覽乃是‘河北四庭柱’另外兩柱,


    所以麵對張合、高覽的投降,曹洪等將領難免心存疑慮。


    但荀攸卻相信張合的誠意,他向眾人解釋道:‘張合是因為其策略未被袁紹采納,憤而投降,其誠意無需質疑。’


    曹洪聽後,方才接納了張合。


    官渡之戰中,荀攸兩次建議曹操切斷袁紹命脈——糧草,


    為曹操最終戰勝袁紹,立下汗馬功勞。


    即便在曹操實力明顯弱於袁紹的情況下,


    荀攸的建議依舊為曹操戰勝袁紹找到了關鍵,也為官渡之戰的最終勝利奠定重要基礎。”


    “官渡大敗,袁紹與曹操的攻防形勢發生轉變。


    之後袁紹又是數次大敗,最終抑鬱而死。


    袁紹死後,其子袁譚與袁尚之間的兄弟爭鬥愈演愈烈。


    此時,曹操正籌謀南征劉表,而袁譚為求自保,向曹操乞降。


    在決定是否接納前,曹操按例召開了會議。


    會上眾人各抒己見,


    多數人傾向於先對付實力強大的劉表,


    認為袁譚與袁尚的爭鬥不過是疥癬之疾,不足為慮。


    但荀攸卻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分析了劉表與袁氏兄弟的差異,指出劉表雖占據江漢,卻缺乏逐鹿中原的雄心。


    而袁氏在北方四州根基深厚,袁紹生前又廣得民心。


    若袁譚、袁尚能聯手穩固基業,必將成為長期隱患。


    因此,荀攸認為應趁袁氏兄弟內鬥之際,一舉解決後患,這機會可是千載難逢!


    曹操聽後大為讚同,決定采納荀攸的建議。


    他先是同意袁譚的和親,聯合前者擊破袁尚。


    後當袁譚背叛時,荀攸再次隨曹操出征,於南皮之戰中斬殺袁譚,從此冀州得以平定。”


    “為了獎勵荀攸的功績,曹操專門向漢獻帝上表。


    表中寫道:‘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可見曹操對荀攸的喜愛。


    荀攸作為曹操的貼身智囊,無論大事小事都為曹操精心籌劃,能得到主公的如此讚譽,無疑是對他付出的最好回報。


    公元207年,隨著北方的平定,曹操開始論功行賞,他表示:‘今天下事略已定矣,孤願與賢士大夫共饗其勞’


    在此背景下,荀攸被擢升為中軍師。


    魏國建立後,他又被任命為尚書令。“


    “荀攸多謀深算,心思縝密,明智而能保守機密。


    在隨曹操南征北戰期間,他常在幕後運籌帷幄,外界卻鮮少知曉他的具體獻策,這或許正是他那‘十二奇策’未能流傳下來的主要原因吧。


    據《魏書》記載,荀攸的妻弟辛韜曾向他詢問曹操奪取冀州的策略:‘攸姑子辛韜曾問攸說太祖取冀州時事。


    攸曰:‘佐治為袁譚乞降,王師自往平之,吾何知焉?’自是韜及內外莫敢複問軍國事也。’


    自此,無論是辛韜還是其他人,都不敢再向荀攸探詢軍國大事。


    管曹操在漢獻帝麵前對荀攸讚不絕口,盡管他為曹操出謀劃策,屢建奇功,但荀攸卻始終保持著謙遜和低調。


    就算是比較謙虛的人,被問到貢獻的時候大概也會說個‘哪裏哪裏’‘多虧領導有方’‘純靠運氣’之類的話,


    可荀攸卻輕描淡寫的表示,這些事情跟他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這種淡然處之、功名利祿拋諸腦後的態度,恰如李白詩中所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荀攸不願意說,別人也就不會再多問。


    這久讓荀攸充滿了神秘感,但也因缺少話題而少了點熱度。


    所以後世人們一說起曹操手下的謀士,大多第一個想到的是郭嘉、賈詡等人,想到荀攸的就要少上許多了。”


    “在曹操的眼中,荀攸是一個深藏不露的智者。


    他外表看似愚鈍,實則內心智慧非凡;看似膽小怯懦,實則英勇果敢;看似脆弱,實則內心強大。


    他從不炫耀自己的善舉,也不誇大自己的辛勞,這種內斂的才華讓曹操深感敬佩,並視其為真正的大才。


    ‘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甯武不能過也。’


    曹操甚至教導兒子曹丕要像尊敬師長一樣尊敬荀攸,


    曹丕也的確將這一教誨銘記於心。


    當荀攸病重時,他竟在床下虔誠地敬拜。”


    “公元214年,荀攸在隨曹操征討孫權的途中離世,享年五十八歲。


    他的離世讓曹操深感痛惜,每每憶起都不禁淚流滿麵。


    曹操對其他人說:''荀攸跟隨我二十餘年,品德高尚,白玉無瑕。''


    傅玄也曾讚譽,當世的賢人君子,唯有荀彧與荀攸二人。


    公元244年,魏國的第三位皇帝曹芳為了紀念荀攸,將其祭祀於太祖曹操的廟廷,並追加諡號為''敬侯''。


    這個''敬''字,無疑是對荀攸一生的精準總結。


    荀攸好謀善斷,大智若愚,忠勇堅毅,曉暢兵機。


    他是曹操手下的謀主,也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正牌謀士的代表人物!


    【華夏曆史十大謀士第八位:妙計百出荀攸,盤點完畢!】”


    視頻剛剛結束,荀家在洛陽的住宅外,就已經圍滿了人。


    荀攸、荀彧二人得到了蘇治如此之高的讚譽,赫然成了年輕一代文人謀士的標杆。


    忠誠,謙遜,智計百出!


    試問,哪個讀書人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權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權照並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