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過這些戰鬥後,


    戚繼光認識到‘倭非大創盡殲,終不能杜其再至’。


    而衛所士兵和客兵軍紀鬆弛、戰鬥力低下,


    要想‘大創盡殲’,


    就得有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


    於是就在這年的十一月,


    他起草了《任臨觀請創立兵營公移》,


    第一次正式向上級胡宗憲提出了練兵的建議,


    但可惜的是,


    他的建議石沉大海,並未引起胡宗憲的重視。”


    “嘉靖三十六年(1557)二月,


    戚繼光再一次提出《練浙兵議》,說: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豈無材勇?


    誠得浙士三千,親行訓練,比及三年,足堪禦敵,可省客兵歲費數倍矣。’


    這一次,


    在浙江巡撫阮鶚的支持下,


    胡宗憲終於決定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


    將這年招募到的三千名紹興籍新兵,撥給了戚繼光,讓他自己去折騰。”


    “胡宗憲在前二年采取剿、扶結合的戰略,


    用機謀離間的策略,


    成功消滅了勾結倭寇的漢奸頭目徐海、陳東、麻葉等人,


    還誘俘了海盜頭子、勾結倭寇的最大漢奸王直,


    削弱了倭寇的力量,


    取得了抗倭的一大勝利。


    王直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二月被浙江巡按禦史王本固斬於杭州。”


    “王直被捕後,


    其養子王滶與倭寇頭目善妙等,率餘部近千人盤踞舟山岑港,‘列柵舟山,阻岑港而守’。


    嘉靖三十七年(1558)二月,


    胡宗憲調集浙江全省的精銳部隊兩萬餘,


    親自指揮,發起了著名的岑港戰役,力圖合力圍剿海盜和倭寇。


    戚繼光,在本次戰役中任左路之將。


    胡宗憲想要將海盜和倭寇一網打盡的想法是好的。


    但事與願違,


    倭寇居高臨下、居險死守,


    加上本身戰力又很強,


    因此明軍多次發動猛攻,都受挫而歸,而且還傷亡慘重。


    岑港之戰,於是陷入了長期的膠著狀態。”


    “禍不單行。


    就在同年四月,台州沿海突然又有大批新的倭寇登陸。


    戚繼光因此受命離開岑港,急速回防台州。


    在回防途中,


    他得知由於台州知府譚綸,率領軍民對倭寇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倭寇不得已,轉而攻向了溫州。


    於是,戚繼光又果斷率部向溫州進發。


    戚繼光趕到溫州,六戰六勝,打散了倭寇,


    勝後他又率部重返岑港戰場。”


    “然而岑港依舊久攻不下。


    總兵俞大猷以及戚繼光、劉英等將領遭到了朝廷的撤職處分。


    明廷令他們戴罪立功,必須在一個月內拿下岑港。


    麵對如此嚴峻的挑戰,


    明軍別無選擇,


    隻能對岑港展開夜以繼日的進攻。


    在明軍的強大壓力下,倭寇最終還是抗不下去了。


    他們燒掉了自己的大寨,


    轉移到附近的柯梅造船遠逃,之後又流竄到福建進行劫掠。


    此後,禦史李瑚上疏彈劾胡宗憲‘三大罪狀’,


    而胡宗憲則把責任全部推到了李瑚的同鄉俞大猷身上。


    結果,俞大猷因‘邀擊不力,縱寇南逃’的罪名被捕並押解進京,


    之後被發配到大同鎮軍前效力,戴罪立功。


    盧鏜接任了總兵的職位,


    而戚繼光則因平定王直的功勞得以官複原職。”


    “岑港之戰,隻是小試牛刀。


    且有了自己班底的戚繼光,也開始慢慢放出異彩。


    可即使如此,


    同僚們仍然不把他放在眼裏。


    就連倭寇也認為,戚繼光也不過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不足為懼。


    可誰曾想,


    就是這樣一個毛頭小子,


    卻成長為了令倭寇談虎色變的對手!”


    “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倭寇再次犯邊。


    數千倭寇登陸台州,猛攻桃渚城。


    桃渚是從海上進入台州的咽喉之地,


    亦是倭寇侵擾的重點,也是台州抗倭的主要戰場。


    在寧海鑒溪成功殲滅一股倭寇後,


    戚繼光接到胡宗憲的命令,


    又與時任浙江海道副使的譚綸一同,冒雨急速行軍。


    他們僅以柿棗果腹,


    在行軍途中還消滅了桑洲、湧泉、章安等地的小股倭寇,


    曆經三百裏急行軍,最終趕到桃渚。”


    “當戚繼光等人來到桃渚的時候,


    桃渚的軍民,已經在千戶翟銓的指揮下,堅守了整整七個晝夜。


    為了加強城防力量,


    戚繼光派遣了數十名火銃手,於黑夜中潛入桃渚城。


    同時,他率領大部隊在四周設伏。


    次日清晨,


    當倭寇再次猛烈攻城時,


    城頭突然旌旗蔽日,火銃齊射,


    四麵伏軍蜂擁而出,殺向倭寇!


    倭寇措手不及,大敗潰散,桃渚之圍因此得以解除。”


    “十九日,數百倭寇襲擊肯埠,但被戚繼光率領的軍隊迅速擊敗。


    殘餘倭寇逃至章安,隔江放火,企圖引南岸柵浦的敵軍前來會合。


    戚繼光命令部隊分三路埋伏,


    待諸倭登岸,


    他親自擊鼓發起衝鋒,三戰而三勝之!


    倭寇潰散,四散而逃。


    一部分逃向江邊,搶奪船隻試圖逃往南岸。


    但因船少人多,許多人溺水身亡。


    另一部分倭寇則逃往黃礁山,


    但戚繼光率軍緊追不舍,


    最終在黃礁山下將他們全殲。”


    “此役當中,處州義士胡元倫表現英勇。


    他衝鋒在前,


    手刃數敵,身中數創,血戰不移,最終因力竭而死。


    戰後,


    戚繼光脫下自己的戰袍,


    覆蓋在胡元倫的遺體上,


    以表達對他的深切哀悼和崇高敬意,並予以厚葬。“


    一口氣看了幾場對倭寇的戰鬥後,


    萬界空間裏的觀眾們對此的評價隻有兩個字,


    “慘烈!”


    許多人其實也看出來了,


    不是明軍不保衛百姓,


    相反,他們大多盡職盡職。


    但大明海岸線太長了,不可能每個地方都放置重兵。


    而倭寇則將他們最大的優勢——機動,發揮到了極致,


    以至於明軍隻能疲於奔命。


    除了經曆過【晚清之殤】的皇帝們,


    其他人或許很難想象,


    那被他們視為“撮爾小國”的倭國、扶桑,


    對中原到底有著怎樣的威脅,


    竟然能值得蘇治幾次三番的提起,


    甚至還明目張膽的“暗示”,要朱棣、李世民等皇帝去滅了他們。


    如今,借著盤點“抗倭傳奇”戚繼光的視頻,


    各個時空裏的觀眾們,這才對倭寇的凶殘和難纏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認知。


    “這些倭寇的戰力,好像很厲害啊!”


    “這群矮子、羅圈腿,哪裏厲害了?是明朝士兵太廢了吧?”


    “他們太靈活了,明朝軍隊一直被牽著鼻子走。”


    “英雄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無論如何,保家衛國,守衛家園的戰士,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唉……朝堂腐敗,苦的,還是百姓和普通士卒啊!”


    “所以張居正不能死,戚繼光也不能倒啊!”


    “但他們是人,不是神……”


    “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權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權照並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