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他,丞相的代名詞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 作者:權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衛尉的一番話,最終還是讓劉邦陷入了沉思。
經過深思熟慮後,劉邦最終還是下令放了蕭何。
這固然是劉邦‘良心’發現了,
但另一方麵,
他也不得不考慮此事可能對朝廷大臣產生的影響。
王衛尉對此事尚且有如此想法,
那些與蕭何一同出生人死的老人,
恐怕不僅也會有同樣的想法,
還可能因恐懼和不滿,而采取激烈行動。
他們的沉默很可能隻是表象,
心中鬱積的是怨恨、恐懼一旦爆發,
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蕭何獲得釋放後,心情十分複雜,
同時,他的一腔熱情也完全被澆滅。
他赤著雙腳,
以罪犯的身份謙卑地跪在劉邦麵前,
向劉邦表達感激之情,感謝他不殺之恩的同時,
乞求能夠放他離開,苟度晚年。
看著滿頭白發的老兄弟跪在自己腳下,
劉邦的內心充滿了悔意和痛楚。
自那以後,
直到他自己去世,
劉邦再也沒有為難過蕭何。”
“劉邦駕崩後,皇太子劉盈繼承皇位,是為惠帝。
此時,
蕭何也恢複了相國的職位,
繼續輔佐大漢天子。
可惜的是,蕭何那時已身患重病,
終在劉邦離世後的第三年,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
“蕭何初乃秦末一刀筆小吏,卻能乘勢而起,擁立沛公。
入關中,
他勸劉邦避項羽鋒芒,
屈尊漢中王,
徐圖天下。
楚漢相爭,
他留守後方,
為劉邦提供充足支援。
他慧眼獨炬,月下追韓信,使‘漢興三傑’歸於劉邦一人手下。
漢朝初定,
他又治國安邦,頒法立規,
使得大漢江山迅速穩固,
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於後世而言,
蕭何雖然是‘漢初三傑’裏最不知名的那一位,
但卻是漢朝建立最不可或缺的基石!”
“蕭何!
漢初三傑之首,
排名曆史十大名相第三位,實至名歸!
【曆史十大名相第三位:漢初三傑之首蕭何,盤點完畢!】”
蕭何的視頻播放完後,
朝中許多人,都不敢拿正眼去看他,
雖然他們並沒做出什麽對不起蕭何的事情。
劉邦眼看蕭何意誌有些消除,
他連忙來到蕭何身前,
死皮賴臉的各種道歉、賠罪。
他甚至抓起蕭何的手,
做出要讓他扇自己耳光的姿態,以示誠意。
現在漢朝初立,
還需要蕭何來治理國家,可不能把他逼走了……
蕭何哪裏敢扇劉邦的耳光,
最後,
他被劉邦這二皮臉給逗笑了。
看到蕭何露出笑容,
劉邦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地,
知道兩人之間的關係得到了緩和。
……
而在劉邦安撫蕭何的時候,
排名第二的名相,已經出現了!
視頻畫麵徐徐展開,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間散發著古樸氣息的書房。
書房內陳設簡潔而高雅,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主人的品味與修養。
隨著鏡頭前行,
觀眾可以看到一個穿著文士長衫的年輕人,正端坐在書房中,全神貫注地書寫著什麽。
陽光透過格子窗,
灑在他俊朗的臉龐上,
為他此時的書房和書生,平添了幾分溫暖與寧靜。
隨著鏡頭逐漸拉近,
觀眾可以看到桌案上,鋪展著一幅巨大的地圖。
而年輕文人,此刻正細致地完善並標注著地圖上的各種信息。
不等人們仔細分辨出地圖是哪塊疆域,
鏡頭突然變換,
畫麵中,
又出現了一位身高九尺的年輕人。
隻見那年輕人麵似晚霞,紫中透亮,
目如朗星,劍眉斜插入天倉。
但重點不是他,
而是他推著的那輛四輪小車,坐著的白發老人!
年輕人推著四輪車,與老人一起,緩緩登上了一座山峰。
四輪車上坐著的老人,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羽扇。
盡管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
但卻依然難以掩蓋他的豐朗與氣度。
看到這裏,所有人心中忍不住齊齊喊出一聲,
“他來了!”
“諸葛亮!”
視頻畫麵裏,出現了一首詩。
來自唐朝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隨後便是本期視頻的大標題,
【曆史十大名相第二位:智慧化身,諸葛亮!】
“終於來了!諸葛孔明!!”
“諸葛亮排在第二?恐怕有待商榷啊!”
“諸葛亮曆史上沒什麽功績啊,他憑什麽排第二?”
“誰說諸葛亮沒有功績?劉備沒有諸葛亮出山輔助,他能打下荊州和西川?”
“就是!要不是劉關張三兄弟掉鏈子,諸葛亮肯定可以統一三國,興複漢室!”
“……”
此時,蘇治的聲音從光幕中傳來,
“有人可能不知道蕭何,
有更多人可能不知道王猛、房玄齡,
但三國之後,
諸葛亮的名字,
恐怕沒有人不知道的吧?
但一個人的名聲太過響亮,爭議也就會隨之而來。
但不管怎麽挖掘瑕疵,
甚至拿著放大鏡來挑刺,
依舊不能阻擋他成為華夏曆史上名聲最盛的丞相!
若不是李斯輔佐秦始皇開天辟地的功勞,實在太大,
這名相第一的位置,
恐怕還是得落在諸葛亮的頭上。”
“有人說過這麽一些話:
史上最牛丞相,那肯定是丞相。
史上最牛教員,那肯定是教員。
史上最牛總理,那肯定是總理。
後世現代人隻要一看,就知道它們指的是誰。
他們,
已經成為了這些名詞的代名詞!”
“後世還有人做過統計,
而武侯一人,
一墓四祠,分居四地,
全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曆朝曆代,碑刻林立,文人官員追思不絕,
此為官方認證。
曆朝曆代的名臣良相,
一墓一祠進國保,
已經是頂配。
按此標準,
除帝王之外,
隻有兩位古人的流芳度,能超過諸葛武侯。
一文一武:
文是孔子,
武是關羽。
什麽是千古流芳?
這就是千古流芳。
不是個某些人的質疑可以詆毀的事實。”
“啊?!”魏延第一個驚歎出了聲。
他的驚歎不是為諸葛亮,而是為頗為欣賞他的關羽!
隨即,是薑維、楊儀等人,紛紛向諸葛亮表示祝賀。
但隨後蘇治一段話,
讓更多的觀眾驚呼不已,
“三國誌文帝紀裏,記錄了曹丕一段話。
說是自古以來,無不亡之國,無不掘之墓。
所以他自己要提倡薄葬,反正墓以後都要被掘的。
話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卻被諸葛武侯實實在在的打了臉,還一打就是上千年。
後世經考古勘探表明,
陝西勉縣的武侯墓自建立以來,就沒被動過,直到今天。
這,不就是不朽嗎?”
經過深思熟慮後,劉邦最終還是下令放了蕭何。
這固然是劉邦‘良心’發現了,
但另一方麵,
他也不得不考慮此事可能對朝廷大臣產生的影響。
王衛尉對此事尚且有如此想法,
那些與蕭何一同出生人死的老人,
恐怕不僅也會有同樣的想法,
還可能因恐懼和不滿,而采取激烈行動。
他們的沉默很可能隻是表象,
心中鬱積的是怨恨、恐懼一旦爆發,
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蕭何獲得釋放後,心情十分複雜,
同時,他的一腔熱情也完全被澆滅。
他赤著雙腳,
以罪犯的身份謙卑地跪在劉邦麵前,
向劉邦表達感激之情,感謝他不殺之恩的同時,
乞求能夠放他離開,苟度晚年。
看著滿頭白發的老兄弟跪在自己腳下,
劉邦的內心充滿了悔意和痛楚。
自那以後,
直到他自己去世,
劉邦再也沒有為難過蕭何。”
“劉邦駕崩後,皇太子劉盈繼承皇位,是為惠帝。
此時,
蕭何也恢複了相國的職位,
繼續輔佐大漢天子。
可惜的是,蕭何那時已身患重病,
終在劉邦離世後的第三年,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
“蕭何初乃秦末一刀筆小吏,卻能乘勢而起,擁立沛公。
入關中,
他勸劉邦避項羽鋒芒,
屈尊漢中王,
徐圖天下。
楚漢相爭,
他留守後方,
為劉邦提供充足支援。
他慧眼獨炬,月下追韓信,使‘漢興三傑’歸於劉邦一人手下。
漢朝初定,
他又治國安邦,頒法立規,
使得大漢江山迅速穩固,
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於後世而言,
蕭何雖然是‘漢初三傑’裏最不知名的那一位,
但卻是漢朝建立最不可或缺的基石!”
“蕭何!
漢初三傑之首,
排名曆史十大名相第三位,實至名歸!
【曆史十大名相第三位:漢初三傑之首蕭何,盤點完畢!】”
蕭何的視頻播放完後,
朝中許多人,都不敢拿正眼去看他,
雖然他們並沒做出什麽對不起蕭何的事情。
劉邦眼看蕭何意誌有些消除,
他連忙來到蕭何身前,
死皮賴臉的各種道歉、賠罪。
他甚至抓起蕭何的手,
做出要讓他扇自己耳光的姿態,以示誠意。
現在漢朝初立,
還需要蕭何來治理國家,可不能把他逼走了……
蕭何哪裏敢扇劉邦的耳光,
最後,
他被劉邦這二皮臉給逗笑了。
看到蕭何露出笑容,
劉邦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地,
知道兩人之間的關係得到了緩和。
……
而在劉邦安撫蕭何的時候,
排名第二的名相,已經出現了!
視頻畫麵徐徐展開,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間散發著古樸氣息的書房。
書房內陳設簡潔而高雅,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主人的品味與修養。
隨著鏡頭前行,
觀眾可以看到一個穿著文士長衫的年輕人,正端坐在書房中,全神貫注地書寫著什麽。
陽光透過格子窗,
灑在他俊朗的臉龐上,
為他此時的書房和書生,平添了幾分溫暖與寧靜。
隨著鏡頭逐漸拉近,
觀眾可以看到桌案上,鋪展著一幅巨大的地圖。
而年輕文人,此刻正細致地完善並標注著地圖上的各種信息。
不等人們仔細分辨出地圖是哪塊疆域,
鏡頭突然變換,
畫麵中,
又出現了一位身高九尺的年輕人。
隻見那年輕人麵似晚霞,紫中透亮,
目如朗星,劍眉斜插入天倉。
但重點不是他,
而是他推著的那輛四輪小車,坐著的白發老人!
年輕人推著四輪車,與老人一起,緩緩登上了一座山峰。
四輪車上坐著的老人,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羽扇。
盡管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
但卻依然難以掩蓋他的豐朗與氣度。
看到這裏,所有人心中忍不住齊齊喊出一聲,
“他來了!”
“諸葛亮!”
視頻畫麵裏,出現了一首詩。
來自唐朝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隨後便是本期視頻的大標題,
【曆史十大名相第二位:智慧化身,諸葛亮!】
“終於來了!諸葛孔明!!”
“諸葛亮排在第二?恐怕有待商榷啊!”
“諸葛亮曆史上沒什麽功績啊,他憑什麽排第二?”
“誰說諸葛亮沒有功績?劉備沒有諸葛亮出山輔助,他能打下荊州和西川?”
“就是!要不是劉關張三兄弟掉鏈子,諸葛亮肯定可以統一三國,興複漢室!”
“……”
此時,蘇治的聲音從光幕中傳來,
“有人可能不知道蕭何,
有更多人可能不知道王猛、房玄齡,
但三國之後,
諸葛亮的名字,
恐怕沒有人不知道的吧?
但一個人的名聲太過響亮,爭議也就會隨之而來。
但不管怎麽挖掘瑕疵,
甚至拿著放大鏡來挑刺,
依舊不能阻擋他成為華夏曆史上名聲最盛的丞相!
若不是李斯輔佐秦始皇開天辟地的功勞,實在太大,
這名相第一的位置,
恐怕還是得落在諸葛亮的頭上。”
“有人說過這麽一些話:
史上最牛丞相,那肯定是丞相。
史上最牛教員,那肯定是教員。
史上最牛總理,那肯定是總理。
後世現代人隻要一看,就知道它們指的是誰。
他們,
已經成為了這些名詞的代名詞!”
“後世還有人做過統計,
而武侯一人,
一墓四祠,分居四地,
全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曆朝曆代,碑刻林立,文人官員追思不絕,
此為官方認證。
曆朝曆代的名臣良相,
一墓一祠進國保,
已經是頂配。
按此標準,
除帝王之外,
隻有兩位古人的流芳度,能超過諸葛武侯。
一文一武:
文是孔子,
武是關羽。
什麽是千古流芳?
這就是千古流芳。
不是個某些人的質疑可以詆毀的事實。”
“啊?!”魏延第一個驚歎出了聲。
他的驚歎不是為諸葛亮,而是為頗為欣賞他的關羽!
隨即,是薑維、楊儀等人,紛紛向諸葛亮表示祝賀。
但隨後蘇治一段話,
讓更多的觀眾驚呼不已,
“三國誌文帝紀裏,記錄了曹丕一段話。
說是自古以來,無不亡之國,無不掘之墓。
所以他自己要提倡薄葬,反正墓以後都要被掘的。
話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卻被諸葛武侯實實在在的打了臉,還一打就是上千年。
後世經考古勘探表明,
陝西勉縣的武侯墓自建立以來,就沒被動過,直到今天。
這,不就是不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