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澎湖列島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作者:霸道總裁胖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澎湖列島,又名“澎湖三十六島”,但實際有著六十四個島嶼組成。
其主要島嶼為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麵積約為96.6平方公裏,占整個列島總麵積的76.1%。
餘下麵積超過1平方公裏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島嶼,另有53個島嶼麵積都在1平方公裏以下。
澎湖列島居台灣海峽中樞,用海權戰略的角度就是控扼東南,有著“東南鎖匙”的軍事戰略地位。
台灣、澎湖被開發的曆史,最早可追溯至夏商年間,這時的台灣屬於“天下九州”中的揚州。
後世的閩台兩地考古學者,在台灣、澎湖發現了不少商周時期遺留下來的文物、遺址,其中還包括商朝的青銅器。
這就說明,至少在商朝開始,華夏先民就已經在陸續的往台灣遷徙,而且還是先走的澎湖,再前往台灣。
因為澎湖的遺址、器具年份比台灣更久遠。
其後又過了兩千多年……
從五百年亂世的春秋戰國,到始皇帝橫掃六國,建立大一統,再到強漢承秦、漢末三國、五胡亂華、南北朝亂世、隋唐複歸一統,及至五代十國、兩宋元明……還沒到清。
算上三國的孫吳東渡海外,駐軍夷洲(疑似台灣)一年,帶回一千多夷洲百姓。
這麽多年來,中原王朝真正試圖把台灣、澎湖納入到版圖統治,還得是從隋朝才開始。
隋煬帝三次派人前往流求(台灣、澎湖),要求流求國王歡斯渴剌兜投降,但遭到對方拒絕,隻能俘虜數千人而返。
不過,雖然隋煬帝對流求的招撫失敗了,但按照《隋書·東夷傳》中對流求的記載,哪怕沒有了朝廷官府的庇護,民間商人依舊與台灣、澎湖兩地往來密切。
到了唐朝,盛唐之下經濟農業日漸繁榮,中原人口大量南下,對福建開發日臻完成,福建百姓開始陸續往台灣試圖遷居。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施肩吾,這人為唐憲宗(元和中興那位)元和十五年欽點狀元,因為看透官場黑暗,再加上局勢日益混亂,各地戰火連連,亂世征兆已現,便舉家遷居澎湖列島耕植乞活,也被譽為“開發澎湖的先驅者”。
而真正將台灣、澎湖納入到版圖控製,同樣也是自唐而始,用同時期任永州司馬的柳宗元《嶺南節度饗軍堂記》來說:
“唐製嶺南為五府,府部州以十數,其大小之戎,號令之用,則聽於節度使焉,其外大海多蠻夷,由流求訶陵,西抵大廈康居,環水而國以百數,則統於押蕃舶使焉。”
這裏便已明確指出流求在內的澎湖、台灣,都屬於嶺南節度使管轄範圍。
不過,這裏的管轄更傾向於羈糜附屬,並不進行實際意義上的管理。
這種對台灣、澎湖的羈糜關係,-直從唐朝延續到了兩宋,在北宋年間的台灣甚至還出現了許多“宋錢”,有太平、至道、元佑、天禧等年號。
宋徽宗時期有個泉州知州陸藻,專門作了一篇《泉州修城記》說:“泉州距京師五十有四驛站,連海外之國三十有六島。”
這裏的“海外之國三十有六島”就是說的台灣、澎湖兩片,而“連”的意思就是指代行政隸屬的關係,即徽宗年間的泉州行政區劃,是包括了“三十六島”的澎湖以及台灣附屬的。
到了南宋偏安江南,民間百姓大量外逃遷居澎湖、台灣兩地,南宋朝廷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抽成賦稅、粉飾太平,正式將澎湖劃歸福建路晉江縣管轄。
元朝滅宋,大量不願屈服的漢民南逃海外,前往澎湖定居移民.因為移民澎湖的漢人太多,他們甚至在島上建立了村寨,並種植胡麻、綠豆,還放牧山羊,形成了傳統的男耕漁牧與女子紡織的聚落式社會,同時又往台灣進一步移民。
到了至元二十八年,由於百姓大規模移民海外,為了加強對百姓的管理,元朝派遣楊祥為宣慰使、吳誌鬥為禮部員外郎、阮鑒為兵部員外郎,對台灣進行了第一次試探性招撫。
隻不過,由於對台灣並不熟悉,招撫船隊來到了土著部落的聚居點,雙方因語言不通而發生衝突。
最絡,元軍被殺了人,作為副手之一-的吳誌鬥“失蹤”,元軍被迫返航。
過了六年後,元廷才再度派兵招撫,這一次終於成功(因為帶了一萬五千軍隊)。
為了方便管理招撫後的台灣,元朝在澎湖諸島設置巡檢司,仍隸屬於福建晉江縣,專管巡邏澎湖和查緝罪犯,以及兼辦澎湖鹽課。
澎湖巡檢司的設立,算是中原王朝對澎湖諸島首次真正意義上的行政管理,而非唐宋以來的羈縻附屬。
大明立國初期,也繼承了澎湖巡檢司的建製,但在隨後出於海防與倭寇的問題,又在洪武二十年正式撤銷澎湖巡檢司,並將澎湖島民盡數遷居福建漳、泉二州。
但明朝的禁海遷界政策實際並沒有什麽卵用,還是有許多內地百姓,尤以同安、漳州百姓,為了逃避沉苛賦稅,而陸續逃避澎湖。
時至今日,已有三十八年。
本來,應該還要再等一百多年以後,大明才會因為愈發嚴重的東南沿海倭寇問題,再度複置澎湖巡檢司。
那位明朝曆史文裏的名將“常青藤”俞大猷,也是在嘉靖晚期,朝廷為複置澎湖巡檢司,大肆清剿海賊倭寇的戰役裏麵脫穎而出。
不過……
因為林煜的穿越,對曆史時間線的這麽輕微一撥弄,洪熙皇帝朱高熾現在提前認識到了“禁海”的危害性,也認識到了台灣對於今後大明海權戰略的重要性。
去年年末,朱高熾便已經下旨由內閣、六部定下章程,到了今年年初,朝廷正式敲定對台灣的布局謀劃,同時複設澎湖巡檢司。
率軍出海的主將是鎮遠侯顧興祖,此人嚴格來說算是靖難勳貴,但他的身份也比較尷尬。
因為顧興祖的祖父顧成是靖難之役裏的南軍主將之一(左軍都督),戰敗以後被永樂帝俘虜“招降”。
是不是心甘情願的不好說,但這位顧老將軍確實幫著朱高熾守住了北京。
也因此,導致了南京的顧家滿門被憤怒的建文帝誅殺。
所以鎮遠侯的爵位才輪到了顧興祖這個孫子來繼承。
其主要島嶼為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麵積約為96.6平方公裏,占整個列島總麵積的76.1%。
餘下麵積超過1平方公裏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島嶼,另有53個島嶼麵積都在1平方公裏以下。
澎湖列島居台灣海峽中樞,用海權戰略的角度就是控扼東南,有著“東南鎖匙”的軍事戰略地位。
台灣、澎湖被開發的曆史,最早可追溯至夏商年間,這時的台灣屬於“天下九州”中的揚州。
後世的閩台兩地考古學者,在台灣、澎湖發現了不少商周時期遺留下來的文物、遺址,其中還包括商朝的青銅器。
這就說明,至少在商朝開始,華夏先民就已經在陸續的往台灣遷徙,而且還是先走的澎湖,再前往台灣。
因為澎湖的遺址、器具年份比台灣更久遠。
其後又過了兩千多年……
從五百年亂世的春秋戰國,到始皇帝橫掃六國,建立大一統,再到強漢承秦、漢末三國、五胡亂華、南北朝亂世、隋唐複歸一統,及至五代十國、兩宋元明……還沒到清。
算上三國的孫吳東渡海外,駐軍夷洲(疑似台灣)一年,帶回一千多夷洲百姓。
這麽多年來,中原王朝真正試圖把台灣、澎湖納入到版圖統治,還得是從隋朝才開始。
隋煬帝三次派人前往流求(台灣、澎湖),要求流求國王歡斯渴剌兜投降,但遭到對方拒絕,隻能俘虜數千人而返。
不過,雖然隋煬帝對流求的招撫失敗了,但按照《隋書·東夷傳》中對流求的記載,哪怕沒有了朝廷官府的庇護,民間商人依舊與台灣、澎湖兩地往來密切。
到了唐朝,盛唐之下經濟農業日漸繁榮,中原人口大量南下,對福建開發日臻完成,福建百姓開始陸續往台灣試圖遷居。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施肩吾,這人為唐憲宗(元和中興那位)元和十五年欽點狀元,因為看透官場黑暗,再加上局勢日益混亂,各地戰火連連,亂世征兆已現,便舉家遷居澎湖列島耕植乞活,也被譽為“開發澎湖的先驅者”。
而真正將台灣、澎湖納入到版圖控製,同樣也是自唐而始,用同時期任永州司馬的柳宗元《嶺南節度饗軍堂記》來說:
“唐製嶺南為五府,府部州以十數,其大小之戎,號令之用,則聽於節度使焉,其外大海多蠻夷,由流求訶陵,西抵大廈康居,環水而國以百數,則統於押蕃舶使焉。”
這裏便已明確指出流求在內的澎湖、台灣,都屬於嶺南節度使管轄範圍。
不過,這裏的管轄更傾向於羈糜附屬,並不進行實際意義上的管理。
這種對台灣、澎湖的羈糜關係,-直從唐朝延續到了兩宋,在北宋年間的台灣甚至還出現了許多“宋錢”,有太平、至道、元佑、天禧等年號。
宋徽宗時期有個泉州知州陸藻,專門作了一篇《泉州修城記》說:“泉州距京師五十有四驛站,連海外之國三十有六島。”
這裏的“海外之國三十有六島”就是說的台灣、澎湖兩片,而“連”的意思就是指代行政隸屬的關係,即徽宗年間的泉州行政區劃,是包括了“三十六島”的澎湖以及台灣附屬的。
到了南宋偏安江南,民間百姓大量外逃遷居澎湖、台灣兩地,南宋朝廷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抽成賦稅、粉飾太平,正式將澎湖劃歸福建路晉江縣管轄。
元朝滅宋,大量不願屈服的漢民南逃海外,前往澎湖定居移民.因為移民澎湖的漢人太多,他們甚至在島上建立了村寨,並種植胡麻、綠豆,還放牧山羊,形成了傳統的男耕漁牧與女子紡織的聚落式社會,同時又往台灣進一步移民。
到了至元二十八年,由於百姓大規模移民海外,為了加強對百姓的管理,元朝派遣楊祥為宣慰使、吳誌鬥為禮部員外郎、阮鑒為兵部員外郎,對台灣進行了第一次試探性招撫。
隻不過,由於對台灣並不熟悉,招撫船隊來到了土著部落的聚居點,雙方因語言不通而發生衝突。
最絡,元軍被殺了人,作為副手之一-的吳誌鬥“失蹤”,元軍被迫返航。
過了六年後,元廷才再度派兵招撫,這一次終於成功(因為帶了一萬五千軍隊)。
為了方便管理招撫後的台灣,元朝在澎湖諸島設置巡檢司,仍隸屬於福建晉江縣,專管巡邏澎湖和查緝罪犯,以及兼辦澎湖鹽課。
澎湖巡檢司的設立,算是中原王朝對澎湖諸島首次真正意義上的行政管理,而非唐宋以來的羈縻附屬。
大明立國初期,也繼承了澎湖巡檢司的建製,但在隨後出於海防與倭寇的問題,又在洪武二十年正式撤銷澎湖巡檢司,並將澎湖島民盡數遷居福建漳、泉二州。
但明朝的禁海遷界政策實際並沒有什麽卵用,還是有許多內地百姓,尤以同安、漳州百姓,為了逃避沉苛賦稅,而陸續逃避澎湖。
時至今日,已有三十八年。
本來,應該還要再等一百多年以後,大明才會因為愈發嚴重的東南沿海倭寇問題,再度複置澎湖巡檢司。
那位明朝曆史文裏的名將“常青藤”俞大猷,也是在嘉靖晚期,朝廷為複置澎湖巡檢司,大肆清剿海賊倭寇的戰役裏麵脫穎而出。
不過……
因為林煜的穿越,對曆史時間線的這麽輕微一撥弄,洪熙皇帝朱高熾現在提前認識到了“禁海”的危害性,也認識到了台灣對於今後大明海權戰略的重要性。
去年年末,朱高熾便已經下旨由內閣、六部定下章程,到了今年年初,朝廷正式敲定對台灣的布局謀劃,同時複設澎湖巡檢司。
率軍出海的主將是鎮遠侯顧興祖,此人嚴格來說算是靖難勳貴,但他的身份也比較尷尬。
因為顧興祖的祖父顧成是靖難之役裏的南軍主將之一(左軍都督),戰敗以後被永樂帝俘虜“招降”。
是不是心甘情願的不好說,但這位顧老將軍確實幫著朱高熾守住了北京。
也因此,導致了南京的顧家滿門被憤怒的建文帝誅殺。
所以鎮遠侯的爵位才輪到了顧興祖這個孫子來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