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心說不對?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作者:霸道總裁胖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煜怕其他三人還看不明白,就重新在地上畫出了火星、地球繞日公轉的軌道圖。
而且,這次畫得盡可能貼近模型圖,明確標出了火星、地球,會在哪些周期位置以及公轉角度產生明顯的差異性。?
“原來如此……”
有著前麵的舉例論證,再加上林煜畫出來的簡易天體軌道模型圖,楊榮這個完全不懂天文學的門外漢,這下也終於是看明白了。
簡而言之,就相當於兩車之間相互超車,你超一陣又被我超了回去。
嘶~你超我,我超你?
反應在火星與地球之間的天文現象,就是火星總會發生周期性的逆行現象。
這在後世隻是很普通,也很正常的天文現象,可放到以“地心說(渾天、方天、蓋天嚴格來說都算)”為主的古代天文學這裏,那就壓根無法理解了。
因為“地心說”的地球是不動的,地球才是“恒星”,那火星逆行就是真的“逆行”了,而不是天文現象中的“錯覺”。
楊榮差不多聽明白了,也終於理解,為什麽日心說一定就比地心說來得更精確。
地心說不能解釋的火星逆行,日心說可以解釋,地心說不能解釋的五行逆行,日心說也可以解釋……
這已經完全沒有可比性了!
“等等……”
“林先生,這還是不對!”
鄭和、袁忠徹這兩個在座唯二懂天文學的,幾乎同時開口提出疑問。
剛剛理解了一點的楊榮聞言,不由得一愣:“不對?哪裏不對?”
“日心說不對。”鄭和認真道。
“日心說不對?”
“確切的說,是日心說也有幾個點不能解釋。”
這句話是袁忠徹回答的,似乎是害怕楊榮會錯了意。
“……”
楊榮聽罷倒是沒會錯意,隻是也更加茫然了,渾天說不能解釋火星逆行,但日心說可以解釋。
可現在日心說也有不能解釋的點,天文學到底是有多深奧啊?!
在此之前的楊榮,身兼大明內閣次輔、謹身殿大學士加工部尚書,還有一堆亂七八糟的官銜職務,又有擁立之功,妥妥的位高權重。
嗯——內閣還沒有掌握話語權,跟有著擁立之功,又被新皇倚為心腹的楊榮有什麽關係?
可以說,在楊榮看來,天文學無非就是宣揚皇帝法理,以及為天人感應背書的“神棍”機構。
但現在就連這麽一個“神棍”機構所涉及到的天文學問,也能高深到他完全聽不懂了。
世上學問,果真學無止境!
對於鄭和、袁忠徹的疑惑,林煜也不急躁,緩緩開口問道:“你們兩個覺得日心說也不對,那是哪裏不對呢?”
袁忠徹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之前林煜畫圖用的石頭,在地上先畫了一條筆直的豎線“丨”(注音:gun)。
接著,又在“丨”線的頂點延伸出兩條相反的斜線,全部連起來剛好就是一個△,“丨”線就是這個三角形的高。
“三角視差法?”
林煜一眼就認出了袁忠徹畫的到底是什麽。
楊榮仔細辨別然後回憶了一下,也認出了這是三角視差法,因為這是郭守敬當年編纂《授時曆》的時候,用來給大地測距算曆法的計算方法。
於謙對此了解不多,好奇問道:“林先生,什麽是三角視差法?”
林煜想了想,用盡可能簡單的語句解釋道:“所謂三角視差法,其實很簡單,你看這位袁太醫畫的,就是一個三角視差法的簡易模型。”
林煜說著,對著三角形的底角兩點,分別標注了“甲、乙”,接著又在頂點標注“測量目標”。
“假設,就是我們現在需要測量一個很遠的目標,它可以是樹,也可以是別的什麽東西,但我們與它隔得很遠,且無法直接過去測量,那我們應該怎麽測量它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呢?”
“最常用的辦法就是三角視差法,兩個人或者一個人也可以,分別站在兩個不同的觀測點,這兩個觀測點的連接線就是三角形的基線,基線的長度是可以測量的。”
“接著,隻需要測定不同觀測點,與遠距離觀測目標的視差夾角,就可以通過三角函數……嗯,也就是已知的基線長度,去除以視差夾角,就能得出我們與遠處目標的實際距離。”
怕於謙理解得不夠透徹,林煜幹脆伸出一根大拇指,說道:“你們現在伸出一根手指,放在眼前對準了。”
於謙也不問為什麽,有樣學樣地伸出大拇指平放到眼前。
“先閉上右眼看看,再閉上左眼看看,有什麽不同?”
“嗯?”
於謙一開始還不怎麽理解,等試過了以後才發現,兩隻眼睛分別閉上,單獨看到的手指方向是變動的。
這種平時幾乎不會注意到,也不會在意的小細節,此刻被林煜正好拿來解釋什麽是視差法。
三角視差法,在元朝就被郭守敬拿來測算大地的距離,到了近現代戰爭,還被作為炮兵的必修課。
熱知識:別人對你豎起大拇指,不一定是在誇你厲害,也有可能是在瞄準你。
而三角視差法,也是天文學最常用的,用於測算太陽係外恒星與地球距離的數學方法(迄今為止已經測量了超過顆恒星)。
“你們現在眼睛看到的不同差異,也就是觀測點位不同,所造成的視差,放大到天文尺度上,就是宇宙天體在不同觀測點的角度變化。”
林煜問道:“這應該也是你們兩個想要問的問題吧?”
鄭和微微點頭:“林先生,如果按照日心說來解釋天文學,那地球繞著太陽進行公轉,不應該會因為觀測點的不同,而發生視差,可實際天文能夠觀測到的太陽,卻一直都是一樣的,並不遵循視差法的規律。”
林煜又問:“所以,你們認為不論日心說還是地心說,地球都是靜止不動的?”
“不然呢?”
“那太陽為何會東升西落?”
“林先生,不論日心說還是渾天說,太陽都會東升西落,這並不衝突。”
確實不衝突,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和太陽繞著地球公轉,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太陽東升西落。
即便地球靜止不動,也不影響這個結論。
不對,應該說還是有點影響的……
而且,這次畫得盡可能貼近模型圖,明確標出了火星、地球,會在哪些周期位置以及公轉角度產生明顯的差異性。?
“原來如此……”
有著前麵的舉例論證,再加上林煜畫出來的簡易天體軌道模型圖,楊榮這個完全不懂天文學的門外漢,這下也終於是看明白了。
簡而言之,就相當於兩車之間相互超車,你超一陣又被我超了回去。
嘶~你超我,我超你?
反應在火星與地球之間的天文現象,就是火星總會發生周期性的逆行現象。
這在後世隻是很普通,也很正常的天文現象,可放到以“地心說(渾天、方天、蓋天嚴格來說都算)”為主的古代天文學這裏,那就壓根無法理解了。
因為“地心說”的地球是不動的,地球才是“恒星”,那火星逆行就是真的“逆行”了,而不是天文現象中的“錯覺”。
楊榮差不多聽明白了,也終於理解,為什麽日心說一定就比地心說來得更精確。
地心說不能解釋的火星逆行,日心說可以解釋,地心說不能解釋的五行逆行,日心說也可以解釋……
這已經完全沒有可比性了!
“等等……”
“林先生,這還是不對!”
鄭和、袁忠徹這兩個在座唯二懂天文學的,幾乎同時開口提出疑問。
剛剛理解了一點的楊榮聞言,不由得一愣:“不對?哪裏不對?”
“日心說不對。”鄭和認真道。
“日心說不對?”
“確切的說,是日心說也有幾個點不能解釋。”
這句話是袁忠徹回答的,似乎是害怕楊榮會錯了意。
“……”
楊榮聽罷倒是沒會錯意,隻是也更加茫然了,渾天說不能解釋火星逆行,但日心說可以解釋。
可現在日心說也有不能解釋的點,天文學到底是有多深奧啊?!
在此之前的楊榮,身兼大明內閣次輔、謹身殿大學士加工部尚書,還有一堆亂七八糟的官銜職務,又有擁立之功,妥妥的位高權重。
嗯——內閣還沒有掌握話語權,跟有著擁立之功,又被新皇倚為心腹的楊榮有什麽關係?
可以說,在楊榮看來,天文學無非就是宣揚皇帝法理,以及為天人感應背書的“神棍”機構。
但現在就連這麽一個“神棍”機構所涉及到的天文學問,也能高深到他完全聽不懂了。
世上學問,果真學無止境!
對於鄭和、袁忠徹的疑惑,林煜也不急躁,緩緩開口問道:“你們兩個覺得日心說也不對,那是哪裏不對呢?”
袁忠徹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之前林煜畫圖用的石頭,在地上先畫了一條筆直的豎線“丨”(注音:gun)。
接著,又在“丨”線的頂點延伸出兩條相反的斜線,全部連起來剛好就是一個△,“丨”線就是這個三角形的高。
“三角視差法?”
林煜一眼就認出了袁忠徹畫的到底是什麽。
楊榮仔細辨別然後回憶了一下,也認出了這是三角視差法,因為這是郭守敬當年編纂《授時曆》的時候,用來給大地測距算曆法的計算方法。
於謙對此了解不多,好奇問道:“林先生,什麽是三角視差法?”
林煜想了想,用盡可能簡單的語句解釋道:“所謂三角視差法,其實很簡單,你看這位袁太醫畫的,就是一個三角視差法的簡易模型。”
林煜說著,對著三角形的底角兩點,分別標注了“甲、乙”,接著又在頂點標注“測量目標”。
“假設,就是我們現在需要測量一個很遠的目標,它可以是樹,也可以是別的什麽東西,但我們與它隔得很遠,且無法直接過去測量,那我們應該怎麽測量它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呢?”
“最常用的辦法就是三角視差法,兩個人或者一個人也可以,分別站在兩個不同的觀測點,這兩個觀測點的連接線就是三角形的基線,基線的長度是可以測量的。”
“接著,隻需要測定不同觀測點,與遠距離觀測目標的視差夾角,就可以通過三角函數……嗯,也就是已知的基線長度,去除以視差夾角,就能得出我們與遠處目標的實際距離。”
怕於謙理解得不夠透徹,林煜幹脆伸出一根大拇指,說道:“你們現在伸出一根手指,放在眼前對準了。”
於謙也不問為什麽,有樣學樣地伸出大拇指平放到眼前。
“先閉上右眼看看,再閉上左眼看看,有什麽不同?”
“嗯?”
於謙一開始還不怎麽理解,等試過了以後才發現,兩隻眼睛分別閉上,單獨看到的手指方向是變動的。
這種平時幾乎不會注意到,也不會在意的小細節,此刻被林煜正好拿來解釋什麽是視差法。
三角視差法,在元朝就被郭守敬拿來測算大地的距離,到了近現代戰爭,還被作為炮兵的必修課。
熱知識:別人對你豎起大拇指,不一定是在誇你厲害,也有可能是在瞄準你。
而三角視差法,也是天文學最常用的,用於測算太陽係外恒星與地球距離的數學方法(迄今為止已經測量了超過顆恒星)。
“你們現在眼睛看到的不同差異,也就是觀測點位不同,所造成的視差,放大到天文尺度上,就是宇宙天體在不同觀測點的角度變化。”
林煜問道:“這應該也是你們兩個想要問的問題吧?”
鄭和微微點頭:“林先生,如果按照日心說來解釋天文學,那地球繞著太陽進行公轉,不應該會因為觀測點的不同,而發生視差,可實際天文能夠觀測到的太陽,卻一直都是一樣的,並不遵循視差法的規律。”
林煜又問:“所以,你們認為不論日心說還是地心說,地球都是靜止不動的?”
“不然呢?”
“那太陽為何會東升西落?”
“林先生,不論日心說還是渾天說,太陽都會東升西落,這並不衝突。”
確實不衝突,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和太陽繞著地球公轉,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太陽東升西落。
即便地球靜止不動,也不影響這個結論。
不對,應該說還是有點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