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地緣均勢(上)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作者:霸道總裁胖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朝上國既是大明的自信,同樣也是大明(所有中原王朝)的弱點。
想到這話說出來有些大不敬,鄭和選擇了閉口不言。
林煜還在繼續說道:“所以,大明與外藩之間的外交規則,不能再沿用傳統的那一套了。”
“具體怎麽搞,我們等下再說,現在先講怎麽去做好大國博弈中的地緣均勢。”
“拉盟友算是最為常用的辦法,除此以外,我將地緣均勢所有能用到的方式,大致分類為五種應對手段。”
“分而治之、補償政策、軍備競賽、外交結盟、權力均衡。”
林煜說罷起身來到地圖前,伸手指著地圖上碎了一地,比另一邊的“好兄弟”神聖羅馬帝國差不太多的小日本。
“正好,我們這次就用日本來舉例。”
“為什麽不是蒙古?”
鄭和有些疑惑,因為在他看來,日本離大明還挺遠的,中間隔了大海,威脅性肯定沒有蒙古來得大。
蒙古可是與大明直接接壤了,還讓大明被迫在九邊囤駐重兵,給大明的國庫財政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因為我不喜歡日本。”
“……”
“而且,日本相對蒙古而言,看似對我大明沒什麽威脅,但我前麵講課的時候已經說過,日本由於其特殊的地緣環境,注定是一個敵視所有大陸文明的國家,在大明強勢的時候,日本會屈服,而大明要是弱勢,日本就會蹬鼻子上臉,甚至直接渡海主動發起進攻。”
鄭和聞言點點頭,他是有親自帶兵去過日本的,雖然是出海下西洋的時候順道去了一趟,帶著幾萬大軍和戰船,給日本的幕府帶去了大明永樂皇帝的冊封聖旨。
鄭和當時還以為要打一仗,結果日本直接就滑跪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日本對大明的態度別說友好了,他們還很幹脆殺了朱元璋派去的使者團,大言不慚地給朱元璋回信,讓大明好自為之,不要妄圖渡海進兵。
說什麽元朝蒙古人就是前車之鑒,大明敢去,那日本就敢把大明的軍隊,丟到海裏麵喂魚。
如此囂張,自然是讓洪武皇帝怒不可遏。
但當時的大明尚未統一全國,張士誠、陳友諒等餘部割據勢力死而不僵,所以朱元璋就暫時忍了下來。
到後麵,也就不了了之了……
國與國之間,不是腦子一熱就要開戰的。
開戰隻是最後的手段,在此之前還要無限反思博弈,去考量打起來到底劃不劃算。
對那時候的大明來說,渡海進兵日本太遠了,打下來也不劃算。
“日本太遠了,雖然以其本身的低微國力對我大明似乎構不成威脅,但我大明實際上也很難拿對麵有什麽太好的辦法。”
“因為打仗要錢,日本又離得遠,土地狹窄多山,不適合耕種殖民,日本諸島本身也有著高密度的人口,同樣不利於我大明百姓前往殖民。”
“所以,當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博弈,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正好可以采用地緣均勢的手段去應對!”
林煜拿日本來舉例,一方麵是單純的厭惡,另一方麵也是根據曆史時間線在解說。
“首先,日本是在三十年前,才通過和平談判的形式,勉強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麵。”
“為了統一日本,日本的室町幕府作為實際掌權者,自然也因此而付出了代價!”
“簡單來說,就跟隋朝統一天下一樣,看似已經大一統,但實則內部矛盾極其尖銳,從南北東西之間的地域矛盾,到地方門閥舊族勢力的盤根錯節,連堂堂開國皇帝,都因為門閥的限製,而不能隨意寵幸妃子,還被自己的皇後氣到離家出走!”
這也算是隋文帝楊堅最讓後人誤解的一個點——“怕老婆”。
嗬嗬。
不會真的有人以為,一個開國皇帝會怕老婆吧?
隋文帝並不是害怕獨孤皇後,而是受製於獨孤皇後代表的關隴門閥。
應該說,隋文帝本身就出自關隴門閥裏最強大的八柱國,連後麵的李唐皇室也是來自八柱國下麵的十二大將軍。
妥妥的天潢貴胄,權力的遊戲!
楊榮也跟著說道:“隋二世而亡,晉八王之亂,二者殊途同歸,皆是亡於門閥勳貴!”
楊榮作為士大夫的一員,對門閥肯定是沒啥好感的。
漢唐存在的那種頂級門閥不滅,別說百姓沒好日子過,士大夫階級同樣也永無出頭之日。
說起來,宋元明清的士大夫們,還得好好感謝一下黃巢。
雖說是時勢造英雄,但若沒有黃巢把這些頂級門閥給一鍋端了。
就算有科舉,對門閥而言,也遠遠構不成傷筋動骨。
畢竟,連天可汗李世民,都沒法讓五姓七望,把他家的李姓排在第一位。
“嗯,日本也是差不多的,隻不過他們的情況更為複雜,內部的矛盾也更為尖銳。”
林煜繼續說道:“三十年前,日本幕府通過談判的形式,讓南朝的國王(天皇)與其擁護的武家貴族們,服從了北朝幕府與國王,從而名義上完成了國家統一。
但緊隨其後,北朝幕府便出爾反爾,違背了當初的約定,使南朝國王一脈就此失去了王位的繼承權,淪為連宗室都算不上的尷尬身份。”
楊榮撚著胡須說道:“日本的幕府不守規矩,背棄約定,這是在為今後的動蕩埋下禍根啊!”
雖然去年大明就有派遣使節,去過一趟日本,但那時候談的主要是海貿朝貢,以及暗地裏勘探銀礦,對日本的政治格局並沒有如此詳細的了解。
林煜看著楊榮的興奮神態,都有點忍不住想要提醒一下他了。
你特麽馬甲快兜不住了喂!
“沒錯,日本幕府的這種行為,確實讓南朝的國王,與南朝的武家貴族們感到非常不滿,這個不滿隻要有外部力量稍加醞釀挑撥,就可重新讓日本陷入到分裂之中。”
“這就是對日本地緣均勢的第一步,分而治之。”
“除了日本南朝與北朝存在矛盾,還有日本沿海的武家貴族,與日本內陸的武家貴族,同樣也存在著矛盾。”
於謙問道:“這又是為何?”
“因為錢。”
林煜說道:“與大明、朝鮮的貿易,可以為沿海的地方貴族們謀求利益,有了錢,這些沿海貴族就能增加軍備,實力變強。而內陸貴族就不同了,他們唯一增加收入的方式,就是盤剝農民,變強的速度隻會越來越跟不上沿海的貴族。”
“這就會打破沿海貴族與內陸貴族的均勢,矛盾的根源就此埋下!”
想到這話說出來有些大不敬,鄭和選擇了閉口不言。
林煜還在繼續說道:“所以,大明與外藩之間的外交規則,不能再沿用傳統的那一套了。”
“具體怎麽搞,我們等下再說,現在先講怎麽去做好大國博弈中的地緣均勢。”
“拉盟友算是最為常用的辦法,除此以外,我將地緣均勢所有能用到的方式,大致分類為五種應對手段。”
“分而治之、補償政策、軍備競賽、外交結盟、權力均衡。”
林煜說罷起身來到地圖前,伸手指著地圖上碎了一地,比另一邊的“好兄弟”神聖羅馬帝國差不太多的小日本。
“正好,我們這次就用日本來舉例。”
“為什麽不是蒙古?”
鄭和有些疑惑,因為在他看來,日本離大明還挺遠的,中間隔了大海,威脅性肯定沒有蒙古來得大。
蒙古可是與大明直接接壤了,還讓大明被迫在九邊囤駐重兵,給大明的國庫財政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因為我不喜歡日本。”
“……”
“而且,日本相對蒙古而言,看似對我大明沒什麽威脅,但我前麵講課的時候已經說過,日本由於其特殊的地緣環境,注定是一個敵視所有大陸文明的國家,在大明強勢的時候,日本會屈服,而大明要是弱勢,日本就會蹬鼻子上臉,甚至直接渡海主動發起進攻。”
鄭和聞言點點頭,他是有親自帶兵去過日本的,雖然是出海下西洋的時候順道去了一趟,帶著幾萬大軍和戰船,給日本的幕府帶去了大明永樂皇帝的冊封聖旨。
鄭和當時還以為要打一仗,結果日本直接就滑跪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日本對大明的態度別說友好了,他們還很幹脆殺了朱元璋派去的使者團,大言不慚地給朱元璋回信,讓大明好自為之,不要妄圖渡海進兵。
說什麽元朝蒙古人就是前車之鑒,大明敢去,那日本就敢把大明的軍隊,丟到海裏麵喂魚。
如此囂張,自然是讓洪武皇帝怒不可遏。
但當時的大明尚未統一全國,張士誠、陳友諒等餘部割據勢力死而不僵,所以朱元璋就暫時忍了下來。
到後麵,也就不了了之了……
國與國之間,不是腦子一熱就要開戰的。
開戰隻是最後的手段,在此之前還要無限反思博弈,去考量打起來到底劃不劃算。
對那時候的大明來說,渡海進兵日本太遠了,打下來也不劃算。
“日本太遠了,雖然以其本身的低微國力對我大明似乎構不成威脅,但我大明實際上也很難拿對麵有什麽太好的辦法。”
“因為打仗要錢,日本又離得遠,土地狹窄多山,不適合耕種殖民,日本諸島本身也有著高密度的人口,同樣不利於我大明百姓前往殖民。”
“所以,當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博弈,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正好可以采用地緣均勢的手段去應對!”
林煜拿日本來舉例,一方麵是單純的厭惡,另一方麵也是根據曆史時間線在解說。
“首先,日本是在三十年前,才通過和平談判的形式,勉強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麵。”
“為了統一日本,日本的室町幕府作為實際掌權者,自然也因此而付出了代價!”
“簡單來說,就跟隋朝統一天下一樣,看似已經大一統,但實則內部矛盾極其尖銳,從南北東西之間的地域矛盾,到地方門閥舊族勢力的盤根錯節,連堂堂開國皇帝,都因為門閥的限製,而不能隨意寵幸妃子,還被自己的皇後氣到離家出走!”
這也算是隋文帝楊堅最讓後人誤解的一個點——“怕老婆”。
嗬嗬。
不會真的有人以為,一個開國皇帝會怕老婆吧?
隋文帝並不是害怕獨孤皇後,而是受製於獨孤皇後代表的關隴門閥。
應該說,隋文帝本身就出自關隴門閥裏最強大的八柱國,連後麵的李唐皇室也是來自八柱國下麵的十二大將軍。
妥妥的天潢貴胄,權力的遊戲!
楊榮也跟著說道:“隋二世而亡,晉八王之亂,二者殊途同歸,皆是亡於門閥勳貴!”
楊榮作為士大夫的一員,對門閥肯定是沒啥好感的。
漢唐存在的那種頂級門閥不滅,別說百姓沒好日子過,士大夫階級同樣也永無出頭之日。
說起來,宋元明清的士大夫們,還得好好感謝一下黃巢。
雖說是時勢造英雄,但若沒有黃巢把這些頂級門閥給一鍋端了。
就算有科舉,對門閥而言,也遠遠構不成傷筋動骨。
畢竟,連天可汗李世民,都沒法讓五姓七望,把他家的李姓排在第一位。
“嗯,日本也是差不多的,隻不過他們的情況更為複雜,內部的矛盾也更為尖銳。”
林煜繼續說道:“三十年前,日本幕府通過談判的形式,讓南朝的國王(天皇)與其擁護的武家貴族們,服從了北朝幕府與國王,從而名義上完成了國家統一。
但緊隨其後,北朝幕府便出爾反爾,違背了當初的約定,使南朝國王一脈就此失去了王位的繼承權,淪為連宗室都算不上的尷尬身份。”
楊榮撚著胡須說道:“日本的幕府不守規矩,背棄約定,這是在為今後的動蕩埋下禍根啊!”
雖然去年大明就有派遣使節,去過一趟日本,但那時候談的主要是海貿朝貢,以及暗地裏勘探銀礦,對日本的政治格局並沒有如此詳細的了解。
林煜看著楊榮的興奮神態,都有點忍不住想要提醒一下他了。
你特麽馬甲快兜不住了喂!
“沒錯,日本幕府的這種行為,確實讓南朝的國王,與南朝的武家貴族們感到非常不滿,這個不滿隻要有外部力量稍加醞釀挑撥,就可重新讓日本陷入到分裂之中。”
“這就是對日本地緣均勢的第一步,分而治之。”
“除了日本南朝與北朝存在矛盾,還有日本沿海的武家貴族,與日本內陸的武家貴族,同樣也存在著矛盾。”
於謙問道:“這又是為何?”
“因為錢。”
林煜說道:“與大明、朝鮮的貿易,可以為沿海的地方貴族們謀求利益,有了錢,這些沿海貴族就能增加軍備,實力變強。而內陸貴族就不同了,他們唯一增加收入的方式,就是盤剝農民,變強的速度隻會越來越跟不上沿海的貴族。”
“這就會打破沿海貴族與內陸貴族的均勢,矛盾的根源就此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