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用之於民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作者:霸道總裁胖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原吉仍舊還處於震撼當中,他理解得比於謙更為透徹。
因為他想到了如今大明的處境,永樂皇帝剛剛駕崩,國庫空虛,而陛下又要重新開海,又要對外征戰,奪取日本銀礦,開拓海外領地。
這些都需要花錢。
所以錢從哪裏來?
發國債唄!
通過現在的減稅,與發行國債,去集中錢來辦大事。
而國債因為有利可圖,再加上消費者的短視(理性有限)、借債約束(減稅增加當前收入)和代際財富再分配(利己主義),反而會刺激消費,增加稅收。
增加的稅收,正好能夠償付國債的本息。
所以,理論上,隻要國家不斷的增加債務上限,那就能源源不斷的刺激消費,增加財富稅收。
也就是債務越多,財富越多。
而且,為了獲得更多財富,國家也必然會去執行這一點,去創造更多的債務。
債務的進一步增加,就又需要百姓去更多的花錢消費,否則就難以維持這種“債務—稅收”的循環經濟模式。
但百姓的花錢能力終究是有限的……
那有沒有什麽辦法,能快速增加百姓花錢的速度呢?
有。
那就是……生孩子!
人口的快速增長,也會促進消費的增長。
這就是俗稱的人口紅利。
有了人口紅利,那“稅收—債務”的財政循環,就能維持下去了……
夏原吉還在皺眉思索中。
於謙卻猛然起身開口喊道:“林先生,這不對!”
林煜一臉平靜問道:“有何不對?”
於謙說道:“百姓…不是禽牲!”
這短短的一句話,有如落入平靜湖麵的一塊千鈞巨石。
本來還在思索糾結的夏原吉,瞬間明悟過來。
對啊!
百姓不是禽牲……
這般居高臨下,仿佛除了朝廷以外,天下萬民都是被蓄養的禽牲。
禽牲的存在意義是什麽?
下崽,賣錢,下崽,賣錢……
林煜臉色也不再平靜,他緩緩張口說道:“是啊!百姓不是禽牲,我也早就與你們說過,稅收的真正意義,隻在於八個字。”
“什麽?”
夏原吉下意識地問出來,問完他就閉嘴了。
因為他想起來了,最開始林先生就說過的八個字……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於謙代為念了出來。
這八字真言,既可以看做是給世人展示了惡魔的殘暴,從而讓世人重新去信仰聖光。
同樣可以視為純粹國債資本主義的補丁!
林煜並不打算完全參考美國國債,別看美債玩得爽快,也的確做到了短期的財政增長,還帶來了世界霸權。
但這一切並不是免費的。
資本主義的絕對貪婪,決定了資本主義的王朝,不存在不消費的群體,消費就是基本需求。
當債務與稅收的財政循環,所創造出來的財富,隻有單純的稅收,而沒有對社會的財政回攏,那就是變相的搜刮民財。
美債便是這個結果,債台高築,以至於每年的利息都難以償付。
之所以還能維持,全靠它們的航母編隊!
林煜卻不打算這麽做,大明確實足夠強大,不說單挑全世界,至少單挑整個東亞和美洲絕對沒有什麽問題。
可隻取之於民,而不用之於民。
那帶來的不是國富民強,而是極端帝國主義。
任何走向了極端的帝國,哪怕有著再多的殖民地吸血,也會在時間的推移之下,慢慢走向崩潰和毀滅。
……
夏原吉的牢房跟林煜不在一起,因為天牢經曆動亂以後,如今空出了很多房間。
於謙都搬出去了。
他本來還不想搬的,但林煜喜歡住“單人豪華間”,所以於謙就搬到了隔壁。
也就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於謙會過來串門,而後一待就是一整天。
為什麽不是早上來?
因為早上林煜起不來。
……
傍晚時分。
夏原吉剛剛換回自己的幹淨朝服,就緊接著被召覲麵聖。
具體也沒什麽事,就是朱高熾要問問,今天林先生又講了什麽內容。
雖然朱高熾在天牢放了錦衣衛,但錦衣衛抄書哪有夏原吉這位重臣親口轉述,來得更為清晰明了啊?
而且,對於謙的態度,朱高熾現在也還是有些拿捏不定。
夏原吉花了小一個時辰,才將分稅製、官紳一體納糧、新稅卒和皇權下鄉、大明國債,為朱高熾解釋了個大概。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朱高熾聽完夏原吉複述的課程內容,久久無法平靜。
從分稅製到官紳一體納糧,朝廷與地方、百姓的稅收博弈,再到新稅卒與皇權下鄉,再到最後的大明國債。
這一切的核心,都始終貫穿圍繞這八個字。
沒有這八個字,那所有一切都隻是空中樓閣,無非是朝廷在強行斂財。
“林先生果真是當世大賢,隻要新稅卒能夠成功籌建,那不論分稅製,還是官紳一體納糧,都可真正推行下鄉。”
“有了分稅製與官紳一體納糧,那攤賦入畝的隱患,就可真正解決,而朝廷也可真正做到控製地方鄉鎮,而不必擔憂鄉紳歪曲朝廷政令,貪汙瀆職,欺民斂財了。”
“還有這大明國債……”
朱高熾說著,心頭不由湧起濃濃佩服。
在他看來,這國債簡直就是為了如今的大明量身定做的。
現在的大明強大嗎?
當然強大,不強大,蒙古人早就南下,周邊列國又豈會乖乖臣服?
可強大歸強大,國庫窮也是真滴窮。
仁宗宣宗以後的大明整體戰略收縮,既是因為皇帝換得太快,破壞了國家正常的權力中樞,同樣也是在於大明的中央財政,有些枯竭崩盤了。
國家沒有錢,自然也就無法維持戰略擴張。
也是因為沒錢,交趾才被迫放棄。
或許宣宗的本意,是先舍棄了交趾,安心搞經濟,等過兩年再做打算。
要不然,一個敢出兵北征,震懾奴兒幹都司,又想要重新開海下西洋的皇帝,會連這麽點魄力都沒有?
歸根結底在於,北征花的錢,比南征交趾要便宜。
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宣宗高估了自己的存世年數,正如當年的周世宗,同樣高估了自己的壽命。
十年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天下太平!
但上天連一個十年都不願意給周世宗……
因為他想到了如今大明的處境,永樂皇帝剛剛駕崩,國庫空虛,而陛下又要重新開海,又要對外征戰,奪取日本銀礦,開拓海外領地。
這些都需要花錢。
所以錢從哪裏來?
發國債唄!
通過現在的減稅,與發行國債,去集中錢來辦大事。
而國債因為有利可圖,再加上消費者的短視(理性有限)、借債約束(減稅增加當前收入)和代際財富再分配(利己主義),反而會刺激消費,增加稅收。
增加的稅收,正好能夠償付國債的本息。
所以,理論上,隻要國家不斷的增加債務上限,那就能源源不斷的刺激消費,增加財富稅收。
也就是債務越多,財富越多。
而且,為了獲得更多財富,國家也必然會去執行這一點,去創造更多的債務。
債務的進一步增加,就又需要百姓去更多的花錢消費,否則就難以維持這種“債務—稅收”的循環經濟模式。
但百姓的花錢能力終究是有限的……
那有沒有什麽辦法,能快速增加百姓花錢的速度呢?
有。
那就是……生孩子!
人口的快速增長,也會促進消費的增長。
這就是俗稱的人口紅利。
有了人口紅利,那“稅收—債務”的財政循環,就能維持下去了……
夏原吉還在皺眉思索中。
於謙卻猛然起身開口喊道:“林先生,這不對!”
林煜一臉平靜問道:“有何不對?”
於謙說道:“百姓…不是禽牲!”
這短短的一句話,有如落入平靜湖麵的一塊千鈞巨石。
本來還在思索糾結的夏原吉,瞬間明悟過來。
對啊!
百姓不是禽牲……
這般居高臨下,仿佛除了朝廷以外,天下萬民都是被蓄養的禽牲。
禽牲的存在意義是什麽?
下崽,賣錢,下崽,賣錢……
林煜臉色也不再平靜,他緩緩張口說道:“是啊!百姓不是禽牲,我也早就與你們說過,稅收的真正意義,隻在於八個字。”
“什麽?”
夏原吉下意識地問出來,問完他就閉嘴了。
因為他想起來了,最開始林先生就說過的八個字……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於謙代為念了出來。
這八字真言,既可以看做是給世人展示了惡魔的殘暴,從而讓世人重新去信仰聖光。
同樣可以視為純粹國債資本主義的補丁!
林煜並不打算完全參考美國國債,別看美債玩得爽快,也的確做到了短期的財政增長,還帶來了世界霸權。
但這一切並不是免費的。
資本主義的絕對貪婪,決定了資本主義的王朝,不存在不消費的群體,消費就是基本需求。
當債務與稅收的財政循環,所創造出來的財富,隻有單純的稅收,而沒有對社會的財政回攏,那就是變相的搜刮民財。
美債便是這個結果,債台高築,以至於每年的利息都難以償付。
之所以還能維持,全靠它們的航母編隊!
林煜卻不打算這麽做,大明確實足夠強大,不說單挑全世界,至少單挑整個東亞和美洲絕對沒有什麽問題。
可隻取之於民,而不用之於民。
那帶來的不是國富民強,而是極端帝國主義。
任何走向了極端的帝國,哪怕有著再多的殖民地吸血,也會在時間的推移之下,慢慢走向崩潰和毀滅。
……
夏原吉的牢房跟林煜不在一起,因為天牢經曆動亂以後,如今空出了很多房間。
於謙都搬出去了。
他本來還不想搬的,但林煜喜歡住“單人豪華間”,所以於謙就搬到了隔壁。
也就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於謙會過來串門,而後一待就是一整天。
為什麽不是早上來?
因為早上林煜起不來。
……
傍晚時分。
夏原吉剛剛換回自己的幹淨朝服,就緊接著被召覲麵聖。
具體也沒什麽事,就是朱高熾要問問,今天林先生又講了什麽內容。
雖然朱高熾在天牢放了錦衣衛,但錦衣衛抄書哪有夏原吉這位重臣親口轉述,來得更為清晰明了啊?
而且,對於謙的態度,朱高熾現在也還是有些拿捏不定。
夏原吉花了小一個時辰,才將分稅製、官紳一體納糧、新稅卒和皇權下鄉、大明國債,為朱高熾解釋了個大概。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朱高熾聽完夏原吉複述的課程內容,久久無法平靜。
從分稅製到官紳一體納糧,朝廷與地方、百姓的稅收博弈,再到新稅卒與皇權下鄉,再到最後的大明國債。
這一切的核心,都始終貫穿圍繞這八個字。
沒有這八個字,那所有一切都隻是空中樓閣,無非是朝廷在強行斂財。
“林先生果真是當世大賢,隻要新稅卒能夠成功籌建,那不論分稅製,還是官紳一體納糧,都可真正推行下鄉。”
“有了分稅製與官紳一體納糧,那攤賦入畝的隱患,就可真正解決,而朝廷也可真正做到控製地方鄉鎮,而不必擔憂鄉紳歪曲朝廷政令,貪汙瀆職,欺民斂財了。”
“還有這大明國債……”
朱高熾說著,心頭不由湧起濃濃佩服。
在他看來,這國債簡直就是為了如今的大明量身定做的。
現在的大明強大嗎?
當然強大,不強大,蒙古人早就南下,周邊列國又豈會乖乖臣服?
可強大歸強大,國庫窮也是真滴窮。
仁宗宣宗以後的大明整體戰略收縮,既是因為皇帝換得太快,破壞了國家正常的權力中樞,同樣也是在於大明的中央財政,有些枯竭崩盤了。
國家沒有錢,自然也就無法維持戰略擴張。
也是因為沒錢,交趾才被迫放棄。
或許宣宗的本意,是先舍棄了交趾,安心搞經濟,等過兩年再做打算。
要不然,一個敢出兵北征,震懾奴兒幹都司,又想要重新開海下西洋的皇帝,會連這麽點魄力都沒有?
歸根結底在於,北征花的錢,比南征交趾要便宜。
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宣宗高估了自己的存世年數,正如當年的周世宗,同樣高估了自己的壽命。
十年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天下太平!
但上天連一個十年都不願意給周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