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四丫定親
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 作者:張如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飯孫六金到底沒有留在張家吃,畢竟張家還有未出閣的女眷,他留在張家不方便。
等人走了,徐氏才得空向兒子打聽:“孫家怎麽說?這孫家還是縣裏人呢,太不會辦事了,再怎麽著也應該請個媒人過來呀!”
張平安實話實說道:“之前咱們家讓媒人去說的是孫家老三,我估摸著這孫家老三可能沒看上咱們家,今兒這孫六金是來說想把說親的人換成他,他父母也同意,問咱們家什麽想法,如果咱們也覺得行的話,他就讓他父母托媒人來提親”。
徐氏聽了後使勁兒拍了一下大腿,喜道:“成啊,這怎麽不成,何況這孫六金還在書院進學,往後說不得也能考個童生秀才啥的,那你四姐不就成了秀才娘子了嗎?我不就成了秀才嶽母了?大好事啊!”
張平安點點頭道:“這孫六金是個聰明的,即使往後考不上童生秀才。憑他的聰明伶俐勁兒,還有那手打算盤的手藝,當個賬房綽綽有餘,吃飯是不愁的,而且性子也不錯”。
“等你爹明兒回來了看他怎麽說,他要也覺得行的話,咱們就趕緊定下來”,徐氏道。
四丫還不知道剛才來的少年郎可能就是她以後的夫君了,最近她也在暗暗著急,眼看著已經快過女兒家的花季了,再往後怕越發說不上好人家。
第二日晌午張老二就回來了,徐氏迫不及待的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咱們可得趕緊定下,這門親事很不錯,再拖下去四丫就成老姑娘了。”
張老二果斷道:“明天就讓媒人去回話,讓他們家盡快來提親”。
媒人辦事速度很快,兩邊傳話後把定親的日子定在了本月18日,到時候辦酒和迎親都在縣城辦,回鄉下太不方便了。
“那村兒裏的親戚咋辦,讓他們都來縣裏吃酒也行不通啊”,徐氏發愁道。
張平安覺得其實沒什麽:“娘,到時候無非就是在鄉下再辦一場就是了,給村裏人補一次席麵”。
張老二也覺得從縣裏去鄉下迎親不可行,到時候新郎這邊迎完親後都趕不上拜堂吃席了,還不如重新在鄉下再補一場席麵,“就按兒子說的辦吧,到時候讓自家實在親戚來縣裏吃酒,剩餘的關係遠的在鄉下重新再補一次席麵就是了。”
“隻能這樣了”,徐氏點頭道。
一晃到了五月十八,孫家前來下聘,張平安特意給夫子告了半日假,張老大張老三兩家也都特意從鄉下趕到縣城來,院子裏地方小,自家是擺不了席麵的,隻能在館子裏麵訂兩桌,張老二還特意去跟金寶爺奶說了今晚家裏人要去借宿一宿,兩家關係親近,這點小事兒沒得說。
張老大張老三兩家也有二十幾口子人,二柱還有大河二河都把兩家的孩子也帶在身邊,按照習俗,孫家那邊得給孩子紅包的,這個喜錢可不能漏了。
大柱這幾年過去人頹喪了不少,英娘到現在也沒孩子,斷斷續續在吃藥調理,臉色看著比從前好很多,兩口子跟這股熱鬧格格不入,也沒什麽事做,隻能喝茶嗑瓜子兒。
大河接手了張老三的山貨生意,不是張老三以前那種小打小鬧的,而是大批的販貨,養家糊口不成問題,何況還有老兩口時不時的補貼,日子過得滋潤的很。
二河則是在鎮上錢莊當賬房,雖說賺的不算很多,也比在地裏刨食強,而且勝在安穩,風不吹雨不淋的,看著比同齡人年輕不少。
今日為了長臉,特意都穿著各自最好的衣裳來的縣城,都是細棉布的,馬氏甚至還穿了一身緞子,看著不比城裏人差什麽。
剛到巳時,孫家就吹吹打打的過來了,媒人跟在旁邊,好話不要錢似的一個勁兒叭叭個不停,孫六金今天也特意捯飭了一番跟著自家老爹過來的。
孫老爹人長得清瘦,看著像讀過書的,個子不高不矮,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一雙眼睛直冒精光,看得出來是個精明人。
一下騾車就對張老二拱手笑道:“想必這位就是親家公了吧”?
張老二回禮道:“正是,快請院子裏坐!”
孫家一行人這才依次進去,有族親幫忙抬了聘禮,酒肉布匹和禮餅俱全,禮數還算周到,另外還帶了不少紅綢紮的禮盒,不知道裝的什麽東西。
李氏和馬氏看的羨慕不已,馬氏暗暗想著得跟徐氏說說給自家二花也留意一下,找一個縣裏的好夫婿,到時候說出去臉上也有光。
兩邊眾人邊喝茶邊吃東西,把迎親流程商量的差不多了後,也到了午飯時間,張老二和張平安領著眾人去定好的館子裏麵吃飯。
這就是縣城的不便了,地方太小,都沒辦法辦席,隻能去館子裏吃,一場喜事辦下來花費不菲。
張老二本來想找個小館子吃,但是張平安覺得這是事關女兒家一輩子的大事,酒席錢不能省,去大酒樓吃飯一是飯菜確實排場一些,二來也讓男方家不敢小瞧了自家。
孫家和張家一樣,也是分家不分戶,一大家子三十幾口人,光孫六金同輩的堂兄弟就有12個,一大家子的人住在一起想想就頭痛,張平安都為自家四姐以後的婆媳關係和妯娌關係擔憂了,徐氏卻不以為然,覺得哪個女人都是這樣過來的,熬一熬就好了。
一頓飯直吃到申時才結束,馬氏來了縣城這一遭,內心也開始蠢蠢欲動,琢磨著想搬來縣裏,跟張老三一說,張老三也有點意動,但是想一想現實情況又不允許。
等眾人回到張家住的院子裏麵,又喝了幾碗茶,孫家眾人就告辭離開了。
徐氏這才開始歸置聘禮,也要給張家眾人準備回禮,這時候才發現,孫家準備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樣子貨,真正算起來其實不值幾個錢,跟大丫二丫三丫幾個成親的時候強不了多少。
“哎喲,我的老天爺哎,虧大發了”,徐氏拉過張老二和張平安到房裏說道。
“娘,怎麽了?”張平安問道。
“孫家說是給八兩聘銀,比咱們村裏和鎮上都高,但是咱們也承諾給四丫帶一半兒回去,實際上聘銀就隻有四兩了,今天他們帶了這麽多東西過來,看著光鮮,其實都是樣子貨,沒幾樣值錢的,這樣算起來說是說了個縣城的人家,那和嫁到鎮上有什麽區別,他們孫家也太欺負人了吧”?徐氏急道。
等人走了,徐氏才得空向兒子打聽:“孫家怎麽說?這孫家還是縣裏人呢,太不會辦事了,再怎麽著也應該請個媒人過來呀!”
張平安實話實說道:“之前咱們家讓媒人去說的是孫家老三,我估摸著這孫家老三可能沒看上咱們家,今兒這孫六金是來說想把說親的人換成他,他父母也同意,問咱們家什麽想法,如果咱們也覺得行的話,他就讓他父母托媒人來提親”。
徐氏聽了後使勁兒拍了一下大腿,喜道:“成啊,這怎麽不成,何況這孫六金還在書院進學,往後說不得也能考個童生秀才啥的,那你四姐不就成了秀才娘子了嗎?我不就成了秀才嶽母了?大好事啊!”
張平安點點頭道:“這孫六金是個聰明的,即使往後考不上童生秀才。憑他的聰明伶俐勁兒,還有那手打算盤的手藝,當個賬房綽綽有餘,吃飯是不愁的,而且性子也不錯”。
“等你爹明兒回來了看他怎麽說,他要也覺得行的話,咱們就趕緊定下來”,徐氏道。
四丫還不知道剛才來的少年郎可能就是她以後的夫君了,最近她也在暗暗著急,眼看著已經快過女兒家的花季了,再往後怕越發說不上好人家。
第二日晌午張老二就回來了,徐氏迫不及待的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咱們可得趕緊定下,這門親事很不錯,再拖下去四丫就成老姑娘了。”
張老二果斷道:“明天就讓媒人去回話,讓他們家盡快來提親”。
媒人辦事速度很快,兩邊傳話後把定親的日子定在了本月18日,到時候辦酒和迎親都在縣城辦,回鄉下太不方便了。
“那村兒裏的親戚咋辦,讓他們都來縣裏吃酒也行不通啊”,徐氏發愁道。
張平安覺得其實沒什麽:“娘,到時候無非就是在鄉下再辦一場就是了,給村裏人補一次席麵”。
張老二也覺得從縣裏去鄉下迎親不可行,到時候新郎這邊迎完親後都趕不上拜堂吃席了,還不如重新在鄉下再補一場席麵,“就按兒子說的辦吧,到時候讓自家實在親戚來縣裏吃酒,剩餘的關係遠的在鄉下重新再補一次席麵就是了。”
“隻能這樣了”,徐氏點頭道。
一晃到了五月十八,孫家前來下聘,張平安特意給夫子告了半日假,張老大張老三兩家也都特意從鄉下趕到縣城來,院子裏地方小,自家是擺不了席麵的,隻能在館子裏麵訂兩桌,張老二還特意去跟金寶爺奶說了今晚家裏人要去借宿一宿,兩家關係親近,這點小事兒沒得說。
張老大張老三兩家也有二十幾口子人,二柱還有大河二河都把兩家的孩子也帶在身邊,按照習俗,孫家那邊得給孩子紅包的,這個喜錢可不能漏了。
大柱這幾年過去人頹喪了不少,英娘到現在也沒孩子,斷斷續續在吃藥調理,臉色看著比從前好很多,兩口子跟這股熱鬧格格不入,也沒什麽事做,隻能喝茶嗑瓜子兒。
大河接手了張老三的山貨生意,不是張老三以前那種小打小鬧的,而是大批的販貨,養家糊口不成問題,何況還有老兩口時不時的補貼,日子過得滋潤的很。
二河則是在鎮上錢莊當賬房,雖說賺的不算很多,也比在地裏刨食強,而且勝在安穩,風不吹雨不淋的,看著比同齡人年輕不少。
今日為了長臉,特意都穿著各自最好的衣裳來的縣城,都是細棉布的,馬氏甚至還穿了一身緞子,看著不比城裏人差什麽。
剛到巳時,孫家就吹吹打打的過來了,媒人跟在旁邊,好話不要錢似的一個勁兒叭叭個不停,孫六金今天也特意捯飭了一番跟著自家老爹過來的。
孫老爹人長得清瘦,看著像讀過書的,個子不高不矮,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一雙眼睛直冒精光,看得出來是個精明人。
一下騾車就對張老二拱手笑道:“想必這位就是親家公了吧”?
張老二回禮道:“正是,快請院子裏坐!”
孫家一行人這才依次進去,有族親幫忙抬了聘禮,酒肉布匹和禮餅俱全,禮數還算周到,另外還帶了不少紅綢紮的禮盒,不知道裝的什麽東西。
李氏和馬氏看的羨慕不已,馬氏暗暗想著得跟徐氏說說給自家二花也留意一下,找一個縣裏的好夫婿,到時候說出去臉上也有光。
兩邊眾人邊喝茶邊吃東西,把迎親流程商量的差不多了後,也到了午飯時間,張老二和張平安領著眾人去定好的館子裏麵吃飯。
這就是縣城的不便了,地方太小,都沒辦法辦席,隻能去館子裏吃,一場喜事辦下來花費不菲。
張老二本來想找個小館子吃,但是張平安覺得這是事關女兒家一輩子的大事,酒席錢不能省,去大酒樓吃飯一是飯菜確實排場一些,二來也讓男方家不敢小瞧了自家。
孫家和張家一樣,也是分家不分戶,一大家子三十幾口人,光孫六金同輩的堂兄弟就有12個,一大家子的人住在一起想想就頭痛,張平安都為自家四姐以後的婆媳關係和妯娌關係擔憂了,徐氏卻不以為然,覺得哪個女人都是這樣過來的,熬一熬就好了。
一頓飯直吃到申時才結束,馬氏來了縣城這一遭,內心也開始蠢蠢欲動,琢磨著想搬來縣裏,跟張老三一說,張老三也有點意動,但是想一想現實情況又不允許。
等眾人回到張家住的院子裏麵,又喝了幾碗茶,孫家眾人就告辭離開了。
徐氏這才開始歸置聘禮,也要給張家眾人準備回禮,這時候才發現,孫家準備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樣子貨,真正算起來其實不值幾個錢,跟大丫二丫三丫幾個成親的時候強不了多少。
“哎喲,我的老天爺哎,虧大發了”,徐氏拉過張老二和張平安到房裏說道。
“娘,怎麽了?”張平安問道。
“孫家說是給八兩聘銀,比咱們村裏和鎮上都高,但是咱們也承諾給四丫帶一半兒回去,實際上聘銀就隻有四兩了,今天他們帶了這麽多東西過來,看著光鮮,其實都是樣子貨,沒幾樣值錢的,這樣算起來說是說了個縣城的人家,那和嫁到鎮上有什麽區別,他們孫家也太欺負人了吧”?徐氏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