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


    時間終於來到大興二年,新年新氣象。


    按照大虞王朝慣例。


    每年的元月初十,大虞皇帝都會召開新年大朝會。


    今年,也不例外的。


    皇帝白弘在含元殿召開了一場載入史冊的大朝會。


    對於皇帝白弘來說,今年的大朝會真是如夢似幻。


    天下終於從戰亂的陰霾裏走了出來。


    大虞各地郡縣捷報頻傳,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沿著曆史追溯。


    上一次天下欣欣向榮還是世宗中興,相隔百餘年!


    今年元月,大虞王朝不僅境內興盛。


    疆域之外,各方勢力爭著前來朝拜,堪稱是百年未有的盛況!


    先說北境。


    草原最大勢力的金鵬族與句芒族全都派來了使節。


    此外,鐵勒、沙奚、牯韋、瀚茹等族也派來使節。


    最難能可貴的,他們是首次派出使者來中原朝貢。


    分布在廣袤草原、有影響力的部族紛紛前來中原,宣誓臣服。


    除了北境草原外。


    西境犬戎,南境山越,東海蓬狄,等等,全都派使者來朝貢。


    總之,今年元月,長安稱得上是萬邦來朝的盛世。


    皇帝白弘感歎,如此氣勢,甚至超過了世宗時代。


    當然,白弘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這一切都是拜夏王所賜。


    說實話,白弘也是知足了。


    他做皇帝期間,能經曆萬邦來朝的盛況,不枉此生!


    畢竟,上溯兩代君王,穆宗與玄宗都沒有這個待遇!


    大虞,作為天朝上國,需要賞賜屬國的。


    放在以前,國庫空虛,皇帝必然會頭痛。


    時至今日,有了三江兩運河,一切變了。


    大虞各地稅賦通過漕運,能源源不斷地匯入長安,充實國庫。


    皇帝白弘有足夠的資源,賞賜萬邦,彰顯了天朝上國的威儀。


    話說,皇帝白弘的美好時光還沒結束。


    到了元月下旬,番邦朝貢迎來了高潮。


    遠在海外的天南五國,竟然派來使者請求成為大虞王朝屬國!


    自從大虞王朝開國,還從未在天南之地建立統治。


    如今,天南五國竟然主動選擇了臣服,不可思議!


    至此,皇帝白弘徹底懵了,這是夢嗎?


    “天呐,這是太祖皇帝都沒有做到的偉業啊!”


    幸福來的太猛烈了,一度砸的白弘暈暈乎乎。


    這種美好持續月餘,一直到二月才逐漸平靜。


    冷靜下來之後,白弘逐漸品出更深層的因果。


    白弘雖然年紀較小,隻有十幾歲,但是少年老成。


    他想明白關鍵之處,知道是夏王準備改朝換代了。


    因此,白弘變得相當懂事,主動提出要禪讓皇位。


    結果,夏王果斷拒絕。


    隨後,夏王安撫皇帝,明確表態對皇帝忠心耿耿。


    白弘絲毫不感覺意外。


    自古以來。


    禪讓皇位有一套特殊流程,篡國權臣要推辭幾次。


    白弘準備,每隔一段時間都提一次禪位。


    直到,夏王接受天命為止!


    ……


    時光匆匆,轉眼之間,半年過去了。


    大興二年,七月十日。


    皇帝白弘徹底慌了神,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今日朝會。


    白弘第三次提出想要禪讓皇位,結果夏王又拒絕。


    按理來說,禪讓流程走到這裏,夏王就該接受了!


    下朝之後,白弘獨自在禦書房,百思不得其解。


    “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夏王想要什麽,莫非是要朕的命嗎?”


    白弘坐不住了,思緒翻湧,越想越害怕。


    他開始在禦書房之中踱步,心神不寧了。


    苦思無果之後,白弘召散騎常侍韋東辰,來禦書房,商議對策。


    韋東辰是皇帝白弘的伴讀書童,年齡大了幾歲,是白弘的心腹。


    白弘愁容滿麵,聲音沙啞說道:


    “東辰,你說,夏王是什麽意思呢,為何不肯接受天命?”


    韋東辰思考許久,斟酌用詞,說道:


    “陛下,依臣看來,事情並不複雜,沒有那麽多陰謀。


    實際上,夏王還有事情沒有做完,不想此時承接天命!”


    白弘頗為驚訝,說道:


    “東辰,夏王如今權勢滔天,還有什麽事能製約他呢?


    夏王已經把一切軍政要務都攥在手裏了。


    此外,夏王在民間聲望極高,振臂一呼,天下歸心。


    如今,朕想不到,還有什麽事情能延緩夏王的步伐?”


    韋東辰鄭重說道:


    “據臣觀察,夏王在親自督辦一些大事,尤其是州郡的變革!


    大虞開國之後。


    四百多年來,地方郡縣不斷拆分,數量越來越多了。


    而且,大量郡縣實質落到諸侯手中,脫離朝廷控製。


    自去年開始,夏王罷黜諸侯,從諸侯手裏收回封地。


    從那時候起,夏王就在重新梳理著大虞各地的郡縣。


    今年,夏王撤銷了郡的稱號,改置為州。


    夏王裁撤冗餘,把各地合並為三百個州、一千五百個縣。


    與此同時。


    所有地方官員一律由朝廷任免,朝廷拿回對地方的掌控。


    不過,此事過於浩大,急不得,而且難度遠超開通運河。


    夏王至今都沒有完成,所以遲遲不肯承接天命!”


    聞言,皇帝白弘更加疑惑了,說道:


    “東辰,州郡變革,事關重大,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


    按理說,夏王應該把此事放在改朝換代之後,作為功業!


    朕想不明白,夏王為何如此急切推進變革呢?”


    韋東辰搖了搖頭,說道:


    “陛下,州郡變革難度極高,阻力極大!


    此事影響過於巨大,會涉及太多勢力,得罪太多的人。


    夏王要用大虞的名義來推進這場變革,罵名留在舊日。


    如此,新王朝輕裝上陣,以嶄新的麵貌贏得天下歸心!”


    至此,白弘終於明悟了,喃喃說道:“原來如此!”


    白弘終究還是年紀太小,閱曆太少。


    他體會不到,革除舊日積弊有多難!


    隨後,韋東辰趕忙說道:


    “陛下,臣聽聞,夏國王後白慕瑤即將抵達長安!”


    聞言,皇帝白弘猛然醒悟。


    “是啊,朕與母後能平安活下來,都要仰仗姑姑!


    這次,姑姑匆匆趕來長安,是為了讓我娘倆安心。


    東辰,傳朕口諭準備車駕。


    朕要去興慶宮見太後,商議迎接姑姑進宮的事宜。”


    ……


    七月十五日。


    太後項妍邀請夏國王後白慕瑤進宮敘舊。


    白慕瑤在花月、雲瑤兩位女將軍陪伴下,進入皇宮。


    太後項妍準備了豐盛的宴席,招待夏國王後白慕瑤。


    這場宴席以家宴的形式進行,極為溫馨。


    項妍與白慕瑤許久未見,會麵之後,雙方極為親切。


    “慕瑤,你這次來長安,怎麽沒帶徹兒一起來呢?”


    “嫂嫂,徹兒還小,由我母後帶著,遲些時日再來。


    放心,我總會讓你見到他的,那小東西特別招人喜歡的!


    嫂嫂,我這次來長安城,就不走了。


    我會住在皇宮裏,陪伴著你們娘倆,直到塵埃落定。”


    太後項妍頗為驚訝。


    她沒想到,白慕瑤如此重視她娘倆,心中極為感動。


    “慕瑤,你真好,有你在我和弘兒身邊,姐姐安心了!”


    皇帝白弘以子侄的禮數,侍奉在側,給長輩們端茶。


    白慕瑤笑著說道:


    “弘兒,你不必如此客氣,坐到姑姑身邊。”


    白弘趕忙坐到白慕瑤的身邊,恭敬說道:“姑姑!”


    白慕瑤輕聲說道:


    “弘兒,你不必焦慮,無論如何,我們都是一家人!


    你放心吧,不會再有波瀾,風霜雨雪都已經過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帝,從守護村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的青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的青木並收藏武帝,從守護村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