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雲,柏壁城。


    浩大的儀仗隊在城外整齊列陣,迎接大虞皇帝到來。


    將士們身穿金鱗玄鎧氣勢雄渾。


    夏王趙勝率領金甲軍諸位將領,站在隊列的最前排。


    按照蕭蕭傳訊,皇帝就快到了。


    正午時分。


    蕭蕭與上官晴護送皇帝與太後,出現在了數裏之外。


    趙勝策馬而行,親自迎了上去。


    太後項妍看到夏王單騎而來,趕忙在皇帝耳邊叮囑。


    “弘兒,你姑父來迎接我們了,別失了禮數!”


    皇帝白弘微怔,隨即明悟過來,策馬來到夏王身邊。


    “姑父,弘兒與母後遭遇大難,幸得姑父相助,真是感激不盡啊!”


    聞言,趙勝頗為驚訝,小皇帝終於開悟了,不錯啊!


    趙勝也不再繞圈子了,以長輩的口吻說道:


    “弘兒,我們都是一家人啊,千萬別跟姑父客氣!


    你慕瑤姑姑回雲中城之前,反複叮囑於我,要我保護你們母子。


    唉,皇宮政變發生太突然,姑父沒有預料到啊,來不及去救駕。


    還好,上蒼保佑,弘兒與嫂嫂順利擺脫了危機,趕來晉雲相會!


    我們進城再說吧!


    弘兒,既然到了晉雲地界,再也沒人能傷害你們了!”


    隨後,事情就水到渠成了,一家人那是相當和睦的。


    趙勝策馬而行,引領著白弘與項妍,走向柏壁城。


    一路之上,白弘看著威武雄壯的金甲軍極為震撼。


    這是白弘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這支天下第一的強軍。


    金甲軍無論是戰鬥力、武器裝備,還是戰鬥意誌,都是最頂尖。


    白弘感歎,唯有如此強悍的軍隊,才能掃平天下,震懾住八方。


    入城之後。


    趙勝安排了盛大的午宴,給皇帝與太後接風洗塵。


    期間,趙勝安慰了白弘與項妍,讓兩人不必憂心,暫居柏壁城。


    後續的事宜等待李靖平叛之後,再做商談也不遲。


    就這樣的,皇帝與太後暫時在柏壁城安頓了下來,等待著消息。


    時光匆匆。


    轉眼之間,三天過去了,李靖平叛歸來。


    趙勝立刻召開緊急會議,部署後續的一係列事宜。


    皇帝與太後坐在主位上,夏王坐在了皇帝的下首。


    等人齊了之後,趙勝朗聲說道:“李靖,你來說說天樞城的情況!”


    “臣,遵命!”


    李靖出列,開始講述起入城平叛的事宜。


    當日,皇宮陷入一片大亂之中,無論叛軍還是禁軍,都在搶劫。


    內侍宦官與宮女是最先遭難的,基本上全都死掉了,逃不出去。


    接著,就是兵卒為了爭奪財寶,自相殘殺,又死掉了一大批人。


    宮廷之中,到處都是鮮血、屍體、火焰,已經完全失去了秩序。


    所有活著的人都殺紅了眼,全都喪失理智。


    如此情形,想要平定大亂,隻有一個辦法了,就是盡數滅殺之。


    金甲軍一出動,再無敵手,用最快的速度掃清餘孽,控製宮廷。


    然而,這場大亂比預想更糟糕,竟然引發連鎖反應。


    戰亂從宮廷蔓延到了天樞城中,殃及了民眾,傷亡在急劇飆升。


    天樞城大亂,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劫掠之中,甚至包括城防軍。


    更糟糕的是,一部分民眾失去理智,衝進商鋪肆虐。


    由於,天樞城太大,人們四散奔逃,混亂不斷升級。


    僅憑著金甲軍有限的人手,無法迅速控製住天樞城。


    因此,李靖蕩平宮廷叛軍之後,立刻傳令,征調諸侯力量平亂。


    這些諸侯在戰場上,已經領教過李靖手段,絕對不敢拒絕李靖。


    諸侯不敢怠慢,趕忙組織起親兵,協助金甲軍穩定城裏的秩序。


    總之,在多方勢力參與下,天樞城大亂終於平息了。


    然而,這場源自項氏家族的內戰,造成了帝都無比慘痛的損失。


    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的皇室統治,徹底灰飛煙滅了。


    剛剛恢複一些元氣的帝都民眾們,再次家破人亡了。


    越來越多的民眾逃離帝都,再也不敢待在是非之地。


    甚至,大虞民眾把天樞城叫作災厄之城,不祥之城!


    天樞城裏的諸侯們也不敢待著了,紛紛舉家北遷了,去往晉雲。


    聽完了李靖的敘述,所有人都沉默了。


    皇帝白弘更是崩潰,全部家底兒沒了,全都沒了啊!


    現場安靜極了,氣氛變得太壓抑。


    直到某一刻,夏王趙勝率先開口,打破了沉寂。


    “陛下,臣有事要奏!


    依臣看來,天樞城屢遭破壞,如今,更是淪為不祥之地。


    再次修複天樞城,沒有意義。


    不如,陛下換一座新都城吧!”


    皇帝白弘極為震驚,說道:“夏王,你的意思是,遷都?”


    趙勝點了點頭,鄭重說道:


    “是的,臣建議陛下,把大虞都城遷到晉雲,一勞永逸!


    晉雲,古來就是膏腴之地,良田沃野,實乃天府之國。


    此外,晉雲地理位置優渥,易守難攻,而且腹地遼闊。


    尤其,晉雲腹地的山陽城,得天獨厚,可以作為都城!


    當然,山陽城距南境較遠,不利於南境糧食稅賦入京。


    不過,陛下不用擔心此事,臣已經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臣請願,為陛下修建大運河!


    此法是用大運河連接已有的幾條河流,徹底打通水路。


    往後,南境的物資可以通過水路北上,順暢直抵京城。”


    皇帝白弘默然良久,說道:


    “夏王,你想的極為周到,朕心甚悅!


    然而,朕早已經把晉雲賜給夏王作為封地,並入夏國。


    此番,朕若是遷都晉雲山陽城,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趙勝不以為意,繼續說道:


    “陛下,夏國是大虞的屬國,土地也是大虞所有。


    況且,臣是為陛下打理晉雲,從未將其並入夏國。


    陛下大可放心,遷都山陽城,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李靖入京平叛,及時護住了大虞太廟。


    陛下若是同意遷都,就讓李靖去把太廟遷移過來。


    當然,臣立刻在山陽城給陛下新建一座皇宮居住。


    此後,陛下安心住在新都的皇宮,再也不會遇到危險。”


    現場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看著皇帝,等待白弘決斷。


    皇帝白弘感覺到巨大的壓力,看樣子,由不得他拒絕。


    太後項妍緊緊握住兒子的手,示意皇帝盡快同意下來。


    皇帝白弘心中長歎一聲,事已至此,沒有其他選擇了。


    “好,朕同意遷都,就按夏王說的計劃執行吧!”


    聞言,現場所有夏國將領以及諸侯,齊聲高呼:


    “陛下英明,萬歲,萬萬歲!”


    皇帝白弘心中苦澀,輕歎一聲,說道:


    “隻是,山陽城這個名字不夠響亮,需要改一個為好。


    夏王,你來想一想,新的都城改一個什麽名字為好呢?”


    聞言,趙勝認真思考了一陣子,猛然想到一個好名字。


    “陛下,山陽城改為長安城,如何?寓意:長治久安!”


    皇帝白弘大喜,朗聲說道:“好名字,就叫長安城!”


    ……


    大興元年,十一月七日。


    大虞皇帝白弘詔告天下,從即日起,遷都長安城!


    至此,天樞城成為曆史,逐漸廢棄,淪為了荒城。


    這座宏偉巨城,作為三個王朝都城,曆時八百多年。


    天樞城,輝煌過了,璀璨過了,最終迎來落幕時刻!


    時代洪流滾滾向前,翻開了新篇章!


    新的時代,從長安開始,輻射天下,綻放出新氣象。


    趙勝為都城取名長安城,是對記憶中那段輝煌曆史的致敬。


    趙勝下定決心,要在這個世界,重現長安城的輝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帝,從守護村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的青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的青木並收藏武帝,從守護村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