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他出生在德國,等他慢慢找回自己,找到自己的記憶,想起自己要做什麽,已經是2165年,距離路無衣離世,已經過去20年。
而等他開始能生活自理,開始掌握最新的網絡世界,他才發現這20年裏世界已經大變。
20年前已經初見端倪的經濟衰退之勢並沒有被扭轉,而是在持續下滑,除了越來越緊張的國際形勢,另一個重要推手就是全球持續爆發的各種疾病。
這些年裏,人類醫學進步甚微,各種細菌和病毒好似迎來了盛世,哪怕人口已經在持續減少,科技還在發展,醫療資源也越來越充足,人均壽命卻從之前的近110歲下滑到21世紀初的70多歲。
“百年前,當時的人就已經預言了人類注定會自食惡果,在和細菌病毒的戰鬥中,我們已經輸得徹底,可惜頭部的那些人還在爭那些虛名。可能隻有等微生物們統治全球,那些人才會真正覺醒吧。”
“你怎麽知道現在它們不是已經被微生物控製了呢?就像《自私的基因》裏說的那樣。”
“拜托,你真的看過這本書嗎?不要隨便根據隻言片語隨意曲解古人的意思。建議看看同時代的《消失的微生物》。”
“你們為什麽老提這些考古書,建議看看今年的新書《我們是機器人嗎?》。”
“現在還在看書,你們是和這個時代有多脫節啊?那麽多形象生動,緊跟時代的超聞超見你們不看,去翻古書,裝~~!”
“不管怎麽說,我們就是打輸了這場戰,不知道那些醫藥研究人員在幹嘛,是不是都沉浸到online上去娛樂人生了。唉,還是我們現代的年輕人們太頹了,在醫學上毫無建樹,才使得疾病如此肆虐。”
“是的,這是被online徹底垮掉的一代人。”
“你們懂什麽是科研嗎?你們專心研究過嗎?如果你們有曾經真正參與過科研項目,就絕不會在這裏說這種話。為什麽每代前輩都在抱怨後代是垮掉的那代人,如果真是這樣,人類早就滅絕了。”
“我們隔滅絕也不遠了。”
“作為曾經參加過醫藥研究的人來說個真相吧,先匿名,其實能阻礙絕大部分病毒複製的特效藥已經研發出來了,也已經實現了量產,但被某些人壓住不發,據說這些藥要留到關鍵時候用,現在死的人還不夠多。”
“果然又有陰謀論出來了,你知道現在流行的幾種疾病和曾經流行的那些疾病中有多少是病毒嗎?你咋不說更強的抗生素也已經生產出來了呢?”
“是的,這些災難更多的還是因為抗生素失效了,都怪20世紀的人們亂用抗生素,使得大部分細菌都產生了極強的抗藥性,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超級細菌,現在隻是爆發出來了而已。即使不是現在,遲早也會爆發的。”
“唉,以前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現在是前人挖坑後人埋土。”
“人類總是要陷入險境才會反思。”
“據說某國已經研發出針對現在流行的新型炭疽杆菌疫苗,隻有本國人才能注冊,考驗大家愛國情懷的時候到了。”
“集體主義早就消亡了,他們要的不是人,而是人才,你首先得是個人才才可能保住命。”
“自身的能力真的在哪個時代都不會過時。”
網上充斥著這類聲音,無衣看得雲裏霧裏,他不懂這些,完全無法判斷,這已不是他熟悉的那個世界。
他經過一番搜索,也終於找到了自己和枝知創辦的組織,他本來準備借此打聽到枝知的消息,和她聯絡上,卻得到了一個讓他絕望的信息。
他和枝知創辦的組織早就不存在了,因為在2147年夏,也就是他死後的2年多,枝知就死於一場車禍,年僅68歲。在這個自動駕駛的年代,汽車事故幾率已經比飛機失事都還低了,他不能接受枝知居然是這樣死去。就像曾經的路采薇也很難相信,在那個凶殺案比例創新低的國家,那個好幾年凶殺案為0的城市,羨林一家就那樣遇害了。他不能相信,尤其是凶手也是自己的親人,這一定不是偶然,一切的偶然背後一定藏著某種必然,他甚至想過,會不會那年如果自己不回去報喪,就不會和那個門口的小男孩發生交集,後來的這一切是不是都不會發生。
為著這種憤怒和不相信的執著,他甚至去網上查了各種可能的人為手段,使得汽車事故發生像是機器故障,畢竟數據又沒有被銷毀,在這個一切細枝末節都被記錄在網上的年代,還能有什麽手段創造這樣的人為事故。本來沒有抱什麽希望,但沒想到還是被他搜出來一些東西。有人說可以通過太陽光照成的陰影定時影響依靠搜集周圍環境的自動駕駛識別係統,當然這種對於衛星定位的就不行了。還有人說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合成和真人幾乎無異的三維影像和聲音,因為汽車的圖像識別能力較差,可能會被機器人騙過。隻是無衣並不懂這方麵的知識,也不知道這些人會不會像上麵的那些一樣是在胡說八道。
他盡己所能地幾乎翻閱了網上所有能查到的信息,可惜事情過去太久,已經很難再聯係到當時的辦案人員,也無法了解到更詳細的細節,他隻能憑著網上的隻言片語,了解到那場事故被定為是自動駕駛汽車故障,最後判汽車公司賠償了一大筆錢。
因為枝知是在孤兒院長大的,又沒有繼承人,而她生前曾立遺囑死後所有財產捐給回歸自然組織,所以這筆巨額賠償金以及枝知的保險賠償金和其他財產都進入了組織的賬戶,可是這之後不到一年組織就解散了。至於那些財產去了那裏,就不可追尋了,無衣甚至不知道當時組織還剩哪些人,根據網上的信息,在他死後,以及枝知死後,組織內好像經曆了好幾次換血。
當然無衣也不想去追尋那些財產了,即使知道,憑他現在的身份,一個四五歲的小孩,誰又能相信他呢?他突然有些後悔沒有早點領養一個孩子繼承家業。如果沒有那些財產,如果枝知不立那樣的遺囑,她會不會活得更長久一點。
而等他開始能生活自理,開始掌握最新的網絡世界,他才發現這20年裏世界已經大變。
20年前已經初見端倪的經濟衰退之勢並沒有被扭轉,而是在持續下滑,除了越來越緊張的國際形勢,另一個重要推手就是全球持續爆發的各種疾病。
這些年裏,人類醫學進步甚微,各種細菌和病毒好似迎來了盛世,哪怕人口已經在持續減少,科技還在發展,醫療資源也越來越充足,人均壽命卻從之前的近110歲下滑到21世紀初的70多歲。
“百年前,當時的人就已經預言了人類注定會自食惡果,在和細菌病毒的戰鬥中,我們已經輸得徹底,可惜頭部的那些人還在爭那些虛名。可能隻有等微生物們統治全球,那些人才會真正覺醒吧。”
“你怎麽知道現在它們不是已經被微生物控製了呢?就像《自私的基因》裏說的那樣。”
“拜托,你真的看過這本書嗎?不要隨便根據隻言片語隨意曲解古人的意思。建議看看同時代的《消失的微生物》。”
“你們為什麽老提這些考古書,建議看看今年的新書《我們是機器人嗎?》。”
“現在還在看書,你們是和這個時代有多脫節啊?那麽多形象生動,緊跟時代的超聞超見你們不看,去翻古書,裝~~!”
“不管怎麽說,我們就是打輸了這場戰,不知道那些醫藥研究人員在幹嘛,是不是都沉浸到online上去娛樂人生了。唉,還是我們現代的年輕人們太頹了,在醫學上毫無建樹,才使得疾病如此肆虐。”
“是的,這是被online徹底垮掉的一代人。”
“你們懂什麽是科研嗎?你們專心研究過嗎?如果你們有曾經真正參與過科研項目,就絕不會在這裏說這種話。為什麽每代前輩都在抱怨後代是垮掉的那代人,如果真是這樣,人類早就滅絕了。”
“我們隔滅絕也不遠了。”
“作為曾經參加過醫藥研究的人來說個真相吧,先匿名,其實能阻礙絕大部分病毒複製的特效藥已經研發出來了,也已經實現了量產,但被某些人壓住不發,據說這些藥要留到關鍵時候用,現在死的人還不夠多。”
“果然又有陰謀論出來了,你知道現在流行的幾種疾病和曾經流行的那些疾病中有多少是病毒嗎?你咋不說更強的抗生素也已經生產出來了呢?”
“是的,這些災難更多的還是因為抗生素失效了,都怪20世紀的人們亂用抗生素,使得大部分細菌都產生了極強的抗藥性,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超級細菌,現在隻是爆發出來了而已。即使不是現在,遲早也會爆發的。”
“唉,以前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現在是前人挖坑後人埋土。”
“人類總是要陷入險境才會反思。”
“據說某國已經研發出針對現在流行的新型炭疽杆菌疫苗,隻有本國人才能注冊,考驗大家愛國情懷的時候到了。”
“集體主義早就消亡了,他們要的不是人,而是人才,你首先得是個人才才可能保住命。”
“自身的能力真的在哪個時代都不會過時。”
網上充斥著這類聲音,無衣看得雲裏霧裏,他不懂這些,完全無法判斷,這已不是他熟悉的那個世界。
他經過一番搜索,也終於找到了自己和枝知創辦的組織,他本來準備借此打聽到枝知的消息,和她聯絡上,卻得到了一個讓他絕望的信息。
他和枝知創辦的組織早就不存在了,因為在2147年夏,也就是他死後的2年多,枝知就死於一場車禍,年僅68歲。在這個自動駕駛的年代,汽車事故幾率已經比飛機失事都還低了,他不能接受枝知居然是這樣死去。就像曾經的路采薇也很難相信,在那個凶殺案比例創新低的國家,那個好幾年凶殺案為0的城市,羨林一家就那樣遇害了。他不能相信,尤其是凶手也是自己的親人,這一定不是偶然,一切的偶然背後一定藏著某種必然,他甚至想過,會不會那年如果自己不回去報喪,就不會和那個門口的小男孩發生交集,後來的這一切是不是都不會發生。
為著這種憤怒和不相信的執著,他甚至去網上查了各種可能的人為手段,使得汽車事故發生像是機器故障,畢竟數據又沒有被銷毀,在這個一切細枝末節都被記錄在網上的年代,還能有什麽手段創造這樣的人為事故。本來沒有抱什麽希望,但沒想到還是被他搜出來一些東西。有人說可以通過太陽光照成的陰影定時影響依靠搜集周圍環境的自動駕駛識別係統,當然這種對於衛星定位的就不行了。還有人說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合成和真人幾乎無異的三維影像和聲音,因為汽車的圖像識別能力較差,可能會被機器人騙過。隻是無衣並不懂這方麵的知識,也不知道這些人會不會像上麵的那些一樣是在胡說八道。
他盡己所能地幾乎翻閱了網上所有能查到的信息,可惜事情過去太久,已經很難再聯係到當時的辦案人員,也無法了解到更詳細的細節,他隻能憑著網上的隻言片語,了解到那場事故被定為是自動駕駛汽車故障,最後判汽車公司賠償了一大筆錢。
因為枝知是在孤兒院長大的,又沒有繼承人,而她生前曾立遺囑死後所有財產捐給回歸自然組織,所以這筆巨額賠償金以及枝知的保險賠償金和其他財產都進入了組織的賬戶,可是這之後不到一年組織就解散了。至於那些財產去了那裏,就不可追尋了,無衣甚至不知道當時組織還剩哪些人,根據網上的信息,在他死後,以及枝知死後,組織內好像經曆了好幾次換血。
當然無衣也不想去追尋那些財產了,即使知道,憑他現在的身份,一個四五歲的小孩,誰又能相信他呢?他突然有些後悔沒有早點領養一個孩子繼承家業。如果沒有那些財產,如果枝知不立那樣的遺囑,她會不會活得更長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