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袁軍想來糧草已盡,正殺馬為食。”荀彧嘴角翹起,“各地鄉勇抓捕到的袁軍也已接近三萬,正陸續押往濮陽。”
“隔上兩日,就可派人去勸降了。”對於袁紹虎頭蛇尾的表現,劉駒很滿意“就是不知沮公與和一眾將領會如何做?”
“士氣低落,軍心已散。”荀彧笑道:“除了投降我軍,才可保全性命,我看韓猛、朱靈等人,並非昔日五百壯士也。”
“好,”劉駒站起身,活動著筋骨,“傳命全軍,加強戒備,勿要放走一個袁軍士卒。”
正在這時,大帳外親兵報告:陳公台先生與太史子義將軍領兵來到。
劉駒、荀彧兩人相視大笑,一起出營迎接。
鄴城是袁紹的大本營,曆經數年的經營,可謂是固若金湯。當年曹操圍攻鄴城,用了七個月的時間,若不是審配的侄子審榮做了曹操的內應,恐怕還會支撐一段時間。
袁紹回到鄴城後,聽聞趙雲、張燕已經大敗焦觸、張南,顧不得責罰袁譚,隨即下令審配負責鄴城的防禦,接著連連發出命令,讓邯鄲、廮陶兩地守軍派出援兵南下。
趙雲、張燕距離鄴城三十裏下寨,兩家營寨相隔五裏,可以互通消息,互相援助,也能護住通往蕩陰的官道。
樂進去年冬天就跟趙雲做了調換,坐鎮彭城,以尹禮、昌豨為副手,手下人馬三萬,由於處在袁術、呂布地盤的近處,防守十分謹慎。
這日接到細作探聽到的消息,不由得緊皺眉頭,原來呂布答應了袁術的求親,兩家已經結為兒女親家。餓狼在側,樂進不敢怠慢,急忙飛報劉駒,同時巡視地方,加強戒備。
眼看著三日時間已到,荀彧自告奮勇前往袁軍大寨招降,劉駒欣然答應。
沮授跟朱靈早已達成默契,聞聽荀彧前來,早已猜到來意,於是招呼韓猛、高幹一起來見。
沮授作為監軍,地位最高,等荀彧落座後,直接說道:“文若不畏酷熱,來我大寨,必有以教我?”
看著袁軍中消沉的幾個主事者,荀彧微微一笑,令人如沐春風,“諸位皆是河北幹城,聞名久矣。今兩家相持多日,士卒疲敝,不知有何打算?”
高幹憤然說道:“貴軍讓出河水通道,使我大軍順利北返,可否?”
“這有何不可?”荀彧笑道:“既便水軍戰船撤離,隻怕諸位也回不到河北了。”
韓猛冷笑一聲,“文若何出此言?”
“鄴城被圍,”荀彧指著鄴城方向,“子龍與張燕兩位將軍指揮大軍,以霹靂車拋射震天雷,已經奪了西門,現正往城中推進。袁冀州自顧尚且不暇,請問如何安排人手,接應你等過河?”
韓猛登時語塞。
高幹說道:“鄴城向為河北堅城,豈是可輕易攻破?文若剛才所言,不過一麵之詞而。”
“公與,”荀彧不反駁高幹的話,反問沮授,“河水中雖有我軍戰船遊弋,但河北消息當是阻斷不得,不知可有最新消息到來?”
‘已經是棄子了,何來消息?’沮授嘴裏卻往袁家臉上抹粉,“隻因貴軍戰船遊弋河水中,消息到的斷斷續續。已是三日未收到任何消息了。”
“原來如此,”荀彧不再追問,從袖子裏掏出一封書信,遞給沮授說道:“我這兒倒有鄴城最新軍情的消息,公與不妨一看。”
沮授接過來,打開看時,卻是趙雲呈報給劉駒的最新消息,與荀彧說的一點不差。沮授看完,隨手遞給高幹。
高幹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心中已經承認事實,嘴上卻依舊不認賬,“隻憑一頁紙,如何證實鄴城已破?”
“既是如此,”荀彧對高幹說道:“元才可渡河北上,便知詳情。隻是不知渡口大軍可有時間等待元才回轉?”
這下戳中了高幹的痛腳,軍中缺糧,假如自己真的能夠離開,不等趕回,恐怕全軍已經投降。不過,趁機離開,再回河北,自家的舅父也不會對自己怎麽樣吧?想到這兒,對荀彧說道:“好,我便過河一探究竟。”
荀彧對沮授說道:“煩借公與書案一用。”說著走到書案邊,信手寫了一張便條,蓋上自己的私印,遞給高幹,“元才憑此去河北,我水軍絕不會阻攔。”
看了一眼便條,高幹鄭重的對沮授等一抱拳,“三日之內,我一定趕回。諸位多多保重。”
目送高幹離去,荀彧麵色變得凝重,“公與、兩位將軍,不知軍中糧草可支撐得三日否?”
已經斷糧三天了,全靠著殺馬為食才熬到今天,再等三日,整個軍營到時候恐怕沒有一個能站立的人了。荀文若你這話讓我等如何人回答?
見三人麵麵相覷,沉默不答,荀彧接著說道:“沮公與河北智者,韓、朱兩位將軍勇猛無雙,我主慕大名久矣,今日前來,隻望三位早來我主麾下效力,則大漢重興有望,萬民免受塗炭。”
另一隻靴子終於落地,沮授與朱靈看向韓猛。韓猛黑著臉,沉思一會,小聲說道:“公與、文博,當此境地,還是降了吧?”
沮授、朱靈心中大喜,臉上卻是一副難過的要死的樣子,“為了保全十萬兒郎,那就降了?”
“降了。”韓猛很肯定的點頭,“隻是不知劉千裏如何對待我等?”
這是每一個想投降的人最想知道的結果,荀彧在一旁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張合、高覽兩位將軍自降了我主,麾下人馬未動,且委以重任,駐守濮陽。”
讓兩個剛剛投靠過來的降將負責濮陽的防禦,這得是多寬廣的胸懷才能做到?跟隨這樣的主子混,前途自然是難以限量。沮授三人再不遲疑,一起躬身施禮說道:“我等願降左將軍。”
三位軍中大佬幾句話,決定了十萬大軍的前途,接下來就是商量細節問題了。
三日後,高幹沒有回轉河南,十萬降軍業已得到了妥善安置,劉駒、荀彧在三千虎衛和太史慈三千精騎的保護下,渡河北上,趕往鄴城。
“隔上兩日,就可派人去勸降了。”對於袁紹虎頭蛇尾的表現,劉駒很滿意“就是不知沮公與和一眾將領會如何做?”
“士氣低落,軍心已散。”荀彧笑道:“除了投降我軍,才可保全性命,我看韓猛、朱靈等人,並非昔日五百壯士也。”
“好,”劉駒站起身,活動著筋骨,“傳命全軍,加強戒備,勿要放走一個袁軍士卒。”
正在這時,大帳外親兵報告:陳公台先生與太史子義將軍領兵來到。
劉駒、荀彧兩人相視大笑,一起出營迎接。
鄴城是袁紹的大本營,曆經數年的經營,可謂是固若金湯。當年曹操圍攻鄴城,用了七個月的時間,若不是審配的侄子審榮做了曹操的內應,恐怕還會支撐一段時間。
袁紹回到鄴城後,聽聞趙雲、張燕已經大敗焦觸、張南,顧不得責罰袁譚,隨即下令審配負責鄴城的防禦,接著連連發出命令,讓邯鄲、廮陶兩地守軍派出援兵南下。
趙雲、張燕距離鄴城三十裏下寨,兩家營寨相隔五裏,可以互通消息,互相援助,也能護住通往蕩陰的官道。
樂進去年冬天就跟趙雲做了調換,坐鎮彭城,以尹禮、昌豨為副手,手下人馬三萬,由於處在袁術、呂布地盤的近處,防守十分謹慎。
這日接到細作探聽到的消息,不由得緊皺眉頭,原來呂布答應了袁術的求親,兩家已經結為兒女親家。餓狼在側,樂進不敢怠慢,急忙飛報劉駒,同時巡視地方,加強戒備。
眼看著三日時間已到,荀彧自告奮勇前往袁軍大寨招降,劉駒欣然答應。
沮授跟朱靈早已達成默契,聞聽荀彧前來,早已猜到來意,於是招呼韓猛、高幹一起來見。
沮授作為監軍,地位最高,等荀彧落座後,直接說道:“文若不畏酷熱,來我大寨,必有以教我?”
看著袁軍中消沉的幾個主事者,荀彧微微一笑,令人如沐春風,“諸位皆是河北幹城,聞名久矣。今兩家相持多日,士卒疲敝,不知有何打算?”
高幹憤然說道:“貴軍讓出河水通道,使我大軍順利北返,可否?”
“這有何不可?”荀彧笑道:“既便水軍戰船撤離,隻怕諸位也回不到河北了。”
韓猛冷笑一聲,“文若何出此言?”
“鄴城被圍,”荀彧指著鄴城方向,“子龍與張燕兩位將軍指揮大軍,以霹靂車拋射震天雷,已經奪了西門,現正往城中推進。袁冀州自顧尚且不暇,請問如何安排人手,接應你等過河?”
韓猛登時語塞。
高幹說道:“鄴城向為河北堅城,豈是可輕易攻破?文若剛才所言,不過一麵之詞而。”
“公與,”荀彧不反駁高幹的話,反問沮授,“河水中雖有我軍戰船遊弋,但河北消息當是阻斷不得,不知可有最新消息到來?”
‘已經是棄子了,何來消息?’沮授嘴裏卻往袁家臉上抹粉,“隻因貴軍戰船遊弋河水中,消息到的斷斷續續。已是三日未收到任何消息了。”
“原來如此,”荀彧不再追問,從袖子裏掏出一封書信,遞給沮授說道:“我這兒倒有鄴城最新軍情的消息,公與不妨一看。”
沮授接過來,打開看時,卻是趙雲呈報給劉駒的最新消息,與荀彧說的一點不差。沮授看完,隨手遞給高幹。
高幹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心中已經承認事實,嘴上卻依舊不認賬,“隻憑一頁紙,如何證實鄴城已破?”
“既是如此,”荀彧對高幹說道:“元才可渡河北上,便知詳情。隻是不知渡口大軍可有時間等待元才回轉?”
這下戳中了高幹的痛腳,軍中缺糧,假如自己真的能夠離開,不等趕回,恐怕全軍已經投降。不過,趁機離開,再回河北,自家的舅父也不會對自己怎麽樣吧?想到這兒,對荀彧說道:“好,我便過河一探究竟。”
荀彧對沮授說道:“煩借公與書案一用。”說著走到書案邊,信手寫了一張便條,蓋上自己的私印,遞給高幹,“元才憑此去河北,我水軍絕不會阻攔。”
看了一眼便條,高幹鄭重的對沮授等一抱拳,“三日之內,我一定趕回。諸位多多保重。”
目送高幹離去,荀彧麵色變得凝重,“公與、兩位將軍,不知軍中糧草可支撐得三日否?”
已經斷糧三天了,全靠著殺馬為食才熬到今天,再等三日,整個軍營到時候恐怕沒有一個能站立的人了。荀文若你這話讓我等如何人回答?
見三人麵麵相覷,沉默不答,荀彧接著說道:“沮公與河北智者,韓、朱兩位將軍勇猛無雙,我主慕大名久矣,今日前來,隻望三位早來我主麾下效力,則大漢重興有望,萬民免受塗炭。”
另一隻靴子終於落地,沮授與朱靈看向韓猛。韓猛黑著臉,沉思一會,小聲說道:“公與、文博,當此境地,還是降了吧?”
沮授、朱靈心中大喜,臉上卻是一副難過的要死的樣子,“為了保全十萬兒郎,那就降了?”
“降了。”韓猛很肯定的點頭,“隻是不知劉千裏如何對待我等?”
這是每一個想投降的人最想知道的結果,荀彧在一旁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張合、高覽兩位將軍自降了我主,麾下人馬未動,且委以重任,駐守濮陽。”
讓兩個剛剛投靠過來的降將負責濮陽的防禦,這得是多寬廣的胸懷才能做到?跟隨這樣的主子混,前途自然是難以限量。沮授三人再不遲疑,一起躬身施禮說道:“我等願降左將軍。”
三位軍中大佬幾句話,決定了十萬大軍的前途,接下來就是商量細節問題了。
三日後,高幹沒有回轉河南,十萬降軍業已得到了妥善安置,劉駒、荀彧在三千虎衛和太史慈三千精騎的保護下,渡河北上,趕往鄴城。